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荣华先生是香港知名男高音歌唱家,自小热爱音乐,一副天生的好嗓子,经过专业培训后,唱腔更显醇厚,一首首动听乐章带给听众无限享受,一次次引吭高歌赢得观众阵阵掌声。定居香港后,带领紫荆艺术团以弘扬祖国民族音乐,普及经典民歌为宗旨,为香港乐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民族之风。
【杨荣华先生,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现任香港紫荆艺术团团长、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协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会员(INSEA)、香港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香港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香港演艺人协会会员、香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监事长、香港文化总会副理事长、香港银河画会副秘书长等,其事迹于1996年被收进《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环球旅游》、《杰出人物》,他个人和团体的事迹也被收入国家文化部编撰的《2006年中国文化年鉴》。】
走南闯北的音乐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在一条小城的街道,传来阵阵著名恐怖片《夜半歌声》凄迷的主题曲。“在这漫漫的黑夜里,谁同我等待着天明,谁同我等待着天明……”如此悲凉绝望的歌声在暗夜中回荡,使人的眼中重现恐怖画面,吓得路人驻足不敢向前。走近一看,方知原是一位叫杨荣华的小伙子正在“踏歌而行”,因为爱上这首歌曲,在晚自修课毕的归家途中,情不自禁地流转出来,年纪小小的他已将歌曲唱得宛若原声。杨荣华先生笑言:“此后,在学校举行晚会的时候唱了《夜半歌声》,它是我的成名曲。”这位爱唱歌的小伙子,日后成了知名的歌唱家。
杨荣华先生(原名杨锦华、艺名杨子江)1942年出生,祖籍福建,是新加坡华侨,中学时代于广东湛江度过。据杨荣华先生介绍,他的音乐情源于自己的二哥杨耀文,当时他的二哥为共青团干部,经常召集一群热爱音乐、表演的青年在家中排练,年幼的他也有模有样地跟着学唱起来,耳濡目染,从此在心底埋下音乐的种子。
1959年,从小就展现出过人音乐天赋的他又一次一鸣惊人,考取中国声乐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歌班,成为湛江市第一个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的骄子。在学校里,杨荣华先生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王秉锐先生,虽然此时正是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然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如饥似渴地钻进音乐海洋里。名师指点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杨荣华先生的歌唱水平迅速提升,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随后,杨荣华先生被聘为全总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兼声乐教员,历任剧务、舞台总监、合唱指挥及代理队长等职,文革前随着群众性音乐活动的复苏与发展普及,为全国厂矿工人阶级服务,多次随着全总文工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我们当时可谓走南闯北,从东北到海南岛,从山东到新疆克拉玛依,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到一地就学习当地的民歌、唱当地民歌,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谈及当年巡演的辉煌场景,杨荣华先生喜不自胜。这段走南闯北的宝贵经历,大大拓宽了杨荣华先生的民歌知识,在访问时,无论是高昂的陕北民歌、河北梆子,还是节奏欢快、激情似火的新疆、藏族民歌,抑或是悠扬细腻的江南民歌,他都能信手捻来,随口演绎出各地民歌不同的风采。同时,对不同地区民歌的精练掌握,为他日后创作歌曲积淀了良好的基础。
