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契机,设置矛盾,激活思维。学生对每篇课文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执教者应深钻教材,读活文本,抓住突破口,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障碍”,形成“冲突”(问题)。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
如《死海不死》一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是否矛盾。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怎么理解?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与文本对话,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一篇看似枯燥的说明文如何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关键在于执教者如何抓住教材的突破口,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不能故弄玄虚,要以训练学生思维为准绳。
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课堂提问如果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妨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如果采用“曲问”、“活问”的方式,就能吸引学生开动脑筋,实现思维“跳一跳”。
笔者在执教《小桔灯》一课时,扮演文中的“我”,低声问学生甲(扮小姑娘):“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何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有说完的原因?笔者这样问:“小姑娘话没有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我继续发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她不直说呢?”学生踊跃思考:“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文章这样写小姑娘,又要表现她怎样的性格呢?”有了前面的“曲问”,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小姑娘在此处“机警”、 “乐观”的性格特点。这种曲问产生了“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执教者站在高处来谋划,设计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问题。这样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才能多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笔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笔者接着问:他的“善变”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抛出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的答案。趁着学生思维活跃之际,笔者继续追问:“他变来变去,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铺垫,学生毫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笔者因势利导,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环环相扣、从易到难、逐渐深入的设问,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清晰深刻的把握。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上的提问,目的不仅在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着眼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样便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就可以不同的标准来设问,或者启发学生多方面观察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责任编辑 林云志
如《死海不死》一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是否矛盾。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怎么理解?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并急切与文本对话,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一篇看似枯燥的说明文如何让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关键在于执教者如何抓住教材的突破口,把它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但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不能故弄玄虚,要以训练学生思维为准绳。
变直为曲,引人入胜。课堂提问如果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妨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如果采用“曲问”、“活问”的方式,就能吸引学生开动脑筋,实现思维“跳一跳”。
笔者在执教《小桔灯》一课时,扮演文中的“我”,低声问学生甲(扮小姑娘):“你家里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何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有说完的原因?笔者这样问:“小姑娘话没有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我继续发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她不直说呢?”学生踊跃思考:“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文章这样写小姑娘,又要表现她怎样的性格呢?”有了前面的“曲问”,学生很快就理解了小姑娘在此处“机警”、 “乐观”的性格特点。这种曲问产生了“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
分层设计,化难为易,化大为小。上好一节语文课,需要执教者站在高处来谋划,设计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问题。这样一环扣一环的问题才能多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引导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笔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笔者接着问:他的“善变”体现在哪里?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热情高涨,纷纷抛出自己从课文中找到的答案。趁着学生思维活跃之际,笔者继续追问:“他变来变去,有一点是不变的,那是什么?”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铺垫,学生毫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笔者因势利导,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这样一组环环相扣、从易到难、逐渐深入的设问,让学生对文章有了清晰深刻的把握。
提问还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课堂上的提问,目的不仅在让学生掌握知识,还应着眼于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让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这样便拓宽了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就可以不同的标准来设问,或者启发学生多方面观察思考。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
责任编辑 林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