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对中器检定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测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现有文献提出的对中器检定方法无法高效准确地完成固定式对中器的检定,提出通过增加辅助基座、竖轴转接器,实现待检对中器的快速准确检定。首先将辅助基座安置在三脚架或者全站仪检定台上,在辅助基座上安置竖轴转接器,再将待检对中器安置在竖轴转接器上,用辅助基座的脚螺旋对准天花板或者地面标志点,旋转待检对中器180°,如果待检对中器十字丝的像偏离标志点,则用待检对中器调整螺丝至其偏移量的一半,用辅助基座的脚螺旋调整其剩余的一半,重复这个过程即可完成固定式对中器的快速精确检定。这种方法可以满足测绘生产中快速检定
其他文献
专题地图往往需要表达制图专题的空间分布特征、数量特征、时间变化特征等多层次的内容,故清晰的视觉层次对专题地图的信息表达至关重要。将视知觉金字塔模型和视觉选择性原理与专题地图的内容层次和图面表达视觉层次进行耦合,建立了"内容层次设计-视觉注意-视觉变量设计"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深圳市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专题地图为实践案例,对内容、版式、符号、图表的视觉层次进行设计,总结构建专题地图视觉层次
手绘地图作为一种视觉图像的呈现,注重地图的文化和审美,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近年来,有关旅游手绘地图的产品中仍缺少相关的技术流程和工艺技巧。尝试建立一种新的手绘导览地图制图的技术流程,制作一张融入独特文化主题、历史文化信息、专题元素的手绘地图,从思考地图的意义开始,到制定总体技术路线、前期准备、地图设计、编绘排版、校正修正、出图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历史文化街区大栅栏为研究对象,绘制出手绘导览地
针对中国农村消防工作特点和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乡村消防信息系统的实施方案,对乡村消防信息系统架构、功能进行设计和开发,并将系统在某村镇试点项目中进行了应用。重点讨论了GIS数据组织和空间分析基本功能在规划布局、指挥调度演练等方面与消防技术的结合途径和完善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二/三维场景数据共享、同步和空间分析功能,为农村基层组织开展日常消防信息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夜间灯光遥感与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文采用2012—2019年精细处理的美国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National Polar-Orbiting Partnership,NPP)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sible Infrared Imaging Radiometer Suite,VIIRS)夜间灯光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省份-江西省的三大城市(南昌市、九
以青海省95 000余条地名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向前逐步回归分析与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模型等方法,系统地分析了青海藏族地名特征及人类活动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藏族聚集区的形成主要受地形与水系的影响,其中地形因素影响最大;(2)1949年后,受民族政策影响出现大量民族区域自治组织;(3)许多牧民转为定居劳作形成现在的藏族聚集区;(
通过研究随机森林方法,针对上海、辽宁、陕西、福建四个地区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影像数据,建立五个时间序列的训练集,通过随机森林机器学习方法,学习一年内目标区域的时序变化规律,从而获取更为精确的分类效果,并对比研究该算法对于上述四个地区识别方法的优劣。实验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分类法在没有海部的地区识别效果能够达到90%以上,使用训练集数据量越大,识别率越高,数据量达到一年左右后,识别率只有微
以教育类专题地图为例,从专题地图符号的内容表达和形式设计两方面入手,分别进行了结构符号、动态符号以及动态结构符号的设计研究。以此来深入表达专题地理信息的特有属性,揭示专题地理信息空间布局和空间位置关系的现状、探讨专题地理信息的发展变化、分析专题地理信息内部结构以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在变形监测领域中,对沉降数据的准确预测能够提前获悉检测对象的变形趋势,避免事故发生。原始监测数据普遍含有异常值,从而会对预测模型精度造成一定影响,降低预测结果的准确性。以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为基础,采用小波去噪的方式针对剔除和插补原始数据中的异常值,分别建立去噪前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利用工程实例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去噪后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相比
通过国内外现状调查分析,总结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教学的需求,提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内容改革,包括遥感前沿科研反哺本科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以及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关键。通过十多年在遥感领域教学的具体实践,总结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经验。
使用MODIS地表温度夏季影像,通过均值-标准差法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了扬子江城市群2000—2017年城市热岛时空变化与演变规律特征。结果表明:扬子江城市群热岛效应逐年增强,且强热岛主要体现在长江以南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京市4个城市;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城市热岛都呈现由主城区向周围扩展的特征,其中,南京市呈现“条带状”分布扩展,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呈“摊饼状”扩展,其他城市呈“点状”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