优秀的演唱技巧、过人的音乐才华使得杨荣华先生声名渐起,获得业界的一致认可。1964年,他参与了为庆祝建国15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并担任著名男高音胡松华独唱《赞歌》替补演员,并在1984年曾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虽然在音乐界展露头角,但此时,十年浩劫风暴熄灭了他心中的灯火,尽管那时不能发出耀眼的光辉,然而杨荣华先生执着的追求、并一直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在1985至1988年,以业余进修方式,就读于河南省秘书专科学校语言文秘专业,以提升汉语言文学素养,最终奠定了他闪耀香港乐坛的基础,大有大器晚成之势。
沉浸于音乐的世界多年,杨荣华先生如痴如醉,说到音乐时,脸上神采奕奕、眼中发出光芒,好似有道不尽的情谊需与你分享,间或时不时地亮上几嗓子,那份激情与快乐溢于言表。
弘扬民歌魅力的团长
1989定居香港后,杨荣华先生依然在音乐界中独当一面,1991年出任香港最大的歌唱中心MINICONCERT音乐部主任,同时,他和一批定居香港的原国内专业文艺团体的老歌唱演员们成为好友。此时的香港乐坛,流行音乐正风声水起,外文歌曲也大行其道,而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歌却难有立锥之地。眼看民歌市场如此冷清,作为深爱民歌的专业歌唱家,杨荣华先生很是痛心,在他看来,民歌既优美动听又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民族的财富,此时的香港虽未回归,然而中国根不可忘,祖国的财富不能丢。他希望在香港这块充满西方外来艺术的土地上,绽放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歌魅力。
面对此情此景,杨荣华与歌唱界好友们一同商量,自己是否可以举办一个演唱会,试探一下香港的民歌市场?说干就干,他们自己选曲编舞、挑选演出服装,以中国经典民歌为主题,在香港台湾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小型演唱会。当时的演员包括移居香港的原中央民族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罗明英、祝玉莲,原云南艺术团女舞蹈演员锺黎、刘筱春、庄建云、民族歌手杨其珍、原中国煤炭文工团歌唱演员吴立坤、福建艺术专科学校女高音吴妙丽、原广西军区文工团廖保恒、广州业余歌手刘建英、成懿、女高音黄国瑞等一批热爱民族音乐人士。
此场演唱会虽然场面不大,却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当《三套车》、《乌苏里的船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首首经典歌曲响起时,熟悉的旋律把人们带回到祖国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勾起旅港多年的人们对祖国深厚的思乡之情。在这时,听众们便跟着旋律一起哼唱,台上台下彼此歌声一片,歌海互动,热闹非凡,台上唱得专业,台下唱得情深。特别是杨荣华先生、罗明英女士登台献唱《九九艳阳天》时,一位40多岁的观众情不自禁地跑到舞台上,紧紧地握着杨荣华先生的手,泪眼挥洒地说:“这首歌我20多年都没听过了,你们把我带到中学恋爱的年代。”
初次尝试取得成功,杨荣华先生等人决定趁热打铁,将“中国经典民歌演唱会”扩展到台湾。听说要举办民歌演唱会,很久没有听到乡情乡音的几百位观众齐聚在那,等待一起重温经典的时刻。原本定于十点半结束的演唱会,因观众们热情高涨,激情澎湃久久不愿散场,直到将熟悉的民歌全部都唱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当时有观众喊道:“你们唱得好,为何不组建一个演出团?” 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决定成立紫荆艺术团,以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杨荣华先生因音乐造诣高而被推选为团长。紫荆艺术团的成立,在香港坛引起了“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效应,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香港争得一席之地。
据杨荣华先生介绍,香港紫荆艺术团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海内外交流为主旨,主要成员均是具有国家一流专业水平,由中国内地迁港的艺术工作者组成,也吸纳了众多本港土生土长的业余歌唱发烧友。成立十五年来,香港紫荆艺术团参加本港音乐舞蹈演出外,并应邀到北京、香港、广州、福建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演出,为中国民族艺术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也为中国民族艺术在海外传播起到桥梁作用。
