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13岁的时候为自己买了一个精致典雅的本子,却一直等到16岁才开始在上面陆陆续续地写点心事。波澜不惊的单纯环境让我总是拖延着,拒绝长大。一直到现在,我都在奇怪小时候的自己怎么可以那样乖。除了忽上忽下的成绩,我一直都很让父母省心:不惹事,不沉迷于电视,不和坏孩子交往。童年对我而言是简单而干净的。但是我不快乐。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自己不要在三岁时每天画一幅画,不要在四岁时每天学五个字,不要在五岁时每天反复地练着电子琴。我希望自己可以像野孩子一样玩泥巴,捉河虾,大胆地跳出来和男生打架,三更半夜偷偷起床去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爸爸不喜欢女孩,但又不得不将最纯最真的爱给予我这个惟一的孩子。爸爸一贯对我很严,小时候我很怕他,怕他黑脸,怕他屈起指关节叩我的脑门,怕他总是说“看人家×××,学习多好”。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期中考试,我数学考得很烂,被老师留在了班里。爸爸在学校门口接不到我就到我们的教室门前张望,那一刻我害怕极了。他看了一会儿,黑着脸一言不发地扭头走了。后来我一个人慢腾腾地走出教学楼,却意外地看见爸爸正一脸和气地和班上几个成绩很好的女生说话。我怯怯地走上去喊他,他满脸的笑容在看见我的一瞬间冻住了,然后转身大步地走掉。而我的自信,也随着他无情的脚步渐行渐远。
终于,爸爸“望女成凤”的努力使我风风光光地站在主席台上演奏电子琴、成为学校鼓号队和合唱团的主力;我与日本小朋友一起参加夏令营,在鸡公山上联欢;我接过小学优秀毕业生的奖状,又以市区前一百名的成绩进了崇尚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学……这一切都让爸爸非常高兴,但我却从未感觉到自己是个多么优秀的孩子。
小学二年级起,爸爸开始对我的作文进行辅导,每年都为我订阅儿童杂志,买很多儿童故事书。文学的幼苗就是这样在心中随我一起成长。
12岁进了那所由郭沫若题写校名、出了像姚雪垠这样的大作家的百年老校,老师不再以填鸭式教学来向我们灌输死知识,被束缚惯了的我,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一下子乱了阵脚,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学了。我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在数学课上发呆,习惯了做个平凡自卑的女生,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来面对始终没有起色的成绩。可以说,初中三年我的心态还停留在小学水平上,我意识不到自己应该成长了,应该为未来负担起责任。
初二期末考试前,我在皱皱的稿纸上写了《Hi,弟弟们》,然后投给了自己的启蒙刊物———《少年文艺》。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我至今记得自己拿到编辑老师寄来的信时是怎样的激动和开心,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大声地嚷嚷开了。妈妈在听完我语无伦次的讲述后激动地将我抱了起来,她的眼睛里一直都闪烁着亮晶晶的光,爸爸也是乐呵呵的。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忽然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并且,写作成了内敛而含蓄的我宣泄内心感触的出口。
15岁时中考失败,我进了一所二流高中。周围有人打架,有人吸烟,有人早恋。我本能地抗拒着这一切,用惊恐而无措的目光看着这些新鲜事。整个高一,我几乎是在幻想中度过的,不听数学课,不写化学作业,不怎么笑,安安静静,浑浑噩噩。
我开始从内心深处感到幸福是在高二。
感谢上天将加菲、叉叉、朵朵、美丽还有许多许多朋友安排在我原本寂寞单调的生活中,那时我们像被胶水粘在了一起似的,呼呼啦啦地干什么都倾巢出动。傍晚手牵着手穿越学校附近的大街小巷找东西吃,晚自习后骑着单车背着书包边笑边闹地回家。我们爬到山顶上放风筝,大声唱歌,嗓子哑了,风筝挂到树上再也取不下来;我们带着荧光镯在漆黑的广场上玩喷泉,弄得浑身上下没一块干的;我们排着长龙溜旱冰,结果摔了个四仰八叉伤痕累累……
我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自卑和懵懂,总是将甜美的笑容挂在脸上,走路的时候连蹦带跳,大声地讲出自己的看法。我还认了一帮子兄弟姐妹,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同时也有许多人说我是个可以给别人快乐的女孩。
家里的气氛也渐渐变得民主,爸爸的大男子主义随着我的成长变淡了。我们俩可以拍着桌子大声理论,理亏的一方还常常钻空耍赖。我一向善解人意的妈妈很少向我施加压力,她能理解我因而赢得了我的信赖。他们不翻我的抽屉,不偷看我的随笔,给我足够自由的空间。
