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证监会主席在《求是》杂志发表的《监管执法: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一文,引起市场的强烈关注。资本市场案件查实率只有60%—70%;每年立案调查110件左右,能够顺利作出行政处罚的平均不超过60件。每年平均移送涉刑案件30多件,最终不了了之的超过一半,这些数据与事实,无疑在让市场感到震惊的同时,更让我们感到从严治市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某些违规行为之所以没被追究责任,没有受到严惩,与人情世故夹杂其中、监管部门不敢碰硬、不坚持原则有关,也与制度建设存在缺陷、执法体制僵硬有关,当然更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事实上,地方保护主义如一座“大山”般压迫着A股,自股市诞生以来像幽灵如影随形。像内幕交易一样,地方保护主义亦是A股市场的一颗“毒瘤”,其危害性自不待言。
绿大地案无疑最具代表性。云南绿大地案曾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案情重大,性质极为恶劣”。然而该案案发后,上市公司向上级求援、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的求情以及地方领导进京为绿大地说情等却忙得“不亦乐乎”。对于其时深陷违法犯罪泥潭的绿大地来说,地方保护可谓无处不在。此外,2011年12月相关法院的一审判决与此后昆明中院的严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前后两份不同的判决结果,亦折射出地方保护主义在其中作怪。其实,除了袒护相关违规上市公司之外,并购重组、新股上市等过程中亦不乏地方保护色彩。如为了企业上市,地方相关部门往往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方式包装粉饰业绩,进而使其顺利过会成功跻身于资本市场,而一旦减税、补贴等被取消,上市公司立即现出原形,最终埋单的只有投资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地方保护主义的背后,一般都有公权力的参与,本质上是地方相关部门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与现行法律法规玩“老鼠戏猫”的游戏。地方利益得到了保护,却损害了广大投资者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因此, 这颗“毒瘤”必须予以摘除。
定位错误是股市背负的另一座“大山”。中国股市是为融资者服务的,因此这个市场更适合融资“圈钱”,而不适合投资。连续四年“熊霸全球”,十年“零”涨幅,众多投资者纷纷销户与股市诀别,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是独立事件,而是“圈钱市”的必然。尽管监管部门出台政策以使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更加积极,但其中不乏为了获取再融资资格的因素在内。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A股市场诞生的前21年里,融资总额高达4.3万亿,虽然同期分红1.8万亿,但考虑到投资者持股比例为30%,其分红则只有0.54万亿,如果再扣除红利税,所得更少。近年来,每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大大超过新股IPO融资额,已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而定向增发则成为幕后推手。再融资门槛大幅降低,显然与对股市的错误定位密切相关。
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横行是股市背负的又一座“大山”。A股不仅是圈钱者的乐园,更是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的游乐场。在这个市场中,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通过不同的方式,大肆窃取市场利益,损害投资者的权益,最终留给市场的只有“一地鸡毛”。
如投资者曾经对创业板寄予厚望,希望其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最终创业板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反而变成了“三高”发行泛滥的“圈钱板”,成为新的“创富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套现板”。今年以来,创业板表现不俗,但创业板高管、实际控制人等减持套现同样不俗。今年3月份创业板高管套现11.02亿元,5月份高达22.25亿元,7月份为9.83亿元。创业板高管频繁套现之后,一旦再遭遇到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撤离,创业板后果不堪设想。
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力是股市背负了20余年的“大山”。股市的错误定位,中小投资者是埋单方;制度建设缺失,市场监管不力,投资者仍然是埋单方。事实上,投资者保护不力亦体现在违规成本低上。即使是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也有像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造假,有严格惩罚机制的美国尚且如此,在A股市场出现包装粉饰业务造假上市等现象实际上太正常不过。
像绿大地、万福生科这样造假性质恶劣的公司,居然还能“苟活”于市场中,绿大地原大股东何学葵还能将股份转让进而获取巨大的利益,如此荒唐事也只有在A股市场才会发生。即使在万福生科案中,平安证券为投资者垫付了赔偿资金,这也仅仅只是“个案”而不具有普遍性。即使是监管部门常常将“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挂在嘴边,对投资者保护不力的格局亦丝毫没有得到改观。
几座“大山”不仅压得投资者喘不过气来,也阻碍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这几座“大山”不搬除,A股会有希望吗?
