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方志敏精神照亮校园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峰,这片因“弋横暴动”而彪炳史册的红土地,红色文化符号随处可见。方志敏雕像、画像,以及“爱国、创造、清贫、奉献”8个大字高频率出现。全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50余处。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葛源革命旧址群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横峰县各学校充分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打牢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根底,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让方志敏精神“立”起来
  横峰曾经是革命的摇篮,是著名的老区县、全红县。登记在册的战争年代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近两万人,横峰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黄道、邵式平等革命先驱曾在这里领导过叱咤风云的革命斗争,创建了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
  红色的土地孕育着红色文化。横峰县是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和“清贫精神”的发源地,方志敏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横峰县各学校把弘扬方志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让方志敏精神在新时代里放射出新的光芒。
  2010年清明前后,横峰县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万篇祭文悼英烈”活动。全县20余所学校两万余名师生以日志、演说词、散文、随笔或议论文的形式抒写红色祭文,并择优在集体祭悼时诵读。“人民为先,祖国至上;诚实勇敢,自律自强;奋发有为,誓做栋梁;振兴中华,再造辉煌……”横峰中学学生在县塔山公园烈士纪念碑前诵读祭文,庄严宣誓,深切缅怀先烈。
  姚家乡是革命先烈黄道的家乡。姚家中学经常组织师生前往黄道故居瞻仰遗迹,聆听革命老人讲革命长征故事,并向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黄道之妻吴品秀)之墓敬献花圈。在“纪念黄道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该校开展 “黄道精神”表述语征集、讲红故事、书写红色诗歌等比赛、活动,以激励全体师生继续继承革命遗志,做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葛源镇是闽浙皖赣苏区的红色省会,革命旧址多,走进葛源就如走进一部红色史书。葛源镇各学校都把打“红色牌”作为熔铸办学特色的重要举措。在葛源中学,记者看到一面墙壁上挂着“读红书、讲红话、唱红歌、跳红舞、做红人、接红班”18个巨幅大字。校长梁勇发介绍说,“六红”教育是学校努力打造的办学特色。围绕着“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方志敏精神”主题, 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了“六个一”特色育人活动:读一篇方志敏著作;听一次方志敏革命斗争故事;开一次学习方志敏精神的主题班会;写一篇学习方志敏精神的心得体会文章;唱一首歌颂方志敏精神的歌曲;开展一次学习方志敏精神的实践活动。
  葛源中学分管德育的王副校长补充说,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组织学生唱《清贫颂》,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大合唱,《清贫颂》为必唱曲目。同时组织学生参观闽浙赣省会旧址和革命烈士纪念馆、祭扫烈士陵园、做好人好事、收集方志敏故事等。方志敏的著作很多,学校重点推荐《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清贫》等篇章供学生选择。
  全县各学校除组织师生祭扫革命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枫林革命旧址群以外,还要建立“网上祭英烈”师生互动平台,以动画模拟、卡片寄哀思等形式,向革命先烈鞠躬、献花、祭酒,发表祭拜感言,激励全体师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
  为传承方志敏精神,各学校充分利用墙报、橱窗、校报、广播、班会、校会等形式大力营造红色文化,讲好红军故事。在葛源小学,有一条“红巷”:“方志敏——剪纸文化长廊”,100多米长的围墙上,把方志敏精神的内涵用剪纸的形式表現出来,然后请工匠喷到墙上。葛源小学校长蔡有春介绍:“它以剪纸为文化形式,以方志敏的生动事迹为创作素材,撷取方志敏一生中的重要历史片段,生动再现了一代伟人生前的光辉形象,和他在葛源领导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红巷现已成为学生课余时间爱光顾的地方。
  让方志敏精神“动”起来
  这是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葛源小学300多名师生身穿红军服装,同台演出大型室外历史情景剧《葛源红》。每一次演出学生们都在校内外产生强大的冲击波。排演《葛源红》成为葛源小学德育工作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凝聚师生智慧的德育工作创新。
  《葛源红》是一部红色英雄史诗,排演始于2017年初。全剧分为6幕:红色曙光、红场练兵、何家坝战役、方志敏式根据地、北上抗日、赤火燎“源”。演出以操场为舞台,融合话剧、快板、剪纸等艺术形式,以合唱、舞蹈、快板、运动操等表现形式,将诵红文、做红操、唱红歌、讲红故事、跳红舞“五个一”活动有机地串联起来,生动再现方志敏在葛源领导武装革命的光辉历史。
  每一次排练对师生都是一种历练,每一次演出都成为传播 “清贫思想”大课堂,方志敏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洒向学生心田。葛源小学校长蔡有春告诉记者,学校每个学期要公演一次《葛源红》,每一次排演都要修改剧本,不断掺入新的元素。全校每一个班级都要参加,每一次参加演出的人都要轮换,学生全员参与。每一次演出都是在全体演职人员齐颂《可爱的中国》(节选)中落幕,都会产生轰动效应。演出《葛源红》已经成为葛源小学的一个德育品牌。
