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说:我看《我是歌手》不关心开头结尾,只想听歌
我没在8点20左右打开电视收看无聊节目,但我会选在10点20左右开始观看《我是歌手》。在10点20之前,冗长的贴片广告及不厌其烦的节目自我推介已基本结束,这时节目现场的观众不但已经领到了饮料,而且补足了水分、调整好情绪准备随时流下热泪,歌手正好这个时间开始依次登台开始翻唱。七位歌手唱罢,在决定排名及末位淘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之前,我会关了电视,准备洗洗睡了。
不喜欢跟节目同呼吸共命运,不关心排名,不在意谁被淘汰,不想提前知道下面谁来补位,不在乎他们还将重温哪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不知道像我这样不合时宜的观众会有多少?估计不会太多,对于娱乐产业而言,我这样落伍的潜在消费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音乐或说歌曲的欣赏上,注重听觉如我者的确已经严重落伍。首先,这是一个视觉第一的时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潮流是为舞蹈服务,甚至是从属地位,有时还要借舞蹈的光儿,从去年《江南Style》的骑马舞风行到当下的哈雷姆摇摆舞霎时疯癫就是典型例证。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先有舞蹈,至少是载歌载舞,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视觉第一的时代风气颇有些返祖的意味。当然,这是错觉,因为视觉第一时代并非全然来自生理自觉,而是公共传播媒介飞速进步的产物,同时视觉第一也是公共传播媒介优先选择的结果。但视觉绝非结果,而只是另一种开始,其根本只有一个,那就是生理愉悦。单就音乐的聆赏技术发展而言,从听唱片开始,人们先后经历了收音机、电视MTV,网络海量免费下载这样一条路。如果再加上耳机这种媒介的大行其道,那么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接下来不仅仅是唱片这种传播、销售方式已死,而且估计连网络传播及现场演出都将过时,歌曲不再是听的,也不是看的,技术进步的结果将会是电子芯片的大脑植入或电子脉冲的脑垂体输入。为此,我们还是赶紧锻炼好身体吧,接下来的舞步会来得更刺激更猛烈。
从骑马舞到哈雷姆,如果说是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不如说是让高潮来得更直接迅捷。
《江南Style》在感官刺激中有自嘲式的嘲讽和社会批判意味,当然,其更多是依靠性暗示和性挑逗这个捷径达成的。如果说《江南Style》的骑马舞有性暗示的成分,那么哈雷姆的律动就已经昭然不用揭的是性明示。如果说社会批判是《江南Style》的思想性,那么显然性暗示和性挑逗远比社会批判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甚至可以说性暗示和性挑逗比社会批判一类的思想性更符合人性,也更具备娱乐性,更能让人们身心愉悦。由此而言,以艺术为手段达成的娱乐已经被框定或说逼上了这唯一的一条路,说绝路估计没人爱听,那么我们不妨说这是一条坦途,一条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方便之路。
生理愉悦这个词在娱乐时代不但愈发狭隘,而且也走向偏颇。它不但排斥愉悦之外的更多观感,而且也让更多观感简单流于娱乐化。例如与8点20同一夜的10点20的《我是歌手》,辛晓琪为悼念长春遇害婴儿而唱的《亲爱的小孩》,歌手情不自禁,歌声感动众人,但节目却对于歌声背后的缘起简而化之、含混而过,仿佛任何愉悦之外的触动都只是娱乐主流之下的小插曲,8点20与10点20都不过是娱乐罢了。
说到最后,一定有人会问:你选择电视节目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转基因地沟油,非转基因地沟油,你觉得我应该选吃哪种?
