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中华民居·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baol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同时也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各种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因建筑工程造成的污染与能源消耗尤为严重。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渐为人们所重视。本文中对现代生态建筑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述,就建筑设计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环境;个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过去由于人们对生态环境认识不足,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安全。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生态节能建筑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它可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态环境需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生态建筑的科学内涵
  生态建筑就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从建筑的实际需求出发,从自然环境的保护角度进行相应的设计,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建筑设计的质量。同时在生态建筑设计规划中,相关人员还要结合建筑学、生态学等内容,按照建筑物当地的气候特征和环境状况设计节约能源的建筑结构。生态建筑可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保证建筑内部的热环境和舒适度,让更多的人可以享受到自然资源带来的益处。因此在进行该项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从建筑物、人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出发,从整体着眼,设计出符合人们需求的环保型建筑,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建筑环境中生活可以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升人们对环保的认识,减少建筑物能源使用开支,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 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2.1 与环境的协调化
  在建设生态建筑过程中,建筑地址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它是建筑进行合理规划的前提条件。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遵循自然规律,根据实际情况而进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各个领域之间的关系,将新建筑与原有建筑进行综合处理,使其更加协调,在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的基础之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施工单位街道一个公园的建设项目,在设计师对其设计绿化、美化工程的方案时,将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当中,并尽量不破坏工程周围的植被,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来建设场馆,严禁为了经济利益来建设大型的场馆;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突出自然风光,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配合,以自然元素为主,建筑为辅,尽量将有些建筑淡化,变成人造自然的景象。这样才能够发挥公园的特色,使人们在其中体会到大自然的气息。
  2.2 方案设计应个性化
  在对生态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重点突出自然景观,尽量与环境相协调,但是这样并不表示其设计方案没有个性。在设计方案中,除了在其中注重环境的因素,更是要注重自身形象的设计,将个性化与环境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使建筑更为与众不同。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怎样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融入到设计当中,以此来表达建筑施工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设计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只有在设计过程中准确的掌握设计的尺度,将地形条件、地貌特点等进行综合考虑,使用明快清晰的线条将建筑进行勾勒,然后不断将立体构造、平面设计以及周边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设计中的各种手法,来使得建筑与众不同,疏密有致。并且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从而使建筑物沉溺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在我国,很早就体现了这种生态建筑观念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例如在我国南方,由于空气比较湿润,常年多雨,所以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通常采用干阑式构造,这样的建筑构造也就是在房屋的地步通过木材架空,然后上面在进行施工建筑,这样既保证了房屋的干燥、空气的流通,更加具有安全管理;再如在黄土高原地区,由于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在房屋的建造中通常会利用生土技术来建造窑洞,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资源,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
  2.3 室内空间绿色化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既通过精心的室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环境、建筑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室内外空间一体化。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建筑的室内外通透。这种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②室内外景观一体化。使室内外景观一体化,其实在中国古代园林造景中屡见不鲜。将室外的景观直接延伸到室内空间,使室内小气候与室外大气候形成鲜明的对比,既增添了生活的情趣,又与自然息息相关,常用的手法有引水入室、引廊入室及绿化栽植等。③室内装饰生态化。室内设计小品、装饰壁画设计等与自然紧密联系。可以放置盆景、花缸、壁画等,在充分借助视觉感观的同时,还可以模拟大自然的声音效果、灯光效果与气味效果,使大众宛如置身于大自然之中。
  2.4 建筑技术生态化、节能化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建筑师应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持续的主要矛盾在于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上。建筑设计要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日益紧缺的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获得适宜的居住环境。生态建筑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首先,建筑设计中要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适度使用现有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特殊物质的选用,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材料来达到建筑设计生态化;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建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注重技术的生态建筑的特点在于:利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固定的建筑结构变成相对于气候可以自我调整的围合建筑。
  2.5 空间布局的节能化
  生态建筑应强调降低能耗,注重在空间布局与物质能源消耗上的节约,即建筑物限高、小体量、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低能耗、低维护费用等模式。外墙保温技术日趋成熟,外保温采用挤塑板、聚苯板或涂刷保温材料等,内保温采用复合墙体或加厚的废渣做成的轻质砌块等单一材料;保温门窗主要采用铝合金或塑钢。单框双层玻璃、一层玻璃、中空玻璃等气密性门窗;屋内采用倒置式,以聚苯板、水泥聚苯板等为主要保温隔热材料,既保温又延长了防水层的使用年限;在节水方面,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节水的水龙头等,成规摸小区推广使用中水系统,使废水再生利用;供暖系统开发利用太阳能供热系统供热,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转化风能、水能等天然的清洁能源实现供冷;利用生态工程建设沼气池处理生活污水,既净化了环境,又实现了能源的重新利用;节地方面,通过对规划设计的控制、积极推广低层高密度、高层高密度、集约式住宅等设计方案,同时减少甚至停止粘土实心砖使用的规定也是节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3 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的兴起是建筑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步,建筑师应牢记“人类不可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只可以设计生态系统的环境和整个系统。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建筑将为建筑师提供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广群,肖杨.浅谈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2)
  [2]狄志国.小议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运用[J].民营科技.2009(10)
  [3]张和平.郑福焱.陈葵.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措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2(36).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在化工、化肥行业生产中,奥氏体不锈钢设备合成“四合一釜”面临着严重的腐蚀危害,同时有着发生应力腐蚀开裂的失效特征,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特种设备合成“四合一釜”设计使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交易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熊猫金币作为我国黄金交易市场中兼具艺术内涵、文化特质和投资属性的特有产品,以其品种规
期刊
“中华秋沙鸭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可谓是‘鸟类活化石’。”近日,南宁市滨湖路小学迎来了一批大专家,专家们和同学们一起观鸟、聊著作权。  对观鸟十分在行的黄永启老师向大家展示一张中华秋沙鸭在水库上空展翅飞翔的照片,同学们不禁发出一阵惊叹,听黄老师讲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大家立即意识到了这张照片的价值。黄老师的讲座结束后,刘思成同学说,假如没有
期刊
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自主减排40%至45%,这种负责任的大国姿态,不仅为国家的未来争取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许多创业者铺开了一条事业的坦途.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快捷、丰富的信息每天都围绕在我们身边,这一切促使做档案管理工作的我们也必须更新传统观念,将原本只会做传统纸质文件归档的旧观念转变成电子文件与
期刊
五月的北京,绽放着绚丽的色彩,用火一样的热情迎接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印刷界朋友.第九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于5月9日至13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办,中国乐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为了分析辽宁稻区杂草稻的亚种特性和经济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在田间栽培条件下,观察杂草稻的生长情况、亚种特征性状和经济性状;分析了杂草稻亚种特征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互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