作为一个民间团体,没有政府的补贴与资助,15年来一直活跃、发展壮大,实属不易。初创时,由于经费短缺,成员们常常自掏腰包付足车马费、服装道具费、排练场地费等。作为团长,杨荣华先生更是尽心尽力,不仅要策划演出,培训演员,亦有精彩节目献演,那香港脍炙人口、风靡当时的《我爱洋紫荆》、《紫荆颂》等歌曲,即是他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呈献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将做好宣传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旨在赢得社会人士的支持。
为了紫荆花艺术团的发展,杨荣华先生忙前忙后,奔波不已,甚至还赢得一个“苦力团长”的称号。对于支持艺术团发展的热心人士,他也感激不已,并称“正是有一群热爱民歌的社会人士的支持,才有今天的紫荆艺术团。”
传道授业的师者
作为资深歌唱家,杨荣华先生还是知名的声乐教育家和专业评委,多年发挥所长,传道授业,至今桃李满天下,所教授学生已达三万余人,演出场次达三百多场,而曾经他的学生也已成为人师,为音乐界的发展培育良才。
杨荣华先生精湛的技艺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备受业界好评,曾多次应邀开课,传授乐理知识。1984年,他应广东省总工会聘请,曾三赴江门、新会、开平等地开班授课,后又陆续来到深圳、湛江等地培训业余歌手。1997年曾应邀专程赴马来西亚为华人合唱团讲课,此后,还于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作《中国民歌的起源》专题报告,香港浸会大学作《中国民间艺术——民歌》的专题讲座,现今担任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音乐系客座教授,讲授《教学方法与声音的美学》、《教学方法与生理学》、《歌唱方法与心理学》等内容。
杨荣华先生授课灵活多变、精彩纷呈,既有深入浅出的声乐理论分析,又结合广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现场发声、共鸣和演唱示范。点评鲜活,举一反三,妙语连珠,水到渠成,不时使听课的学生们悟性顿觉。他丰富的音乐旅程和广泛的涉猎,引起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浓厚兴趣,丰厚的知识储存也使得他的授课极具吸引力。香港浸会大学音乐学院黄嫣梨教授曾夸奖道:“平常老师讲两个小时,学生就‘溜号’了,而你讲了三个小时,学生们还都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不愧为名师。”
如今,年过七十的杨荣华先生依然保持着清亮的声线,为了保护好嗓子,杨荣华先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喝酒,不抽烟,少吃辣,每日五点钟起床,跑步晨练一个小时,接着做气功、练嗓子。日日坚持不懈,方有依然令人称赞的“金嗓子”。
于一般人而言,音乐是美妙的享受,而对于杨荣华先生而言,音乐是他贡献青春与激情的疆土,传承音乐魅力是坚持不懈的使命,在这片土地里,他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与更多的人分享音乐的美,唯愿这片疆土更繁荣,更广袤。
【杨荣华先生,毕业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国家一级演员,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现任香港紫荆艺术团团长、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国际交流协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会员(INSEA)、香港文化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秘书长、香港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理事、香港演艺人协会会员、香港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监事长、香港文化总会副理事长、香港银河画会副秘书长等,其事迹于1996年被收进《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环球旅游》、《杰出人物》,他个人和团体的事迹也被收入国家文化部编撰的《2006年中国文化年鉴》。】
走南闯北的音乐人
在一个漆黑的夜里,在一条小城的街道,传来阵阵著名恐怖片《夜半歌声》凄迷的主题曲。“在这漫漫的黑夜里,谁同我等待着天明,谁同我等待着天明……”如此悲凉绝望的歌声在暗夜中回荡,使人的眼中重现恐怖画面,吓得路人驻足不敢向前。走近一看,方知原是一位叫杨荣华的小伙子正在“踏歌而行”,因为爱上这首歌曲,在晚自修课毕的归家途中,情不自禁地流转出来,年纪小小的他已将歌曲唱得宛若原声。杨荣华先生笑言:“此后,在学校举行晚会的时候唱了《夜半歌声》,它是我的成名曲。”这位爱唱歌的小伙子,日后成了知名的歌唱家。
杨荣华先生(原名杨锦华、艺名杨子江)1942年出生,祖籍福建,是新加坡华侨,中学时代于广东湛江度过。据杨荣华先生介绍,他的音乐情源于自己的二哥杨耀文,当时他的二哥为共青团干部,经常召集一群热爱音乐、表演的青年在家中排练,年幼的他也有模有样地跟着学唱起来,耳濡目染,从此在心底埋下音乐的种子。
