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种语文能力,更是一种人生体验,阅读教学在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负有双重职责,一要教会学生阅读的常规方法,二要引导学生个体体验,进行独特的文本解读。但在教学过程中,却不难发现两种现象:一是语文学习大多数时间在进行课文阅读分析,但学生却兴味索然,课堂效果不佳,二是学生练习和考试又最怕阅读,思维模糊,不得要领。那么,阅读教学怎样才能优质高效,拨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我们不妨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 阅读教学应凸显重点,不可面面俱到
造成语文课分析面面俱到的原因很多,一些学校提倡的所谓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精段分析,语言品味,课后练习,似乎只有这样一条龙拉下来才能称之为教学环节完整,这样一来,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必定被这些环节填得满满的,时间还可能不够用,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学习却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三年初中,同类文章阅读在20篇左右,篇篇如此分析,简单重复,所涉及的环节和问题也并无足够时间来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教学流于表面,教学的过程只是走完一个预设的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只麻木地按内容、结构、主题等等三段式地配合老师做一些似懂非懂,貌似学习的工作。这样的课堂学习当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加之,有些期末统考的组织者,针对初一、初二考试往往以课内篇目阅读为主,阅读的常规题型每年轮流交错,上年归纳、修辞,下年赏析、拓展,题目紧扣课后练习,一线教师为达到短期效益,深恐不面面俱到地组织教学,会遗漏了文章的某个考点,势必影响期末评估。
如何打破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格局,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说,一堂课的教学效益不在于设定的目标有多少,而在于学生实际收获有多大。因此一篇课文我们应精选教学目标,不可千文一法,面面俱到,在同类文章教学中要凸显“这一篇”的重点,以引导学生在语文能力及人文体验上得到積累。目标精要、单纯,课堂上才可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生才可能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方法,获得真切而独特的学习体验和认识。如《空城记》一文,内容结构、人物形象的分析固然是同类阅读中应当讲到的,但我们应选择一个教学重点目标作为课文阅读的个性,成为学生深入分析的亮点。比如课文中诸葛亮近乎智慧之神的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一分析“笑”,有违常理的不惧之笑,二分析对比,绿叶衬红花的对比,一堂课的重点放在了“对比说笑”上,不仅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而且这篇小说独特的教学价值也得到了准确的把握。
二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
常规阅读教学的思路是,教师按照教学参考书这个权威模本参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设计教学环节,最终引导学生达成自己的理解。这种教学的思路,忽视的学生对文本的个性理解,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懵懵懂懂地走过了各个环节,完成了老师“教”的任务,学生可能并不知道教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更不知道阅读的思路是怎样的,在阅读过程中完全盲目,走这个阅读的过场时,因为自己思考的结论与老师诱导的目标有异,学生还会尝到种种挫败感,从而导致他们认为自己理解水平低,完全看不到文章是表现什么主旨,人物有怎样的品性。由此产生对课堂阅读的厌倦和对自主理解结论的否定。因此,阅读教学应提倡让学生首先自主阅读,先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然后再由理解到分析,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而多元的理解必然引出多元的分析。如果教师善加利用、精心呵护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思路将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营造民主与创造的课堂氛围。再者,教师在预设教学核心目标时,更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考虑,既不低估也不拔高,不设置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基本解决的浅层问题,更不可超出学生的识知水平。有些参考书上给出的课文理解,初中学生的思维是达不到的。除非采取填鸭说教的方式。比如《风筝》参考上关于主旨的理解就有作者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等等。这篇课文是语文版七上第一单元课文,从教材编排者的意图来看,该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会读写叙事类记叙文,并能把握文章提示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学核心目标应定为学习文章如何完整地叙事、分析作品在叙事中表达的兄弟情。这样的目标确定,既考虑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也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 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思维训练,而不是简单的问答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分析、归纳推理的过程,但当前有些阅读教学却简化了这个过程,教师根据教参及自己的理解设计问题,学生回答,然后老师再作简单的是非评价,学生在这种学习中思考的过程得不到展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拓展,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思维的惰性,形成语文学习不用怎样动脑筋,不过是抄抄写写、背背记记的错误看法。没有了思维的挑战性,自然就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受到熏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让学生展现思维,比如学习《山米与白鹤》时,提问“一天的相处,你认为是什么促使祖孙二人的关系迅速地发生了变化?”生答:“白鹤”。问:“你能具体谈谈吗?”“什么触动了山米的内心?”学生通过交流纷纷表述了看法:“因为祖父对白鹤的救治让山米认识并认可了祖父。”“祖父对动物的大爱让山米看到对生命的尊重”……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得出结构的思维过程越来越明晰,这个过程的展现,暴露了他们思维不清晰的节点,诊断出问题的所在,才能引导其思维再向前发展。恰当的追问引导,可以让学生的观点表述得更完善,原因讲得更清楚。需知学生的思维是有惰性的,如果长期不训练,得到的答案自然流于肤浅。除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要随时关注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思维的方向有时是错误的,这当然是大忌,因此,教师还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在教学实践中勤钻研,多反思,以求得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 阅读教学应凸显重点,不可面面俱到
