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起点、定位和朝向之思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借新教育开放周活动的机会,我想就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开展抛出三个基本问题,与各位一起来好好思考、梳理一下。这三个问题,也是与本次海门开放周主题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 —— 我们在哪里?
  如果用一句哲学的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我们在这里。我在这里,我们所有在座的人在这里。什么是“在这里”?简单地解读,“在这里”就是生命在场,就是与之相关的每一名教师与学生乃至家长的生命在场。
  我们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从哪里出发?我希望从“在这里”出发,从我们每一所学校所在的那个地方出发。山东诸城就从诸城现在的状态出发。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这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我们、你、你们。“在这里”首先是教师的生命在场,学生的生命在场,还有教育的在场,新教育的在场。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从2009年正式全面推进算起,到今天,已经整整走了7年。在这7年中,新教育“每月一事”涌现出了许多非常成功的案例。海门开放周的这两天,无论是海门的团队,还是来自全国其他各地区的校长和教师们,你们呈现的,就是“在这里”!
  知道所处的位置,才知道要从哪里出发。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在场是什么?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基本定位逐步清晰。12个月,12个主题,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是“自我发展”板块,包括五个主题;其次是社会交往板块,包括四个主题;第三是文化学习板块,包括三个主题。
  这12个主题确定的依据是什么?探讨这个问题还要从2007年我在苏州大学读博士的那段时光谈起。那时,朱永新老师经常召集我们十几个博士生,一起讨论新教育“每月一事”的主题。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利用点点滴滴的宝贵时间,讨论哪些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具有根源性、基础性的习惯。我们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对每个主题都不断地追问——这些是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乃至人的一生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习惯和最为核心的素养吗?在这样的追问和探索中,我们最终确定了这12个
  主题。
  我们把这12个主题分为三大板块是基于什么理由?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每一个主题的位置如何确定?我们把12个主题分成三大板块,是受到教育部前期发布的中国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征求意见中分类的启发。核心素养的分类和新教育“每月一事”主题相类似。其实,习惯养成的主题恰恰就是核心素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从儿童成长的三个基本角度来分类:第一是自我发展的角度,第二是社会交往的角度,第三是文化学习的角度。
  “在这里”,是我们出发的地方。当我们在这里来讨论“核心素养”的时候,发现“核心素养”,正是新教育已经践行多年的“每月一事”;當我们在这里来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发现其中有许多话语和词汇,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与新教育“每月一事”的主题不谋而合。于是,我们欣喜地发现,推行新教育“每月一事”,就可以自然而然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课堂、进脑袋的问题了。新教育“每月一事”的推行完全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
  途径。
  “在这里”,如果从唯物史观来解释,应是一个时代的话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话语。这意味着我们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地厘清并调整自己的定位。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在这里”是中国的发展,也是中国教育的发展。时代在进步,十年前的“在这里”,今天的“在这里”,十年后的“在这里”,都将有所不同,如“中国梦”,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中的“五大发展理念”“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等等,都是今天的“在这里”。新教育“每月一事”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紧随中国和中国教育发展的脚步。
  新教育实验探索的道路,和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一致的。因为新教育扛起素质教育的大旗,就是希望解决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中国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环境、诚信等问题。这背后虽然有着极为复杂的原因,但是,价值观教育的缺失,或者说不作为、不见成效,教育自身该不该作深刻的反思与检讨?各位新教育同仁,如果我们仅仅为了分数而教,不为完整的人而教,那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教育出来的一代孩子只是考试的机器,没有国家认同、诚信缺失、体质低下、实践能力全面弱化,我们这个民族还有未来吗?未来的“中国梦”由谁是实现?
  可以说,这么多年,新教育“每月一事”触及的每一个主题,都在积极地回应上面的问题,新教育人正在主动作为,为中国教育改革探路。这就是“在这里”。“在这里”,包含了很多值得去梳理的东西。新教育“每月一事”在这里,也同样值得我们去好好梳理反思。
  在昨天的生命叙事中,海门及来自全国各新教育实验区的代表都进行了较为丰富的探索和思考,但是,思考的深度与开拓视野的广度还不够。这次开放周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年会进行主题研讨的,特别是海门提供的活动现场,就是为大家一起来思考与研讨提供开放的平台,这是年会做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诸城的新教育同仁,能够在海门的基础上,在“在这里”这个问题上,做更系统的梳理,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拿出更高质量的现场展示。
  第二个问题 —— 我们要到哪里去?
