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家庭的收入越来越多,农村用电量也逐年增大。农村电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网的建设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新时期农网的建设规划,不仅要考虑当地实际情况,也应考虑到超前性,保证农村电网的长久发展。本文分析了农网规划的现状,指出目前规划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一些加强农网规划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331-02
1.前言
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增多增大,对电网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并经济实用,但我国农村电网中存在许多问题,其安全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比如农网规划建设期间就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未准确预测几年内的负荷增长情况,对电线杆、变压器等电力设施的位置摆放过密或过疏等问题。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新农村事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用电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村用电增长迅速,这更要求农村电网在规划建设阶段应更具科学合理性。
2.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 农网结构不合理、缺乏长久规划
2.1.1 在规划建设农网结构时,由于农网设计投入资金短缺,造成很多负荷都是采用单端供电,网络结构多采用辐射型,当有新增负荷时,往往采用就近T接线的方法临时应付;
2.1.2 在新架设或技改农网设计容量时,设计人员多为仅考虑当地当时实际情况,对农村配电网的现状分析不全面,用电量预测不准确,投入运行后供电能力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由于农网存在基础数据信息完善、统计有效数据不准确、文字表达模糊等问题,使得在规划建设新的农网时无法准确的分析最真实的有效数据,同时农网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相对比较欠缺,仅依靠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随便就制定出农网的一种规划方案,造成建设农网时容易出现结构上的较大失误。
2.2 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差距大
2.2.1 由于农村山地面积广、农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高的特点,采用双回路或双电源供电等可靠性高的供电方式,在架空线路、电缆、电线杆等硬件上的投资会很大,同时由于在农网建设过程中缺少统一的造价标准,故建设成本投资在各方评定时也难以确定最低标准。
2.2.2 由于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农村居民拥有的电器设备及数量也比较单一,耗损电量较低,需要回收农网建设投资那就需要很长时间,还有的自然村农网建设投入资金根本无法回收,如长塘供电所四围村委会罗坑自然村投入三十多万元建设的农网工程,一个台区用户才五个,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用户外出務工,偶尔在家用电的才二、三个用户,每月供电量也不超过250KWH。如表1。
2.2.3 农网在规划时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充裕,简化了设计,在以后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如对供电系统是否可靠与线损率高低的论证缺失,容易造成电网投入运行后出现停电等故障状况、并且网损较大,不符合电网的经济运行要求。
2.3 农网配置的各种设施、负荷电能利用效率较低。
2.3.1 电力企业收取的电费均是通过计算用户负荷的有功消耗得来的,但在网络中传输的电能不仅包括有功功率还包括无功功率,各类型的非线性负载都会从电网吸收一部分无功功率进行“吞吐”,无功电流流经阻性负载时也会产生热能消耗掉。
2.3.2 目前农网在规划时缺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意识,同时缺少对电能质量的管理,多采用负荷的非线性因素。农网规划设计时没有预留出相应的空间位置,装设带无功补偿专用配变电柜或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为企业供电,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3.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应对措施
3.1 健全规划建设机制
3.1.1 规划原则的制定
在设计农网结构时,要按照简单、规范的原则进行线路设计,同时要适当增强主干网络的可靠性及适应性,为电网的后期改造奠定基础,保证电网的可持续长久发展;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农网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客户先在已有电网上进行新设备等的测试,达标后便可投入新电网的建设中去;10KV电压等级在配电网中有着较多优点,要积极发展10KV公用线路,尽量采用环网供电,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3.1.2 规划区域
规划的区域主要分为中压电网和配电网俩种类型,对于地理面积广、工业厂区较密集的城镇,可以选为中压电网来进行规划设计,要对110KV和35KV等输入电源点合理安排位置;对于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可以适当进行合并处理,依据10KV电力网络分布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规划,保证规划的合理性。
