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简单些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mh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好多教育刊物上刊登了专家名流撰写的关于语文课要倡简的文章,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拜读类文,我怦然心动,感到课改的劲风带来了丝丝清爽,让多彩的语文、迷茫的课堂回归了本位,找回了自我。是的,一如当年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一样,“质疑探究”、“生成预设”、“对话感悟”等时尚而又经典的字眼相继挂过嘴边,践行于课堂。一时间,语文课要承载太多的使命,变得头绪多了,复杂难上了,现在看来,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麻烦。我想 ,语文课的倡简就像政府的倡廉一样,一定会顺“师”心,合“生”意,因为语文的真,说到底,就是“简简单单”四个字。
  下面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仅从三个方面浅谈语文课的倡简、归真,与同行们共飨。
  一、语文味浓一些,“杂质”少一点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课就应该简简单单。但近年来,许多老师因缺乏对语文的正确认识,为追求那些时尚字眼,体现课改新理念,误把语文课上成了虚化的“感悟课”、热闹的“读书课”,或七拼八凑的“杂烩课”,语文课有偏离自己轨道的倾向,语文味被冲淡了,眼下的语文课似乎变得越来越繁复了,繁复到已经有些不像语文课了,特别是一些教学公开课,已经演变成师生共同演戏的表演课了。因此,我觉得,有必要让语文课正本清源,变得简单一些了!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的“三味”语文,可以说为我们指点了迷津,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是要有“语文味”。是的,语文味是语文课的本味,尤其是小学阶段,语文课更要上出“语文味”来。
  1.读书应占据课堂的主角
  阅读课的基调应该是读。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所选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文质兼美、声情并茂,可读性强。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不引导学生美美地读一读,潜心地品一品,不是遗憾,而是造罪。因为读书能让学生识字说话,读书能让学生受启悟理,读书能让学生高兴快乐。我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就真切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这一课,我扎扎实实引导学生读了两节课的书。
  2.识字写字必须在课堂上落实
  提到识字与写字,有两个问题一直想探个究竟。一是阅读课上为什么很少有老师指导学生写字?二是为什么公开课上很少看到默字教字的教学过程?与同行们交流这些问题时,有的认为识字还可以,课上指导写字太费时间,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只能“突”一下就过去。
  3.让学生养成圈点批注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读书动笔,能够帮助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分析综合能力
  二、练笔多一些,品析少一点
  这里的练笔指的是课堂上进行的写话随笔。好多语文教师在课上是舍不得这个时间的,原因是占时间,怕完成不了教学进度。读写结合、随文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很赋实效的方法。既可以有写在课始的预习收获,也可以有写在课尾的感言仿作。在语文课上注重写的训练,既是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重要途径,又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良好实践和综合体现。窦桂梅老师的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的语文课也会让学生进行十分钟左右的写话练笔。有人说学生怕写作,但我说并不怕练笔。因为几乎每篇课文都可以让学生情动而辞发:优美恬静的散文、古诗文,可创设自我想象的意境,用上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下自己的感言和体验;情真意切的叙事性文章,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或改写,或扩写;科学、生动的说明性文章,可引导学生仿段创作。会写的多写几句,在课上读一读,不会写的就少写几句,在课上听一听。几段话,几句话,既不感到累,又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词句段篇得到了训练,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兴趣大有帮助。
  三、感悟实一些,放纵少一点
  1.尴尬在感悟的课堂上
  来看2个教例
  ⑴2007年2月,我在上《二泉映月》一课(备课组有4位老师在听我课),当读到“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这一句时,为了让学生感悟理解“对命运的抗争”,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一片茫然。我又问:“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你一定会有收获的。”学生又读了一遍,我又问:“读出什么了?”还是没人举手。我只好点名问班上公认的小才子——花旺旺同学:“你也感觉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吗?”孩子挠挠头,红着脸难为情地说:“老师,我没读出什么,就知道乐曲表达了阿炳对命运的抗争,对美好未来充满了无限向往。”“对,还有吗?”但回答我的是面面相觑。
  ⑵《辽宁教育》2008年第五期:一位教师执教《云房子》,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云房子的各种形状,引发学生想象:“云房子里还有什么样的呀?”一个把手举到老师鼻子底下的小朋友抢着说:“有的云房子像我们的大教室。”老师高兴地摸着他的头:“你真聪明,小朋友向他学习呦!”“有的像我们的大课桌”立即有小朋友“向他学习”。老师点点头说:“好,还有吗?”孩子们的小眼睛在教室内四处搜寻,不时有新的发现 :“有的像大黑板,”“有的像电视机。”……接下来还不知道会发现什么,老师只好赶紧刹车:“你们说,云房子的形状多不多?”“多!”学生齐唰刷地回答。
  语文课程以其丰富的情感性和人文性区别于其他学科,“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该注重熏陶感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以上两例,我认为所谓的“感悟”很虚,例1是老师想怎么问就怎么问,不论语句特点,把“读出了什么”当成了感悟文本的“万能钥匙”;例2是学生想什么就是什么,老师不敢否定不敢讲,一律报以笑容和掌声(其实心里也是苦不堪言)。说到底,是为了感悟而感悟,为了“多元”而“撒手”,感悟是在跟着感觉走。这些肤浅虚假的感悟该简略了。
