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译乡村的基因密码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ostw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乡村是一种文学想象的方式。当我们试图用炊烟、石磨、燕子、稻子、小河、池塘、棉花、蒲公英、鸡鸭、孩童等词语描绘乡村时,乡村的面貌事实上已经不可避免地被选择和提纯了。这些坚固的词展现的是一种纸上的虚构的乡村,它们无非是作家们想象乡村的一种经验和策略。在现实世界中,当我拖着沉重的步子从城市回到故乡,乡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地上随处散落的垃圾、养鸡场散发的恶臭、沟里塘里静止发黑的水、废弃的送水渠、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的人们……眼睛看到的这些景象让我对那些充满田园牧歌式的意象顿感陌生,尤其是空空落落鲜有青壮年的村子里,更给人一种干瘪、抽空的落寞感。这就是我看到的乡村,一个被现代人抛弃并依恋着的处所。在我看来,舒飞廉的《蛋白质乡村》提供了一种观照乡村的方式,即剥离掉乡村被赋予的社会伦理信息,回到乡村最为简单的自然构成部分——那些扎根乡村的植物与在乡村奔走的动物。
  《蛋白质乡村》从夏天的炎热起笔,南方的酷暑令“我”陷入是继续呆在乡村还是回到有空调的文明世界中去的矛盾,乡村与城市的二元对立在个体身上得以集中呈现,外化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表达炎热带给“我”的直观感受时,用了许多诙谐幽默的句子,比如“不要再跟中华田园犬们拼散热的硬件跟软件了”,“时下的八月乡村,这些名堂已经是孔乙己兄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铁扇公主是可怜那些在泥潭树阴里不愿动弹的黄牛水牛小叔子们”,等等,细细分析这些句子,它们十分俏皮,披着时尚或者古典的外衣,却传递出“我”内心调侃和戏谑的乐观心态。
  接下来,作者给我们绘制了一幅乡村生活图景——“乡村的声色味”。植物王国里,四月的棉桃、退回至上面几层的芝麻、灌浆的一季稻、荒野草树……动物世界里,伏在河曲间驱暑的水牛、挂着雨水的网上趴着的蜘蛛、优雅的白鹭、黄褐相间的半大鸭子……这些植物与动物就是组成乡村的蛋白质,它们在“我”的眼中,充满了生命力,拼贴出乡村的轮廓。作者的文字中流淌着浓郁的乡村气息,在动植物组成的乡村版图中,作为主体的人退居幕后,成为一个观察者、记录者。毫无疑问,“我”的观看也是有选择性的,乡村舞台上显露的主角也是“我”精心布置的文学乡村符码。我以为,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尽可能剔除社会伦理等因素对乡村的训诫与规范,从乡村组成的基因着手,还原乡村作为自然村落所具有的真实面貌。饶有意味的是,作者在文末着重记录了老太太的丧事,老太太的离世俨然成为从蛋白质乡村这张大网上解开的一个结,“回到清凉温厚的土地里”。生命的终结宛如一首离歌,响彻在土地的上空,成为“乡村声色味”中最悲怆的一笔。
  乡村是文学作品中一个迷人的话题,它也是一种多种权力建构的话语形态。在琳琅满目的文学作品中,既有鲁迅笔下凋敝破落的南方乡村,也有沈从文笔下充满浪漫基调的湘西世界,还有陈忠实和张炜笔下被革命和政治话语笼罩的乡村、贾平凹笔下被商品经济击碎和瓦解的现代乡村,不一而足。撕掉乡村被赋予的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标签符号,还原乡村自身的自然风景,生老病死,鸟兽虫鸣,冷暖苦寒,一切回归简单,却最为真實。我想,这大概是舒飞廉笔下乡村的奇妙之处吧。
  周聪,青年评论家,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现居湖北武汉。
其他文献
西班牙语世界最著名的当代作家之一哈维尔·塞尔卡斯日前来到中国,和中国读者分享创作心路历程。其长篇小说代表作《骗子》首次在中国出版,他看到很多年轻人来到现场觉得很惊喜,“中国人经常看外国文学作品,但我们读中国作家的作品却很少,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我们一定可以从中国作家身上学到很多。”塞尔卡斯说,他本人看过不少翻译成西班牙文的唐诗,尤其喜欢李白和杜甫的诗作,他对中国的古典文化很感兴趣,表示这次回国后他
近日,作家赵本夫的长篇新作《天漏邑》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并在北京舉行新书发布会。赵本夫的中篇小说《天下无贼》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为广大读者和观众所熟知,长篇新作《天漏邑》则以求新求变的面貌给了读者一个惊喜。该书以蛮荒之地、化外之民的天漏村为模型,以田野调查的叙述方式向读者讲述“天漏村”的故事,将宇宙自然的奇幻力量与文明进程的诡谲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深刻叩问自然秘境与文明演变。发布会上,文学评论家、中国
