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中的“隐喻”例解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隐喻理论被看作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工具,自20世纪80年代一经提出,便被众多语言学爱好者所青睐,纷纷用其来分析各种语言现象。苏轼的词作中蕴含大量的概念隐喻,本文选取其中的三种情感隐喻——以物喻己、以节候喻人生经历、以男女相思喻君臣遇合。分析其隐喻的思维路径,以期拓宽概念隐喻理论的实践意义,加深对苏轼及其词作思想情感的理解。
其他文献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其中囊括了收藏的风云沧桑.我国的收藏由来已久,收藏热一般归为北宋、晚明、康熙盛世、晚清至民国初年五个时期.如今,收藏浪潮汹涌,种类日益丰富,参与者渐多.除了专业藏家,许多爱好者也逐渐加入.
期刊
在对李成一系列画作的追述中,我们仿佛能够感知到其艺术世界并不仅仅存在于创作者的时代,而且历代文人对李成山水样式的探索皆有深厚的兴趣.据说,北宋著名驸马画家王诜在厅堂内悬挂李成与范宽的作品,同时观赏,逸兴飞扬,有“一文一武”之赞叹.烟树迷蒙、林麓蕴藉、文雅而适意自然,是李成艺术世界的恒常,而最能代表这种样式的作品当数《茂林远岫图》.
期刊
在中国北疆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西端,有一块被称为“先祖之地”的神奇秘境——额济纳.当今世界仅存的三大原始胡杨林之一,就分布在这里,堪称“大漠明珠”.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是拍摄胡杨林最美的时节,吸引着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那么,怎样才能拍好胡杨林呢?在此介绍几点注意事项.
期刊
米芾在“宋四家”中,是极具艺术天赋与个性的一位.苏轼评其云:“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由此可见,米芾书法在宋代享有崇高地位.此番成就,与其对古人书法精研毕至不无关联.米芾好古,他曾于((海岳名言》中自述自己的习书过程:“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此种方法,简而言之是取诸家之长.30岁之前,米芾以唐人和时人为取法对象;其后,他醉心魏晋法帖,尤推崇王献之.至此,米氏书风趋于
期刊
锦州港是辽宁省重点发展港口,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重要节点。对锦州港的投资效率进行评价,有助于锦州港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带动锦州港腹地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本文首先采用广义DEA方法,选取环渤海港口群中8家在上海证券所或深圳证券所上市港口企业作为决策单元,选取固定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营业成本作为投入指标,选取每股收益、净利润和投资收益作为产出指标,应用MaxDEA8软件对其进行锦州港投资效率评价,通过评价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溥心畬出身皇族,聪颖早慧,自幼有“神童”之称.他精通国学、诗文、书画、骑马、射箭,一身惊世才华.作为王室贵族的他本该大展抱负,孰料生不逢时,满腹才华却无用武之地,只得寄情于书画.本是作为爱好的写字画画,最后竟成为他的“职业”.
期刊
西方哲学的主题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向,第一次是从感性领域向超感性领域的转向,第二次是从超感性领域向感性直观领域的转向,第三次是从感性直观领域向感性活动领域的转向。每一次转向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深化,它不仅是对既有哲学研究缺陷的克服,更是一种新的哲学传统的开创。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党联系师生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为保证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了以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评价模糊隶属度矩阵为基础、用灰色关联法结合优劣解距离法对各支部党建工作绩效进行排序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无需赋权和量化指标,运用该模型进行高校党支部党建工作绩效评价可以综合考虑党支部当前党建工作状态与当前二级学院党建工作理想状态之间的形异和远近,有助于提高教师党支部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高校教师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提供依据。
记得那是个夏天的下午,表妹兴冲冲地跑来说:“林老搬到百子亭八号来了,我们去看他好吗?”我早就闻知林散之先生是位大书法家,可未曾谋面.那时候,我的妹妹和表妹都在学习书法.于是,我们便结伴去拜访.百子亭离我们家很近,出门转弯就到.林老住在楼下,他的客厅兼书房面对着院子,里面是睡房.我们几个人说说笑笑地来到门口,往里一看,竞未发现有人.
期刊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交流方式和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新事物的衍生,最普遍的就是新词新语的流行和使用.“柠檬”一词属于旧词新用,进而出现一系列衍生词,形成以“柠檬”为中心的新语言现象.基于语言系统的潜显之分,利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供需模型,结合交流环境的变化,分析“柠檬”新用的动因,主要有: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人的需求;语言环境的复杂性.通过分析词语产生和演变的原因,把握词语的发展状况,对互联网时代下新词语的产生和演变路径具有启示作用,也为语言使用规范和语言发展的研究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