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从两个方面谈了个人的切身体会:一方面新方案的实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实际困难。
关键词:新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际教学 体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两个重要文件。文件对目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一个专门、全面、系统和具体的部署安排,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方案”或叫做“05方案”。在新方案中,把原来的七门课程优化整合为四门,其中旧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优化整合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承担这门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新方案的“基本原理”课谈几点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新方案的实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首先,新方案的提出,加强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
先前,高校的公共理论课虽然已被确定为必修课和重点,但实际上总是不被重视。比如在课时安排、教学时数、多媒体教室使用等方面总是处于次要地位,总是当配角;因公共理论课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这原本属于特等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却被部分人误解,认为公共理论课教师不必具有专业性,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讲公共理论课,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觉到公共理论课教师低人一等。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很多理论课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对教学缺乏创新和钻研,应付了事。而学生都知道公共理论课是学校强调的重点,然而却始终对公共理论课不感兴趣,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感。有的大学生对待公共理论课的态度是觉得公共理论课枯燥乏味,甚至很多与中学政治理论课重复,可上可不上;实在碍于纪律和情面不得不到时,就在课堂里看课外书或者干脆打瞌睡;同时公共理论课一般课时少,班级多,排的都是大课,学生人多嘴杂,要求各异,且课堂纪律不好维持,讲课吃力,使得很多公共理论课教师感觉授课难度比较大,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太好。
针对上述情况,教育界一直在研究如何改变现状,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方案的提出,是对公共理论课改革的巨大推动。通过中央文件的下发,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任课教师,甚至是学生,切实从思想上加深了对公共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召开专门会议,下达专门文件以保证贯彻落实好新方案;教师也开始加强自身学习和专业培训,针对新方案研究新教学方法,学生也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定程度上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其次,新方案的“基本原理”大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逻辑性,使得教也方便,学也明确,更有利于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旧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这三个方面分门别类的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对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支学科的建设,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但是,问题在于,不能只有分解而没有综合,只有部分没有整体。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分割成三部分,在不同的学期,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这就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逻辑性,给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都带来了不便。教师讲课时,总要延伸部分知识以说明问题,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也没弄清楚三部分的逻辑联系,更别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认识。而新方案将三部分优化整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支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理论归宿,这样就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整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教师授课时很容易有完整的脉络,学生听课也便于形成整体认识。
再次,新方案的实施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加强了教师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知识内容上扩展很多,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讲授这门课程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难题。我们都清楚,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是一位教师从头讲到尾,而且是一位教师专攻一门课,那么在新方案中就会面对这样一些现实:原先讲授“哲学原理”的教师,有可能对“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够;原先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教师,有可能对“哲学原理”研究不够。再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重新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积极地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地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重视并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德学双馨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重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梯队的建设,发挥团队精神,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顺利实施新方案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二、在新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个人教学中,感觉课时太少,54课时不能讲完全部内容。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我个人的因素,但是其他代这门课的同事也都反映这个问题,所以这是具有普遍性的。那么如何解决此问题呢?当然有两个途径:第一种途径就是增加课时量。当然,这一途径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所以也不多说。第二种途径,就是我们任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整体性与重点性的结合。
我们先来说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三大构成部分是非常紧密的、逻辑的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深刻理解它的这种内在逻辑,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区别开,所以关于几大部分的内在联系,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就像吴倬老师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贯穿于各个部分和整个体系的基本线索,这就是它的全部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以坚持真理的科学尺度和坚持为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服务的价值尺度的统一为客观依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的这一基本要求”①。
接着我们再看重点性。在工作当中,一般规律就是照顾全面,但要突出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突出重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门课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内容含量很大,知识点非常多,涉及的面非常广泛,而学时有限,这方面前文我们也讲到了。如果平均用力,按照传统方法去讲,根本不可能讲完。而且即便是讲到的知识点,也肯定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学生听课也是听了跟没听差不多,不可能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必须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其次,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学不能好高骛远,要尊重现实,脚踏实地。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文件说得很清楚: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局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54个课时的讲课过程之中,要到达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都清楚,接受某一种观念,是以认可某一观念为前提和基础的。而目前我们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根本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意义,所以无论是基本原理课还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正确认识,除此以外,都是空谈。当然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教师讲课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多元化、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社会实际等等。我个人认为,要想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的教学目的,课上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工作可能需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下去完成,比如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课余时间教师的人格导向等等,这些方面可能在达到培育学生正确政治思想观念的教学目标上更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2期.
[2]赵燕.对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8期.
[3]石云霞.关于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9.
[4]石云霞.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找准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5]靳辉明.关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8期.