无厘头与纯扯淡
文/郁杰
3月14日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北京卫视突然停播了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有传是因为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持续低迷,导致电视台不得不出此下策。更有评论直截了当:《青2》有多难看?连电视台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腰斩!说起来《青2》的阵容其实还好,马伊俐加杜淳的组合也算抢眼,究其原因,剧情无聊应是“罪魁祸首”。自《青2》开播后,观众对它的诟病接踵而至,罗列了主题混沌游离、剧情拖沓杂乱、细节漏洞百出、演技肤浅夸张等罪状。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本意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推衍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看似无来由的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的目的。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云里雾里,搞笑的同时又不乏真情实意,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触及事物的本质。
而扯淡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经典造词,根据地域不同有各种叫法,如白呼、忽悠、夸白等等,大致上都是在说没有根据的闲扯、没事干时的胡说八道。有一种说法认为“扯淡”一词原本是民间俚语、市井之言,后被文人借用,因嫌“蛋”字不雅,便改成了“淡”,以示清高。但明清小说中“扯淡”一词频频出现,足见其历史悠久,而很多时候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鄙夷烦躁之时,好像只有用这两个字才觉得痛快酣畅。尤其是看到类似《青2》这样的“文化艺术作品”,想象着那些“嘴里都淡出个鸟”的闲杂人等还要吃文艺这晚饭,着实想弱弱地问上一句:可以骂脏话吗?
前几日闲在时,还真在网上看了抗日神剧《箭在弦上》的第27集:抗日同盟射箭队女运动员徐二航被鬼子轮奸后突然爆发,原地蹿到半空,裤子自动穿好,几十秒间把二三十个日伪军全部射死,谱写了一段壮丽的英雄篇章。我勒个去,如此桥段,怎么琢磨都觉得比意淫还要荒蛮,绝对可以归属在纯扯淡的行列,与无厘头没有半毛钱的干系。
看过央视午间版一个读书访谈节目,六十开外的王刚先生看到主持人拿上来一套老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当即判断是1960或1961年出版的,果然。谈到赝品充斥、真伪难辨时,王刚做了简短的表明:看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只须记住两点:一,是否符合常识;二,是否符合逻辑。甚合吾意。因为就算我们没有读过《十万个为什么》,至少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万个为什么吧?听别人白呼,被别人忽悠,还要掏出自己大把的银子和功夫,“无厘头”到这种程度,悲哀啊!
我没在8点20左右打开电视收看无聊节目,但我会选在10点20左右开始观看《我是歌手》。在10点20之前,冗长的贴片广告及不厌其烦的节目自我推介已基本结束,这时节目现场的观众不但已经领到了饮料,而且补足了水分、调整好情绪准备随时流下热泪,歌手正好这个时间开始依次登台开始翻唱。七位歌手唱罢,在决定排名及末位淘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之前,我会关了电视,准备洗洗睡了。
不喜欢跟节目同呼吸共命运,不关心排名,不在意谁被淘汰,不想提前知道下面谁来补位,不在乎他们还将重温哪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不知道像我这样不合时宜的观众会有多少?估计不会太多,对于娱乐产业而言,我这样落伍的潜在消费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音乐或说歌曲的欣赏上,注重听觉如我者的确已经严重落伍。首先,这是一个视觉第一的时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潮流是为舞蹈服务,甚至是从属地位,有时还要借舞蹈的光儿,从去年《江南Style》的骑马舞风行到当下的哈雷姆摇摆舞霎时疯癫就是典型例证。在人类的进化史上,先有舞蹈,至少是载歌载舞,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说视觉第一的时代风气颇有些返祖的意味。当然,这是错觉,因为视觉第一时代并非全然来自生理自觉,而是公共传播媒介飞速进步的产物,同时视觉第一也是公共传播媒介优先选择的结果。但视觉绝非结果,而只是另一种开始,其根本只有一个,那就是生理愉悦。单就音乐的聆赏技术发展而言,从听唱片开始,人们先后经历了收音机、电视MTV,网络海量免费下载这样一条路。如果再加上耳机这种媒介的大行其道,那么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接下来不仅仅是唱片这种传播、销售方式已死,而且估计连网络传播及现场演出都将过时,歌曲不再是听的,也不是看的,技术进步的结果将会是电子芯片的大脑植入或电子脉冲的脑垂体输入。为此,我们还是赶紧锻炼好身体吧,接下来的舞步会来得更刺激更猛烈。
