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学案”为依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987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疑”能产生动力,孕育着发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关乎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关乎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甚至关乎学生的未来。因此,教师应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为依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益终身。
  [关键词]导学案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综合素养 能力 图形 放大 缩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17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的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预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变换。请同学们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进行探究,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
  一、自主研究
  师(出示下图):拖动电脑鼠标可以将图①分别放大成图②、图③、图④,你认为图( )是图①数学意义上放大后得到的图形?同时说明自己的理由。
  ……
  师(出示图⑤):图⑤是图①放大后得到的图形吗?为什么?
  ……
  师:从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生活中的拉伸有何区别?
  ……
  师:图①到图④,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如果用一个比来表示这种放大的规律,是( )∶( )。(生答略)
  师:请自学课本第38页例1,对解决以上问题也许会大有帮助。(生自学)
  师:你如何理解“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生答略)
  师:如果把例1中原来的长方形按1∶2缩小,长和宽应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各是多少厘米?
  ……
  二、自主巩固
  师:请同学们自主完成课本第39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九的第1题和第2题。
  三、自主反思
  师:通过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的自学,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
  教学实录: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从学习目标来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生答略)
  师:在学习过程中,你有什么想法和疑问?(课前师对学生的学案进行整理和分析,选择几个问题在课上指名学生回答,师做记录,如下)
  生1:两个图形长的比和宽的比不一样,是不是放大或缩小?
  生2:怎样判断一个比是把图形放大还是缩小?
  生3:为什么在说按“几比几”的比放大或缩小时,比的前、后项的顺序与图形的顺序相反?
  生4:书上的练习中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了1.5倍,是按几比几放大的?
  生5:怎样把梯形、平行四边形放大或缩小?
  ……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交流展示
  1.初步认识图形放大的含义。
  师:按照平时的想法,上述图②、图③、图④都是把图①进行放大,但只有一幅图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你认为是哪一幅图?为什么?
  生6:我认为是图④,因为这幅图的长和宽都放大了,看起来比较协调,而图②只是把长拉长了,图③只拉长了宽,所以图②和图③不符合数学意义上的放大。
  师:图⑤是图①放大后的图形吗?为什么?
  生7:不是。和图①相比,虽然图⑤的长和宽都进行了放大,但放大的倍数不一样,所以看起来长方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师:你认为怎样才算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生活中的拉伸有何区别?
  生8: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应该是把图形的每条边都放大相同的倍数;生活中的拉伸只是拉长图形的某一条边,或是图形中每条边放大的倍数不同。
  生9: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应该是形状不变,而拉伸会使图形发生变形,看起来不匀称。
  生10:数学意义上的放大应是按比例放大,而拉伸不是。
  ……
  2.建立概念。
  (1)理解图形的放大。
  师:从图①到图④,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生11: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的2倍,宽也是原来的2倍。
  生12: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宽的比也是2∶1。
  师:谁能把他们的话合起来说?
  生13: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原来的2倍。
  生14: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都是2∶1。
  师:书上是如何概括的?
  生(齐读):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
  师:这里“对应边长的比”怎么理解?
  生15:就是两个长方形的长比长,宽比宽。
  师:用一个比来表示这种变化的规律,你觉得是几比几?   生(齐答):2∶1。
  师:同学们原来都是这么想的吗?还是自学以后的答案?
  生16:我原本认为是1∶2,因为我想的是从原来到现在,原来是1份,现在是2份,所以是1∶2。
  生17:我原来的答案也不是2∶1,我想的是1∶4,因为原来长方形的面积是15cm2,现在的面积是60cm2,所以是1∶4。
  生18:我想的是4∶1,因为我也是想到了长方形面积的比。
  师: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数学书上的规定与大家所想的有何不同?
  生19:书上是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比。
  生20:我来补充。书上是现在和原来对应边长的比,而不是面积的比。
  师:对应边长的比和面积的比相同吗?
  生:不同。
  (2)认识图形的缩小。(略)
  (3)交流练习九的第1题。(重点交流图①到图⑤是按几比几放大的)
  (4)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略)
  (5)交流汇报试一试、练一练以及练习九的第2题。
  三、释疑解惑,合作讨论
  师:课前大家提出了一些问题,通过交流,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来继续讨论。
  生21:“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放大了1.5倍”,我知道这里是按3∶2的比放大的,是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长的比和宽的比。
  生22:我来回答“为什么在说几比几放大或缩小的时候,与图形的顺序是相反”的问题。自学的时候,我也不太明白,后来我上网查,网上说“这个比是新画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对应边长的比,后面我们要学一个知识,叫做比例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和今天的这个比形成对应关系”。
  师:真了不起,还会求助于网络,你帮大家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还有其他同学要发表意见吗?
  生23:我发现比的前项比后项大,表示放大;前项比后项小,表示缩小。
  生24:我是看比值的,如2∶1的比值是2,表示放大;1∶2的比值是1 / 2,就表示缩小。
  师:比值多大时,表示放大?比值多大时,又表示缩小呢?
  生25:比值比1大时,表示放大;比1小时,表示缩小。
  师:还有一个问题。如何把梯形或平行四边形等图形放大或缩小?你能举个例子吗?