1959年,从小就展现出过人音乐天赋的他又一次一鸣惊人,考取中国声乐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民歌班,成为湛江市第一个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的骄子。在学校里,杨荣华先生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王秉锐先生,虽然此时正是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然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如饥似渴地钻进音乐海洋里。名师指点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杨荣华先生的歌唱水平迅速提升,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随后,杨荣华先生被聘为全总文工团任独唱演员兼声乐教员,历任剧务、舞台总监、合唱指挥及代理队长等职,文革前随着群众性音乐活动的复苏与发展普及,为全国厂矿工人阶级服务,多次随着全总文工团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我们当时可谓走南闯北,从东北到海南岛,从山东到新疆克拉玛依,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每到一地就学习当地的民歌、唱当地民歌,受到当地人的热烈欢迎。”谈及当年巡演的辉煌场景,杨荣华先生喜不自胜。这段走南闯北的宝贵经历,大大拓宽了杨荣华先生的民歌知识,在访问时,无论是高昂的陕北民歌、河北梆子,还是节奏欢快、激情似火的新疆、藏族民歌,抑或是悠扬细腻的江南民歌,他都能信手捻来,随口演绎出各地民歌不同的风采。同时,对不同地区民歌的精练掌握,为他日后创作歌曲积淀了良好的基础。
优秀的演唱技巧、过人的音乐才华使得杨荣华先生声名渐起,获得业界的一致认可。1964年,他参与了为庆祝建国15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并担任著名男高音胡松华独唱《赞歌》替补演员,并在1984年曾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虽然在音乐界展露头角,但此时,十年浩劫风暴熄灭了他心中的灯火,尽管那时不能发出耀眼的光辉,然而杨荣华先生执着的追求、并一直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在1985至1988年,以业余进修方式,就读于河南省秘书专科学校语言文秘专业,以提升汉语言文学素养,最终奠定了他闪耀香港乐坛的基础,大有大器晚成之势。
沉浸于音乐的世界多年,杨荣华先生如痴如醉,说到音乐时,脸上神采奕奕、眼中发出光芒,好似有道不尽的情谊需与你分享,间或时不时地亮上几嗓子,那份激情与快乐溢于言表。
弘扬民歌魅力的团长
1989定居香港后,杨荣华先生依然在音乐界中独当一面,1991年出任香港最大的歌唱中心MINICONCERT音乐部主任,同时,他和一批定居香港的原国内专业文艺团体的老歌唱演员们成为好友。此时的香港乐坛,流行音乐正风声水起,外文歌曲也大行其道,而极具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尤其是民歌却难有立锥之地。眼看民歌市场如此冷清,作为深爱民歌的专业歌唱家,杨荣华先生很是痛心,在他看来,民歌既优美动听又极具文化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民族的财富,此时的香港虽未回归,然而中国根不可忘,祖国的财富不能丢。他希望在香港这块充满西方外来艺术的土地上,绽放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歌魅力。
面对此情此景,杨荣华与歌唱界好友们一同商量,自己是否可以举办一个演唱会,试探一下香港的民歌市场?说干就干,他们自己选曲编舞、挑选演出服装,以中国经典民歌为主题,在香港台湾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小型演唱会。当时的演员包括移居香港的原中央民族艺术团女高音歌唱家罗明英、祝玉莲,原云南艺术团女舞蹈演员锺黎、刘筱春、庄建云、民族歌手杨其珍、原中国煤炭文工团歌唱演员吴立坤、福建艺术专科学校女高音吴妙丽、原广西军区文工团廖保恒、广州业余歌手刘建英、成懿、女高音黄国瑞等一批热爱民族音乐人士。
此场演唱会虽然场面不大,却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当《三套车》、《乌苏里的船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首首经典歌曲响起时,熟悉的旋律把人们带回到祖国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勾起旅港多年的人们对祖国深厚的思乡之情。在这时,听众们便跟着旋律一起哼唱,台上台下彼此歌声一片,歌海互动,热闹非凡,台上唱得专业,台下唱得情深。特别是杨荣华先生、罗明英女士登台献唱《九九艳阳天》时,一位40多岁的观众情不自禁地跑到舞台上,紧紧地握着杨荣华先生的手,泪眼挥洒地说:“这首歌我20多年都没听过了,你们把我带到中学恋爱的年代。”
