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规则“灵动化”的创新实践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ang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规则是调节班级主体间的关系,规范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行为准则。笔者结合班级规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认为进行班级规则建设,应该有所创新。“灵动化”是班级规则创新的标准,以“游戏”为载体,以“契约精神”为导向,分层进阶,统筹兼顾,以期达到顶层设计。
  关键词:班级规则;灵动化;创新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36-02
  1.班级规则的概况
  (1)班级规则的概念
  班级规则是调节班级主体间的关系,规范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行为準则。班级规则的呈现方式多样,例如,有自上而下制定的班规,带有强制性色彩;又如,班级成员交往中自发生成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一个集体在运作之初,都必须制定相应的规则,以明晰成员之间的地位及角色,规约成员的社会行为。在班级中制定学生一致同意的规则,不仅有利于教师管理班级,还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班级环境,保障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
  (2)班级规则“灵动化”的必要性
  第一,跳出僵局,提升趣味,激活班级管理。
  班规是常用的规则模式,是班主任从维护班集体秩序角度出发,自上而下制定的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外在约束性的行为规则,常常伴有明确的惩罚规定。当班级成员的行为扰乱了班级管理秩序或对班级整体利益造成伤害时,班主任通常要强制性地来管理他们的违规行为。然而,一味依赖强制性规则会使班主任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久而久之,学生对规则缺乏新鲜感,规则边界越来越模糊,甚至加重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刺激其走向规则的对立面—挑战规则,例如,典型的“初二现象”。
  第二,与时俱进,因人制宜,激发学生动力。
  班级规则的制定、执行和落实,是班级有效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活和学习经验的累积,学生心理悄然发生变化,班级组织的不断变化就蕴含其中。“法与时移则治,治与世宜则用功”。因此,规则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才能成为班级管理的有效工具。
  基于班级管理的需求,班主任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要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变通性,警惕规则执行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兼顾“法与情”,使之更加符合“以生为本”、共同发展的要求。当然,还应打开视野,转换思维,不受墙上的“文本”班规所限,有突破有灵动,跳出樊篱,激发学生内驱力,以期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2.班级规则“灵动化”的创新实践策略
  在学校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良好的班级规则的建设是维系班级秩序、学习氛围的根本。笔者结合班级规则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认为进行班级规则建设,应该有所创新。“灵动化”是班级规则创新的标准,以“游戏”为载体,以“契约精神”为导向,分层进阶,统筹兼顾,以期达到顶层设计。下文从三个角度阐述班级规则“灵动化”的创新实践策略。
  (1)“规则”为体,“游戏”为用
  第一,背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初建时,学生敬畏规则,遵守规则,这一段时期称为师生之间的“蜜月期”。当然,学生个人属性的需求往往是寻求个性、安逸和快乐,这就使得班级规则与个人属性的需求之间或多或少地发生矛盾。当班级成员的行为对班级正常教育活动或班级整体利益造成伤害时,班主任通常要运用强制性规则来管理他们的违规行为。慢慢地,个别学生摸清了教师的脾气秉性,容忍度,惩罚套路,开始“蠢蠢欲动”。初一年级,一味依赖强制性规则会使班主任陷入“管理主义”的泥淖。
  初二开学初,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杭州洞桥营地夏令营,在营地中,为了赚取营币,学生们严格遵守营地规章制度,不怕吃苦受累,训练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学生被教官“虐”的乐此不疲。历史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主张以中国伦常经史之学为原本,以西方科技之术为应用,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笔者受其启发,结合洞桥营地的实践经验,设想在班级管理中,实施“营币”奖励机制,提出“规则”为体,“游戏”为用。
  第二,拇指积分—赚起来。
  鼓励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赚积分让每一位学生都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教师则处在一个指导、服务的位置上。因此,笔者采取了一种奖励卡制度的形式,让学生们自我约束和管理,并积极投入到“游戏”中。
  西方行为学认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产生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经过努力实现目标,又产生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往复,构成人行为的基本模式。学生在这个制度之下,学生有“获取奖励”,如免作业等需要,他会引起赚取奖励卡的动机,同时也产生了遵守“规则”的行为。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行为习惯受到约束,自然而然也达到了目标。另外,这是一团队项目,没有任何一个同学可以通过单打独斗达到目标。通过小组共同努力,他们思考着怎么赚取奖励卡,又想着怎么去领取奖励(消费)。在小组合作中,通过团队的“帮扶”,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差距短时间不会大幅度拉大。这样看来,这项制度如果运用在初一学生身上,岂不是很适用?
