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策略

来源 :医学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心脏病预防是指对冠心状A粥样硬化的早期预防,目的是防止冠心病的发生。既往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饮食和药物干预对冠心病一级预防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升高的血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 蛋白 -胆固醇(LDL-C)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及其病死率,晚期的降低血胆固醇与冠心病预防研究结果不但证实了上述的结论,而且表明降低血胆固醇并未增加非心脏原因的死亡率。
  
  1饮食预防试验
  
  饮食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饮食改变对血胆固醇水平的影响,由于普通饮食中所含的饱和脂肪酸有明显的升高血总胆固醇水平的作用,而某些食物纤维则有降低血脂的效果,故这些试验的食物构成中所含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的比值高,且限制总脂肪量的摄入,食物中纤维含量升高。
  据美国洛山矶的学者对两组食物结构不同者的退伍军人对照研究:对照组给予典型的北美饮食,即饮食中脂肪供能占40%,试验组的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仅为对照组的1/2,且对照组饮食中2/3的动物脂肪被来源于植物油的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所替代,随访8年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总胆固醇水平下降了13%,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事件及其病死率下降了31%且年龄小者和入选时血胆固醇水平较高者获得的临床效益更大。
  又据芬兰精神病院有关有关对照研究:试验组(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饮食)和对照组(饮食不变)摄取各自的饮食6年后,交换对方的饮食方案继续随访6年,研究结果表明,饮食干预可降低升高的血总胆固醇水平而获得有益的心血管效应,冠心病病死率降低了50.8%。
  为了探讨饮食疗法降低血胆固醇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有学者将1232例高胆固醇血症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随访5年,结果表明:①试验组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47%;②非心血管疾病病死率两组均无差异;③试验组平均血总胆固醇降低1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分别降低60%和25%;④试验组中死于癌症者较对照组减少37.5%。
  
  2药物预防试验
  
  主要目的是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脂血症的调脂作用及其对冠心病的预防作用,并与安慰药比较,参加药物干预试验的患者均首先接受饮食疗法,如疗效不满意,再进入药物干预试验,有一组参加试验的对象为3806例35岁至59岁的无冠心病症状的男性,均有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治疗组服用胆酸螯合药即考来烯胺,对照组服用安慰药,平均随访期7.4年。结果表明,治疗组平均血浆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分别下降13.4%和26.3%,下降幅度超过安慰药对照组,且冠心病病死率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度降低19%,结果还显示,对LDL-C升高的男性冠心病易患人群,降低血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可减少冠心病的病残率和病死率,这一临床研究提供了血总胆固醇、LDL-C与冠心病发病因果关系的证据,并发现:血总胆固醇水平下降8.5%,冠心病发生率下降19%,从而确定了降低血总胆固醇后可使冠心病危险性相应降低的“1:2规律”。
  另据赫尔辛基心脏研究中心报道,将4081例均患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40岁至55岁无冠心病症状的中年男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吉非且齐600mg,每日2次,对照组服用安慰药。研究期5年,结果显示:治疗组升高HDL-C水平10%,降低血清总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脂水平分别为11%、10%、43%,治疗组5年累积致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为27.3%,对照组为41.1%,冠心病事件的减少在治疗开始后第2年开始显现,以后持续存在。
  据苏格兰地区对6595例有高胆固醇血症1例总胆固醇超过6.5mmol/l,而无心肌梗死病史的45~64岁男性病人研究,通过平均4.9年的随访发现,普伐他耵治疗使血清总胆固醇降低20%,LDL-C降低26%,而安慰药组血脂无变化,普伐他耵治疗使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减少31%。
  