  蔡有春校长这样诠释排演《葛源红》与传承红色基因的关系:“故事是最能够打动孩子们的。方志敏精神‘爱国、创造、清贫、奉献’比较抽象,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透。我们组织学生排演《葛源红》,就是把方志敏精神故事化,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如红歌、快板等表演形式,把清贫精神传承下去,让方志敏精神‘活’起来。”
  蔡有春是上饶市方志敏精神研究会会员,在方志敏精神研究方面颇有造诣。他在学校成立专门的写作班子,领着老师创作《葛源红》剧本。为了保证红色故事的真实性,他向研究方志敏精神的专家请教。300多人参加排练,工程巨大,他们采取“笨”办法,排练时用笔记本把每一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然后和老师们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把排练中出现的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排练《葛源红》的过程也是师生践行方志敏精神的过程。   为使方志敏精神教育扎实有效,全县各学校还强化对学生的体验教育。举办“红色夏令营”是葛源镇中小学校又一个特色鲜明的德育品牌。活动中,学校组织学生重走红军路。学生们身穿红军服装,像当年红军一样,帮助农民割稻子,坐在纺车前纺纱,体验当年红军的劳动大生产。
  近日,葛源小学开展了“我与方志敏同行”活动,全校每班轮流参加,按营、连、排、班划分队伍,每分队由20名学生、20名学生家长和3名保安组成,由学校行政人员担任分队的教练。他们头戴红军帽,身穿红军服,打绑腿,身背挎包、水壶、道具枪,向红军五分校、枫林革命旧址群等红色景点出发。到达湖口岭停车场后,坐车前往丫树底体验大型游戏《湖口岭剿匪记》,并开展知识竞答,按各分队获得的积分高低来安排晚上的住房。晚上还举办篝火晚会、露天烧烤及露天KTV活动……
  葛源中学利用学校200亩山林地,建立红色劳动基地,定期带学生去基地劳动。在劳动基地,学生学到了劳动技能,更可喜的是收获了成长,学习了先辈们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
  近年来,葛源中学与葛源小学都积极开展培养红色小导游活动,开拓育人新途径。葛源中学与葛源革命烈士纪念馆合作,学校选拔好苗子,革命烈士纪念馆负责红色历史知识的专业培训,小导游学成之后,深入到红色景点为游客讲解,受到了游客的好评。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在弘扬方志敏精神过程中,都注重让方志敏精神“动”起来,做到生活化、系列化、阵地化,广泛开展唱红歌比赛、讲红色故事比赛、写红色文化观感征文比赛等,在“动”中学、“动”中悟、“动”中做,让每一个学生都打上红色烙印。
  让方志敏精神“联”起来
  弘扬方志敏精神是横峰县各学校的重点工程,也是系统工程,需要在“联”上做文章,形成合力,做到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传播方志敏精神。
  首先是“联”课程,着力推进方志敏精神进课堂。横峰县组织力量编写了中小学地方教材《幸福新横峰》,分为中学版、小学高年级版、小学低年级版。不论哪一个版本,“红色横峰”都是四大板块之一,全面介绍方志敏领导的赣东北根据地发展壮大的历程,生动再现发生在横峰的革命斗争风云画面,讲好红色故事,让方志敏精神入脑入耳入心。
  姚家中学组织老师深入挖掘革命家黄道的英雄事迹,编辑出版了校本教材《永远的丰碑》。葛源小学编辑出版了传承方志敏精神的校本教材《志敏少年》。葛源中学构建“三源”课程体系,“以学开源,以正养源,以艺广源”,其中的“以正养源”,意蕴是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革命精神涵养正道,课程以校本教材《红土地上的战歌》为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有才识”的方志敏式少年。
  各学校还结合学科特点,在语文、历史、思品、地理、书法、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学科中融入方志敏精神的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红色诗词、格言、语录等,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习红色文化,了解红军斗争历史,感悟方志敏精神的魅力。在书法教学中,进行红色诗词、格言书写比赛。在音乐教学中,收集当年红军传唱的红歌,教唱红军歌曲。葛源中学邀请了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来学校教唱当年红军唱的歌曲。
  司铺中心小学创新德育形式,让历史与现实“联”起来。按照县教体局构建一校一品办学特色的要求,该校以剪纸教学为特色项目,整个校园每一面墙壁都贴剪纸,并把正在全县开展的“秀美乡村”建设的内容,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既掌握了剪纸的技艺,又学习了方志敏精神,了解了全县新农村建設的情况,从而产生了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像司铺中心小学一样,全县各学校在开展方志敏精神教育的同时,扎实开展形势教育,让历史与现实“联”起来。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前往前山中药养生村,参观中药种植基地、中药馆,听老中医讲解中药知识及养生之道,感受中药文化。有的学校带领学生去农村欣赏梯田,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有的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去农村开展保护环境活动,为“秀美乡村”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葛源中学的前身是方志敏创办的列宁小学,学校的发展史是一部红色史。该校进一步挖掘这一历史资源,正在筹建校史馆,同样“联”起了历史与未来,把校史馆变成红色文化传播基地。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支撑我们一路前行。“清贫,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精神将永放光芒。横峰县各学校通过开展方志敏精神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洗涤心灵,树立理想,让方志敏精神渗透到学校每一个角落,让师生的一言一行都折射红色之魂,让校园时时处处都充满方志敏精神。
其他文献