生活变得美好起来,斑斓的日子带给我许多灵感,时常地我会拿出以前的随笔翻看一番,寻找成长岁月里的柔光。
高三那一年我一直都没停过笔,写满了好几个软皮本,渐渐自信,渐渐有种成就感。我一直觉得投稿子就像是嫁女儿,我辛辛苦苦地将她们养大,妆扮得漂漂亮亮,倾注自己的真情,所以第一次接受退稿的时候我哭了很久。但我知道写作就是一个不断被接受和被排斥的过程,文字带给我欢乐和痛楚,我一边笑一边流眼泪还要咬着牙继续向前爬。
高考估完分的那天,我趴在桌上哭得很厉害。航坐在我左边,沉默地翻看一本书;木头坐在我右边,手里握着纸巾焦急地唉声叹气;加菲和叉叉趴在讲台上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我。他们让我知道,即使我再失败,也会有人不离不弃地陪伴。
那个夏天是彷徨而疼痛的,我整天整天面对父母疲惫失望的眼神,无言以对,于是干许多活,流许多汗,不敢停下来给自己发呆的时间。我拖拖沓沓地写一些草稿,都不长,散文不像散文,小说不像小说,写得很累,几乎找不到以前常有的快感。那段时间的生活真是糟透了,我对自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我也曾怨天尤人,报怨为何要生在考生众多、竞争激烈的河南,但现实不会依照我们的需要来设计,我在检讨与思索中,放弃了“打死我也不去复读”的宣言,毅然选择了复读。
我以为自己很坚强,坚持选择了在离家很远的县城里读书。我怕太过熟悉的环境会带给我太多徒劳的回忆。我想心如止水,所以不敢沉迷在已经逝去的快乐里。我很平静地进入了高四。第一次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孤单。
平淡的日子没有欣喜若狂的快乐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我很容易心情舒畅,也会不知不觉地郁闷,但比以前要平静许多。压抑的时候我就在草稿纸上涂写文字,虽然爸爸妈妈叫我在这一年中什么也不写,可是,写作已经嵌在我所有的日子里了,我无法拒绝心头的波动和手指的呐喊,就像我拒绝不了浓浓的睡意一样。而这一切的付出也终于有了收获,我陆续在《少年文艺》、《青年文学》、《美文》等文学杂志上发表了12万多字的作品,得到了很多编辑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今年年初还加入了河南省作协。六月初,我也终于带着漂亮的成绩回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在这最苦最寂寞的一年里我学会了感恩与知足。其实,幸福一直都在我身边,即使是中考失利,高考失利,它也依然不曾弃我而去。生活的磨砺是为了让我更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斑斓。我感谢所有的人为我做的所有的一切。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有一群爱我的我也爱的朋友,我还可以写出自己的梦想与希望,我很幸福。
成长彷徨而疼痛,它在我身上烙下清晰的印迹,但我甘之如饴。我们都在长大,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保护膜。我期待着盛开,用花一样的笑脸去和幸福面对面。
爸爸不喜欢女孩,但又不得不将最纯最真的爱给予我这个惟一的孩子。爸爸一贯对我很严,小时候我很怕他,怕他黑脸,怕他屈起指关节叩我的脑门,怕他总是说“看人家×××,学习多好”。记得小学四年级时有一次期中考试,我数学考得很烂,被老师留在了班里。爸爸在学校门口接不到我就到我们的教室门前张望,那一刻我害怕极了。他看了一会儿,黑着脸一言不发地扭头走了。后来我一个人慢腾腾地走出教学楼,却意外地看见爸爸正一脸和气地和班上几个成绩很好的女生说话。我怯怯地走上去喊他,他满脸的笑容在看见我的一瞬间冻住了,然后转身大步地走掉。而我的自信,也随着他无情的脚步渐行渐远。
终于,爸爸“望女成凤”的努力使我风风光光地站在主席台上演奏电子琴、成为学校鼓号队和合唱团的主力;我与日本小朋友一起参加夏令营,在鸡公山上联欢;我接过小学优秀毕业生的奖状,又以市区前一百名的成绩进了崇尚素质教育的重点中学……这一切都让爸爸非常高兴,但我却从未感觉到自己是个多么优秀的孩子。
小学二年级起,爸爸开始对我的作文进行辅导,每年都为我订阅儿童杂志,买很多儿童故事书。文学的幼苗就是这样在心中随我一起成长。
12岁进了那所由郭沫若题写校名、出了像姚雪垠这样的大作家的百年老校,老师不再以填鸭式教学来向我们灌输死知识,被束缚惯了的我,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一下子乱了阵脚,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学了。我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在数学课上发呆,习惯了做个平凡自卑的女生,用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来面对始终没有起色的成绩。可以说,初中三年我的心态还停留在小学水平上,我意识不到自己应该成长了,应该为未来负担起责任。