  我们到哪里去?那里是什么地方?2006年,在清华大学礼堂,新教育实验倡导人朱永新先生已经给全体新教育人高高挂起了一盏明灯,那就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那就是我们要去的地方,去那个幸福完整的地方。再进一步追问:我们是在奔向那个地方吗?我们的展示活动、我们的生命叙事,是奔向幸福完整的那个地方的吗?再来追问新教育“每月一事”是要到哪里去?“每月一事”,只是为了习惯养成吗?新教育有一句基本理念,就是“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是“幸福完整”的下位理念,上位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幸福完整”。在新教育实验的五大基本理念中,对应“每月一事”的就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当我们把下位和上位的理念摆在这里讨论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其次,一定要再往上看,朝向“幸福完整”,也就是说,我们做“每月一事”的时候,必须抬抬头,再抬抬头,才可以找到更加正确的方向。当我们从这里出发的时候,如果不抬头,往往会走错方向;如果只是平视或者头抬得不够高,往往会走不太远。反思这两天的展示活动与生命叙事等,我们有没有非常明确“要到那里去”呢?我们是不是朝向了“幸福完整”呢?我以为,这次研讨必须要带给山东诸城新教育同仁清晰的方向,当然还有在座的来自全国其他各实验区的校长和老师们,那么,我们的研讨就不仅仅是为了年会。每一个实验区如果要想脚踏实地去做“每月一事”,我们就要分析“在这里”的现状,要清楚地知道到哪里去?只有当校长、老师们都清楚了,学生、家长也清楚的时候,那我们去做“每月一事”,我们就有了清晰的方向。   第三个问题 —— 我们如何去哪里?
  或者说我们如何抵达那里?这两天的讨论,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案。
  首先是“融合”。这是昨天的沙龙现场生成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我非常同意。当我们走在新教育的路上,如何朝向幸福完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教育实验有“十大行动”,也就是说十条道路。实际上,还不止十条道路,比如“教师发展”“文化立校”等。这些道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依赖,从理念、精神、行动等多个方面,从环境、媒介、人等多个维度共同编织出通向幸福完整的光明之路。也就是说,新教育的“十大行动”和新教育“每月一事”的主题是相互联系着的。所以,我们做“每月一事”,不是为“每月一事”单独造一条高速公路,而是首先要用“融合”的方式,让“每月一事”与其他九大行动产生深刻的联系,发挥整合的强大效应。
  比如,“书香校园”“共写随笔”中的“晨诵午读暮省”,阅读与自省本身就是“每月一事”的两大主题,其他主题也需要通过晨诵午读暮省来认知与省悟。“卓越口才”与“每月一事”的“演讲”主题也一致,“每月一事”和“完美教室”,看起来是两件事,但交织、融合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明年新教育年会的主题是“家校合作共育”,这与“每月一事”也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儿童的大部分生活习惯,其实在家已经基本养成,学校里倡导的许多习惯,一定需要与家庭合作共育。当然,“每月一事”还要和儿童生活相融合,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和核心素养要求相融合。不过“每月一事”首先需要与新教育的各大行动之间深度融合,只有这样,做出来的“每月一事”,才是新教育的“每月一事”。
  昨天孙云晓在这里认真聆听了生命叙事、沙龙研讨等活动中校长和教师们的发言,他对新教育有了更新的认识。他发现,新教育的“每月一事”不同于平时提倡的习惯养成。平时学校里开展习惯养成教育,主要是规训,进行反复的行为训练,这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下的习惯培养路径。新教育不是簡单地理解为习惯养成,新教育是通过“每月一事”来培育习惯,每个月都有主题,每一个主题不是仅指向一种行为习惯,而是指向一个完整的人,指向完整人格的培养。所以,我们不是围绕主题进行简单重复的行为训练,而是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新教育“每月一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还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完整的素养和人格等。昨天海门教师的“每月一事”生命叙事,都在努力地指向一个完整的人,这正是“每月一事”的路径朝向。
  其次是主体。谁是主体?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还是学生?当我们去判断的时候,我们要清晰地知道“每月一事”教育活动中参与的人有哪些。如果不清晰思考,很容易误解成“每月一事”是班主任的事情。其实,新教育“每月一事”在实施中一定是整个班级的所有任课教师、所有学生、所有家长共同深度卷入的过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是主体,只是卷入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当然,学生的习惯养成甚至还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着,教育带着文化传承的使命,应主动与社会建立密切的沟通关系,让社会的大小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习惯养成与人格