陕西乡土作家、阎良作协主席冉学东最新倾注家乡力作《老关山》近日由西安出版社正式推出。据了解,冉学东系西安市阎良区人,多年来致力于乡土文化挖掘,從远古时期黄帝铸鼎及至近代积淀丰厚。在此基础上沉潜,先后创作《关山刀客》、《大荆塬》、《谷风》三部长篇,将关山古镇、荆山故事一一道来,《老关山》延续创作路径,展现了古镇百年历史,别具风貌。长篇新作《老关山》受到各方关注,贾平凹表示:“学东坚守文学、用真情打动
自然界的万事万物皆有其气,这气包括其形、其味、其色等,它们会潜入我们记忆的深处,在某个清晨或黄昏,在大雨滂沱或者雪花狂舞之际,以一种不期而遇的方式突然出现在我们的周遭。这既是久远记忆的再次被唤醒,也是一种心灵上的共振。鲍尔吉·原野的《松树的气息》写的是作者对于松树的记忆,松木宛如一个个细胞,携带着丰富的心理符码,游走在作者的生命轨迹里。  《松木在夜晚说话》是从一些被锯成木楞的松树起笔的,那是一段
日前,在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诗人李浩诗集《还乡》新书发布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诗人吉狄马加谈到年轻诗人创作现状时如是说。李浩曾获宇龙诗歌奖、北大未名诗歌奖,入围第15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等。著有诗集《风暴》、诗文集《你和我》等,部分作品被译介国外。《还乡》中的诗,创作地点不尽相同,掺杂着李浩的成长经历和感受,并从不同的写作向度上展示了他对多重空间、多种可能
学者余世存先生的新著《先知中国》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先秦时代的专题史、人物纪传史,余世存撷选了29位人物的预言为中心展开,并对预言本身予以分析,说明一人一国都有命运轨迹。这是作者经过十五年沉淀与遍寻,首次提出中国先知传统这一概念,填补了中国史叙事领域的空白,让读者领略先知预言后世的神奇能力,其关乎生死大事的预言对读者极具警示意义。我们正在面临的世界的变化既是自古以來枢轴文明屡次变化的一
作为“70后”作家,任晓雯近年的表现令人瞩目,她的长篇小说《好人宋没用》以一个“没用”小人物的命运折射着一个城市的面目,一段历史的镜像,被称为“实力”之作。她的小说看似淡然,却在无比平静、节奏均衡的叙述里保持着不动声色的张力。  《换肾记》也同样如此。这篇小说的框架不大,在一个家庭内部展开,但它所讲述的又并非中国传统家庭里常见的一地鸡毛。小说开篇就以利落的“前一日,梁真宝喝多了水”引出丈夫的尿毒症
繼《暮光之城》和《宿主》之后,斯蒂芬妮·梅尔历时8年创作的《化学家》简体中文版将于6月由接力出版社推出。据悉,小说的女主人公亚力克斯是一名天才化学家,曾经以特工的身份服务于美国政府某个神秘组织。却因为知晓太多机密而遭遇组织的追杀,不得不踏上逃亡之路。三年之后,追杀令即将终止,不料她却落入一个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原本决定直接面对死亡威胁的她,却在关键时刻与她最后的任务对象、中学教师丹尼尔产生了感情,
周大新日前做客合肥“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讲述文学之美。讲座现场,周大新从六个方面闡释了文学是人生最好的陪伴者。他表示,每一代人从无意识的婴孩时代,从父母长辈那里就已经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接受到了文学的熏陶,“我们平常说的文学不单单指诗歌小说,它有很广泛的内涵,比如幼童时代,我们听到的神仙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长大以后,我们看的戏曲,包括安徽的庐剧、黄梅戏等都属于戏曲文学,所以我们说,人的一生
思想深刻的批评家在诗歌创作上往往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理路,他们诗歌中所蕴含和闪烁的景象常常耀示出一种奇异的光辉,就像奥登所说的“染匠的手艺”,它们所呈现出的“技艺”和“力量”也非常值得称道!  深入阅读华清(张清华)诗歌的人,很容易就能够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批评家,他的诗歌成就被其批评成就給遮蔽了。在对先锋文学的批评上,张清华的“思想大气开阔,艺术感觉敏锐,对艺术作品总有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