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及特色建设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uyi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作为地方医学院校,桂林医学院积极适应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结构,强化特色建设,努力探索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社会责任心的养成,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医药学专门人才并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特色建设;医药学专门人才
  
  近年来,作为肩负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医学院校,桂林医学院以国家高等教育方针为指导,结合办学定位,着眼于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特色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优化专业结构,强化特色建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与载体,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结合的桥梁与纽带,专业调整与专业建设是社会、政府普遍关注并聚焦的话题[1]。在国家正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校在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上,以国家特别是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结合新医改需求,努力服务社会和国家战略,准确把握定位的同时凸显学校特色。
  作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的地方教学型医学院校,近年来我们努力探索培养应用型医药学专门人才。根据学校“以医学学科为主,积极发展医学相关学科,实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以及“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基层”的服务面向定位和“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良好、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我校就专业设置进行调研和梳理,不追求大而全,而是围绕医药领域积极增设医学类相关专业,及时调整部分招生专业以优化专业结构。在充分保证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注意加快发展医药学类相关专业。2000年以来,我校陆续增设了护理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预防医学、医药生物技术、药物制剂、药学(临床药学方向)、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康复治疗学等本科专业,以适应社会需求。同时,立足以特色创优势,狠抓专业特色建设。2003年临床医学专业获自治区级重点专业,2007年及2010年,生物技术专业和药学专业分别成为第二批和第六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始终遵循“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生命线”的方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年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大会,并根据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提出不同会议主题。近年分别围绕推进“质量工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医学专业认证、专业特色建设、课程考试改革等主题进行探索与实践,力求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同时还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每两年召开一次临床医学、生物技术、药学实践教学研讨会,搭建各实习单位教师教学经验交流平台,实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学生学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提高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校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等5个本科专业均已成为广西高校重点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点。
  二、努力探索以能力提高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综合素质养成
  我校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以能力提高为核心,以专业认证标准为标杆,以提高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凸显专业特色。
  1.拓宽专业口径。临床医学按“大专业招生、后期分流培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PBL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实践教学时数,增加实验室开放,开展生物技术综合大实验,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在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全科医学方向)班试行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课程整合以及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与临床部分课程整合,逐步实施“卓越全科医师教育培养计划”。
  2.积极开展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考试改革。在考试形式上加大形成性考核的评价力度,采用小论文、读书笔记、口试、课后讨论式作业等多种形式进行平时考核,并重视临床实践技能多阶段考核。对终结性考试的试题类型进行改革,加大主观题型比例,减少死记硬背的填空题以及猜测几率较大的判断题、单选题,增加分析应用、病例分析等论述题比例,以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内容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实施基础综合考试、临床综合考试以及毕业综合考试。理论考核分以客观题为主的试卷一和以主观题(简答题、病例分析题)为主的试卷二;临床实践技能实行多站式考核等,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3.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学的人文属性更加凸显,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医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在教学计划中注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开出一些特色课程。如:护理、临床医学专业加强沟通、礼仪、心理、法律等人文素质教育和医德教育;生物技术与药学专业在加强沟通艺术、法律法规的同时,加强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的传授;生物技术专业引导学生选修医、药学课程以突显医药特色,药学专业则注意适当增加临床医学课程,发挥医学院校办药学优势。另外,通过大力推进课程考核改革引领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内容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4.培养社会责任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科研、早期接触社会,培养社会责任心。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及预防医学等专业,普遍开展导医、护理、养老院义工、社区卫生宣讲等社会活动,还利用暑期到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开展见习和课外实践活动。药学、生物技术等理学专业,则鼓励学生早期参与科研活动和到相关企业见习。
  三、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近年来,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和用人市场需求,我校充分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不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把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1.实施五(四)年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比例(达40%);改革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并通过分类开放取得实效;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医药学高级专门人才。   2.重视后期实践教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教学中,实行预实习技能操作过关考核,不合格者经过培训参加补考,直至通过考核方可按计划到实习点实习;开发管理软件,建立实习生“实习表现、出科考试、中期考核、毕业综合考试”相结合的实习教学质量监督机制;举办校级临床技能竞赛,以各实习医院为单位进行初赛,最后到学校进行决赛,评出一、二、三等奖。此做法一方面考核了实习生的基本技能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检查了实习教学效果,为临床带教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直接依据;另一方面由于各实习医院的大批老师参加了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也培养了一批积极投身于临床技能教学的教师队伍,有利于切实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奖:2011年护理专业学生荣获全国首届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决赛总冠军,同年药学专业学生分别荣获第二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一、二等奖;2012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获得第三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赛区一等奖、全国决赛三等奖的好成绩。
  3.鼓励学生早期接触科研。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活动,点面结合。不但重视积极参赛争取获奖,更重视参与人数的“面”上铺开。学校利用特色专业建设点和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项目平台重点开展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启动“项目驱动教学”,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投入,增加本科生科研项目立项数,为医药学学生早期进行科研训练提供了条件。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注重以学科竞赛促进学生实践技能与综合能力的提高。学校组织开展院、校二级的各类知识竞赛已成常态,除了各二级学院组织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竞赛、各种才艺竞赛外,学校层面每年还组织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英语竞赛、临床操作技能竞赛等。这些竞赛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并且也极大地调动了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积极性,取得较好成效。
  四、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高等教育应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内在积极性,提供有利的成才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建设了以精品课程、网络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库和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网络互动实验室、手术观摩教学网络示教系统为主的数字化教学和辅助教学体系,实现了理论课教学、实验网络互动教学、网络自主学习三者的有机结合。学生利用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学平台自主学习、查阅资料、与教师互动交流,教学过程丰富而生动,教学效果好。尤其是利用手术观摩教学网络示教系统,学生可在手术室外直接观看现场手术;利用临床影像网络教学及实验系统,能结合病案、影像教学图进行讲授,可根据病人的诊断及其他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直观性,增加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为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空间,除了降低必修课、加大选修课比例,建立全面、系统的选修课程体系外,2010年起开始探索专业方向辅修、第二专业和双学士学位修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主动掌握跨学科、跨专业知识,成为应用型复合人才。教务处组织编写了《新生学习指南》,发给入学新生人手一册,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指导。学生不仅在校期间获得了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成效,同时引导学生培养终身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参考文献:
  [1] 陈家玉,李晓明,曹石珠等. 普通高等学校新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J]. 现代大学教育,2008(6):102-116.
