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个下午见到了张亚。1988年生的重庆女生,一条黝黑的长辫,一袭绿裙,未着脂粉。她原本是学设计专业,后来转到绘画。这般出乎意料地年轻——这让她在与看客对话的时候显得青涩,没有套话不够油滑,作品不会考虑现实艺术节的取向潮流,仅仅反复陈述自己的想法,想来必定对自己的所感、所好、所悟更有一丝偏执。
她感的,是个人日常生活经验及基于其上的内心体验。作品内涵更多地指涉到自己的心理与私密生活,不一味追求当代性或者社会针对性,这往往是被所谓利益价值诉求者所忽视甚至不屑的。张亚向往属于自己美感的心灵世界,无论山水或风景,还是幽灵或梦境,都通过“信笔”来勾织构图。例如作品《物是人非》,她第一次在场景中加入了“人物”——不是具象的男人女人形象,只是一派相关场景,一个躯壳。通过物件,人们隐约感受到“人”的存在。我们的先人已经离去,留下大量难以磨灭的痕迹,让后人得以感知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依稀触摸历史、文化的脉络。虽然个人化,但观者却并不疏于看到经验之中的图像元素,如山水云雾、亭台楼阁,甚至都市一角,这些熟悉的经验碎片经过她的视觉整合和语言转化,被巧妙地融为整体。
她好的,是一套独特的修辞方式。一笔一划,运用点、线、面的创作,简单的几何形式加上柔美的线条,绘制叙事。我们很难确认张亚从哪儿起笔或者收笔,或者对她而言,自然意义的勾勒与书写本身的意义更重要。与喜欢的古代文人毛笔书画、女性针线刺绣异曲同工,她试图和沉迷于建构自己理想中的田园幻境。作品《曲径通幽处》里,她描绘了两个“世界”:四周是铅笔构造的混沌、不明确的世界;中间圆形部分的清秀图案则是另一番理想中样貌,好似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豁然开朗。”
她悟的,是在真实与虚妄的世界以单纯的方式面对和对话,找寻真实。传统风格和现代元素融洽地体现在各幅作品中,其中隐藏着她所强调的“精灵”:“那是我复杂情感的载体,它们带着杂糅的情绪与向往,与树木建筑交织,无忧无虑,紧闭双眼。可能,只有闭着眼的时候,世界才真正的属于自己。”
就这样,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在自身存在与世界共在的反差中,张亚困惑、探寻、沉醉。沉醉在适合内心特质的童话般幻境的绘画表达中,诠释生命与非生命的对话。年轻、一意孤行,这让她的未来可能无限。
她感的,是个人日常生活经验及基于其上的内心体验。作品内涵更多地指涉到自己的心理与私密生活,不一味追求当代性或者社会针对性,这往往是被所谓利益价值诉求者所忽视甚至不屑的。张亚向往属于自己美感的心灵世界,无论山水或风景,还是幽灵或梦境,都通过“信笔”来勾织构图。例如作品《物是人非》,她第一次在场景中加入了“人物”——不是具象的男人女人形象,只是一派相关场景,一个躯壳。通过物件,人们隐约感受到“人”的存在。我们的先人已经离去,留下大量难以磨灭的痕迹,让后人得以感知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依稀触摸历史、文化的脉络。虽然个人化,但观者却并不疏于看到经验之中的图像元素,如山水云雾、亭台楼阁,甚至都市一角,这些熟悉的经验碎片经过她的视觉整合和语言转化,被巧妙地融为整体。
她好的,是一套独特的修辞方式。一笔一划,运用点、线、面的创作,简单的几何形式加上柔美的线条,绘制叙事。我们很难确认张亚从哪儿起笔或者收笔,或者对她而言,自然意义的勾勒与书写本身的意义更重要。与喜欢的古代文人毛笔书画、女性针线刺绣异曲同工,她试图和沉迷于建构自己理想中的田园幻境。作品《曲径通幽处》里,她描绘了两个“世界”:四周是铅笔构造的混沌、不明确的世界;中间圆形部分的清秀图案则是另一番理想中样貌,好似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从口入,豁然开朗。”
她悟的,是在真实与虚妄的世界以单纯的方式面对和对话,找寻真实。传统风格和现代元素融洽地体现在各幅作品中,其中隐藏着她所强调的“精灵”:“那是我复杂情感的载体,它们带着杂糅的情绪与向往,与树木建筑交织,无忧无虑,紧闭双眼。可能,只有闭着眼的时候,世界才真正的属于自己。”
就这样,在真实与虚幻之间,在自身存在与世界共在的反差中,张亚困惑、探寻、沉醉。沉醉在适合内心特质的童话般幻境的绘画表达中,诠释生命与非生命的对话。年轻、一意孤行,这让她的未来可能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