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三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中国第四届诗词大会再次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中国古代优秀诗词能够穿越时空打动现代人的心弦呢?原因一定很多,在我看来,重要的原因是这些优秀的诗歌都体现出了“三境”。
   “境”是中国古典诗歌重要的審美特征,最早由唐代的王昌龄从理论上予以提倡。王昌龄在《诗格》中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1]可以看出,诗歌创作,必然以情感抒发为先,以景色描绘为要,以情景交融为真。这三者,体现在诗歌创作中就是:创作动机源于“应境”,叙事描景重视“化境”,情感抒发体现“情境”。
   一、创作动机源于“应境”
   “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2]诗人的创作动机很多,在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的作品是“应景”之作。“应景”(即应境)即是“触景生情”,这里的“景”可以是大自然的美景,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应酬之景或送别之景。这些“景”或者使人兴奋,或者使人忧愁,或者让人愤怒,或者让人惆怅,总之,诗人的七情六欲都可能因景而生,从而促使诗歌的产生。也正因为如此,欣赏者往往因为这些诗歌再现的情景和表现的情感之精确和真切,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分明是一位旅人漂泊在一个人烟稀少的渡口时的感叹。在日落西山之际,客船停靠在一个烟雾缥缈的小洲,远处是茫茫的天空,近处是清亮的江水,水中浸泡着一个象征着团圆的月亮,而自己却因为生计不得不奔波。这样的景,很自然地引起“客愁新”了。
   再如,李白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李白将远行之际,好友汪伦唱着歌来送他的情景,李白触景生情,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表达汪伦的好意,以及自己的谢意。
   又如,南北朝时期诗人陆凯的《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花开的季节,忽然遇见了驿使,于是想到了好友范晔,想到了要给好友送点什么,但似乎又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礼物,于是只好轻叹“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也正是这“一枝春”成就了陆凯的名气。
   类似的诗歌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相当多,这些诗歌,完全没有后来的现代诗所普遍出现的“情无所托”式的无病呻吟,这些呻吟,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更不知道,这些情感表达了什么内容,这也许是现代诗很难让人产生共鸣的原因。
   二、叙事描景重视“化境”
   化境本是道家境界之一。在文学创作中,是指语言转化成一种意境,让读者看到文字以外的境象,给读者一个想像的空间。
   在诗歌创作中,所谓“化境”,强调的是诗歌创作中的“境”,不是现实的“境”的简单再现,更不是简单的实录,而是经过诗人的情感过滤和加工改造的“境”,因此,这些“境”,其声令人震撼,其光令人目眩,其色令人难忘,其形令人动容,其运动态势令人心惊动魄。这些境,往往就是某种生命的存在,因此容易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如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这首诗里,“境”的声光色形和运动态势都是诗人精心选择和精心刻画的。尤其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宋人罗大坚的《鹤林玉露》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也就是说,诗人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其悲哀的情感,因此,其“境”就与常景不同,而是具有强大的冲击力的“境”。
   又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在这首词里,词人精心选择“听雨”的地点,就具有特别的色彩和特征。少年听雨的地方是灯红酒绿的歌楼,中年听雨的地方是茫茫无边、愁云浓罩的客舟,老年听雨地点是无法入眠的僧庐,这些不同的“境”,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经历的不同阶段,都让欣赏者刻骨铭心,没齿难忘。
   因此,古代优秀诗歌中的“境”,经过诗人精心选择和加工改造之后,就具有了超越的意义,让欣赏“震惊”之后,就是狂喜,共鸣就很自然产生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然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3]王国维在这里最为强调的问题是,自然中的事物,本来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但在文学等艺术中,必然有所选择,有所突出。这个观点,的确道出了艺术之真昧。
   三、情感抒发体现“情境”
   情感抒发是诗歌最重要、也是最明显的特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言志”也罢,“诗缘情”也罢,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情”,诗歌因情而生,因情而动人。中国古代优秀诗歌,非常讲究情有所依,情有所托,所以,在诗歌创作中,“情境”往往是不分的。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4]
其他文献
员工派遣作为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一种新的用工方式,以其灵活、富于弹性的用人机制引起各方的关注.本文在介绍员工派遣现象出现的背景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员工派遣业发展的状况,其
本文针对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探讨信号子空间作为一种无约束最小化问题的解这一新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分析并研究了一种新的跟踪信号空间的方法:PASTd算法。
国际工程承包在我国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发展起来的,是我国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入WTO后,我国承包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各国取消了或正逐步取消在市场准入方面对中国公司的限制。在获得机遇的同时,我国国际承包企业也迎来了挑战。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调动多种资源共同完成,其中最基本、最重要、最具有创造性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我国企业以往靠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优势抢占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力逐渐被削弱。因此,将国际
以往企业营销一直强调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创造顾客,以及如何发现潜在的顾客和刺激顾客的需要。进入90年代后,企业营销开始强调顾客的满意度,把满足顾客的实际需要作为营销的活动目
我国不断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表明,相关法律制度及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和缺失是问题不断引发的根本原因,因此,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根本性的治理,制度的完善和建设是关键。其中,《食
根据LQR最优控制理论,结合面向速度剪切(Clipped-Optimal)控制算法及修正的磁流变(MR)阻尼器Bouc-Wen模型,提出了LQR-Clipped半主动控制算法,应用拉索振动的差分离散模型,对
体育产业发展的市场化,是世界体育产业发展的潮流。我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我国的体育产业必须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应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主题也是文章内容的凝聚点,它决定着文章的基调和主旋律。如果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主题又是读者对文章中心内涵的一种独特理解。这种理解的层次和深广度,往往与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审美情趣等因素有关。因此读者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允许具有某
整本书阅读无论在它的思想进步性还是阅读价值方面都极具表现力,作为现代化文学教育的一部分,学会以多样化为起点阅读整本书成为可实践的研究方向.学会以多样化的学习形式带
在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颜色特征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十种利用颜色特征进行图像检索的算法利用同一图像库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无论在HSI空间或MTM空间,累加直方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