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gmx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相关教育理论以及学生技能培养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以致于高职院校的管理类学生不能完全很好的适应社会对职业需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此,相关高职院校应该深入研究当前高职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的原因,并根据学院特点,形成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的互动机制(下文简称三方联动),这样才可以真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本文通过介绍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指出了问题的所在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方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养;管理类学生;三方联动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31-02
  一、前言
  近年来,各高等院校为了追求高就业率,一味强调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忽视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以至于很多管理类学生的适应能力较差,很多就业矛盾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并引起了教育界及就业单位的广泛关注,很多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使得各高职院校在扩招的前提下,开始越来越重视学生知识与技能并重的职业教育,培养高职业素养的现代化管理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便是基于此,通过研究三方联动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基本职业素养水平。
  二、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与特征
  (一)内涵
  职业素养主要指的是受教育者在某一专业领域应必须具备且可以满足职业需求的基本素养,而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则主要是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的职位需要而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基本道德素质以及基本的职业责任等。技能素质是职业素养的基本前提,通过一定的学习与实践就可以获得,但道德素质与职业责任则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与工作中才可以获得。当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非专业素养与专业素养两方面,非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对待职业的态度、观念以及精神方面的素质,专业素养则比较侧重技能方面,强调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就业、实践知识。各高职院校只有切实把握职业素养的基本内涵,才可以真正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生,才可以使学生更加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
  (二)特征
  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职业素养主要指的是自身的实际就业能力,为此,高职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是要突出职业特点,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普通类高校的特点之一,它决定了高职学生不仅应培养自身的基本技能,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具有高水平的职业道德素质。为此,在实际的培养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在结合专业特色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思考能力。其次要突出企业的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主要根据社会岗位的需求而定,企业的用人机制直接影响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为此,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校企合作以及工学合作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最后要突出创新的特点,当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进一步获得先机,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应积极开拓自身的创新能力,学校也应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业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创业知识。
  三、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现状
  (一)隐性与显性培养比例失衡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充分认识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对此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随着高职院校在招生、就业等环节上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高职院校只重视自己的办学规模与就业情况,一味注重培养学生的显性素质,而忽视了体现学生基本职业素养的隐性素质,在实际的培育过程中,很多高校缺乏切实可行的素养培育机制,教学中也是一味采用灌输式、口号式等不切实际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当代学生的思想特点,以至于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并未真正纳入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去,学生职业素养缺失现象十分严重。
  (二)学生重专业轻素质
  由于高职院校并未正确设定职业培养目标,使得很多学生只是重视学习基本的专业技能知识,甚至认为自己仅仅依靠一张学习文凭便可以轻易敲开企业招聘的大门,没有意识到自身素质是否合格需要根据社会需求而定,企业的用人标准才是招聘的唯一途径。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用人过程中,首先看重的便是学生的敬业精神,其次是学习能力,最后才是人们经常认为的专业技能等素质,其中敬业精神占据33.7%,学习能力占据32.6%,而专业技能则占据25.9%,其他方面的素据7.8%,如下图1:
  学校的错误教学观念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甚至很多学生开始应付教学要求,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这将使得学生无法明确自身的职业定位,自律意识较差,即使部分学生明确了自身的职业定位,但由于对实际岗位的需求理解不充分,也会使得学生缺乏基本的诚信意识,缺乏踏实肯干的职业态度,这些都将会使得学生过分在意工资福利,很难融入企业团队,工作中的积极性较差。由以上状况看来,忽视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具有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职业素养决定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实力,只有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高职管理类学生才可以进一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最终获得成功。
  四、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问题的原因
  (一)培育体制不健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培育了大量的一线技术人才,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为了尽快适应这种经济形势,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的有效联动机制,不断实现创新与发展。但当前各高职院校并未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培育体制,很多高职院校并未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没有指定相关的职业素养的具体培育内容。同时,相关教育部门也未制定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具体评价标准,各高职院校仅仅依靠自身探索,因此形成的评价体系多种多样,以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此学院形成的关于学生职业素养评价的标准便是自成体系,虽然存在一定的创新性与合理性,但由于合作企业的局限性,因此培育出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固化性,对此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只有制定统一的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各高校学生才会更易被社会的各大企业所接受。   (二)培养模式不完善