  成长。
  其三是课程。“每月一事”最终要形成课程,形成不了课程,它就可能流于活动,尽管活动也是课程,但还无法体系化、固定化。课程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学生素质的结构,课程的形态决定了学生生存的质态,课程在学校的存在方式决定了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基本状态。我认为,“每月一事”的每一个主题就是一门课程,是一门关于习惯养成、完整人格的综合性课程。同时,新教育“每月一事”,要与学科整合,既是主题性综合课程,又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并且是处于动态生成的课程,不断被创造、丰富和完善的课程。所以,在“每月一事”实施过程中,需要一种停一停的生命姿态。我们在路上停一停,看一看,想一想,是快还是慢,什么来决定?主体来决定,课程来决定,更重要的是朝向来决定。你做的是新教育的“每月一事”,走的是新教育的大道,必须朝向幸福完整。
  最后是反省。新教育实验从一开始的“六大行动”到现在的“十大行动”,有的是理念、行动的方向,还没有现成的课程。它需要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反省,在反省中不断创造的。因此,在推行“每月一事”的道路上需要不断进行反省,且行且思。这三天的开放周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新教育团队共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聆听、观察、交流、研讨等,这就是在反省。新教育就需要这样一种品质。“每月一事”同样需要这种品质,不断地完善、修正,再往前走。只有通过这种反省,我们才有可能梳理得更加清晰,方向把握更准确,路径设计才能更精准。新教育“每月一事”研究的道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这是我在开放周期间形成的一些思考,不一定很成熟,与大家分享的目的就是希望带着这些思考再出发。我坚信,有全国新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新教育实验的每一条道路都会,让更多的教
  师和学生走向幸福完整的教育
  生活。
其他文献
油价参数直接决定着一个油田开发项目生产周期内每年的收入水平,其敏感性最强,与项目经济效益关联度最高。经济评价中的油价参数是对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油价水平预期,有着
广西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结对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全部参与,这是广西首次以文件形式规范学校间
2007年9月20—21日“2007东北亚石油经济论坛”在北京亚洲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中、日、韩三国能源研究机构的专家、大石油公司CEO、石油企业家和石油经济工作者共200多人出
上海市闵行区君莲学校创建于2011年9月,是由闵行区教育局和颛桥镇双管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环境优美,教学理念先进。在校长郑菊兰的带领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
<正>浙江省台州市金清中学创办于1956年,学校位于美丽的东海之滨,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金清镇。学校占地110亩,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被台州市政府评为"花园式单位"
一、班会项目设计原则  1.目的性:紧扣主题。项目活动最重要亦是最核心的要求是项目设计要与班会主题保持一致。其所有的设计理念、设计结构以及设计的每个步骤环节均需要时时考虑班会的整体性主题。  2.时效性:执行周期短。时效性是主题班会项目设计的第二个原则。因为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班主任用于班会课的时间非常有限,一般每周才有一次班会,因此采用项目学习理论来设计班会就必须考虑活动的时效性,即活动执行周期
从2005年开始,国务院通过“国八条”“国五条”等一系列的政策对价格快速上涨的房产交易市场进行价格和供需等方面的调控,然而2014—2015年上海公积金贷款政策不断地放宽,同
2006年我国柴油表观消费量为11646万吨,增幅为6.3%,交通运输和农业用柴油占总消费量的80%以上;柴油产量为11653万吨,增幅为5.5%,受柴汽比的制约,增速开始放缓。2006年我国柴油市场结束
"探秘物质的组成与结构"项目中,活动以化学发展史为背景线索,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依托在科学史的背景下,体现阅读的思维活动,并注重从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重视模型建构,通过搭建和
高校食堂是学校重要的服务保障部门,事关师生健康和学校稳定。上海大学食堂在全面推进“六T”管理以来,改进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优化了食堂的功能布局,提高了食堂的服务效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