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夫妻一方或双方带着子女重新组建家庭的情况越来越多,重组家庭的子女教育也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继父母与继子女本身没有血缘关系,如果继父缺乏慈祥,继母缺乏母爱,又都缺乏教育孩子的方法,就会在对待子女的态度上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对子女评价过低而又要求过高。在大多数亲生父母眼里,不管孩子有多大,他总是小孩子,孩子有一点进步,父母都高兴得不得了。而在继父母眼里,总认为孩子已经大了,有很多事他自己应该会做,而且应该做好(实际上有些事不是他那个年龄能做的)。对孩子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超前要求。在这种心态下,虽然有时孩子把事情做得已经很好,但继父母却觉得没有什么可值得夸奖的,反而认为应该做得更好。这样,继父母一般对孩子的成绩和进步评价较低,让孩子感到力不从心。
我们知道,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确定的,来自父母的评价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识。过多的消极评价对孩子起着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如果孩子经常得到过度的消极评价,很容易形成消极抵抗的心态以及消极的行为。比如,你对孩子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皮呀”,“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等等,孩子可能真的越来越不听话。如果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欣赏,还会逐渐丧失自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走上歧途。
2.对子女缺少温情。一些继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的感情投入严重不足,他们很少像亲生父母那样亲吻、搂抱孩子。而这种来自肌肤的接触和温暖是孩子体验父母之爱的重要内容,这种体验和爱是无法用物质的满足来获取的。有一些继父母往往以为在物质上给孩子以满足就是爱孩子了,可这远远不是完整的父母之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孩子由于缺少与父母良好的感情交流,情感常常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3.子女易成为继父母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碰到不顺心的事,孩子极微小的过失都可能成为继父母发火的原因。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整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胆小多疑,缺乏安全感。如果心理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行为习惯。比如不愿回家,甚至产生仇恨、报复心理,还有的孩子会变得暴饮暴食。
4.对子女缺乏期望。在一般家庭中,子女(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几乎成了大人关注和谈话的主题;而在重组家庭里对幼儿的关注相对要少一些,孩子很难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一般来说,继父母能够从生活上照顾孩子,但对他们的教育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要显得漠然一些。从心理和感情上都更容易觉得那不是自己的责任。再加上孩子不是自己生的,将来也指靠不上,对子女也就没有什么更高的期望和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良好的期望是孩子进步与成长的动力。长期在这种漠视的环境下生活,一些消极颓废的心理就可能孳生,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不善言谈,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继父还是继母,同样在法律和道义上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对孩子来说,不能跟着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已经是一种缺憾,不能因为父母重新建立家庭,再给孩子带来新的缺憾。重组家庭和夫妻双方应该像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一样去爱他(她)的孩子。你接受爱人,也应该同时接受他(她)的孩子。用你的爱心给孩子带来新的幸福,让孩子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最终孩子会从心里把你当做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这样,新建的家庭才能和睦,才能稳定,才会有一个健康而充满希望的孩子。■
1.对子女评价过低而又要求过高。在大多数亲生父母眼里,不管孩子有多大,他总是小孩子,孩子有一点进步,父母都高兴得不得了。而在继父母眼里,总认为孩子已经大了,有很多事他自己应该会做,而且应该做好(实际上有些事不是他那个年龄能做的)。对孩子有一种不切实际的超前要求。在这种心态下,虽然有时孩子把事情做得已经很好,但继父母却觉得没有什么可值得夸奖的,反而认为应该做得更好。这样,继父母一般对孩子的成绩和进步评价较低,让孩子感到力不从心。
我们知道,幼儿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确定的,来自父母的评价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认识。过多的消极评价对孩子起着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作用。如果孩子经常得到过度的消极评价,很容易形成消极抵抗的心态以及消极的行为。比如,你对孩子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皮呀”,“你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呀”等等,孩子可能真的越来越不听话。如果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鼓励和欣赏,还会逐渐丧失自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走上歧途。
2.对子女缺少温情。一些继父母在家庭生活中对子女的感情投入严重不足,他们很少像亲生父母那样亲吻、搂抱孩子。而这种来自肌肤的接触和温暖是孩子体验父母之爱的重要内容,这种体验和爱是无法用物质的满足来获取的。有一些继父母往往以为在物质上给孩子以满足就是爱孩子了,可这远远不是完整的父母之爱。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的孩子由于缺少与父母良好的感情交流,情感常常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3.子女易成为继父母发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碰到不顺心的事,孩子极微小的过失都可能成为继父母发火的原因。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整天提心吊胆,谨小慎微,胆小多疑,缺乏安全感。如果心理长期处在紧张状态,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行为习惯。比如不愿回家,甚至产生仇恨、报复心理,还有的孩子会变得暴饮暴食。
4.对子女缺乏期望。在一般家庭中,子女(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几乎成了大人关注和谈话的主题;而在重组家庭里对幼儿的关注相对要少一些,孩子很难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一般来说,继父母能够从生活上照顾孩子,但对他们的教育成长以及将来的发展要显得漠然一些。从心理和感情上都更容易觉得那不是自己的责任。再加上孩子不是自己生的,将来也指靠不上,对子女也就没有什么更高的期望和长远的打算。父母对子女良好的期望是孩子进步与成长的动力。长期在这种漠视的环境下生活,一些消极颓废的心理就可能孳生,容易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不善言谈,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往。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不管是继父还是继母,同样在法律和道义上承担着这样的责任。对孩子来说,不能跟着自己的亲生父母生活,已经是一种缺憾,不能因为父母重新建立家庭,再给孩子带来新的缺憾。重组家庭和夫妻双方应该像爱自己的妻子或丈夫一样去爱他(她)的孩子。你接受爱人,也应该同时接受他(她)的孩子。用你的爱心给孩子带来新的幸福,让孩子得到正常的家庭教育。以情换情,以心换心。最终孩子会从心里把你当做父母,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这样,新建的家庭才能和睦,才能稳定,才会有一个健康而充满希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