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爱的流露》的人物设置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ct_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园子温是目前受关注度较高的日本电影导演。其作品的主要特征是主题先行,然后通过符号式的人物设置进行主题表达。本片通过六个人物的心理和行为逻辑,分别讨论了爱情中“生”与“死”、宗教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从而表达了导演对于爱情的基本观点:爱情是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产物,其最终归宿是现实生活。
  关键字:日本电影;园子温;人物
  园子温是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其国际影坛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爱的流露》《冰冷热带鱼》《恋之罪》等影片都在国际电影节亮相,并有所斩获。园子温的电影都是通过人物心理和行为逻辑的设定来表达导演的观点。《爱的流露》作为园子温电影代表作之一,充分凸显了这种通过符号组织电影以达到表意效果的创作方式。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代表了不同的爱表达方式。本片以两个主要的男性角色——哲(父亲)和优(儿子)——为核心,形成了两组三角关系,以此来表现“生”与“死”、“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流露。同时,该片还涉及到一些宗教的话题,特别是宗教与爱情的关系。
  一、优的爱情——“生”与“死”的二元论
  优是电影的男主角,他学习如何去爱的过程成为电影的一条主要线索。优的寻爱之路经历了从理想到现实的过程。最初,优理想中的爱人是崇信天主教的母亲为其设定的。母亲临终前,亲手交给他一尊圣母玛利亚的塑像,要他找到自己的“玛利亚”。但是母亲只给她设定了目标却没告诉他如何实现就去世了。“玛利亚”成为优寻爱的源头。但是,“玛利亚”只是爱情在精神层面的象征,只有这一部分的爱情是不完整的。爱情的另一个层面是肉体之爱。电影中,“偷拍之神”给了优这方面的启蒙,使之认识到爱是发自内心的性冲动。顺着这条道路,优结识了洋子。但是,这一时期优对爱情的两个层面的认知还没有弥合起来,因此才使爱情走了弯路。电影中表现为优和洋子之间始终无法达成谅解。而精神和肉体之间形成断层的根本原因是,优还没有真正面对自己——他需要伪装成另一个足够强大的形象(蝎子小姐)去面对喜欢的女孩。与这种状况相反,当精神之爱和肉体之爱真正弥合,也就是“玛利亚”和“洋子”合二为一的时候,优才能寻得真爱。与之相对应的情节是,洋子被邪教组织“零教会”控制,优在求助无果的状况下牺牲自己解救洋子。他扮成“蝎子小姐”的模样闯入邪教总部。解救成功,但“玛利亚”雕像被毁,优精神崩溃,陷入“蝎子小姐”的世界无法自拔。最终,洋子唤醒了优,帮他重新找回了真实的自我。至此,“玛利亚”与“洋子”终于合二为一,优的寻爱之路终结,电影结束。导演通过优的故事所传达了他对“真爱”的观点——精神与肉体缺一不可。
  在优寻爱的过程中,洋子与古池扮演的是“生”和“死”的两个意象。洋子代表的是“生”。每一次优陷入迷茫或者混乱的状态中,都是洋子来唤醒他,帮他突破眼前的障碍。在一直寻找“玛利亚”无果的时候,发现了在街上祈祷的洋子,又觉得找到了自己的玛利亚,点燃了由最初的肉体欲望,使优确证了自己的男性身份。后来又从洋子处听到了圣经新约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从中领悟了爱的真谛。第三次,洋子去疯人院唤醒了已经疯了的优,使其获得了新生。而优两次拯救洋子,第一次是在围殴洋子的流氓中间,第二次是在邪教总部拯救已经被洗脑的洋子。优和洋子的爱情是电影的主线,导演希望通过二人爱情表明真爱是精神和肉体两方面的,而且相爱的双方会在一段感情中获得各自的成长。洋子这个人物的设置与优的生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理解为洋子、优的生母都是圣母玛利亚的化身,是圣母玛利亚的世俗化。