初次尝试取得成功,杨荣华先生等人决定趁热打铁,将“中国经典民歌演唱会”扩展到台湾。听说要举办民歌演唱会,很久没有听到乡情乡音的几百位观众齐聚在那,等待一起重温经典的时刻。原本定于十点半结束的演唱会,因观众们热情高涨,激情澎湃久久不愿散场,直到将熟悉的民歌全部都唱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当时有观众喊道:“你们唱得好,为何不组建一个演出团?” 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决定成立紫荆艺术团,以更好地弘扬民族音乐,杨荣华先生因音乐造诣高而被推选为团长。紫荆艺术团的成立,在香港坛引起了“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效应,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香港争得一席之地。
据杨荣华先生介绍,香港紫荆艺术团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促进海内外交流为主旨,主要成员均是具有国家一流专业水平,由中国内地迁港的艺术工作者组成,也吸纳了众多本港土生土长的业余歌唱发烧友。成立十五年来,香港紫荆艺术团参加本港音乐舞蹈演出外,并应邀到北京、香港、广州、福建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演出,为中国民族艺术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也为中国民族艺术在海外传播起到桥梁作用。
作为一个民间团体,没有政府的补贴与资助,15年来一直活跃、发展壮大,实属不易。初创时,由于经费短缺,成员们常常自掏腰包付足车马费、服装道具费、排练场地费等。作为团长,杨荣华先生更是尽心尽力,不仅要策划演出,培训演员,亦有精彩节目献演,那香港脍炙人口、风靡当时的《我爱洋紫荆》、《紫荆颂》等歌曲,即是他为迎接香港回归而呈献的作品,除此之外,他还将做好宣传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旨在赢得社会人士的支持。
为了紫荆花艺术团的发展,杨荣华先生忙前忙后,奔波不已,甚至还赢得一个“苦力团长”的称号。对于支持艺术团发展的热心人士,他也感激不已,并称“正是有一群热爱民歌的社会人士的支持,才有今天的紫荆艺术团。”
传道授业的师者
作为资深歌唱家,杨荣华先生还是知名的声乐教育家和专业评委,多年发挥所长,传道授业,至今桃李满天下,所教授学生已达三万余人,演出场次达三百多场,而曾经他的学生也已成为人师,为音乐界的发展培育良才。
杨荣华先生精湛的技艺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备受业界好评,曾多次应邀开课,传授乐理知识。1984年,他应广东省总工会聘请,曾三赴江门、新会、开平等地开班授课,后又陆续来到深圳、湛江等地培训业余歌手。1997年曾应邀专程赴马来西亚为华人合唱团讲课,此后,还于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作《中国民歌的起源》专题报告,香港浸会大学作《中国民间艺术——民歌》的专题讲座,现今担任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师范学院、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音乐系客座教授,讲授《教学方法与声音的美学》、《教学方法与生理学》、《歌唱方法与心理学》等内容。
杨荣华先生授课灵活多变、精彩纷呈,既有深入浅出的声乐理论分析,又结合广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行现场发声、共鸣和演唱示范。点评鲜活,举一反三,妙语连珠,水到渠成,不时使听课的学生们悟性顿觉。他丰富的音乐旅程和广泛的涉猎,引起广大音乐爱好者们的浓厚兴趣,丰厚的知识储存也使得他的授课极具吸引力。香港浸会大学音乐学院黄嫣梨教授曾夸奖道:“平常老师讲两个小时,学生就‘溜号’了,而你讲了三个小时,学生们还都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不愧为名师。”
如今,年过七十的杨荣华先生依然保持着清亮的声线,为了保护好嗓子,杨荣华先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喝酒,不抽烟,少吃辣,每日五点钟起床,跑步晨练一个小时,接着做气功、练嗓子。日日坚持不懈,方有依然令人称赞的“金嗓子”。
于一般人而言,音乐是美妙的享受,而对于杨荣华先生而言,音乐是他贡献青春与激情的疆土,传承音乐魅力是坚持不懈的使命,在这片土地里,他辛勤耕耘,默默付出,与更多的人分享音乐的美,唯愿这片疆土更繁荣,更广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