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拉尔地区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原因的探讨

来源 :新疆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hao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b.)是阿拉尔地区农业主要害虫之一.每年普遍发生,但发生数量随时间和空间之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动和差异.为了探明当地棉铃虫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以利令后数量予测和控制,于一九六○年起在当地进行了一的有关数量生态方面的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报导于下. Heliothis armigera Hb. Is one of the major agricultural pests in the Alar region.It occurs frequently every year, but the quantity and quantity of Heliothis armigera Hb have obvious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with time and space.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cotton bollworm , To facilitate post-grant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and a quantitative ecolog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Mainland since 1960.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now reported below.
其他文献
收集、分离、鉴定来自我省临床患者的 51株O1 39霍乱弧菌 ,用埃尔托霍乱弧菌的分型噬菌体VP1 ~VP5对它们进行裂解实验 ,它们被分成 1 1个类别 ,其噬菌体裂解谱相同于埃尔托霍
小麦皮蓟马,除新疆外国内尚少提及.一九五四年以来,八一农学院、自治区农科所等单位相继进行了研究,弄清了不少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出简便易行的防治措施,尽快减轻其对小麦的为
青海省草原鼠害害严重。主要有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ne),发生面积达8,000余万亩,二十多年来一直采用青稞、燕麦毒饵灭治草原鼠害。 为解决灭鼠饵料问题,采用西宁市农
豆秆黑潜蝇(Melangrmyza sojaeZehntner),是大豆产区一种蛀潜性害虫。大豆受害后,茎内受蛀损,根部霉烂,根瘤碎裂,植株衰败,结荚不饱,产量减低,甚或颗粒无收。此虫局部地区为
一、诱捕环境与蛾量 据1974—1977年在棉田、苜蓿田树枝把诱捕棉铃虫结果,苜蓿田蛾量均大于棉田,1975—1977年苜蓿田全年蛾量分别高出棉田5.7倍、1.5倍、1.5倍,第二代蛾分别
为了明确配伍吴茱萸的50%乙醇提取物(G-ext)增强吲哚美辛(IND)软膏药效的机制,探讨了G-ext及吴茱萸有效成分对IND软膏皮肤渗透的影响。材料:①吴茱萸G-ext按文献报道的方法制
新疆五家渠地区种植的大蒜(Allium sativum)表现出退绿条斑的病状,对15个种植单位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病率达50%,一般减产20%左右。紫皮蒜的发病指数略高于白皮蒜。外来品种与
小麦白粉病,最近连年流行,危害很重;而现有杀菌剂防治效果不理想。本所从各种杀菌剂的药效比较中,发现粉锈宁(天津南开大学元素所提供)对白粉病有特效。 1.不同药剂的药效比
我们根据本地历史资料,加以研究分析,试以积温预测法,预测害虫发生期,4月5日前的有效蛾量与卵量的相关预测发生量,并在生产实践中加以检验,初步认为这一方法比较简单可靠,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