  古池代表的是“死”。古池在優的爱情轨迹中总是扮演毁灭者的角色,毁掉“优”是古池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她爱情的归宿。她毁了“蝎子”,毁了优的家,毁了优的人格。但是这种“毁灭”对优而言,颇有一种不破不立的含义在里面。每次被毁,优实际上又离真爱更近了一步。当优的人格被毁,古池最终的任务也完成了,因此古池选择自杀去拥抱自己所追求的爱。当然,古池的“毁灭之爱”并非只是简单的符号,这个人物精神的塑造有轨迹可循。这是园子温电影对人物塑造的一个特点。他既把他们当作符号使用,但又能准确把握每个人物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在这一点上,他继承了日本社会派文艺作品的创作方式——透过故事表面戏剧性的情节,抽死剥茧的找寻线索。在本片中,古池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揣摩的角色。古池的毁灭者基因是父亲带给她的。电影中交代她的父亲是模范基督徒,但很明显她的父亲更多的是继承了天主教中阴暗的一面——等级、强权并且禁欲。他经常对女儿进行残酷的惩罚,向其灌输爱是淫荡的罪行必须受到惩罚,因此,古池上中学时将她喜欢的男生用刀杀死,自此确定了“爱即毁灭”的思维。古池身边的绿色小鸟象征的是她的灵魂。小时候小鸟在鸟笼中,这时的鸟笼象征的是一种保护与栖身之所,但是古池的父亲把鸟笼毁了。后来小鸟就经常从古池的胸口爬出来,古池的身躯成为另一个鸟笼,束缚同时也保护着自己的灵魂。所以当古池的父亲表现出性的欲求时,古池毫不犹豫的把父亲阉割了。古池爱上了和自己一样具有原罪味道的优,于是就开始一路将优毁灭,但她心中是爱优的。最终优的人格崩溃,古池自杀,绿色小鸟从古池胸口爬出,这次她的灵魂终于获得了自由。
  二、哲的爱情——宗教与现实的抉择
  哲是电影中的第二男主角。在以哲为核心的这组人物关系中,前妻和熏分别代表两种“爱”。前妻代表的是宗教中那种理想化却虚无缥缈的爱,而熏代表的是现实中以肉体欲望为基础的爱。前妻在电影中不断地被暗示为圣母玛利亚,她的每次出场都伴随着宗教元素,就连她让儿子将来找妻子也找一个“玛利亚”。前妻病逝后就彻底成为一种宗教符号,哲对妻子的爱就只能从宗教信仰中去寻求,所以他努力六年成为神父。本以为终于和妻子在一起了,然而这种虚无缥缈的爱终究抵不过肉体的诱惑。熏一出现,哲很快就被俘获了。电影中暗示了哲对熏感兴趣的是肉体。熏作为现实中的爱的代表,充分体现着人的自私本性,比如爱的强烈攻击性、排他性、占有欲、以及快乐至上的原则。最后哲的选择说明的是世俗的肉体之爱远比虚无缥缈的精神之爱要有吸引力,哲最终不仅背弃了前妻(背弃了天主的信仰,甚至堕入邪教),还抛弃了家庭(对优弃之不顾)。但哲和熏最终还是组成了幸福的新家庭,即使在受邪教迫害时也不离不弃。
  结语:
  影片《爱的流露》通过对两组人物心理和行为逻辑的描写,表达了导演园子温对爱情的基本观点:爱情是精神与肉体相结合的产物,其最终归宿是现实生活。通过本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园子温电影中人物设置的方式,进而在关注他的其他电影作品时,以此为线索进行深行研究。
  参考文献:
  [1](日)佐藤忠男著;应雄主译;靳丽芳,刘洋,庞涛,朱依拉,赵阳译. 日本电影史 下[M]. 1960-2005.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6.05.
  [2](美)本尼迪克特(Benedict,Ruth)著;吕万和等译. 菊与刀 日本文化的类型[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06.