  ……
  四、课堂总结,反思提升(略)
  五、修改学案,拓展延伸(略)
  ……
  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而“学案导学”中“先学后教,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充足的思考时间,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基础。
  “学案导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进行前置,且课前的先学过程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有思考才会有疑问,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越深刻,就越容易发现新的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才会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如上述教学中,学生发现和提出的问题都是他们经历充分思考后的真实思维显现,是带有个性思考的发现。同时,“学案导学”能暴露出学生思维过程中的困难、障碍、疑问、错误,利于教师调整教学过程。如上述教学中,有学生认为面积放大了4倍,所以图形是按1∶4的比例放大的。这说明只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知产生矛盾时,才会引发新的思考和新的问题。数学学习离不开思考,学生只有经历充分的思考后,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2.厚实的知识储备,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关键。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过程是建立在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基础上的,需要分析、综合考察事物或现象的各种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从新的角度,发挥想象,提出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问题。”这对于小学生而言,不是简单的事情。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学习新知时,已有的知识储备才可能与新知相互作用,形成认知冲突,进而产生困惑、疑问。所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关键。如上述教学中,教师首先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对问题“哪一幅图才是数学意义上的放大”的正、反例辨析,使学生对数学中的放大有一个初步的感知,接着以“长和宽放大的倍数不同”的反例,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对概念内涵的认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辨析数学中的放大与生活中的拉伸的不同点,使学生完成对概念的定性把握,帮助学生逐步建构新知。当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不了新的问题时,或旧知识与新知识存在“脱节”的情况,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资料、网上搜索、请教家长或同学等)去弥补知识的漏洞,以寻求知识的重组。如教师提出“在描述是按几比几放大或缩小时,为什么是变化后与原来的比”的问题后,学生想到了上网查阅的方法,这样既满足了自己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找到了知识的延伸点,完善了自身的认知结构,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保障。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所谓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所谓心理自由,是在思考问题时没有过多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思考和表达。因此,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首先,“学案导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既能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又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敢说、敢想、敢问、敢于探索及张扬个性,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其次,课上及时的反馈和展示,给予了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既能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又能呈现学生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此外,在“学案导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然后围绕学生学习中产生的问题去展开教学,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研究。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保持学生继续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信心和热情,培养了他们良好的问题意识。
  4.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源泉。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先学后教”强调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从“学会”走向“会学”。数学学习的过程,是“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新问题的提出”的过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长期处于这样“以问启思,以问导学”的学习机制下,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教师课前对学生的学案进行整理与分析,精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课上探究、讨论和交流,日积月累,使学生积累了学习的经验,能够辨别出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什么样的问题没有意义,对学习有促进和发展的作用,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疑”能产生动力,孕育着发现。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关乎学生数学学习品质的提升,关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甚至关乎学生的未来。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导学案”为依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益终身。
  (责编 杜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要坚信“错误”是可利用的。在利用学生的“错误”时,要注重与他们交流。教师应在尊重的前提下,利用好“错误”,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  [关键词]错误 尊重 利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42  在数学课堂练习中,经常会碰到学生出现错误的情况。对于这些“错误”的处理,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摘 要]面对新教材呈现的略有调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将读懂学生、研读教材作为源头活水,传数学思想之“道”,授解题技巧之“术”,真正落实课程标准提倡的“四基”。  [关键词]教材 解决问题 策略 假设 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28  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由一个个数学知识
[摘 要]“分数的意义”这一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单位“1”的含义。通过顺学而导、比较探究、拓展延伸、回顾反思等教学环节,把学生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处,学生在激烈的思维燃烧、智慧碰撞中,拓展对于分数内涵的深刻理解,体会分数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引入;探究;拓展;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19-03  “分
6[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着眼于让学生经历、体验、感受统计产生的意义,理解统计本质的意义,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为例,通过抓住知识节点,重视学生经验的积累,巧用数形结合,充分展示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知欲望,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  [关键词]复式条形统计图 数形结合 经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摘 要]以“平移和旋转”的三个教学片断为例,谈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教材内容生活化,并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的机会,讓学生感觉到数学很好玩,数学很简单,激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知识。  [关键词]平移和旋转;简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8-01  对于数学,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曾描述:“数学
[摘 要]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层次发问,数学追问能引导学生逼近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核。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追问、巧于追问、精于追问。通过追问,探析知识本源,演绎课堂生成,进而让数学教学走向优质、高效。  [关键词]追问;数学思维;优质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7-0088-01  追问是开启学生数学思维的“钥匙”,是深化学生数
何谓数学思考?顾名思义,指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和原料的思维活动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中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学生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摘 要]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或因过于追求热闹而缺乏深度,或因教学手段的单一使课堂没有趣味性,或因教学过程匆忙使学生无法积累足够的活动经验,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课堂没有厚度,无法使教学效率最大化。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让教师修炼“外功”,从而打造有“厚度”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存在问题 厚度 外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摘 要]为了让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为了让学习真正发生,教师要不断钻研教材,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以“圆的认识”的概念教学为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素材,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本质。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本质;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14-02  特级教
[摘 要]教师若只是简单铺垫后就推出定律、公式等,只重视结论的得出而不重视其形成过程,学生将很难理解。教师在传授重要定律、公式时,应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其形成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把握知識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形成过程;乘法分配律;证明;价值;发现;表述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6-00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