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商业综合体机电设计管理现状分析, 剖析了常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通过对南京溧水国际中心商业综合体机电深化设计应用BIM的现状分析,制定了系统的商业综合体机电深化设计管理流程,优化了工作方法,为BIM技术在机电深化设计管理中推广应用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BIM;综合体;机电设计;设计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表现为数量逐渐增多、建设规模相对集中;此类超大型综合项目多为商业用途,其机电系统庞大、专业齐全、施工面大等特点,对机电设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1、商业综合体项目机电设计管理的现状
传统的设计管理过程评估是通过业主管理部门、审图公司及顾问公司组织专业工程师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这种方式应用于城市综合体这类复杂的机电项目 时,由于机电管线规格大,管线数量繁多,管线交叉重叠情况复杂,这就可能产生审核不准确,造成管线的错漏及碰缺无法被及时发现。急需引入计算及辅助设计管理工具,如BIM技术对这类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2、基于BIM技术的机电设计管理工作流程
1)建设单位对项目设计成果提出要求,规定BIM模型的版本、范围、深度等。
2)工程总承包单位牵头,就全部深化设计工作对建设单位负责。机电各专业深化设计分工与施工范围一致,总包单位编制BIM应用实施方案,制订BIM深化设计应用管理流程。
3)各专业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提供各自分包范围内的深化模型,总包单位整合各专业分包提供的BIM终审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测分析,制作多专业的碰撞检测报告。各专业分包单位及设计单位参考碰撞检测报告对各自专业做出调整,将新的模型提交总承包复核。
4)总包单位将最终的深化成果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结合设计单位意见,负责深化设计的审批与确认,并监督实施。
3、BIM技术在商业综合体机电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3.1 工程概况
南京溧水国际中心项目位于南京市溧水区中大街81号,交通西路以南、望京街以西。项目位于溧水城中心核心区。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9公顷,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办混合用地。建筑功能为商业办公综合体。地块总建筑面积: 183167.42㎡。
3.2 BIM技術在机电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BIM的特点,本项目在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采用了BIM作为辅助工具, 利用BIM软件检查出的机电管线间的碰撞、剪力墙未给机电管线留预留洞口,以及水、电专业缺乏协作造成的设计隐患, 解决了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手段下, 常见的专业间错漏碰缺等问题, 具体成果如下:
1)三维可视化BIM模型
项目依据二维设计施工图纸建立三维BIM模型,将各个专业整合到统一的3D可视模型中,提供更加直观的体验(图1)。
2)碰撞分析及管线综合
对于商业综合体建筑,机电专业管线较多,二维图纸难以清晰描述其安装标高及与其它各专业的空间相对位置,BIM设计在3D可视条件下完成,可以通过搜索机电专业与墙、梁以及楼板的冲撞,精确定位建筑所需开孔位置,避免管道穿剪力墙,与梁冲突。在模型中可以进行各专业管线的碰撞检测,生成碰撞报告,如图2,并在设计界面定位“打架”位置ID,专业之间进行协同调整,减少后期因此类问题造成的设计变更量。
3)节点净空分析
节点净空分析是管线综合相关检测工作的重要部分。商业综合体建筑机电专业涉及范围广,集合了暖通、给排水、消防、强电、弱电专业等,管线错综复杂,商业综合体其使用性质对层高及精装净高的限制要求严格,复杂的机电系统和管线排布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机电安装及装修的质量和效果。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对建筑不同功能区域的设计高度进行分析,查找不符合设计规划和缺失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专业设备管线的建模,再根据各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对设备管线进行合理细致的调整、避让,提高效率及设计品质。
4)模型优化设计
通过碰撞分析检测,找出各专业管线的碰撞位置只是深化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对三维BIM信息模型的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重新建模,把各调整方案置于整个模型中直观审查修改的效果,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空调机房,消防泵房等设备机房中各类机电设备繁多,尺寸不一,造成管线交叉拥挤,施工中存在无操作空间,支吊架无法生根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用BIM技术对这些设备用房独立建模,重点优化,保证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空间、支管安装空间,为后期施工提供指导。
结语:
对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将BIM技术引入机电设计管理,弥补了传统模式在管理上的不足,保证了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并直观有效地指导了机电管线安装,降低了拆改变更成本投入,经济管理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马智亮,张东东,马健坤.基于BIM的IPD协同工作模型与信息利用框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1325-1332.
[2]王陈远.基于BIM的深化设计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8):12-16。
[3]卞如文.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210.
[4]崔旸,王德俊,朱丹,等.基于BIM的深化设计研究[J].建设科,2015(15):117-119.