从骑马舞到哈雷姆,如果说是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不如说是让高潮来得更直接迅捷。
《江南Style》在感官刺激中有自嘲式的嘲讽和社会批判意味,当然,其更多是依靠性暗示和性挑逗这个捷径达成的。如果说《江南Style》的骑马舞有性暗示的成分,那么哈雷姆的律动就已经昭然不用揭的是性明示。如果说社会批判是《江南Style》的思想性,那么显然性暗示和性挑逗远比社会批判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甚至可以说性暗示和性挑逗比社会批判一类的思想性更符合人性,也更具备娱乐性,更能让人们身心愉悦。由此而言,以艺术为手段达成的娱乐已经被框定或说逼上了这唯一的一条路,说绝路估计没人爱听,那么我们不妨说这是一条坦途,一条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方便之路。
生理愉悦这个词在娱乐时代不但愈发狭隘,而且也走向偏颇。它不但排斥愉悦之外的更多观感,而且也让更多观感简单流于娱乐化。例如与8点20同一夜的10点20的《我是歌手》,辛晓琪为悼念长春遇害婴儿而唱的《亲爱的小孩》,歌手情不自禁,歌声感动众人,但节目却对于歌声背后的缘起简而化之、含混而过,仿佛任何愉悦之外的触动都只是娱乐主流之下的小插曲,8点20与10点20都不过是娱乐罢了。
说到最后,一定有人会问:你选择电视节目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转基因地沟油,非转基因地沟油,你觉得我应该选吃哪种?
无厘头与纯扯淡
文/郁杰
3月14日晚,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北京卫视突然停播了电视剧《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有传是因为该剧自播出以来收视率持续低迷,导致电视台不得不出此下策。更有评论直截了当:《青2》有多难看?连电视台都看不下去了,直接腰斩!说起来《青2》的阵容其实还好,马伊俐加杜淳的组合也算抢眼,究其原因,剧情无聊应是“罪魁祸首”。自《青2》开播后,观众对它的诟病接踵而至,罗列了主题混沌游离、剧情拖沓杂乱、细节漏洞百出、演技肤浅夸张等罪状。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本意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推衍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看似无来由的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的目的。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里有一些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云里雾里,搞笑的同时又不乏真情实意,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之一脉,及时行乐,无深度表现、破坏秩序、离析正统等等,无不可以在无厘头电影中读出。无厘头的语言或行为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透过其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触及事物的本质。
而扯淡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经典造词,根据地域不同有各种叫法,如白呼、忽悠、夸白等等,大致上都是在说没有根据的闲扯、没事干时的胡说八道。有一种说法认为“扯淡”一词原本是民间俚语、市井之言,后被文人借用,因嫌“蛋”字不雅,便改成了“淡”,以示清高。但明清小说中“扯淡”一词频频出现,足见其历史悠久,而很多时候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鄙夷烦躁之时,好像只有用这两个字才觉得痛快酣畅。尤其是看到类似《青2》这样的“文化艺术作品”,想象着那些“嘴里都淡出个鸟”的闲杂人等还要吃文艺这晚饭,着实想弱弱地问上一句:可以骂脏话吗?
前几日闲在时,还真在网上看了抗日神剧《箭在弦上》的第27集:抗日同盟射箭队女运动员徐二航被鬼子轮奸后突然爆发,原地蹿到半空,裤子自动穿好,几十秒间把二三十个日伪军全部射死,谱写了一段壮丽的英雄篇章。我勒个去,如此桥段,怎么琢磨都觉得比意淫还要荒蛮,绝对可以归属在纯扯淡的行列,与无厘头没有半毛钱的干系。
看过央视午间版一个读书访谈节目,六十开外的王刚先生看到主持人拿上来一套老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当即判断是1960或1961年出版的,果然。谈到赝品充斥、真伪难辨时,王刚做了简短的表明:看一个东西是否有价值,只须记住两点:一,是否符合常识;二,是否符合逻辑。甚合吾意。因为就算我们没有读过《十万个为什么》,至少我们还可以思考一万个为什么吧?听别人白呼,被别人忽悠,还要掏出自己大把的银子和功夫,“无厘头”到这种程度,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