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分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重塑中的作用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fei878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率高,危害大,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点,气道重塑是导致肺功能下降的主要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上皮细胞-间质细胞转分化(EMT)在恶性肿瘤转移、损伤修复、器官纤维化中起重要的作用。气道上皮是抵御有害颗粒物的第一道防御屏障,气道上皮细胞具有转分化能力,通过Smad信号通路和多条非Smad通路参与了COPD的气道重塑。初步研究提示拮抗EMT信号通路可能有助于减轻COPD气道重塑,未来需要进一步探索来寻找更有效的治疗靶点,来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预后。

其他文献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子宫出血、不孕、肥胖、多毛、痤疮等。有研究显示,我国有34.1%~43.3%的PCOS患者合并肥胖[1]。肥胖包括以体质量指数(BMI)为判定的全身性肥胖(BMI≥25 kg/m2)和以腰臀比(WHR)为判定的腹型肥胖(WHR>0.85)。
吞咽障碍是临床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患者对液体或者固体食物的摄取、吞咽发生障碍,吞咽时发生呛咳与哽噎。因其影响人体正常的营养摄入,且易发生呛咳、误吸等危险后果,是临床治疗难点之一。本病常伴有局部器质性疾病、心理疾病及小儿先天发育异常等,而引起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多为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等脑器质性病变。在临床治疗及康复中,治疗基础疾病的同时,改善吞咽障碍更是关注的重点。本文就近年关于吞咽及吞咽障碍的西医理论研究与舌针疗法治疗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耳鸣,古称为“聊啾”,《内经》亦以“耳中鸣”“耳苦鸣”称之,《外科证治全书》载:“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者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现代中医学将“自觉耳内鸣响,妨碍听觉”的症状定义为耳鸣。耳鸣发病不外乎实证与虚证两类:实者多为风邪外袭、痰瘀阻滞、肝胆火盛,导致清窍被扰;虚者则因脾胃虚弱、肾精亏损、心血不足而致耳窍失养。据统计,耳鸣人群中30岁发生率约7%,80岁达到21%,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及疾病状态相关,与性别、职业等关系不大[1]。
With the improved power and precision with genome sequencing,the body of relevant literature on genoder-matology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In this study
期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睡眠紊乱疾病,它的主要特点是打鼾、呼吸暂停、睡眠周期异常、睡眠时多次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等。它的高危因素是肥胖。Betatrophin是一种新近鉴定的循环激素,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等组织中产生,目前已经明确了糖尿病、肥胖以及脂代谢异常等与Betatrophin有关。因此,Betatrophin可能通过调节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等,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形成。
期刊
目的:探讨麻杏苡甘汤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分子靶标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从TCMSP以及BATMAN-TCM数据库中按照一定规定方法挑选出麻杏苡甘汤加味的活性成分及主
经鼻高流量氧疗在呼吸危重症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它通过无需密封接口的鼻塞导管输送充分温湿化的精确浓度(21.0%~100.0%)的高流量(高达80 L/min)气体,能减少有创以及无创机械通气的概率,与传统氧疗方式相比有明显优势。但作为新型的呼吸支持工具,需要结合现有临床研究证据及病理生理机制,合理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具体人群。
HistopathologyrnCutaneous piloleiomyoma(PLM),angioleiomyoma,and genital leiomyoma are variants of superficial cutaneous leiomyoma(CL).The classic appearance of
期刊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髂胫束挛缩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9-12诊治的72例髂胫束挛缩症,37例采用小针刀松解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35例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指标包括疼痛VA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屈曲活动度、内收活动度)、臀肌挛缩症功能量化评分。结果72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治疗期间未出现晕针、断针、血肿、感染、神经损伤、皮肤感觉异常改变、髋外侧肌群无力等并发症。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