让课堂“活”起来的几点措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更是人的精神生命、道德生命和人格生命养成的天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的活跃性是课堂整个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的特点,为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我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感觉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现把它整理出来。
  一.课前做准备
  每次上新课之前,我都会提前通知学生,做好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者本人,朗读课文,正音辨义,还有的找出同类型其他文章进行简单比较,有时还会布置一些简单的思考问题,等等。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心中已经对要学的课文有了不错的了解了,就不会因为陌生而有畏难情绪,还会因为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而能积极思考、讨论、交流并踊跃发言了,课堂就因此而能“活”起来。
  二.课中激兴趣
  我始终认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使课堂活跃起来。那么在有限的课堂45分钟内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我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手段:
  1.巧设导语,激发兴趣。如果说把一篇课文比作一部精彩乐章,那么导语就是演出之前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极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时,我这样设计导语“我们刚学了朱自清的《春》,知道了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那么冬天呢?大家先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的?它会给我们什么感觉?我们一般用什么词来形容它?我们会想到冬天有哪些美景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大家七嘴八舌的,这时我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善于质疑,激活思维。我觉得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变过去的传授者为现在的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鱼”是知识,“渔”是方法,“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记得在学习杜牧的《山行》时,分析到了“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我就问学生:“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为什么用“生”而不用“深”或“升”呢?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吸引了,纷纷讨论,都觉得这三个字平时用的多,很熟悉, 可在这里到底该怎么区分呢?是不是用在这里都可以呢?当我最后分析说:“‘深’描述程度,‘升’重在表现当时的情景,‘生’,有发源之意;寒山之上,‘生’什么呢?山高则有云气,深林蒸腾岚霭,傍晚时候,有人家就会生炊烟,如许云烟交融升腾,当然非‘生’莫属”时,们恍然大悟似的,纷纷点头。
  3.提倡创新,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发散思维,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灵活的思维能力。如在学习《伤仲永》一文,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结合当今的社会现状思考,成才的关键,没有天赋,不能成才,天赋有利于成才,但不起决定作用;后天教育是成才的关键,天赋不足,后天可以補偿等。经过这样的发散思维训练,同学们对成才的关键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取得成功的信心。再如在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我引导学生分析白骨精这个形象,很多学生说到了它就像课文里说的诡计多端,残害百姓……(接下去列举了不少文中的内容来加以证明),这时我说:“我们还可以从其他的方面来分析吗?我们能从它身上找到闪光点吗?”不久,就有学生说“我觉得白骨精也有好的地方,至少它很孝顺嘛。你看,它抓到了唐僧之后就派人去请自己的母亲一起来吃,这不是很有孝心的表现吗?”这时教室里炸开了锅似的,大家纷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了争执,最后我看时间差不多了,就说道:“大家说得真好,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也很有启发。是啊,我们从来都是说白骨精怎么怎么坏,可是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发现,它的身上也有闪光点值得学习呢。”这样,一节课下来,不仅课堂活跃,而且大家都很开心,认为有了全新的收获。最近网上正流传着美国老师教《灰姑娘》的帖子,那老师对文中的后母这一形象给予了再定义,引导学生认识她具有爱心,这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一定很好。
  4.角色表演,情景再现。语文课中有些课时可以以场景表演的形式来进行互动,这样不仅增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增加课堂间的互动。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们就安排学生分别扮演了皇帝、大臣、官员、骗子和各随从等,事先对各色人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注意表演时该怎么把握,还准备了一些道具,以使表演更接近真实。表演完后评一评、比一比,看看谁是最佳的演员?谁模仿的最逼真?谁的语言说的最符合人物身份?学生的热情很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倾注真情,以情动人。课堂上,老师是个引领者,我认为老师的情绪能极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新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篇篇生动文章向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学生尽情享受。选文中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有紧跟时代脉搏的《邓稼先》《安塞腰鼓》,还有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珍珠鸟》《斑羚飞渡》等美文。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要求,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这就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所以我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去上课,希望能引导学生更充分地感受语文的魅力。
  三.课后重巩固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很紧密,因此,对语文的学习,不只局限在课堂上,还可以延伸到课外,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比如,近几年的中考都很注重对口语交际和语言的综合运用的考查,我认为这些能力不仅来自课堂,更来自于课外的运用、巩固。我常设计和使用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走在街上,你有留意错别字吗?你看到哪些新颖别致的广告语了?看到什么样的很有水平的对联了?在和别人交谈时你有说错句子吗?你能正确的使用成语或歇后语吗?你听得出别人说话的语病吗?你能使用正确的名言警句来劝解、安慰和激励别人吗?你会和同学、朋友表演你喜欢的情景剧吗?郊游回来后,你会用笔写下你的见闻和感受吗?……这样的课后练习,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辨别和识记能力,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课堂教学带来了良性循环。
  当然,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做的远远不只这些。并且要能做到,首先还有对老师的基本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老师如果没有博览群书,视野必狭窄,见识必浅陋,思想必贫乏,语言必枯燥,教学中也就不能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只能就课文讲课文,就内容讲内容,就试题讲试题,课堂会因此而单调乏味,死气沉沉,那还谈什么“活跃”呢?我希望以后我能在这方面做的更完善,然后通过课堂,带领学生在语文的世界博得精彩。
  参考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人教版中学语文七—九年级语文课本
其他文献
期刊
基于农民在合作医疗筹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针对现实中农民合作医疗的高参加率和低筹资意愿的现象,本文从既是筹资主体,又是受益客体的农民视角展开研究,旨在实现合作医疗制度的可
语言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出口成“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冷场”的情况,那就是问而不答,启而不
现今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受到学生们的欢迎,而合作、讨论、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这样,教师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如果教师提的问题有启发性,那么学生就乐于思考,乐于回答,对其学习新的知识就会产生一种促进作用,课堂上也就不至于“死水一潭”;反之,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空洞干瘪,或是哗众取宠,让学生作简单的“问答游戏”,表面上看起来课堂上举手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水平及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他们很难在一节课中自始至终安静的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也不能要求学生整节课都在活动,因为这样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堂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课堂没有生气,死气沉沉;要么活泼过分,满堂喧哗。因此,在上课时做到“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学生学起来有劲,教师上起来省心,
期刊
Objective In this study, mannan-binding lectin-associated serine protease 2 (MASP2) gene variant was evaluated to assess the risk of radiation pneumonitis (RP)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主动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这是区分现代教学和传统教学的重要标准。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激励,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变到“我要学”的主动状态,让他们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数学不再成为负担,反而是一种精神享受。  如何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使他们乐学数学呢?实践中,我发现教师只要善于投其所“好”,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一个出色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探索问题的欲望,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从而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无数课堂实践证明,一个好问题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反之却只能是“吹皱一池春水”。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的课堂提问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呢?  一、“牵一发而动全身”,抓
期刊
随着公民社会的发展,“责任政府”的理念逐渐兴起,权力和责任的对等关系也逐渐受到重视,权力无法脱离责任而存在,社会对责任的关注也使政府逐渐把责任的落实提到议程上来。从传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