3.1.3 网络结构的选择
辐射型网络结构最为简单,但供电可靠性较差,在规划设计新的电网时要根据用户负荷的重要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备用供电手段。一般选用手牵手模式供电,并对电网进行闭环设计、开环运行,来保障N-1的安全准则。
3.2 科学规划农网、提高改造水平
3.2.1 规划农网
在对农网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周边城市的电力网络情况,同时也应考虑到乡镇的发展规划,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3.2.2 优化农网
加强10KV配电网的规划建设,2013年将35KV老园站10KV长塘线716甲线#65杆与110KV下车站10KV长塘线701乙线78T1开关联络成手牵手的环网结构,解决了原来总长106KM的10KV长塘线采用单一辐射型供电网,在有故障时全镇范围内6000多用户全部断电的情况,现优化了长塘供电网络实现手牵手的供电网使得长塘供电所的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下图1、图2 3.2.3 设计原则
对于低压台区,應遵循“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电力走廊时,一般位于公路旁,不影响农民耕种,同时方便日常运行维护;
3.2.4 布点原则
制定合理的配电台区,为居住集中的用户配备变压器,对居住较分散的用户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变压器,在保证用户安全用电的同时节约线路建设成本;加强线路的防雷保护,设置避雷线等。
3.3 降损节能、改善电能质量
3.3.1 农网中电能浪费现象严重,且供电质量不高。
3.3.2 为节约能源,提高供电质量,在规划电网时应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选择低能耗配电变压器,如S11以上节能环保型变压器;还有非晶合金配变空载损耗低,其特点在平时负载率低、节假日负荷突增的农村地区特别适用,可以降低配变空载损耗有效解决线损问题,又可以解决负荷高峰时用电需求问题。
3.3.3 加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网络中的无功损耗,一般在负荷或变压器处进行就地无功补偿,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使用广泛;
3.3.4 更换或者改造一些高能耗的电器设备,采用有载调压式的变压器可以随负荷大小而变,时刻保持最高工作效率。
4.总结
作为央企体制改革试验田,南方电网坚持“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宗旨,履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使命,农网规划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农村电网,并对未来几年符合增长情况做出预测,设计更为安全可靠的网络结构,加强各变电站之间的相互调送能力,建设成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灵活的现代化农村电网,为农村经济发展做一份贡献。
5 致谢
感谢宋传峰(生技部)对本文的修改提供了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于黔.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 冯吉雄.对农网规划建设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
[3] 张磐.谈新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议{J}.价值工程,2013.
[4] 曾四鸣.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1-0331-02
1.前言
目前我国农村配电网数量和规模都在逐年增多增大,对电网的最基本要求是安全、可靠并经济实用,但我国农村电网中存在许多问题,其安全可靠性无法得到保证,比如农网规划建设期间就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未准确预测几年内的负荷增长情况,对电线杆、变压器等电力设施的位置摆放过密或过疏等问题。随着国家积极推进新农村事业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迅速、农民生活用电增加、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这些因素都导致农村用电增长迅速,这更要求农村电网在规划建设阶段应更具科学合理性。
2.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2.1 农网结构不合理、缺乏长久规划
2.1.1 在规划建设农网结构时,由于农网设计投入资金短缺,造成很多负荷都是采用单端供电,网络结构多采用辐射型,当有新增负荷时,往往采用就近T接线的方法临时应付;
2.1.2 在新架设或技改农网设计容量时,设计人员多为仅考虑当地当时实际情况,对农村配电网的现状分析不全面,用电量预测不准确,投入运行后供电能力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用电需求。由于农网存在基础数据信息完善、统计有效数据不准确、文字表达模糊等问题,使得在规划建设新的农网时无法准确的分析最真实的有效数据,同时农网的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相对比较欠缺,仅依靠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随便就制定出农网的一种规划方案,造成建设农网时容易出现结构上的较大失误。
2.2 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差距大
2.2.1 由于农村山地面积广、农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高的特点,采用双回路或双电源供电等可靠性高的供电方式,在架空线路、电缆、电线杆等硬件上的投资会很大,同时由于在农网建设过程中缺少统一的造价标准,故建设成本投资在各方评定时也难以确定最低标准。
