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全集》未刊书信一封及其文献价值

来源 :中国图书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t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国藩这封复信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这封书信对研究曾国藩以及当时的政治无疑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岳麓书社于1994年前后整理出版的《曾国藩全集》,可以说是目前收录曾国藩资料最为齐全的一部个人专集。由于曾国藩是晚清著名大臣,与各方面人员来往密切,再加上书信本身易于散落的原因,故《曾国藩全集》中的书信搜集,难免有疏漏之处。笔者最近在查阅民国三十三年(1944)出版的郭立志编《桐城吴先生年谱》时,无意间注意到曾国藩给吴汝纶的一封回信,后遍检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中书信部分,发现《曾国藩全集》没有收录此信。故将这封信检出,并略加考述,以供研究者参考之用。
  曾国藩的这封复信作于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五日,也即他辞世的前一年。复信原文如下:
  八月接诵惠书,具聆一一。以外出巡阅,刻无暇晷,裁畣稍稽,比审侍闱多祜。新履深州,政祉懋介,身执百务,劳勚倍常,至以为念。
   承述所过见闻之状,曲为奖饰,自省在畿辅年余,无一可信幽独,可质交亲,不过循途守辙,涉笔画诺。其礼贤一节,豪无实际,而李君更招慢士之讥。最后天津之役,物论沸腾,冒大不韪,而僚属犹殷殷存问,如来书所云者,则以体阁下爱仆之情,为一体相温之语,聊佐寒喧,岂足为去思之征验耶?
   翰泉求还,目下断难设法。迭阅新闻纸内,彼族颇责罗使未能力持府县抵偿之议。李相盖深知其难,故不复答翰意外之求,阁下既询翰泉家属,知戌所尚不甚苦,将军复以优礼相待,即望以书告渠,劝其忍耐且住,勉效苏子卿、洪忠宣久居绝域之所为。若处之过于迫蹙,便觉度日如年,徒增郁闷,而于事仍无济,非自全之道也。
   直隶淫霖为灾,津郡附近各属,几成泽国,为近数十年所仅见。荃相截漕十万,赈济灾黎,犹难徧及,旋疏请饬江浙两省各办米二万石,改解折色十万金。又函商鄙人,于淮鹺内筹捐二十万金,又谋及江浙官绅捐棉衣二十余万件,当可补救一方,不致终成饿莩。深州向困于水,今年想更浩瀚,难于措手,一省办赈,则宜多用好官;一州办赈,则宜多用贤绅。
   阁下文学渊雅,识解迈伦,更能力矫视事太易之弊。目己察而犹恐未精,心已明而犹恐自是,不泄于迩,不忽于小,则绅富之气易通,贫民之情易达。苟全无款可筹则已,如省中有饷可拨,本境有银可捐,则得一钱一粟,必有实惠及民。古来良吏,岂有异术?亦惟心诚求之,临事不苟而已。官署岁入无多,只有节用之一法。仆平生好讲俭字,而署内实失之奢靡,由不能检察细务。阁下宜以为鉴,米盐薄物,事事减损,宅门以内,食者少而用者舒,则不至妄行挪欠。即使一旦因公亏累,亦为上下所共谅,神明所共鉴,弥缝终有时也。
   鄙人目光昏霿日甚,无术可以挽回,眩晕疝气诸症,幸未复发,近惟两足浮肿,步履稍觉不便。内子沉疴就愈,第以两目无光,右脚比复痿瘅,亦生理之极艰,大小儿正月生子,七月惊风殇亡,殊用郁郁。八月十三日出省补行大阅,先至扬州淮徐,后及镇常苏松。十月十五回署,应俗之酬酢,镇日纷扰,不特久疎文字,即公牍亦多所停阁。
   足下治公有暇,仍当从事书史,幸无废学为要。诸希心鉴,复颂台祺不具。
  国藩顿首。〔1〕3—4
  对于这封复信,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判别其真伪:
  一、从郭立志编《桐城吴先生年谱》的态度验其真伪。
   据郭立志编《桐城吴先生年谱•序》云:
  先生既没,遗书陆续刊行,独年谱一编,尚付阙如。先生门人从事编辑者数家,至今未出,立志有意于此,爰以暇日,取先生诗文、尺牍、日记各编,撷其精微,综其纲要,逐次排列,渐有端绪。又与学生子北江过从,得窥其家藏遗墨手稿、未及刊布者,稍稍裒集,积久乃克告成。间有疑义,遣儿子崇元,数从北江质问,务得当乃已。〔1〕33—35
  从这篇序言,我们可以看出,郭立志是以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来编写吴汝纶年谱的。另外,在施培毅与徐寿凯校点的《吴汝纶全集》中,吴汝纶的不少佚文就出自年谱。由此可见,年谱所引用的书信,其真实性应该是可靠的。
  二、从黎庶昌所编的《曾文正公年谱》验其真伪。
   曾国藩在复信中,提到自己在这年八月接信后,“以外出巡阅,刻无暇晷,”故没有及时回信。在信末尾又提到自己“八月十三日出省补行大阅,先至扬州淮徐,后及镇常苏松。十月十五回署,应俗之酬酢,镇日纷扰,不特久疎文字,即公牍亦多所停阁。”
   对于曾国藩在同治十年八月初一日至十月十五日之间的行程,《曾文正公年谱》有如下记载:
  八月初一日专折奏湘淮各军剿捻军需报销尾案。十二日赴校场,大阅江宁省城督标兵四营、绿营,还练新兵五营、留防湘勇二营。十三日登舟出省大阅。十九日至淮扬,校阅盐捕二营、洋枪炮队二营、奇兵泰州泰兴三江兴化等五营、留防淮勇三营。二十一日,专折奏报查阅营伍日期。二十八日至清江浦,阅清河漕标七营、淮扬镇标九营,选练新兵一营。
   九月初三登陆启行赴徐州。初八至徐州,阅徐州镇标中军营、城守营、萧县营,选练新兵二营、淮勇二营。十五日回清江舟次。十九日泊金山寺。二十日舟入丹阳,阅镇江营、淞北营、淞南营。二十二日至常州,阅常州营、孟河营、靖江营。二十六日至常熟县,阅狼山福山镇标二营、水师四营,登福山以望洋面。二十七日诣周虞仲墓,先贤子游墓。二十八日至苏州省城,阅抚标兵三营、太湖二营、淮勇二营。
   十月初六日至松江府阅提标八营,选练新兵二营、洋枪队三营。初七日至上海,查阅铁厂轮船机器,洋领事官来见。十一日至吴淞口阅吴淞川沙南汇等八营、外海艇船六营、内洋八团、舢板五营,并阅轮船新阵铁厂,造成轮船四号:曰恬吉、曰威靖、曰操江、曰测海,皆公所命名也。十三日乘威靖船,且操且行。十五日,改登测海船回金陵署。〔2〕
   从《年谱》记载看,曾国藩此段时间的行程与复信中的内容一致。
   另在复信中,曾国藩提到“鄙人目光昏霿日甚,无术可以挽回,眩晕疝气诸症,幸未复发,近惟两足浮肿,步履稍觉不便。内子沉疴就愈,第以两目无光,右脚比复痿瘅,亦生理之极艰。”
   《曾文正公年谱》对此也有记载:
  同治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具折奏详议河运章程,又奏已故督臣马新贻请于本籍建祠附报张汶详正发日期。是月安徽建平县境内有土匪起寻捕平之。欧阳夫人踰月乃愈。 ……
   同治十一年,正月,公病,肝风动,右足麻木,良久乃复。……二十六日,公闻苏公将过金陵,出城迎之,又病,风动舌蹇,不能语,遂回署,旋愈。……公之在军中也,公牍私函皆亲治之,不以假人。晚年多令幕友拟稿,公自核改而已。右目失明后,其最要者,犹不假人也。……
   二月初四日午后,公乃散步署西花圃子,纪泽从,公连呼足麻,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乃薨。〔2〕
   复信中提到的曾国藩及其夫人病情,也与《曾文正公年谱》记载的内容基本吻合。
  三、从吴汝纶原信验其真伪。
   吴汝纶于同治十年六月二十二日的《上曾相》原信如下:
  违侍后,行抵清江,察看运河浅阻,舟楫不通,遂奉二亲舍舟登陆。四月廿一日行抵天津,寓舍难觅,眷口多病,在津勾留一月,五月廿六日始至保定。方伯催令赴任,以六月初十日到州受代。数月以来,奔起尘土,行踪无定,及到任之始,所请幕友未及偕来,几于一身百役,用是叩违许久,未上一书。伏维福躬万安,私用企祝。
   吾师还镇江南,神人豫悦,公私称意,不问可知。伏望珍摄玉体,稍节劳勚,高年精力,迥异前时,不宜过自勤苦也。直隶司道大员,下至州县,言及吾师,无不感激依恋。南来旧人,固自应尔,乃至范廉访、恒都转、费观察、恩太守等,或相从未久,或众人相遇,与之聚谈,如子弟之候问父兄,依依之情,溢于言表,皆若致憾于某别久不能具悉起居者,下至乡野老父,亦有问候曾侯何在者。吾师在北,无赫赫之名,而去后之思如此,不独久居门下者闻之欣慰也。
   承委以翰泉求还事,致命李相,据云:“津案未久,时有余波,目前断无赐环之望。翰泉既系同乡,又有循绩,苟可援手,无不尽力,知其无济,不可妄为,曾师办理此事,本未过当,不必时抱歉衷。”并令致书翰泉,属其稍安勿躁。某到保定,亲询翰泉家属,知戌所尚不甚苦,该处将军颇以优礼相待,惟风土殊异,怀思中国耳。
   直隶今年雨水极多,有七十、八十老人皆谓生平未见之水,滹沱、猪龙两河,泛滥于深州、安平、饶阳之交,几汇为泽国,而雨势未止。初登仕版,遽遭灾岁,直属莫知所措。此州民风淳朴,胥吏无甚黠猾者,绅士无出入请托者;某初到,词讼稍繁,然民不刁健,判断尚易,苟非饥岁,勉竭心力,抚循当不甚难;被灾则贫民极多,无术绥辑矣。〔3〕
  吴汝纶此信,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1.陈述返程及到任所履职情况。2.说明未上一书的原因。3.提醒老师要注意身体。4.禀告天津官民对其思念之情。5.回复委派张翰泉事。6.交代深州民风及水患情况。
   针对吴汝纶信中的相关内容,曾国藩在复信中一一予以回答。信的开头先交代了自己迟复信件的原因,是因为“外出巡阅,刻无暇晷”。接着对吴汝纶信中的奖饰之词,他也表达了谦虚的看法,认为自己所做不过是“循途守辙”。由于张翰泉事件牵涉到同治九年发生的天津教案(即曾国藩信中所讲“天津之役”),故对于“翰泉求还”之事,曾国藩认为当前“断难设法”。建议吴汝纶写信劝告翰泉要忍耐,要效仿“苏子卿、洪忠宣久居绝域之所为。”另外,曾国藩深知吴汝纶自视甚高、视事简单化的性格,因此在复信中希望他“力矫视事太易之蔽”,对于任何事都要多观察多思考,务求精细,“目己察而犹恐未精,心已明而犹恐自是,不泄于迩,不忽于小,”这样,才能使“绅富之气易通,贫民之情易达”。至于深州赈灾之事,曾国藩在信中建议吴汝纶要“多用贤绅”;“心诚求之”,务使“得一钱一粟,必有实惠及民”;日常生活要注意“节用”,哪怕是“米盐薄物”,也要“事事减损”。