  3各类人群的预防策略
  
  3.1高危人群的预防
  高危的定义是:LDL-C水平明显升高或LDL-C水平中度升高且伴有其它危险因素。目前已有的调脂药物可降低高危人群冠心病发生率的1/3,但即使更广泛地应用这些药物也不能消灭冠心病,故还需其它的治疗措施。
  3.2 中度危险人群的预防
  这一人群数量最多,且多为中年或青年,血LDL-C水平升高,但无其它危险因素。这一人群的一级预防主要是降低LDL-C防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措施为改变膳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和应用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治疗,但该类药物是否应长期治疗(超过5年),仍有争议。
  3.3终生预防
  即从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积极有效地预防,目的是预防危险因素的发生,包括不吸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控制体重和少吃胆固醇及饱和脂肪,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有的学者认为:血清胆固醇是冠心病危险的主要因素,故需终生预防。
其他文献
胆石性肠梗阻系指胆道结石通过胆肠内瘘进入肠道,嵌顿于肠腔而引起的特殊类型的机械性肠梗阻,为胆系结石的少见并发症。胆石性肠梗阻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文献报道误诊率可达50%以上[1],治疗方法上亦存在争议。近6年我院收治胆石性肠梗阻5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例病人(见附表),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55~84岁,平均68
期刊
摘 要现在日益普遍的对中药注射剂的“信任危机”现象,给临床治疗和病人利益造成了很大影响。要改善这种状况,就要多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管理。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使用管理    “中药”顾名思义源于中国,她在我国使用的历史有几千年了。当今,我们无论在史书或是史剧中都能感受到她在中华民族的医学领域中所作出的贡献。  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我们在传统的“汤、丸、丹、膏、散 ”等的剂型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肾上腺损伤的CT表现,评价CT检查在肾上腺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CT复查证实、1例经手术证实的车祸伤患者肾上腺损伤的CT扫描资料。结果:外伤后 1h~7d内CT扫描,显示肾上腺血肿6例,其中位于右侧者4例、左侧 2例,CT表现为肾上腺区域圆形、类圆形病灶,密度均匀或混杂 ,CT值 50~75HU ,直径 2~6cm,边缘清晰或模糊;肾上腺周围组织损伤 5例,其中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形成中 的作用。方法:测定21例脑梗死,13例脑梗死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口服葡萄 糖耐量试验后血糖、血胰岛素变化和左心室质量,并作相关分析。结果:合并左心室肥厚的脑梗死患者血糖、血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其餐后1h血糖、空腹胰岛素和左心室质量呈正相关(r=0.01,0.83,P132g/m2,女性>110g/m2诊断为LVH。   
期刊
摘 要目的:对比三种后牙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50颗后牙Ⅱ类洞患牙,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人,分别以超钻树脂、银汞合金、银粉玻璃离子充填,观察3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修复3年后,超钻树脂成功率为98%,银汞合金成功率为90%,银粉玻璃离子成功率为70%,其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钻树脂与传统的银汞合金和银粉玻璃离子相比,更适合后牙窝洞的充填。  关键词超钻2;银粉玻璃离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四妙勇安汤加味(金银花、玄参、当归、赤芍、牛膝、黄柏、黄芩、山栀、连翘、苍术、紫草、红花、甘草)治疗98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8.8%。提示:本方治疗本症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有利于患者恢复。  关键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中医药疗法;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应用     为了观察四妙勇安汤加味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
期刊
摘 要 目的:评价医院血库消毒效果,加强管理,以便改进和提高。方法:采用现场抽样监测的方法对医院血库进行了监测。结果 经4年的连续监测,共抽样240份,储血冰箱合格率100%,紫外线灯合格率96.1%,物体表面合格率94%,空气合格率96.3%。结论:医院血库消毒质量总体可以,但部分监测合格率低,应加强消毒培训管理,彻底消除存在的薄弱环节。惯彻落实各项消毒法规、强化消毒意识,提高消毒效果。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文拉法辛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22例和劳拉西泮组32例。文拉法辛组治疗剂量75~150mg·d-1,劳拉西泮组治疗剂量为6~12mg/d -1观察时间均为6w。治疗前与治疗第1,2,4,6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副反应。结果:两组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P>0.05);文拉法辛组起效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该学校水痘爆发流行其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总结该校甲流疫情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对现场流行病学资料、病例的分布特征和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分析,找出疫情暴发的原因和控制对策。结果:该起疫情的暴发主要集中在一个民族中学,首发病例为该校九年级学生,无密切接触史;爆发时间2009年10月7~23日,所有病例均无疫苗免疫史;采取医院集中隔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疫情得到控制。结论:及时报告疫情,采取免
期刊
摘 要分析我科近两年来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采取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建立和完善制度化管理,提升业务技术水平等措施,可预防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患纠纷;原因;防范措施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提高,人们自我保护意识亦随之增强,护患之间易引起纠纷,本文通过近两年来我科发生的护理纠纷,分析产生的原因,如何减少和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是护理人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