  当前,很多学者认为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素养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很多教师还局限于讲解课本知识,忽略了培育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直接影响着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导致很多院校忽视了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责任等职业素养,在师生关注职业素养培育的调查中,将近88%的学生认为学习技能知识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将近86%的教师认为教学应侧重培育学生的基础技能。这项调查也充分显示了当前院校教师、学生轻视职业素养培育工作的态度,加之院校缺乏专门的职业素养培育机构,学生毕业前没有做好充分的职业规划准备,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一身技能的高职学生毕业后会出现就业迷茫的局面。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将会更好的融合学生所学专业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学校只有加强与各企业的合作,积极展开企业调研,才会明白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方向,进而可以为各企业培育出更适合的专业技术人才。
  (三)学生价值观偏差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自身专业素养的形成,价值观决定着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根本看法,但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比较淡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的心理调查中发现,近5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价值,70%的学生认为自己无论是能力还是知识方面都比不上别人。这种自卑的心理问题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社会上很多企业一味重视学历,追求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同时很多学生抗挫能力较弱,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学生主体意识较弱,极易出现自卑、敏感的心理。为此,学校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素养的培育活动,使学生清晰的认识自身定位,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学生才可以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找到自身正确的发展方向。
  五、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途径主要分为三类,即课堂教学、第二课堂以及实践教学。职业素养的培育必须紧紧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这样才可以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是简单的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就业知识,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为此我们应该尝试以学校、企业以及学生三方为基础的创新性培养途径。大一阶段,学校应在学生学习《管理学》等基本课程的基础上添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等与职业素养有关的课程,并在大一下半年组织学生以团体的形式进入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而大二时则要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岗位职业道德的学习与考核,指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规划的训练。同时,学期末还要组织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训,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学生毕业档案。而大三时则主要侧重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使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际的顶岗实习,确保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水平。由于管理类中各专业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学校还应结合具体专业设计专业素养的培育途径,这样才可以培养出集知识、技能、素养于一身的优秀人才。
  六、高职院校管理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
  (一)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应该深入调研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并加强校企合作,切实做到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育什么人才。首先学校应该明确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目标,侧重培育学生的敬业与责任精神,而后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其次学校还应在结合细化人才培育目标的基础上,突出自身的职业培养特色,比如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指出,应该培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于一体的高级技能人才,要在了解行业需求的基础上,了解学生今后将会面临的工作岗位以及此岗位应具备的具体技能知识,正是遵循校、企、生三方联动的培育机制,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才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一汽大众、成都铁路局及华润麓山物业公司等企业提供了大批优秀人才,做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完美对接。
  (二)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在职业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学校应一直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模式,要在了解实际就业导向的基础上,将职业素养渗透至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建立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之间的联动机制。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只有学生参与就业的环节,实现了职业与教育的完美结合。首先,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走进企业,并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相关的技术策略,实地了解当前企业所需管理类人才的发展方向。其次,学校与企业应联手建立校外的企业实训基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承接具体的企业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实现由学生至学校在至企业的完美对接。最后,学校还应企业文化逐步渗透至校园文化中,让企业人员参与授课过程,并根据企业自身的需求标准,定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以学生成长为导向
  企业参与教学不但为学校师生提供了实际的行业动态,也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技能水平,为此学生应在充分认识自身成长方向前提下,积极参与教学实训活动,切实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首先,高职院校学生应做好自身的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还要积极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要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方向。其次,还要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通过在企业中的锻炼,养成敬业诚信、吃苦耐劳等基本的职业素养;通过岗位的实习,养成专业的职业精神,并将企业的职业规范转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最后,学生还要加强自我管理,意识到技能与职业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敢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备相应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七、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开始转向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了进一步适应改革需求,解决职业教育中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高职院校应转变学校的教育观念,深入学习教育部门出台的关于职业素养培育的相关教育文件,并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下,全方位的探讨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问题。同时,学校也应积极了解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并与相关企业形成长效的“三方联动机制”,以便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作者单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娟.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职业素养培养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2]单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以J职业学院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4(03).
