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具有现代性质的民族主义是开放的和非种族的,它必须置身于全球性的现代化大背景之中。中国的民族主义自然需要反抗各种世界霸权,但同时也必须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模式。
关键词:建构;民族主义;现代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D693.7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18—16—02
一、建构现代的民族主义需要明确区分的重要概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外部各种因素激发而产生的,同时这些发展中国家又往往将具有殖民主义面目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经验作为本国的学习典范,所以在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常常发生冲突。因此,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必须首先明确区分以下容易产生歧义的重要问题。
1.西方文明与西方霸权的区别。反西方主义往往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将西方霸权当作西方文明中的一个有机部分,甚至核心内容,因为要反对西方霸权,索性连西方文明也一起拒绝。然而,西方文明虽然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来到东方,但二者并非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离的整体。霸权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狭隘的“国家利益”的体现,而西方文明并非以此作为必要的前提。文明的价值是可以脱离狭隘的“国家利益” 而独立存在的。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多元结构中,既有支持霸权主义的资源,也有抗拒它的成分,不可一概而论。反对霸权主义自然必要,但没有必要连西方的现代文明也一并拒绝,从而丧失民族主义自身的开放性格。
2.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区别。反西方主义通常也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以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固然,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这也许是对的,因为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现代化成功的模式只是存在于一些西方国家。然而,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类型,不仅有西欧北美模式,还有日本、东亚以及南美、东欧等多种模式。再以西化这样一个狭隘的概念来概括现代化的多样性已经不科学了。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已经呈现出一种多种模式并存和多元化竞争的格局,现代化不再是西化的另一种说法,而是东西方多种现代模式的一种理论抽象。这就意味着,现代化无论在理念还是经验层次上,与民族主义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冲突关系,因为现代民族主义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建构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至于究竟何为现代化,一般认为市场、自由、民主、法治等等是现代化的公共元素。但是没有一个特征——比如“民主”的形式,是所有现代化“家族”成员所共同具备的同一的形式,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都是现代化“家族”的成员,都有彼此类似的特征,至少现代化元素中的大部分,都要共同具备和追求。如果整体性地反西方,就等于拒绝了现代化的大部分元素,也就失去了现代化的根本意义。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和改革之前的中国,也曾经以现代化为标榜,但历史已经证明:当时苏联和中国的发展方向是与全球性的现代化大趋势背道而驰的,只具有个别性的现代化元素,自然不具有“本质”的相似性,无法归类为真正的现代化。
二、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实质性内涵
一种具有现代性质的民族主义的建构,必须是开放的、非种族的,必须置身于全球性的现代化大背景之中。中国的民族主义自然需要反抗形形色色的世界霸权,但同时也需要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模式。近代以来,中国并不缺少民族主义的价值符号和文化象征,但真正匮乏的是其实质性的政治内容,特别是具有现代化元素的、拥有公共利益的政治内容。现代的民族主义认同,不仅仅是一种种族的、文化的认同,更重要的在于民族国家的认同,而民族国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主权的和法律意义上的抽象,而是关于共同体生存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实质性的内容。民族主义的开放性格不仅意味着对外的兼容并蓄,全方位借鉴,而且也要求内部的开放,容许共同体的每一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对什么是最好的共同体生存方式进行自由的、平等的讨论,并且借助一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试错性的社会实验。而民族主义的现代性格则要求这样的讨论和实验必须置身于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必须对现代化的那些公共元素诸如市场、自由、民主、法治等,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加以重新的选择和配置。可以说,只有当这种开放的、现代的民族主义政治内容基本确立,而且通过立宪的方式,确确实实为共同体的成员所自觉认同的时候,中国的民族主义才会真正“实”起来,才会具有稳定的、长久的整合功能,成为全民族的认同对象。当代中国所需要的不是粗鄙化的反西方主义,而是一种开放的民族主义,一种通向世界现代化大“家族”的民族主义。
三、民族主义发展趋势分析
1.在现代大多数国家,民族主义已经不是动员群众的主导因素。现有的多民族国家是否一定会继续分裂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这些多民族国家内部的长期发展能够逐步融合原有民族间的一些裂痕,使其即使想分离,也十分困难。在一个长期发展的共同体中,民族主义情绪所引起的分离行为已经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而不可能如同19世纪和20世纪中期那样一些政治领袖人物可以以民族主义为旗帜而轻易地将群众动员起来了。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中,多民族国家内部很可能还会引起进一步的分裂,并引发一些冲突,但在多数现存国家内,民族问题虽然会继续存在,却不会再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问题。
