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学科课程整合研究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开展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在学科整合中,坚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的基本理念,在学科整合中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们都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尤其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网络教学引入课堂,为科学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但是,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应当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第一手经验。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
在《仙人掌和骆驼》一课中,骆驼、沙漠环境和沙漠环境中的动、植物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比较陌生。如何把沙漠环境与孩子们的生活拉近?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建立网站,进行网络教学。在进行网络教学的同时,坚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的课标理念,把科学探究和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向学生提供仙人掌的实物,供学生观察、解剖,让学生通过对仙人掌的观察和解剖获得有关仙人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仙人掌为了适应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动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二、熟悉与科学学科内容相关的系列教材,有机地加以整合
小学科学的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化学、物理等等,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学科的基本素养以外,还应该留心、熟悉与科学学科内容相关的系列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对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也有涉猎,这些内容与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科学教材中的《做小车》、《玩磁铁》、《太阳能热水器》、《日晷和圭表》等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磁悬浮列车》、《利用太阳能设计比赛》、《做反冲小车》、《太阳钟》等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或者是将科学课中有关动手做的内容与学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性活动(如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爱科技活动月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把这些活动作为科学学习评价的一项具体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加强与人文科学的整合,渗透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体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科学教育不单是科学知识教育,也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教人建立起对自然、对生命的恰当的态度和情感。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是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的产物。因此,在科学教学的活动和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把握教育时机,渗透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例如《认识液体》一课,在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液体的认识。有学生提到不同的液体渗透的能力不同,有学生提到不同的液体它们的粘性不同,有学生则提到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水,把它倒入方形的容器中,它就是方形的,把它倒入圆形的容器中,它就是圆形的……其实,学生的回答已经体现了朴素的哲学思想,教师因势利导,就诸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与水有关的古代哲学思想展开简单地阐述,把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主义教育的熏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四、利用科学教材与相关教材中实验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设计出新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教材由于设置性质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编写人员的不同等等,造成了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会存在差异性。如何利用好教材之间的差异性,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呢?我在进行科学教学中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图表探究法来研究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讲授《我们周围的土壤》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周围的土壤,然后让学生按如下内容设计表格:考察的地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特点、适合种植的植物。当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填好这张表格,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调查记录表,通过分析调查记录表可以大致了解当地土壤的情况。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利用图表展开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在后面学习到“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等内容时,运用同样的探究方法,将这张表格稍加改动就可成为“空气情况调查表”、“垃圾处理情况调查表”等,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利用科学教材与其他教材之间的差异性,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方法,打下感性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
一、在学科整合中,坚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的基本理念,在学科整合中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们都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发挥学科整合的优势,尤其是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网络教学引入课堂,为科学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但是,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应当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以获取第一手经验。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与方式的有机成分。
在《仙人掌和骆驼》一课中,骆驼、沙漠环境和沙漠环境中的动、植物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们来说比较陌生。如何把沙漠环境与孩子们的生活拉近?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建立网站,进行网络教学。在进行网络教学的同时,坚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主”的课标理念,把科学探究和网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向学生提供仙人掌的实物,供学生观察、解剖,让学生通过对仙人掌的观察和解剖获得有关仙人掌的第一手资料,了解仙人掌为了适应环境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动植物对于环境的适应性。
二、熟悉与科学学科内容相关的系列教材,有机地加以整合
小学科学的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化学、物理等等,作为一名科学教师,除了具备上述学科的基本素养以外,还应该留心、熟悉与科学学科内容相关的系列教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对天文、地理、历史、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也有涉猎,这些内容与科学教材中的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像科学教材中的《做小车》、《玩磁铁》、《太阳能热水器》、《日晷和圭表》等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磁悬浮列车》、《利用太阳能设计比赛》、《做反冲小车》、《太阳钟》等可以说是殊途同归,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这些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或者是将科学课中有关动手做的内容与学校开展的一些实践性活动(如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爱科技活动月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把这些活动作为科学学习评价的一项具体内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减轻学生的负担,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加强与人文科学的整合,渗透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精神是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理性的养成,促使个体在智慧、道德和身体方面的和谐发展。科学教育不单是科学知识教育,也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教人建立起对自然、对生命的恰当的态度和情感。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地位,是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文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的产物。因此,在科学教学的活动和过程中,我们应做到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把握教育时机,渗透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例如《认识液体》一课,在完成该课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液体的认识。有学生提到不同的液体渗透的能力不同,有学生提到不同的液体它们的粘性不同,有学生则提到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如水,把它倒入方形的容器中,它就是方形的,把它倒入圆形的容器中,它就是圆形的……其实,学生的回答已经体现了朴素的哲学思想,教师因势利导,就诸如“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与水有关的古代哲学思想展开简单地阐述,把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主义教育的熏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四、利用科学教材与相关教材中实验的差异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创新设计出新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教材由于设置性质的不同、教学目标的不同、编写人员的不同等等,造成了即使是相同的教学内容也会存在差异性。如何利用好教材之间的差异性,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呢?我在进行科学教学中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内容,让学生运用图表探究法来研究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讲授《我们周围的土壤》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考察周围的土壤,然后让学生按如下内容设计表格:考察的地点、土壤的种类、土壤的特点、适合种植的植物。当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填好这张表格,教师与学生一道分析调查记录表,通过分析调查记录表可以大致了解当地土壤的情况。在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利用图表展开探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在后面学习到“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等内容时,运用同样的探究方法,将这张表格稍加改动就可成为“空气情况调查表”、“垃圾处理情况调查表”等,就可以很好地完成探究任务。
利用科学教材与其他教材之间的差异性,不仅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提供方法,打下感性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