造成语文课分析面面俱到的原因很多,一些学校提倡的所谓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主题、结构,写作手法,精段分析,语言品味,课后练习,似乎只有这样一条龙拉下来才能称之为教学环节完整,这样一来,一篇课文两个课时,必定被这些环节填得满满的,时间还可能不够用,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学习却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三年初中,同类文章阅读在20篇左右,篇篇如此分析,简单重复,所涉及的环节和问题也并无足够时间来进行深入探讨,结果只能是浅尝辄止,教学流于表面,教学的过程只是走完一个预设的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只麻木地按内容、结构、主题等等三段式地配合老师做一些似懂非懂,貌似学习的工作。这样的课堂学习当然不是真正意义的“学”。加之,有些期末统考的组织者,针对初一、初二考试往往以课内篇目阅读为主,阅读的常规题型每年轮流交错,上年归纳、修辞,下年赏析、拓展,题目紧扣课后练习,一线教师为达到短期效益,深恐不面面俱到地组织教学,会遗漏了文章的某个考点,势必影响期末评估。
如何打破这种面面俱到的教学格局,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来说,一堂课的教学效益不在于设定的目标有多少,而在于学生实际收获有多大。因此一篇课文我们应精选教学目标,不可千文一法,面面俱到,在同类文章教学中要凸显“这一篇”的重点,以引导学生在语文能力及人文体验上得到積累。目标精要、单纯,课堂上才可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学生才可能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真正获得有用的知识和方法,获得真切而独特的学习体验和认识。如《空城记》一文,内容结构、人物形象的分析固然是同类阅读中应当讲到的,但我们应选择一个教学重点目标作为课文阅读的个性,成为学生深入分析的亮点。比如课文中诸葛亮近乎智慧之神的形象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一分析“笑”,有违常理的不惧之笑,二分析对比,绿叶衬红花的对比,一堂课的重点放在了“对比说笑”上,不仅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而且这篇小说独特的教学价值也得到了准确的把握。
二 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应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
常规阅读教学的思路是,教师按照教学参考书这个权威模本参照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设计教学环节,最终引导学生达成自己的理解。这种教学的思路,忽视的学生对文本的个性理解,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懵懵懂懂地走过了各个环节,完成了老师“教”的任务,学生可能并不知道教师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更不知道阅读的思路是怎样的,在阅读过程中完全盲目,走这个阅读的过场时,因为自己思考的结论与老师诱导的目标有异,学生还会尝到种种挫败感,从而导致他们认为自己理解水平低,完全看不到文章是表现什么主旨,人物有怎样的品性。由此产生对课堂阅读的厌倦和对自主理解结论的否定。因此,阅读教学应提倡让学生首先自主阅读,先行理解,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然后再由理解到分析,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而多元的理解必然引出多元的分析。如果教师善加利用、精心呵护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这样的阅读思路将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营造民主与创造的课堂氛围。再者,教师在预设教学核心目标时,更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高低考虑,既不低估也不拔高,不设置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基本解决的浅层问题,更不可超出学生的识知水平。有些参考书上给出的课文理解,初中学生的思维是达不到的。除非采取填鸭说教的方式。比如《风筝》参考上关于主旨的理解就有作者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封建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扼杀等等。这篇课文是语文版七上第一单元课文,从教材编排者的意图来看,该单元教学重点是学会读写叙事类记叙文,并能把握文章提示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学核心目标应定为学习文章如何完整地叙事、分析作品在叙事中表达的兄弟情。这样的目标确定,既考虑了教材的编排意图,也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三 阅读教学应该是一种思维训练,而不是简单的问答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考、分析、归纳推理的过程,但当前有些阅读教学却简化了这个过程,教师根据教参及自己的理解设计问题,学生回答,然后老师再作简单的是非评价,学生在这种学习中思考的过程得不到展现,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拓展,长此以往,必然造成思维的惰性,形成语文学习不用怎样动脑筋,不过是抄抄写写、背背记记的错误看法。没有了思维的挑战性,自然就缺乏阅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计教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真正读懂文本,受到熏陶。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让学生展现思维,比如学习《山米与白鹤》时,提问“一天的相处,你认为是什么促使祖孙二人的关系迅速地发生了变化?”生答:“白鹤”。问:“你能具体谈谈吗?”“什么触动了山米的内心?”学生通过交流纷纷表述了看法:“因为祖父对白鹤的救治让山米认识并认可了祖父。”“祖父对动物的大爱让山米看到对生命的尊重”……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得出结构的思维过程越来越明晰,这个过程的展现,暴露了他们思维不清晰的节点,诊断出问题的所在,才能引导其思维再向前发展。恰当的追问引导,可以让学生的观点表述得更完善,原因讲得更清楚。需知学生的思维是有惰性的,如果长期不训练,得到的答案自然流于肤浅。除了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还要随时关注学生思维的正确性,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思维的方向有时是错误的,这当然是大忌,因此,教师还应及时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总之,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探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能在教学实践中勤钻研,多反思,以求得阅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