  作者单位: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幼儿语言教育有四大重要领域,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学会倾听是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因为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表现,是发展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基础。只有学会倾听、乐于并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那么,在幼儿园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一)建立课堂规范,促进倾听行为  倾听不仅仅是
期刊
近代中国面对着民族救亡、民主启蒙的反帝反封建的近代化使命,仁人志士不断地向西方学习,探索近代化道路,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让人们埋头读经、不问政治,禁锢着人们的思想。鸦片战争中西方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里惊醒,萌发了“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这就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从此,开启了向西
期刊
进餐慢一直是让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而幼儿进餐慢的不良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较难改变,对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将是长久的,不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害处,还会养成幼儿注意力分散的习惯、形成幼儿自由散漫的性格,造成孩子厌食、自尊心或自信心受伤害等问题。解铃还需系铃人,找出原因,方能对症下药。在此,我将综合考虑个体的内外因素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论述与探讨,进一步弄清幼儿进餐慢的成因。  (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教学中,通过指导学生观察、猜测以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直至通过简单的判断、推理,形成知识体系;要注重创设“开放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进行研究性学习,旨在探索式、开放
期刊
汉语拼音是学习汉字,说好普通话的拐杖,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首要学习任务。一年级的小朋友,自制力差,无意注意占据优势,有意记忆能力差,形象思维占主导,所以,汉语拼音教学的课堂应该是直观的、有趣的、充满快乐的。我在平时教学中,尽量向这个目标努力。其中有几点尝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图中寻“宝”,引导观察  在一年级开学初,我告诉学生,我们要认识书上的所有汉字,可是有一个法宝的,那就是拼音字母。这些
期刊
《一株紫丁香》这篇课文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中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的一片心意,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这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的礼物,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热爱和尊敬,更是一首师生情谊的颂歌,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是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以“识字为点,朗读为线”,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让学生去感悟、联想,从而体会小诗里所蕴涵的浓浓的师生情。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互动探究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出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小组互动探究学习方式。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互动探究意识呢?我认为在互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营造互动探究氛围  创设协作情景,营造探究氛围。教师在设计教学中,在充
期刊
预习是最传统的学习方式,一直深受教育界的广泛重视。那么为什么要组织学生预习?怎样组织学生预习呢?其实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学的过程。经过预习,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预习是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预习是组织教学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  1、预习给学生一个
期刊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民族素质,同时对民族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风风雨雨的教育事业也向纵深发展。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作为战斗在一线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工作中我精心组织教学,积极投入到教育改革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也做了些尝试,有些许收获。  语文是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涉及面广、知识繁杂。作
期刊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创办了一所学校,在这个学校的门口立着这样一块牌子:“认识你自己。”仅仅五个字,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当我们避开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常常发现令我们困惑最多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宁静的夜晚,仰望着深邃的天空,我们会经常扪心自问:“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大社会里、小环境中我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别人怎样看待我呢?”、“我应当成为怎样一个人呢?”通俗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