2.经济发展的规模性成为制约多民族国家分裂的重要条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规模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政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一些由于国土原因而影响规模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等,都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量资金转入跨国公司的发展,以使其形成规模效应。而民族主义所引起的国家分裂已经使很多原来较大的国家解体而分成了更小的国家,当其规模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从而分裂的势头将会受到遏制,也就是说,进一步的分裂会直接危及人们基本的经济利益。从20世纪的实践看,大部分需要分裂并有能量分裂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分裂到了它的基本底线,也就是说,进一步的分裂已经直接危及了人们基本的经济利益,所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分裂的余地已经很小。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一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了新的组合。
3.多民族国家综合实力是维护国家完整的重要保障。实际上,大的多民族国家能够存在到21世纪,就证明了其生存能力与合理性。在冷战后民族主义引发的新一轮暴力冲突的高潮,实际上是由于整个国际体系失去原有的控制体系,而新的控制体系又尚未建立,才给本世纪残存的民族主义因素提供了最后一次的爆发的机遇。在这种表面的高潮后面,我们虽然不能说民族主义的能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至少可以判断,民族主义将不会在未来的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现存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只要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经济的均衡发展,通过国家政权的能力强化各民族的共同体认识,不执行冲动的、过激的或短视的政策,这些多民族国家应该能够以一种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形式进一步彻底地整合自己的社会。
4.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由于历史的因素,都很难成为完全的单一民族国家,所以,过分地强调“民族国家”的利益并不可取,更应该强调的是“主权国家”这一概念。即现存的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应该维护它自身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即维护它的领土完整,它的主权不受侵犯,它的内部事务不受外国干涉,它的经济发展权益应该受到尊重,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民族问题”,也应该由它自己来处理和解决。尽管,超级大国的干预所引发的区域性民族主义问题依然会存在。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应该强调自己本国内“全体公民”的利益,而不是单独的民族利益。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加强本国内各民族的融合,以一种新的经济和文化共同体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法]吉尔·德拉诺瓦.[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2]乐山主编著.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惠音)
关键词:建构;民族主义;现代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D693.7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8)18—16—02
一、建构现代的民族主义需要明确区分的重要概念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是由外部各种因素激发而产生的,同时这些发展中国家又往往将具有殖民主义面目的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的经验作为本国的学习典范,所以在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中,民族主义与现代化常常发生冲突。因此,建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必须首先明确区分以下容易产生歧义的重要问题。
1.西方文明与西方霸权的区别。反西方主义往往将这两者混为一谈,将西方霸权当作西方文明中的一个有机部分,甚至核心内容,因为要反对西方霸权,索性连西方文明也一起拒绝。然而,西方文明虽然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来到东方,但二者并非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离的整体。霸权主义是西方发达国家狭隘的“国家利益”的体现,而西方文明并非以此作为必要的前提。文明的价值是可以脱离狭隘的“国家利益” 而独立存在的。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多元结构中,既有支持霸权主义的资源,也有抗拒它的成分,不可一概而论。反对霸权主义自然必要,但没有必要连西方的现代文明也一并拒绝,从而丧失民族主义自身的开放性格。
2.现代化与西方化的区别。反西方主义通常也将这两个概念相混淆,以为现代化就是西化。固然,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这也许是对的,因为至少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现代化成功的模式只是存在于一些西方国家。然而,二次大战结束后的几十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类型,不仅有西欧北美模式,还有日本、东亚以及南美、东欧等多种模式。再以西化这样一个狭隘的概念来概括现代化的多样性已经不科学了。在当今世界,现代化已经呈现出一种多种模式并存和多元化竞争的格局,现代化不再是西化的另一种说法,而是东西方多种现代模式的一种理论抽象。这就意味着,现代化无论在理念还是经验层次上,与民族主义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冲突关系,因为现代民族主义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实现本民族的现代化,建构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至于究竟何为现代化,一般认为市场、自由、民主、法治等等是现代化的公共元素。但是没有一个特征——比如“民主”的形式,是所有现代化“家族”成员所共同具备的同一的形式,但这并不影响他们都是现代化“家族”的成员,都有彼此类似的特征,至少现代化元素中的大部分,都要共同具备和追求。如果整体性地反西方,就等于拒绝了现代化的大部分元素,也就失去了现代化的根本意义。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和改革之前的中国,也曾经以现代化为标榜,但历史已经证明:当时苏联和中国的发展方向是与全球性的现代化大趋势背道而驰的,只具有个别性的现代化元素,自然不具有“本质”的相似性,无法归类为真正的现代化。