关键词:新方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实际教学 体会
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两个重要文件。文件对目前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了一个专门、全面、系统和具体的部署安排,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方案”或叫做“05方案”。在新方案中,把原来的七门课程优化整合为四门,其中旧方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优化整合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承担这门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对新方案的“基本原理”课谈几点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新方案的实行,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首先,新方案的提出,加强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
先前,高校的公共理论课虽然已被确定为必修课和重点,但实际上总是不被重视。比如在课时安排、教学时数、多媒体教室使用等方面总是处于次要地位,总是当配角;因公共理论课是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这原本属于特等重要的标志性特征却被部分人误解,认为公共理论课教师不必具有专业性,随便什么人都可以讲公共理论课,授课教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感觉到公共理论课教师低人一等。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很多理论课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专业要求,对教学缺乏创新和钻研,应付了事。而学生都知道公共理论课是学校强调的重点,然而却始终对公共理论课不感兴趣,反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感。有的大学生对待公共理论课的态度是觉得公共理论课枯燥乏味,甚至很多与中学政治理论课重复,可上可不上;实在碍于纪律和情面不得不到时,就在课堂里看课外书或者干脆打瞌睡;同时公共理论课一般课时少,班级多,排的都是大课,学生人多嘴杂,要求各异,且课堂纪律不好维持,讲课吃力,使得很多公共理论课教师感觉授课难度比较大,实际教学效果也不太好。
针对上述情况,教育界一直在研究如何改变现状,增强公共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方案的提出,是对公共理论课改革的巨大推动。通过中央文件的下发,无论是学校管理者,还是任课教师,甚至是学生,切实从思想上加深了对公共理论课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召开专门会议,下达专门文件以保证贯彻落实好新方案;教师也开始加强自身学习和专业培训,针对新方案研究新教学方法,学生也在这样的氛围中一定程度上体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其次,新方案的“基本原理”大大加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逻辑性,使得教也方便,学也明确,更有利于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
在旧方案中,马克思主义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这三个方面分门别类的研究和讲解马克思主义,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对这些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规律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分支学科的建设,这种分门别类的研究今后还会继续下去。但是,问题在于,不能只有分解而没有综合,只有部分没有整体。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被分割成三部分,在不同的学期,由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这就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逻辑性,给教师讲课和学生听课都带来了不便。教师讲课时,总要延伸部分知识以说明问题,学生学完所有课程也没弄清楚三部分的逻辑联系,更别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整认识。而新方案将三部分优化整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是理论支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理论归宿,这样就把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完整地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教师授课时很容易有完整的脉络,学生听课也便于形成整体认识。
再次,新方案的实施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加强了教师提高自我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知识内容上扩展很多,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讲授这门课程也面临着很多新的难题。我们都清楚,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是一位教师从头讲到尾,而且是一位教师专攻一门课,那么在新方案中就会面对这样一些现实:原先讲授“哲学原理”的教师,有可能对“政治经济学”研究不够;原先讲授“政治经济学”的教师,有可能对“哲学原理”研究不够。再有,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也有一些新的问题,需要重新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央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积极地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地改进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重视并加强师德建设,发挥德学双馨的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重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梯队的建设,发挥团队精神,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顺利实施新方案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二、在新方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中,我个人认为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个人教学中,感觉课时太少,54课时不能讲完全部内容。当然,这里面不排除我个人的因素,但是其他代这门课的同事也都反映这个问题,所以这是具有普遍性的。那么如何解决此问题呢?当然有两个途径:第一种途径就是增加课时量。当然,这一途径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所以也不多说。第二种途径,就是我们任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做到整体性与重点性的结合。
我们先来说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它的三大构成部分是非常紧密的、逻辑的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深刻理解它的这种内在逻辑,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理论特征,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理论区别开,所以关于几大部分的内在联系,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就像吴倬老师说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贯穿于各个部分和整个体系的基本线索,这就是它的全部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以坚持真理的科学尺度和坚持为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进步服务的价值尺度的统一为客观依据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必须重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相统一的这一基本要求”①。
接着我们再看重点性。在工作当中,一般规律就是照顾全面,但要突出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课,突出重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门课涵盖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内容含量很大,知识点非常多,涉及的面非常广泛,而学时有限,这方面前文我们也讲到了。如果平均用力,按照传统方法去讲,根本不可能讲完。而且即便是讲到的知识点,也肯定是蜻蜓点水,缺乏深度;学生听课也是听了跟没听差不多,不可能达到教学要求。所以必须抓住重点,突出重点。
其次,在新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学不能好高骛远,要尊重现实,脚踏实地。
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目标,文件说得很清楚:要着重讲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个人认为,这个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局限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54个课时的讲课过程之中,要到达这样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大家都清楚,接受某一种观念,是以认可某一观念为前提和基础的。而目前我们大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还存在很多问题,甚至根本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意义,所以无论是基本原理课还是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解决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正确认识,除此以外,都是空谈。当然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教师讲课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是否多元化、教学内容是否贴近社会实际等等。我个人认为,要想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想的教学目的,课上只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的工作可能需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下去完成,比如课下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课余时间教师的人格导向等等,这些方面可能在达到培育学生正确政治思想观念的教学目标上更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倬.关于开设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思路与措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2期.
[2]赵燕.对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的思考.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8期.
[3]石云霞.关于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的若干思考.思想理论教育,2006.9.
[4]石云霞.坚持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找准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着力点.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5]靳辉明.关于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几点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