某些违规行为之所以没被追究责任,没有受到严惩,与人情世故夹杂其中、监管部门不敢碰硬、不坚持原则有关,也与制度建设存在缺陷、执法体制僵硬有关,当然更与地方保护主义有关。事实上,地方保护主义如一座“大山”般压迫着A股,自股市诞生以来像幽灵如影随形。像内幕交易一样,地方保护主义亦是A股市场的一颗“毒瘤”,其危害性自不待言。
绿大地案无疑最具代表性。云南绿大地案曾被中国证监会认定为“案情重大,性质极为恶劣”。然而该案案发后,上市公司向上级求援、地方行业管理部门的求情以及地方领导进京为绿大地说情等却忙得“不亦乐乎”。对于其时深陷违法犯罪泥潭的绿大地来说,地方保护可谓无处不在。此外,2011年12月相关法院的一审判决与此后昆明中院的严惩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前后两份不同的判决结果,亦折射出地方保护主义在其中作怪。其实,除了袒护相关违规上市公司之外,并购重组、新股上市等过程中亦不乏地方保护色彩。如为了企业上市,地方相关部门往往通过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方式包装粉饰业绩,进而使其顺利过会成功跻身于资本市场,而一旦减税、补贴等被取消,上市公司立即现出原形,最终埋单的只有投资者,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地方保护主义的背后,一般都有公权力的参与,本质上是地方相关部门游走在法律法规的边缘,与现行法律法规玩“老鼠戏猫”的游戏。地方利益得到了保护,却损害了广大投资者与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利益。因此, 这颗“毒瘤”必须予以摘除。
定位错误是股市背负的另一座“大山”。中国股市是为融资者服务的,因此这个市场更适合融资“圈钱”,而不适合投资。连续四年“熊霸全球”,十年“零”涨幅,众多投资者纷纷销户与股市诀别,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是独立事件,而是“圈钱市”的必然。尽管监管部门出台政策以使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更加积极,但其中不乏为了获取再融资资格的因素在内。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A股市场诞生的前21年里,融资总额高达4.3万亿,虽然同期分红1.8万亿,但考虑到投资者持股比例为30%,其分红则只有0.54万亿,如果再扣除红利税,所得更少。近年来,每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额大大超过新股IPO融资额,已呈现出异军突起之势,而定向增发则成为幕后推手。再融资门槛大幅降低,显然与对股市的错误定位密切相关。
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横行是股市背负的又一座“大山”。A股不仅是圈钱者的乐园,更是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的游乐场。在这个市场中,利益集团与权贵资本通过不同的方式,大肆窃取市场利益,损害投资者的权益,最终留给市场的只有“一地鸡毛”。
如投资者曾经对创业板寄予厚望,希望其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最终创业板不仅没有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反而变成了“三高”发行泛滥的“圈钱板”,成为新的“创富板”,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套现板”。今年以来,创业板表现不俗,但创业板高管、实际控制人等减持套现同样不俗。今年3月份创业板高管套现11.02亿元,5月份高达22.25亿元,7月份为9.83亿元。创业板高管频繁套现之后,一旦再遭遇到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撤离,创业板后果不堪设想。
投资者利益保护不力是股市背负了20余年的“大山”。股市的错误定位,中小投资者是埋单方;制度建设缺失,市场监管不力,投资者仍然是埋单方。事实上,投资者保护不力亦体现在违规成本低上。即使是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也有像安然、世通等公司财务造假,有严格惩罚机制的美国尚且如此,在A股市场出现包装粉饰业务造假上市等现象实际上太正常不过。
像绿大地、万福生科这样造假性质恶劣的公司,居然还能“苟活”于市场中,绿大地原大股东何学葵还能将股份转让进而获取巨大的利益,如此荒唐事也只有在A股市场才会发生。即使在万福生科案中,平安证券为投资者垫付了赔偿资金,这也仅仅只是“个案”而不具有普遍性。即使是监管部门常常将“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挂在嘴边,对投资者保护不力的格局亦丝毫没有得到改观。
几座“大山”不仅压得投资者喘不过气来,也阻碍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与长治久安。这几座“大山”不搬除,A股会有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