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课改的思考

来源 :教材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省普通高中轰轰烈烈的新课改已经全面启动,作为教学第一线的一名老师,新课改给我和学生带来的酸甜苦辣,感触颇多。在紧张的第一学期的教学中,不断有新的问题出现,许多矛盾与困惑急需解决。面对新课改,是我们的观念更新跟不上时代要求?还是我们的教学模式变得太快让学生们一时难以适应?
  第一个问题是关于探究式教学的运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结合老师的引导,经过合作探究、思考,最后解决问题。这在理论上是一种非常合理、非常科学的获取新知的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并不是那么理想:一是时间不够的问题,学生没有多余的课外时间去收集一些必备的相关资料,如果每门课程都需要这样做的话,那即便是牺牲了睡眠与吃饭时间也是不够用的,这样一来,很多的探究活动效果就不如设想的那么好。二是信息来源受很多因素的制约。在相对发达的地区或学校,学生的信息来源较多些,如果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基本是能够搜寻到所需的材料。但对于来自农村或教学资源薄弱地区的学生来说,有些新课改的探究内容,比如,上网查资料或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开展一些调查等就是一件无法完成的难事。而我省的农村学生并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该怎样正确地关注他们,让新课改在他们身上不要流于形式呢?三是学生已往的认知水平与现在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课改的起点较高,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和初中积累的有限知识无法满足这种高起点、高标准的课程要求,这就让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很吃力,有些跟不上,直接导致了探究式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第二个问题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新课改的大潮中该如何定位。所谓“教无定法,教无常法”,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新课改、新模式,而不注重自己的教学实际,脱离学生、脱离课堂去授课,只会走入教条主义的泥沼。我对所教的每个班的学生进行过简单抽样调查,询问他们是老师多讲点还是自己多探究些学习效果好?他们的回答基本是一致的,认为他们自己还不会发现问题,更不会解决问题,希望老师能多讲点;老师讲的清楚、明白,容易记住。由此可以看出,在学生眼里,传统的讲授法依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便于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千万不可否定传统、否定过去。那么我们对传统的优秀的教学方法该如何合理地利用呢?该如何把握其使用的度呢?既做到教学效果良好,又与新课改理念不违背,这需要我们全体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多媒体使用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可以比较直观地生动地展现较为枯燥的知识,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能够容纳丰富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在有条件的学校,这种教学手段是被极力推广应用的,新课改也强调多采用这种方式教学。除了条件还不具备的学校感到为难外,能够使用的学校效果究竟如何呢?教师辛辛苦苦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心制作了课件,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眼球,取得一节既有丰富的知识又生动直观有趣的教学效果。但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的呢?据学生普遍反映,他们不大喜欢用多媒体上课。原因是用多媒体教学一节课下来感觉什么也没学到,什么也没记住,重点难点更是云里雾里,知识结构记不清楚、记不完整。“当时上课的时候觉得挺好,挺新鲜,但下课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这是他们普遍的说法。这也是科学家得出的儿童看电视不宜于记忆的原因吧。学生的建议是适当使用多媒体,不要节节课都用。“每个老师每天都用的话,我们很是受不了。”一位学生如是说。的确,多媒体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与理解。我们在给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感知画面的同时,可曾考虑过有多少能让他们印象深刻或永远铭记?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学生的考评。新课改的理念是让学生快乐地学、轻松地学。要真正地实现这一点,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但事实上我们的考试依旧雷打不动地进行,并且继续有评比、有比较。面对考试(高考)一切关于新课改的说教都成了美丽的泡影!有考试就有比较、就有竞争、就有压力、就有教育的一切不良症状。而新课改虽然也强调要改变学生的评价模式,采用学分制,注重平时的表现,不以一次考试定终身,强调要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新的高考模式并未出台,这些说法就无法真正地落到实际。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最佳的检验方式依然是考试。这个问题成为新课改的瓶颈。《学生成长过程记载表》和《学生档案袋》可以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平时表现,但考试成绩在总分评定中占了50%的比例,而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实践活动等内容又有很大的弹性,学生家长和老师最终看重的还是每次考试的成绩。
  第五个问题是关于学生的减负问题。这个问题是上述问题所导致的结果。按理来说,新课改下的高一新生应该比他们的学长们更轻松、更愉悦地成长在校园。可事实并不如此,我接触过的每位学生,问及此问题,他们的回答基本是:“累,很疲倦,想睡觉,比中考那会还紧张……”难道我们千辛万苦推行的新课改换来的就是学生这样的感受吗?这是多么的可悲啊!再问问新课改下老师们的感受,也是一个字:“累,忙!感觉不会教了!”“不知道该怎么教才好,只是每天都很忙!”这样的言语从我们老师的口里道出,也是多么的令人痛心啊!难道我们以减负为主旨的新课改最终却是让师生在倍感疲倦的同时又收效甚微?恐怕不应该是这样的。
  面对这些问题与困惑,解决的办法与出路在哪里?笔者以为,从思想上来看,提升教师新理念,追求高效课堂恐怕是重中之重。