二、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实质性内涵
一种具有现代性质的民族主义的建构,必须是开放的、非种族的,必须置身于全球性的现代化大背景之中。中国的民族主义自然需要反抗形形色色的世界霸权,但同时也需要借鉴包括西方在内的各种现代化模式。近代以来,中国并不缺少民族主义的价值符号和文化象征,但真正匮乏的是其实质性的政治内容,特别是具有现代化元素的、拥有公共利益的政治内容。现代的民族主义认同,不仅仅是一种种族的、文化的认同,更重要的在于民族国家的认同,而民族国家不仅仅是一种形式的、主权的和法律意义上的抽象,而是关于共同体生存方式、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的实质性的内容。民族主义的开放性格不仅意味着对外的兼容并蓄,全方位借鉴,而且也要求内部的开放,容许共同体的每一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对什么是最好的共同体生存方式进行自由的、平等的讨论,并且借助一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试错性的社会实验。而民族主义的现代性格则要求这样的讨论和实验必须置身于现代化的背景之下,必须对现代化的那些公共元素诸如市场、自由、民主、法治等,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下加以重新的选择和配置。可以说,只有当这种开放的、现代的民族主义政治内容基本确立,而且通过立宪的方式,确确实实为共同体的成员所自觉认同的时候,中国的民族主义才会真正“实”起来,才会具有稳定的、长久的整合功能,成为全民族的认同对象。当代中国所需要的不是粗鄙化的反西方主义,而是一种开放的民族主义,一种通向世界现代化大“家族”的民族主义。
三、民族主义发展趋势分析
1.在现代大多数国家,民族主义已经不是动员群众的主导因素。现有的多民族国家是否一定会继续分裂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事实上,这些多民族国家内部的长期发展能够逐步融合原有民族间的一些裂痕,使其即使想分离,也十分困难。在一个长期发展的共同体中,民族主义情绪所引起的分离行为已经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制约,而不可能如同19世纪和20世纪中期那样一些政治领袖人物可以以民族主义为旗帜而轻易地将群众动员起来了。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中,多民族国家内部很可能还会引起进一步的分裂,并引发一些冲突,但在多数现存国家内,民族问题虽然会继续存在,却不会再成为社会主要关注的问题。
2.经济发展的规模性成为制约多民族国家分裂的重要条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规模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政策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甚至一些由于国土原因而影响规模经济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等,都不得不将自己的大量资金转入跨国公司的发展,以使其形成规模效应。而民族主义所引起的国家分裂已经使很多原来较大的国家解体而分成了更小的国家,当其规模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从而分裂的势头将会受到遏制,也就是说,进一步的分裂会直接危及人们基本的经济利益。从20世纪的实践看,大部分需要分裂并有能量分裂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分裂到了它的基本底线,也就是说,进一步的分裂已经直接危及了人们基本的经济利益,所以,在这些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分裂的余地已经很小。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一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了新的组合。
3.多民族国家综合实力是维护国家完整的重要保障。实际上,大的多民族国家能够存在到21世纪,就证明了其生存能力与合理性。在冷战后民族主义引发的新一轮暴力冲突的高潮,实际上是由于整个国际体系失去原有的控制体系,而新的控制体系又尚未建立,才给本世纪残存的民族主义因素提供了最后一次的爆发的机遇。在这种表面的高潮后面,我们虽然不能说民族主义的能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至少可以判断,民族主义将不会在未来的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对现存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只要进一步加强民族间经济的均衡发展,通过国家政权的能力强化各民族的共同体认识,不执行冲动的、过激的或短视的政策,这些多民族国家应该能够以一种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形式进一步彻底地整合自己的社会。
4.主权国家观念的强化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由于历史的因素,都很难成为完全的单一民族国家,所以,过分地强调“民族国家”的利益并不可取,更应该强调的是“主权国家”这一概念。即现存的每一个主权国家,都应该维护它自身的利益和合法权益,即维护它的领土完整,它的主权不受侵犯,它的内部事务不受外国干涉,它的经济发展权益应该受到尊重,而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民族问题”,也应该由它自己来处理和解决。尽管,超级大国的干预所引发的区域性民族主义问题依然会存在。但是,归根结底,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应该强调自己本国内“全体公民”的利益,而不是单独的民族利益。所有的主权国家都应该在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中,加强本国内各民族的融合,以一种新的经济和文化共同体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这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参考文献:
[1][法]吉尔·德拉诺瓦.[M].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2]乐山主编著.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M].武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惠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