2.2.2 由于农村人口流动性较大,农村居民拥有的电器设备及数量也比较单一,耗损电量较低,需要回收农网建设投资那就需要很长时间,还有的自然村农网建设投入资金根本无法回收,如长塘供电所四围村委会罗坑自然村投入三十多万元建设的农网工程,一个台区用户才五个,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用户外出務工,偶尔在家用电的才二、三个用户,每月供电量也不超过250KWH。如表1。
2.2.3 农网在规划时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充裕,简化了设计,在以后的日常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如对供电系统是否可靠与线损率高低的论证缺失,容易造成电网投入运行后出现停电等故障状况、并且网损较大,不符合电网的经济运行要求。
2.3 农网配置的各种设施、负荷电能利用效率较低。
2.3.1 电力企业收取的电费均是通过计算用户负荷的有功消耗得来的,但在网络中传输的电能不仅包括有功功率还包括无功功率,各类型的非线性负载都会从电网吸收一部分无功功率进行“吞吐”,无功电流流经阻性负载时也会产生热能消耗掉。
2.3.2 目前农网在规划时缺乏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意识,同时缺少对电能质量的管理,多采用负荷的非线性因素。农网规划设计时没有预留出相应的空间位置,装设带无功补偿专用配变电柜或加装无功补偿装置为企业供电,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
3.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应对措施
3.1 健全规划建设机制
3.1.1 规划原则的制定
在设计农网结构时,要按照简单、规范的原则进行线路设计,同时要适当增强主干网络的可靠性及适应性,为电网的后期改造奠定基础,保证电网的可持续长久发展;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进行农网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客户先在已有电网上进行新设备等的测试,达标后便可投入新电网的建设中去;10KV电压等级在配电网中有着较多优点,要积极发展10KV公用线路,尽量采用环网供电,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3.1.2 规划区域
规划的区域主要分为中压电网和配电网俩种类型,对于地理面积广、工业厂区较密集的城镇,可以选为中压电网来进行规划设计,要对110KV和35KV等输入电源点合理安排位置;对于规模较小的自然村可以适当进行合并处理,依据10KV电力网络分布的情况来进行相应的规划,保证规划的合理性。
3.1.3 网络结构的选择
辐射型网络结构最为简单,但供电可靠性较差,在规划设计新的电网时要根据用户负荷的重要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备用供电手段。一般选用手牵手模式供电,并对电网进行闭环设计、开环运行,来保障N-1的安全准则。
3.2 科学规划农网、提高改造水平
3.2.1 规划农网
在对农网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周边城市的电力网络情况,同时也应考虑到乡镇的发展规划,相互适应相互协调,促进农村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3.2.2 优化农网
加强10KV配电网的规划建设,2013年将35KV老园站10KV长塘线716甲线#65杆与110KV下车站10KV长塘线701乙线78T1开关联络成手牵手的环网结构,解决了原来总长106KM的10KV长塘线采用单一辐射型供电网,在有故障时全镇范围内6000多用户全部断电的情况,现优化了长塘供电网络实现手牵手的供电网使得长塘供电所的供电可靠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如下图1、图2 3.2.3 设计原则
对于低压台区,應遵循“小容量、多布点、短半径”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电力走廊时,一般位于公路旁,不影响农民耕种,同时方便日常运行维护;
3.2.4 布点原则
制定合理的配电台区,为居住集中的用户配备变压器,对居住较分散的用户选择合适的位置放置变压器,在保证用户安全用电的同时节约线路建设成本;加强线路的防雷保护,设置避雷线等。
3.3 降损节能、改善电能质量
3.3.1 农网中电能浪费现象严重,且供电质量不高。
3.3.2 为节约能源,提高供电质量,在规划电网时应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现象,选择低能耗配电变压器,如S11以上节能环保型变压器;还有非晶合金配变空载损耗低,其特点在平时负载率低、节假日负荷突增的农村地区特别适用,可以降低配变空载损耗有效解决线损问题,又可以解决负荷高峰时用电需求问题。
3.3.3 加装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网络中的无功损耗,一般在负荷或变压器处进行就地无功补偿,静态无功补偿装置SVC使用广泛;
3.3.4 更换或者改造一些高能耗的电器设备,采用有载调压式的变压器可以随负荷大小而变,时刻保持最高工作效率。
4.总结
作为央企体制改革试验田,南方电网坚持“对中央负责,为五省区服务”的宗旨,履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全力做好电力供应”的使命,农网规划建设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农村电网,并对未来几年符合增长情况做出预测,设计更为安全可靠的网络结构,加强各变电站之间的相互调送能力,建设成布局合理、管理科学、运行灵活的现代化农村电网,为农村经济发展做一份贡献。
5 致谢
感谢宋传峰(生技部)对本文的修改提供了宝贵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于黔.加强农村电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
[2] 冯吉雄.对农网规划建设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0.
[3] 张磐.谈新农村电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规划建议{J}.价值工程,2013.
[4] 曾四鸣.河北南网农村配电网建设与改造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