【关键词】BIM;综合体;机电设计;设计管理
近年来,我国城市综合体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表现为数量逐渐增多、建设规模相对集中;此类超大型综合项目多为商业用途,其机电系统庞大、专业齐全、施工面大等特点,对机电设计管理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1、商业综合体项目机电设计管理的现状
传统的设计管理过程评估是通过业主管理部门、审图公司及顾问公司组织专业工程师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这种方式应用于城市综合体这类复杂的机电项目 时,由于机电管线规格大,管线数量繁多,管线交叉重叠情况复杂,这就可能产生审核不准确,造成管线的错漏及碰缺无法被及时发现。急需引入计算及辅助设计管理工具,如BIM技术对这类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
2、基于BIM技术的机电设计管理工作流程
1)建设单位对项目设计成果提出要求,规定BIM模型的版本、范围、深度等。
2)工程总承包单位牵头,就全部深化设计工作对建设单位负责。机电各专业深化设计分工与施工范围一致,总包单位编制BIM应用实施方案,制订BIM深化设计应用管理流程。
3)各专业分包单位向总包单位提供各自分包范围内的深化模型,总包单位整合各专业分包提供的BIM终审模型,并进行碰撞检测分析,制作多专业的碰撞检测报告。各专业分包单位及设计单位参考碰撞检测报告对各自专业做出调整,将新的模型提交总承包复核。
4)总包单位将最终的深化成果提交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结合设计单位意见,负责深化设计的审批与确认,并监督实施。
3、BIM技术在商业综合体机电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3.1 工程概况
南京溧水国际中心项目位于南京市溧水区中大街81号,交通西路以南、望京街以西。项目位于溧水城中心核心区。该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2.9公顷,规划用地性质为商办混合用地。建筑功能为商业办公综合体。地块总建筑面积: 183167.42㎡。
3.2 BIM技術在机电设计管理中的应用
根据BIM的特点,本项目在施工图深化设计阶段采用了BIM作为辅助工具, 利用BIM软件检查出的机电管线间的碰撞、剪力墙未给机电管线留预留洞口,以及水、电专业缺乏协作造成的设计隐患, 解决了在传统的二维设计手段下, 常见的专业间错漏碰缺等问题, 具体成果如下:
1)三维可视化BIM模型
项目依据二维设计施工图纸建立三维BIM模型,将各个专业整合到统一的3D可视模型中,提供更加直观的体验(图1)。
2)碰撞分析及管线综合
对于商业综合体建筑,机电专业管线较多,二维图纸难以清晰描述其安装标高及与其它各专业的空间相对位置,BIM设计在3D可视条件下完成,可以通过搜索机电专业与墙、梁以及楼板的冲撞,精确定位建筑所需开孔位置,避免管道穿剪力墙,与梁冲突。在模型中可以进行各专业管线的碰撞检测,生成碰撞报告,如图2,并在设计界面定位“打架”位置ID,专业之间进行协同调整,减少后期因此类问题造成的设计变更量。
3)节点净空分析
节点净空分析是管线综合相关检测工作的重要部分。商业综合体建筑机电专业涉及范围广,集合了暖通、给排水、消防、强电、弱电专业等,管线错综复杂,商业综合体其使用性质对层高及精装净高的限制要求严格,复杂的机电系统和管线排布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机电安装及装修的质量和效果。基于BIM技术的三维模型对建筑不同功能区域的设计高度进行分析,查找不符合设计规划和缺失的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专业设备管线的建模,再根据各专业要求及净高要求,对设备管线进行合理细致的调整、避让,提高效率及设计品质。
4)模型优化设计
通过碰撞分析检测,找出各专业管线的碰撞位置只是深化设计的第一步,通过对三维BIM信息模型的分析,提出优化方案,并重新建模,把各调整方案置于整个模型中直观审查修改的效果,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空调机房,消防泵房等设备机房中各类机电设备繁多,尺寸不一,造成管线交叉拥挤,施工中存在无操作空间,支吊架无法生根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用BIM技术对这些设备用房独立建模,重点优化,保证设备运行操作、检修空间、支管安装空间,为后期施工提供指导。
结语:
对于商业综合体项目,将BIM技术引入机电设计管理,弥补了传统模式在管理上的不足,保证了设计成果的准确性,并直观有效地指导了机电管线安装,降低了拆改变更成本投入,经济管理效益明显。
参考文献:
[1]马智亮,张东东,马健坤.基于BIM的IPD协同工作模型与信息利用框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9):1325-1332.
[2]王陈远.基于BIM的深化设计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8):12-16。
[3]卞如文.BIM技术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5):210.
[4]崔旸,王德俊,朱丹,等.基于BIM的深化设计研究[J].建设科,2015(15):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