  [3]林文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之思考(优先出版)[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
  [4]肖润花.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内涵体系构建[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4).
  [5]肖润花,王春凤.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探究[J].职教论坛,2013(06).
  [6]张晓芸,武红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思考——以商务管理专业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2(12).
  [7]苏萌.高职院校经管类教学公司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05).
  [8]刘子高.基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特色化培养计划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04).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在高校已经成了一门基础性的科目,其教学模式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学习外语既要注重输入,也要重视输出。因此,分课型教学被不少高校采用,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效,在促进学生进步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上效果显著。本文将主要对分课型教学的理论依据、标准和可操作性做简要阐述,并提出一些有利于促进分课型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语言输入;语言输出;高校英语;分课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
期刊
摘 要:学前教育能否全面的认识到儿童的主体性地位,树立主体性的观念,开展主体性教育,关系到儿童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儿童的地位能否得到承认、儿童的天性能否得到发挥。因此,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要建立在开展儿童主体性教育的基础上。本文以“太阳”为线索对儿童的主体性教育进行论述。首先解释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其次学习和借鉴瑞吉欧教育的优秀教育经验。最后对如何开展儿童主体性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儿童;太
期刊
摘 要:教师如何用教材教,以及怎样教好教材,历来是语文教学研讨的重要方面。但是上海师范大学的王荣生博士却把适宜的教学内容作为一堂好课的标准。由此,如何正确对待教材与教学内容,合理定位基于学情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当前语文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技能。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内容;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47-01  教材内容是实体,为教
期刊
摘 要:本研究概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已有模式,从应用型、实践性角度的素质拓展视角来分析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基于素质拓展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期探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二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素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141-01  据统计,国内关于大学生心
期刊
摘 要:基于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将成为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西安四所高校的网络学习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的方法,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意识、效果和评价三方面分析了高校网络学习平台的运用现状,旨在从学生使用者的角度,为网络学习平台的管理提出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网络课程;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
期刊
摘 要: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创业对于大学生而言已不再是为解决就业问题,而是自我价值和自我能力的体现。搭建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设置多专业渗透式的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建立自主创业教育制度和社会自主创业保障体系是实现四川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业型就业模式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创业;就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
期刊
摘 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官方新媒体已经成为高校重要的宣传平台,相对于传统媒体它有传播速度快、表达方式多样、互动性高、容量大等优点,“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大宣传格局也是趋势所在。很多高校目前已经解决了官方新媒体有无的问题,但运营和管理方面还不够成熟,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通过提升师生关注度、规范管理、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机制、增强保障,以科学的管理手段运营高校官方新媒体,将会在教育教学、校园文
期刊
摘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就业为导向分析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从目前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制定符合社会现实、地方特色和学生利益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已经迫在眉睫。新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既具有必要性,也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师范大学;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15-
期刊
摘 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规律。行业高职院校与普通高职院校相比,具有浓郁的行业特色。行业专业建设是行业高职院校培养行业人才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的专业设置为例,以学院独有的“影视”特色进行“链条式”专业建设模式的设置、管理和实践进行分析,试图探索能在行业高职院校推广并利用的“链条式”专业建设模式。  关
期刊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有自己独特的现状,多民族聚居、文化多元、语言多元,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语言文化多元的人文环境及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社会环境背景下影响幼师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幼师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9-0246-01  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家加大了开发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