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伍尔夫小说理论之真实观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ao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小说创作与小说理论相互融合共同向现实主义传统小说发起了挑战。伍尔夫因其自身精神气质、生命观及所在文化圈的影响而形成的“内在真实观”立足于坚实的心理时间观基础上。是她与现实主义小说家论战的“先声”。伍尔夫的“内在真实观”通过文学视角的两次“聚焦”解构了传统小说创作的真实观.但这并非完全抛弃小说传统的凭空出世.而是植根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里的大胆尝试。“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是伍尔夫小说理论的鲜明特色.立足于“传统性”与“现代性”两方面的审视更符合其理
其他文献
目的:在瑞典儿童群体中,研究瑞典语译文的出院后行为学问卷调查(PHBQ)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利用回译的方法,将PHBQ翻译成瑞典语。340名2~13岁间的小儿被纳入研究对象,均曾有过麻醉
在贵州高海拔地区织金县采用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和平衡施肥技术,马铃薯产量为 14.9 t/hm2,超过当地平均产量1.5倍,钾肥配施可增产马铃薯1.0~2.5 t/hm2,增幅8.06%~20.63%,施钾产
晚唐僖宗幸蜀与玄宗幸蜀的历史相似性,导致这一时期集中出现了以马嵬、西施为题材的咏史诗,这类诗歌结束了以往女色误国的论调,大都持兴亡与杨妃、西施无关之说.历来人们认为
作为社会变革中一种“社会场”,文化制约着制度变革的深度、广度和速度,决定着制度变革的效率,先进的文化赋予新制度以真正的生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变革,呼唤传统文化
对197名新生儿的脐带血中的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进行测定以评价其作为感染标记物的价值。16名新生儿发生了感染,PCT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
目的:探讨天然化合物石蒜碱和新藤黄酸对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功能的生物学效应,阐明天然化合物影响破骨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探索天然化合物石蒜碱在体内对破骨细胞相关骨溶
"NP不NP'谁NP'"是现代汉语口语中的一种确指反问格式"NP不X谁X"的子格式之一。该格式由"NP+不NP'"(陈述性否定句形式)和"谁+NP'"(反问句形式)整合而成,语义强调"NP肯定具有NP'所指明的性质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