  (2)基于“契约”,突破“藩篱”
  第一,背景。
  契约性规则是班级主体在交往过程中,依据平等、正义、互惠、诚信、协作等价值理念,经过反复磋商,以达到某种契约的形式确定的班级成员交往互动的行为准则。契约性规则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通过一种简单的自律力量来实现班级成员自我约束的。而是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达成契约,因此,为了各自利益的实现,契约双方自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的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行为契约是一份具体的、书面的协定,它规定了其中一方或多方在特定的班级生活情境中需要做出的确切行为方式,以及遵守或违反协定所应当受到的奖励或惩罚。它并非“文绉绉”的班规,在奖惩方面可以更贴近学生生活,起到警戒作用。
  第二,“班级契约”—订起来。
  “班级契约”是班级管理中的“法”,表面上突破了“法”的藩篱,实质上保留着法的“震慑”威力,促使学生在没有外界权威监督的情況下,实践以往不能或者不容易做到的那些行为。
  基于“重叠共识”的思想,“班级契约”在班级规章制度中存在。“人靠衣装马靠鞍”,当规则略施粉黛,包装亮相后,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中创生,班级规则的 “存在感、意义感、价值感”凸显出来。班级契约的运作中,依靠“打卡”维系,同学之间相互督促,养成及时订正的好习惯,并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3)“梯度”定制,分层 “进阶”
  第一,背景。
  随着班级规则的逐步完善,班集体建设日趋稳固。在稳健中,如何求得突破与发展呢?这个时期,班主任工作不能停留在班级生活规范和目标的完善、有效执行及现存班级事务的处理上,而是需要重新构建能够激发学生“自我意识、优秀意识”的规则。
  具体而言,这个规则应当引领班级形成激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的机制,帮助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建立这种自我超越的心态与方法,追求班级精神层面的发展,在更高层次上为学生服务。
  第二,小组进阶—PK起来。
  根据“分层教学”的原理,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组,对前段生,激发“优秀”意识,强化梯度,稳固优秀队伍;对后段生,激发“自我意识”,挖掘内驱动力,实现潜移默化地“帮扶”。
  在不同的梯队,每个学生都有踮起脚尖够得着的“奖励”,他们铆足了“要学”的劲,相互竞争,互相影响,争取实现最大目标—跨梯度进阶。站在相同程度上分组,有忽略组内的积极导向的桎梏,这种局限在具体的实践中克服。四大组犹如一个巨大的进阶网,每个小组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网格,在共同的大集体学习中,仍然可用“二八法则”,以点带面,潜移默化中共促进步。
  3.总结与反思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班级规则建设的创新实践中,“灵动化”是班级规则创新的标准,以“游戏”为载体,以“契约精神”为导向,分层进阶,统筹兼顾,以期达到顶层设计。当然,创新的规则也会进入“疲软期”。例如,团队协作的“拇指积分制度”,最终有人拖后腿,导致团队看不到希望而无法坚守,致使规则瘫痪。这也说明了在创新的道路上,没有那个规则是一成不变的。规则需要因时因人制宜。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要研究、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加强教育的计划性和连贯性,各年龄阶段有所区别,又互相衔接,使之前后呼应,步步加深。大不了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重新来过。不变的精髓是胡萝卜加大棒,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兼揉并济,使德育润化心灵,进而收获成效。
  教育是一门艺术,看似重复劳动,其实重复中充满各种可能与变化。只有“心中活水”,才能实现“天光云影”。虽难以成臻善,但那份遵从“变化”追求“卓越”的心境会让人感到欣慰和满足。
  参考文献
  [1]邹群,王琦. 教育学原理[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数学对学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数学作为数理化中的基础性学科,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作为重点学科,学生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以后理科类的学习上有一个好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下教师的教学重点,其中,数据分析能力是核心素养中较为重要的一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以便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养成观察和分析数据来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期刊
摘 要:“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代在进步,教材亦在更新。从今年起,全国中小学开始使用部编版新教材,语文中阅读量的要求明显增加,这给农村小学生带来了不少挑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校师生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本文针对语文教材改版后,学生面临的识字和阅读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策略探索,希望能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为其进一步掌握新教材知识做准备。  关键词:部编版;识字;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幼儿在自主游戏中不仅可以充分地激发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与同伴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也能够充分地达成心理、情感及个性的全面发展。而实践中发现,适应性指导将成为确保自主游戏成效的重要支点。本文对自主游戏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分析幼儿自主游戏的特征,探究现阶段幼儿自主游戏面临的现状,并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幼儿自主游戏的适宜性指导策略进行的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幼儿自主游戏;适宜性;指导  【中
期刊
摘 要:幼儿教育具有特殊性,教师需要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创设体验式环境。本文将具体探讨体验式环境助推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举措,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体验式环境;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6-0046-02  1.体验式教育概述  教育研究表明,幼儿发展与幼儿教育紧密相关,社会性教育可以发展幼儿的健全品格,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使用越发的普遍。语文是一门对文学素养要求极高的学科,其中的内容也很繁多,对于学生而言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也多是感觉枯燥和乏味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通过借助微课技术来作为辅助,帮助学生克服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和困难。本文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围绕在思考中识字,在识字中思考—用微课提升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的实践性研究与发展前景来进行探索。  关键词:微课;识字  【
期刊
摘 要:针对目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活动欠缺的问题,通过实际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影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的因素,分析指出了闲暇体育对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通过广泛宣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指导与服务,保障资金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可以培养中小学生闲暇时积极、科学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从而促使他们向“终身体育”自然衔接与过渡。  关键词:中小学生;闲暇体育;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
期刊
摘 要:一轮又一轮的新课程改革在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这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基于此,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就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及优化措施进行简要探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育;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期刊
摘 要:闽南童谣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在传唱中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文化给养,对于幼儿教学来说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要对于在幼儿园开展闽南童谣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对于闽南童谣旋律和素材上的有效挖掘,尽可能多的贴合幼儿的生活习性与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幼儿在闽南童谣学习与传唱中的融入感,并结合游戏说唱法,增强幼儿在闽南童谣传唱与学习中的代入感和愉悦感,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开拓幼
期刊
摘 要:渔乡文化是个丰富而博大的文化,是人们从事生产实践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同时渔乡文化又是我们当地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目前,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在幼儿的实际生活中,我们又发现了可开展的教育资源。我们南黄海人民与海朝夕相处,用双手和心灵创造了底蕴丰厚的渔文化大餐,地处农村的我们,也有着大量可挖掘的乡土资源等等,而这些都可以成为绝好的素材,丰富幼儿园的生活。  关键词:渔乡资源;幼儿
期刊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幼儿年龄比较小,对自身的保护意识不足,在幼儿园户外主题的乐园创建和实施当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对主题乐园进行建造,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实施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科学的建造幼儿园户外主题乐园,将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在创建和实施过程当中,主题乐园的训练器材是重中之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训练器材,使训练器材可以在幼儿园户外主题乐园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