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PVT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实验验证,揭示长链非编码RNA PVT1在肿瘤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为肿瘤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从starBase v2.0公共数据库分析PVT1在14种常见肿瘤中的表达,利用PVT1 RNA原位杂交实验验证PVT1在肿瘤中的表达方式。运用UCSC Genome Browser、HMDD v2.0、miRTar Base、JASPAR等数据库对长链非编码RNA PVT1的上游转录因子、下游靶microRNA及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及分析,并进一步推导其分子调控通路。

结果

通过starBase数据库分析及RNA原位杂交实验验证,PVT1在肾透明细胞癌和结直肠癌中高表达。PVT1受上游CREB1、Atf1、SP1、KLF5、STAT3等转录因子的调控;PVT1能与miR-16特异性结合并调控其表达,miR-16的靶基因bcl-2、VEGFA、CCNE1、CCND1、SHOC2与PVT1的转录因子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反馈调控通路。

结论

PVT1在肾透明细胞癌及结直肠癌中高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显示转录因子/PVT1/miR-16/靶基因信号轴可能是肾癌及结直肠癌的重要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研究长链非编码RNA功能机制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8—12月浸润性乳腺癌标本87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R、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Ki-67、GATA3、GCDFP15、乳腺球蛋白、CK5/6、CK14的表达情况,分析AR与乳腺癌组织学类型、分子分型及相关标志物的关系。结果A
目的探讨酪氨酸羟化酶(TH)在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除诊断常用抗体外,入选1 024例病例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TH,其中原发及转移的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共643例,其他非外周神经母细胞性肿瘤381例,包括常见的小细胞恶性肿瘤,如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NET)、横纹肌肉瘤、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及其他各器官/系统常见肿瘤:髓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胸膜肺母细胞瘤、肾透明细胞肉瘤
目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与血管外皮瘤(HPC)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一致,2016 WHO CNS肿瘤分类将二者合为SFT/HPC,并分为3级。本文主要探讨CNS SFT/HP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预后等。方法收集71例CNS SFT和HPC进行回顾性研究和重新分级,对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随访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1例患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为ASC-US的患者样本,TCT检查后6周内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及活检的患者共171例,对其细胞学剩余标本进行p16/Ki-67双染检测,其中90例ASC-US患者同时进行了高危型HPV检测。结果171例标本中p16/Ki-67双染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