  [2] 李荣梅,高松,任玥. 教学型医学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思考[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2):32-33.
  [责任编辑:余大品]
其他文献
摘要: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学资源。比较美国和德国的“工程热力学”教材理念与体系,既有所差异也有共同点,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其共同点,通过分析和比较对国内教材和教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教材;教学资源;美国;德国
期刊
摘 要:“评估后综合症”正在高校悄悄蔓延,它对巩固评估成果,促进高校的良性发展造成直接损害。“评估后”本科教学质量可持续保障,有赖于投入、制度、管理、机制诸要素的共同作用。基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生源质量和资源状况,集中精力,想方设法,优先抓好并稳住课堂教学质量,因其成本低、操作易、意义大,可以成为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的突破口。  关键词:“评估后综合症”;长效机制;课堂教学    一、“评估后综
期刊
孟焰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第六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求实、诚信、创新、奋进”是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求实才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才能使所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要诚信,尤其要对学生、对社会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不仅自己要讲求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还必须要用这种道德和规范影响学生,良好的行为准则和学术规范是学生未来事业发展所必备的基础
期刊
四川省委、省政府于2010年12月下旬召开了全省教育工作会,颁布了《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教育强省和西部人才高地”的战略目标;时隔两周,又召开了2011年全省高等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转变高教发展方式,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专项目标,要求全省高教战线认真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把内涵发展作为基本工作取向,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
期刊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与完善培养环节相结合、与创新学习方式相结合、与培育创业能力相结合,逐步建立起具有人文社科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实验计划;课堂教学;培养环节;学习方式;创业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长期以来践行“道术结合、文理
期刊
摘要:大学美学教育的意义重大深远。美学培养学生理性思考的能力;美学帮助学生寻找自我,有丰富思想情感,有独立的个性;美学展现人生诸种境界,引领学生走向精神的高峰,去看到更精彩的风景;美学鼓励学生投身于现实世界,热爱生活,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关键词:大学;美学;教育  大学生活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开始自觉地独立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确证自己的独特个性,树立自己的理想,开始自己一生的奋斗
期刊
摘 要:高等教育国际化将促进我国的课程多样化趋势,带来更加丰富的地学教学资源,不仅使国外地学教材较多地引入我国,而且也使国内教材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国际化对地学教学方法也有启发意义:除课堂教学外,应更多地配置实验、实习和研讨课,使学生学到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学术讨论、专业写作等技能;除主要专业课外,大多数课程都应精炼,每门课以20学时授课为限,并通过组合多种教材的方式达到充分利用优质教材资源的
期刊
一、全省高等教育发展环境良好,动力强劲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发展,特别是2008年8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加强高校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高水平教师队伍 “四项建设”,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后勤社会化 “四项改革”,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一个进程”,同时加大财政对高等教育的保障力度,这
期刊
摘要:本文从现代科学思维体系的角度,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与概念、发展历史以及与实证思维、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计算思维是构成现代科学大厦的最基本的思维模式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今后改革的取向和挑战,这个挑战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计算思维培养的新的教学体系建设,本文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这一计算机课程的重大改革。  关键词:科学思维;计算思维;抽象;自动化;计算机课程改革;计
期刊
创新人才培养是国内外高校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如何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不同类型的大学会有不同的回答。做为西部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大学,西北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百余年的探索。根据我们的初步体会,综合性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逻辑严密的学科专业体系、传授特色化的知识和技能、着力陶冶学生的文化情操与品格。  一、构建逻辑严密的学科专业体系  一所综合性大学办得成功不成功,首先要看学校的学科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