4月20日,上饶市教研室副主任张詠萍带领送教下乡队伍来到玉山县樟村中心小学,为该校教师上了6堂精彩的观摩课。玉山县教研员以及怀玉、临湖等附近乡镇的教师闻讯也纷纷冒雨赶来领略名师的课堂风采。  为帮助农村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上饶市教研室抽调了部分国家级赛课获奖者和省特级教师,为樟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精彩的观摩课。广丰区永丰小学刘斐老师上的科普文《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上饶市三小杨蕴宇教师的科学
期刊
编者按:为激励我省广大教育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推动形成榜样引领、见贤思齐、干事创业、砥砺奋进的时代风尚,在纪念建党97周年之际,重点宣传一批奋战在重点工程和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党组织、共产党员先进典型。他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以赴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硬仗,进一步提高脱贫质量,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新时代江西发展新篇
期刊
江西,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美誉,历史上俊采星驰,人文荟萃,书院文化源远流长,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江西,一片充满生机活力的沃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先后亲临江西视察指导,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  潮平两岸阔,风正好扬帆。沐浴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江西作为全国7个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单位之一,深化教育
期刊
“苏区营前,客家先贤。耕读维艰,爱国乡恋。吃苦勤俭,拓疆开田。崇德善念,薪火绵延。客家儿郎,精神传扬。营小阳光,成长摇篮……”伴随着每天晨读的铃声响起,教学楼整齐的歌谣诵读声,琅琅地在校园里回荡。这是上犹县营前镇中心小学“诵读歌谣养习惯,传承家风播美德”活动的一个剪影,也是该校德育创新的魅力写照。  上犹县营前镇是赣南客家大镇,民间素有“头唐江二营前”之说。营前镇中心小学依托厚重的客家文化乡土资源
期刊
2017年,洪都中学被教育部评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消息一出来,瞬间像长了翅膀一样,当晚老师们的朋友圈都被这个喜讯刷屏了,一个沉甸甸的国家级荣誉!  创建于1956年的洪都中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辉煌的办学成绩。正如教育部综合考核認定的那样,学校特色鲜明,内涵丰富。这里诞生过高考状元,是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活动重点单位、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中国航空基础教育先进学校等
期刊
每年的秋季新学年开学前夕,南康区教师进修学校就进入了“双抢”季节。近年来,全区每年招录的新教师都在600人左右。该校在市区内包下两三家大酒店,集中对这些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岗前培训,有人把这称为“南康现象”。  教师培训成为南康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南康区教师进修学校牢记职责使命,主动作为,努力激活“源头活水”,在抓好新教师培训的同时,积极推进教师培训的“三大工程”——名校长培养工程、金牌班主任培
期刊
一  2018年6月13日,南昌大学的一辆大巴从前湖迎宾馆出发,穿赣江,过沿江快速路,最终停靠在位于南昌高新区的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车上走下来的是参加“2018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的中外专家。他们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LED实验室,详细了解硅衬底LED产业链的研发情况。  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被称为“中国硅基发光之父”的南昌大学副校长江风益教授面带微笑
期刊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银鹰少年军校 “一票难求”,许多外校的学生家长也慕名来询,希望让自己的孩子在这里接受历练,共享鹰潭一小学子的这一“福利”。  这项始自1993年的“福利”,由鹰潭第一小学与驻鹰空军某部共同缔造,20多年来,为近万名学子提供了为期一周的封闭式训练。  当头棒喝  至少在初到军校的那几天里,鹰潭一小的学生们是不会以此为荣的。初次集合,在驻鹰空军某部的校场上,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咸咸的
期刊
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丰富庞杂却也良莠不齐,对于心智还不健全、认知仍模糊的小学生群体,极易带来不良视频模仿的病毒式传播,严重污染了校园环境和中小学生身心健康。这引起了政府相关部门的严重警告和儿童教育专家的高度关注。  为了摸查我省小学生网络德育真实情况,九江和南昌各抽选一所小学作为样本校(南昌以4~6年级为主,九江以5~6年级为主),聚焦城乡两地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关于网络德育的情况,初
期刊
在秀美的庐陵大地,有一所备受当地百姓赞誉的名校:她位于绮丽的赣江之滨,拥有百年历史;吉安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从这里诞生,众多优秀人才从这里走向全国。她便是享誉井冈大地的吉安师范附属小学(下称“吉师附小”)。  走进吉师附小校园,教学楼上“书香润心灵,阅读伴成长”“师生共读书,书香满校园”等标语分外醒目。“至善楼”里,每一层两侧都设了“读书吧”和“读书展示台”,每个教室都有图书角,每一面墙壁、每一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