  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健康地成长并获取生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并改造世界的各方面技能。而教学效率的高低也是教师能力高低的问题。如果老师连自己的40分钟课堂教学都把握不住,怎能要求学生去提高他们的能力呢?高效的课堂+愉快的课外活动=素质教育,才是新课改追求的目标。而高效的课堂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关键!要真正做好这一点,需要我们教师倾注一生的心血。
  首先,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用全身心的精力去浇灌。不一定非要用最新的教学方式,不一定把任何问题都拿来让学生去探究。该探究的就探究,比如,学生对几种消费心理的探究效果就很好;该讲授的就讲授,比如,对价值量、价值规律等知识点就必须通过老师的精讲学生才能消化理解。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从课堂实际出发、一切从教学实际出发!唯有做好这个“三实际”,才能真正做到“三贴近”。让所有的教条、所有的空谈都远离课堂,远离教学。这应该是新课改实施中教师应该具有的第一思维,第一理念!
  其次,教师要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服务主要是为学生的思想服务。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知识上的缺陷与困惑,从而很有针对性地、目的性很强地去纠正弥补;要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气质特征,从而更好地驾驭他们的思维动向,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要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从而对他们的行为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并寻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为学生服务,为他们的思想的服务,做他们思想上的指路灯、航行塔,是我们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只有把这个观念牢牢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我们的教育才会按预定的设想顺利前进。
  最后,要打造教师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教师的精神世界有多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有多精彩!教师的内心世界有多阳光,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有多灿烂!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充满情趣。除了教书,教师应该还有许多事情去做,我们可以去旅游、去健身、去唱歌、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要知道我们的业余生活也是学生乐于关注与模仿的。我们要一改过去只会教书的呆板形象,给自己多充电,多些放松的空间与时间!但现在教师的工作压力很大,大家普遍感到紧张、疲倦,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教师生活怎会造就出具有创造力的学生呢?所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与工作压力,让教师轻松地教也应该是新课改的题中之意。作为教师,积极改变自身,让自己每天都充满活力、充满快乐的工作和学习,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单位:甘肃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加强电子阅览室的管理,一定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做好读者引导和维护设施等工作,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对美元始终保持单位升值趋势,且波动幅度不断加大。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类型属于投资拉动型,进出口贸易对GDP的贡献相对较小,而人民币汇
新课程提倡的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我们要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新知识的全过程,积极创新思维,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已经实施了多年,几经困惑,几许彷徨,直面挑战,不断探索,如今,几经风雨,我们终于见到了艳丽的彩虹,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一、组织探
教育实习是中等师范的一门必修课。认真研究教育实习工作,总结教育实习经验,对办好师范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小学教师,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看,
高速公路收费站采用的顶锥式膜结构在遭遇大风之后,容易出现破坏。对此种类型的膜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结构风压分布数值模拟,得到此类结构在锥顶处的风压远远大于常规设计取用的数
这几年来“减负”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教育工作者一块挥之不去的心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动真格,出措施,重权出击,“减负”势在必行。但静观反思,是否所有学生负担都重,减掉哪些过重负担,如何实现减负提质呢?这些都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站在教育发展、人才培育的角度,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减负”不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且是培养个性化人才的需要。但“减负”既不能平
一、教育路上苦求索,只为幸福永相伴  1997年,我参加工作,工作之初,对教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和渴望。憧憬着学生的思想在自己的点拨下飞扬,渴望着师生的生命在教学中得以丰厚。可随着工作时间的推移,感觉自己教学过程中,成功的案例很少,失败的案例倒是很多。  诸多的失败案例让我感到自身的浅陋与不足,怎样能够提升自我?怎样能让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少一些失败,多一些成功呢?在什么地方能够解开我心中的迷惑呢?我
期刊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更加重视,对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在英语课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能
期刊编辑必须建立和不断完善法律意识,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期刊的合法权益,维护出版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