在信的最后,曾国藩一方面谈到自己及家人近况,另一方面还一再告诫吴汝纶:“治公有暇,仍当从事书史,幸无废学为要”。信中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综上所述,曾国藩这封复信的真实性毋庸置疑。另外,从《曾国藩全集》未刊的这封书信,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为人,以及他对吴汝纶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当时一些重大问题的看法。所以,这封书信对研究曾国藩以及当时的政治无疑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评
  
   注释
  〔1〕郭立志编:《晚清名儒年谱•桐城吴先生年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2〕黎庶昌编:《曾文正公年谱》,光绪传忠书局,光绪二年夏刻本,卷十二。
  〔3〕施培毅、徐寿凯校点:《吴汝纶全集》,合肥黄山书社,2002。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
其他文献
当一个人被定义为女人时(大量研究解释了为什么女人是被定义出来的,这里不再赘述),她的幸福也被定义了。    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Language and gender: An introduction)  [英]玛丽塔尔博特(Mary Talbot)著,艾晓明、唐红梅、柯倩婷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英国学者玛丽塔尔博特(Mary Talbot)的《语言与社会性别导论》虽然
家有“炸弹”?而且还是两颗?你先别害怕,这“炸弹”呀,其实是我的小妹妹和小弟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了诸多环境问题,因此采用优化模型对地下水动态研究十分必要。根据国内外地下水数值模拟相关文献,
“大怪兽,快点写作业了!”“大怪兽,来,帮妈妈把衣服收拾收拾!”“大怪兽……”还有完没完?您可是我的亲妈呀,干吗哪壶不开提哪壶?
□“没有农民的世界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在《农民的终结》一书结尾,孟德拉斯深沉地发问。有读者会说,今天中国还没到讨论“农民的终结”的时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更担心的不是失去农民这一职业,而是担心失去乡村;担心没有乡村,中国的现代化、城市化将行之不远。     农民的终结  [法]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农村”,多么暧昧而沉重的字眼!贫穷、愚昧、闭塞、落
外婆已经年过花甲,身体说不上硬朗——走起路来颤颤巍巍,当外婆用她那青筋暴起、满是皱纹的手慢吞吞地提起热水壶时,我真担心水壶会从她颤抖不止的手上滑落。也许正是由于年龄大
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但对西部来说现代农业有其特殊内涵和发展路径。居住分散、观念落后、缺乏发展经济的内在驱动力等是影响西部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所以,改变传
PX(对二甲苯)这个词汇进入普通大众的视线,还是在2007年厦门PX项目所引起的舆论关注,可谓一时激起千层浪,那PX近期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本文将从市场供求角度
美国地方政府实行高度自治的政治制度,这是美国联邦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体制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美国地方政府自治要受到联邦宪法和法律、州宪法和
你尽可以怀疑很多事情,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让自己幸福快乐,是每个人一生的使命,也是一切意义的源泉。    幸福的方法  [以] 沙哈尔本—沙哈尔著,汪冰、刘骏杰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幸福,这一人类永恒的主题,不但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也引起古今中外众多哲人学者的不倦思索与求证。具体到相关图书市场,一方面,它被各种心理自助书籍所充斥,但这些励志自助读物往往言过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