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珀生脉颗粒调控线粒体生物合成通路改善房颤大鼠代谢应激的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up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芪珀生脉颗粒调控PGC-1α/NRF-1/Tfam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改善房颤大鼠代谢应激的机制.方法 采用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2)建立SD房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芪珀生脉颗粒大剂量组、芪珀生脉颗粒中剂量组、芪珀生脉颗粒小剂量组和阳性对照药维拉帕米组.用药干预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血清乳酸及总胆固醇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房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测定心房ATP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生物合成关键蛋白PGC-1 α、NRF-1、Tfam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芪珀生脉颗粒各剂量组大鼠房颤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乳酸及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心房组织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ATP合成显著增加,同时PGC-1α、NRF-1、Tfam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芪珀生脉颗粒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保护线粒体结构,提高心肌组织ATP含量,改善房颤大鼠心肌代谢应激状态,进而减少房颤发生.
其他文献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最终会导致关节破坏,致残率较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RA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蠲痹强骨方来自名老中医施杞教授总结提炼的临床经验方,前期的动物实验和初步临床试验已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现对该方中各味药的主要有效成分对RA的炎症和骨破坏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中医药在RA治疗中的贡献度.
大多医家认为,颈动脉粥样斑块以血瘀、痰浊、寒凝、气滞多见,“血瘀”“痰浊”贯穿于本病的整个过程,致脉络瘀阻.赵凯认为本病因虚致邪,因瘀致损,结合多年临床经验,以“因邪致瘀,祛邪为先,化瘀为后”理论为指导,再结合藤药药性及其特征,运用清通及化瘀法,自拟方剂七藤脉宁方,治疗颈动脉粥样斑块,疗效显著.
目的:观察“延年九转”摩腹法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方法:病例来源于海军军医大学2017~2019级四年制、五年制、八年制不同专业的女大学生,共收集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观察组在常规手法上加用“延年九转”摩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症状疼痛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症状疼痛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组治疗后的VAS、症状疼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年九转”摩腹法是治疗原发性
中医治学需要感性、理性、悟性.仲师明示“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辨证论治总则,体现了国学原理“象数易气神”一体的整体观.“观”,是范畴,是中华民族的大成智慧,也是中国哲学“间性论”的基础,世事万物生成运行的出发点,预设发展演变的规律,象思维原发创生性的科技文明进化的历史范畴.
目的:探讨浅筋膜针刺配合再灌注活动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方法:60例腰肌劳损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再灌注活动治疗,对照组同时采用针灸治疗,治疗组同时采用浅筋膜针刺治疗,均治疗3次,隔日1次,于治疗前、第1次和3次治疗后评定NRS疼痛、ODI腰部功能、脊柱活动度及临床体征积分,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所有测试指标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1),组间和时间点存在交互效应;第1次治疗后治疗组NRS相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降低(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小细胞肺癌(SCLC)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转移范围广,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导致预后不良。近年来,临床一线治疗方案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仍主要采用以化疗为主、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但患者易发生耐药和复发。随着科技进步、分子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SCLC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推动了多种基于SCLC遗传变异的靶向治疗药物的研发。本文总结了SCLC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和相应靶向药物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相关临床研究,有助于为SCLC的治疗探索新的治疗途径,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1.北京中医药大学于1969年在河南宁陵举办为期1年的“六二六”卫校培训,参与者为该地区各县的赤脚医生及部队卫生员.教师队伍中医西医搭配,基础临床兼备.我与董建华、廖家桢、焦树德、姜揖君、洪秀清老师承担中医基础与临床教学,彼时我讲授中药学与内科心脑病症.豫东20世纪的黄泛区盐碱地尚未及治理,贫穷落后又连续2年干晒少雨.是年春起备耕、植树及至麦收农事繁忙,临证多见劳力过度所致脱力劳伤,证见神情疲惫、多汗心烦乏力,时而头晕目眩,脉虚软或细数.
目的:观察中药膏摩在软瘫期脑卒中患者中的疗效,探讨其对上肢手功能障碍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基础康复组和膏摩组各41例,基础康复组及膏摩组均给予基础康复治疗,膏摩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摩治疗,治疗6周后,对患者进行手部FMA评分、Ashworth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最大握力和捏力测定、改良巴氏指数、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等评定.结果:治疗后,膏摩组患者最大握力和捏力,手部运动功能、BI指数评分、Wolf运动功能测试评分、腕关节背伸最大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颈椎整脊法对颈性眩晕患者血浆中NPY、ET-1、CGRP表达水平的变化,为颈性眩晕机制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针刺法治疗,观察组则在针刺法基础上加用颈椎整脊法治疗,对治疗前后临床疗效、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及血浆中NPY、ET-1、CGRP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2.5%(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③血浆检测结果表明,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4月就诊于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徒手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电针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均采用SSA评分、洼田吞咽功能障碍评价、SWAL-QOL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2个月,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