  [3](日)吉见俊哉著;李振声译. 后战后社会[M].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2017.01
  作者简介:刘洁(1988.7—),女,蒙古族,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15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戏剧与影视学,研究方向:日本影视。
其他文献
摘要:绘本,又称图画书(Picture Book),是一种图文配合、尤其强调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书。绘本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形象,文字精练简洁,生活气息浓厚,内容与智障儿童的理解力和生活经验相适应,适合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智障儿童阅读一个轻松的起点。科学绘本,能让智障儿童从零开始,通过动手方式理解最简单的科学原理,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对轻度智障学生进行亲子阅读时,科学绘本是不可忽略的
期刊
浪漫主义起源于法国语中“Romance”一词,也就是传奇的意思,可能光是音译的罗曼蒂克很难让人联想到浪漫主义,说到浪漫主义我们一定会提到现实主义,这就像是哲学上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源的关系一样,“理性-感性”、“素描-色彩” 、“真实-幻想”思维的碰撞形成了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时,在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下,浪漫主义最早起源于英国,可是在艺术领域上却最终在德法之间显得格外耀眼,将古
期刊
合作是人类生存之本,人类的生存不仅要会独立生活,更重要是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现今教育教学中必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大潮下我县把小组合作为我县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我县教师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学习。为此,在新
期刊
摘要: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获取新知之地,优良的课堂教学管理系统在提高教学效率、促进优质学习氛围的形成方面举足轻重。新课标背景下,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改变以往教师权威控制下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探索小学课堂管理的新模式,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成为当前小学课堂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课堂管理;
期刊
摘要:油画艺术从明朝万历之时传入中国发展到现在,可谓日异月殊。其中写实油画人物所包含的追崇与理想,也是不断变化和丰富,它所体现出的油画中国化和民族精神化的生命力朝氣蓬勃,可见它已深深扎根于中国艺术土壤之中。油画艺术家总是通过敏锐的感知表现不同时代特色的作品,体现了中国写实油画中人物精神风貌的一个演变过程。  关键词:写实油画;人物;时代背景;精神面貌;多元化  油画艺术在明代时期传入,那时更多的是
期刊
摘要:文化负载词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其翻译的成功与否对于文化模因传播至关重要。本文分析归化和异化和模因传播之间的关系并研究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使用了什么翻译方法来实现交际语境的文化模因传播以及怎样处理特定时代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词来表现小说《变》中时代思想。分析发现:译者主要采用直译、直译加注的方法处理社交中俗语的翻译,即基因型模因;用意译、省略、替代的翻译方法顺应心理、社交中文化负载词的
期刊
物理高三总复习紧张、有序地进行大半年了,学生们的知识框架已经建立知识结构已经掌握,知识体系已经熟悉,但学生在各类考试中总是得不到自己理想的成绩呢?这就是学生们在应试方面,答题方面的技巧有所欠缺,得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高考物理后期复习中,针对学生们常丢分的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一、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高原现象”  大部分学生经过大半年的紧张复习,学习动机弱化,学习新区降低,情绪
期刊
摘要:吴镇,以湿墨著称于中国山水画史,得以名列“元四家”中。笔者在山水画的学习过程中,从临摹入手,从宋元明清的山水画临习入手,颇有体悟。其中临摹到元代吴镇的画作时,对其笔墨做了仔细的研究。本文从吴镇的生活背景、代表作、笔法墨法等调查分析,初步形成了对其绘画的认识。  关键词:生活背景;代表作;笔法;墨法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吴镇能有如此的成就不愧是一位杰出画家。社会的动荡,使得长期孕育其中的中国
期刊
这首作品以俄罗斯民间歌曲的素材作为作品的主题,包含了浓浓的俄罗斯民族特色。柴可夫斯基借着这首作品表达了生活中的情感和心理状态的发展,他不但把本国的诗歌或民间传说融入其中,也把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以音乐的形式融入到作品中。柴可夫斯基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俄罗斯民谣具有的地方特色,充满哀愁的旋律,歌唱生命,歌唱青春,表现了俄罗斯的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音乐语言
期刊
摘要:构图是一项与审美有关的活动,在一个摄影师思考如何表现眼前的景象时,他将认识到构图对于摄影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摄影构图是体现摄影者艺术观察能力、构思能力和揭示主题能力的重要标志。  一、构图是摄影成败的第一步  构图是一项与审美有关的活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一株带着露水的小草、一位正向你走来身着红裙的姑娘、一片烟波浩渺的大海……在摄影师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