初二期末考试前,我在皱皱的稿纸上写了《Hi,弟弟们》,然后投给了自己的启蒙刊物———《少年文艺》。这是我第一次投稿,我至今记得自己拿到编辑老师寄来的信时是怎样的激动和开心,放学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大声地嚷嚷开了。妈妈在听完我语无伦次的讲述后激动地将我抱了起来,她的眼睛里一直都闪烁着亮晶晶的光,爸爸也是乐呵呵的。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我忽然发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并且,写作成了内敛而含蓄的我宣泄内心感触的出口。
15岁时中考失败,我进了一所二流高中。周围有人打架,有人吸烟,有人早恋。我本能地抗拒着这一切,用惊恐而无措的目光看着这些新鲜事。整个高一,我几乎是在幻想中度过的,不听数学课,不写化学作业,不怎么笑,安安静静,浑浑噩噩。
我开始从内心深处感到幸福是在高二。
感谢上天将加菲、叉叉、朵朵、美丽还有许多许多朋友安排在我原本寂寞单调的生活中,那时我们像被胶水粘在了一起似的,呼呼啦啦地干什么都倾巢出动。傍晚手牵着手穿越学校附近的大街小巷找东西吃,晚自习后骑着单车背着书包边笑边闹地回家。我们爬到山顶上放风筝,大声唱歌,嗓子哑了,风筝挂到树上再也取不下来;我们带着荧光镯在漆黑的广场上玩喷泉,弄得浑身上下没一块干的;我们排着长龙溜旱冰,结果摔了个四仰八叉伤痕累累……
我在不知不觉中走出了自卑和懵懂,总是将甜美的笑容挂在脸上,走路的时候连蹦带跳,大声地讲出自己的看法。我还认了一帮子兄弟姐妹,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得到了真正的快乐;同时也有许多人说我是个可以给别人快乐的女孩。
家里的气氛也渐渐变得民主,爸爸的大男子主义随着我的成长变淡了。我们俩可以拍着桌子大声理论,理亏的一方还常常钻空耍赖。我一向善解人意的妈妈很少向我施加压力,她能理解我因而赢得了我的信赖。他们不翻我的抽屉,不偷看我的随笔,给我足够自由的空间。
生活变得美好起来,斑斓的日子带给我许多灵感,时常地我会拿出以前的随笔翻看一番,寻找成长岁月里的柔光。
高三那一年我一直都没停过笔,写满了好几个软皮本,渐渐自信,渐渐有种成就感。我一直觉得投稿子就像是嫁女儿,我辛辛苦苦地将她们养大,妆扮得漂漂亮亮,倾注自己的真情,所以第一次接受退稿的时候我哭了很久。但我知道写作就是一个不断被接受和被排斥的过程,文字带给我欢乐和痛楚,我一边笑一边流眼泪还要咬着牙继续向前爬。
高考估完分的那天,我趴在桌上哭得很厉害。航坐在我左边,沉默地翻看一本书;木头坐在我右边,手里握着纸巾焦急地唉声叹气;加菲和叉叉趴在讲台上什么也不说,只是看着我。他们让我知道,即使我再失败,也会有人不离不弃地陪伴。
那个夏天是彷徨而疼痛的,我整天整天面对父母疲惫失望的眼神,无言以对,于是干许多活,流许多汗,不敢停下来给自己发呆的时间。我拖拖沓沓地写一些草稿,都不长,散文不像散文,小说不像小说,写得很累,几乎找不到以前常有的快感。那段时间的生活真是糟透了,我对自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怀疑。我也曾怨天尤人,报怨为何要生在考生众多、竞争激烈的河南,但现实不会依照我们的需要来设计,我在检讨与思索中,放弃了“打死我也不去复读”的宣言,毅然选择了复读。
我以为自己很坚强,坚持选择了在离家很远的县城里读书。我怕太过熟悉的环境会带给我太多徒劳的回忆。我想心如止水,所以不敢沉迷在已经逝去的快乐里。我很平静地进入了高四。第一次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回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孤单。
平淡的日子没有欣喜若狂的快乐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痛,我很容易心情舒畅,也会不知不觉地郁闷,但比以前要平静许多。压抑的时候我就在草稿纸上涂写文字,虽然爸爸妈妈叫我在这一年中什么也不写,可是,写作已经嵌在我所有的日子里了,我无法拒绝心头的波动和手指的呐喊,就像我拒绝不了浓浓的睡意一样。而这一切的付出也终于有了收获,我陆续在《少年文艺》、《青年文学》、《美文》等文学杂志上发表了12万多字的作品,得到了很多编辑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今年年初还加入了河南省作协。六月初,我也终于带着漂亮的成绩回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在这最苦最寂寞的一年里我学会了感恩与知足。其实,幸福一直都在我身边,即使是中考失利,高考失利,它也依然不曾弃我而去。生活的磨砺是为了让我更强烈地感受到它的斑斓。我感谢所有的人为我做的所有的一切。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完整温暖的家,有一群爱我的我也爱的朋友,我还可以写出自己的梦想与希望,我很幸福。
成长彷徨而疼痛,它在我身上烙下清晰的印迹,但我甘之如饴。我们都在长大,一步步地走出自己的保护膜。我期待着盛开,用花一样的笑脸去和幸福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