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好“导”,就一定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在课文预习中的“导”
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启发式、引导式的问题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课堂阅读时,认真思考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课外预习课文所做的读书笔记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课文内容与知识,把握疑难问题,认真听教师讲解。教师在课堂预习中提出了这些问题,只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阅读课文,略加思索,都能找到答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解答问题,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基本上可以得到理解。
二、在课堂问题中的“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真正让教师在课堂问题中的“导”恰到好处。例如:教师在口语交际《劝学》一课中,课堂教学的一段实录。师: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来体验。先让老师扮演一位沉迷网络的同学,大家在脑子里想想,你准备怎样来劝说我?然后在小组和同学互相说一说。师:(坐在电脑前)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进行劝说。生1:(上台)这位同学,你不能经常上网,这样对身体是有害的。师:可我没有感觉到呀。生1: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的。尤其是对你的视力不好。师:我就要过全关了,就一会儿了。生1:你的作业完成了吗?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师:我,我待会去抄同学的。生1:抄作业就更不对了,你应该做完作业再来玩电脑。师:你说的很好,能够以理服人,劝说到位,谢谢你。还有哪位来劝劝我呀!生2:同学,你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师:这和你没什么关系吧。生2:长时间上网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的,还会让你分心,耽误学习的。师:你看,我的身体多么健康。生2:即使你要玩电脑游戏,每天最多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师:半个小时太少了吧,两个小时行不行?生2:不行,这样会影响视力,造成视力下降的。而且你经常上网,也会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师:你说的也是,那我接受你的劝告了,谢谢你!(生2下,同学们鼓掌)师:这位同学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了我,看来态度真诚也是劝说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亲自引导,转换角色,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劝说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在角色扮演中,教师灵活地调控互动交流的进度,层层深入,把“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在小组讨论中的“导”
围绕课文中的教学重点或难点,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积极发言、小组展示、学生讨论问题过程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小组讨论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引导、指导功能,帮助小组讨论,甚至争论,最终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在讲解课文中的“导”
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构建“和谐、自主、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笔者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但“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而迸发出生命的活力”的课改宗旨不会变。例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则采用课堂教学的“导”的方法 整个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讲解课文即导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独学、群学;2.读学、对学、群学。)——总结升华。从这节课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上来看,是一种传统教学中很经典的阅读教学模式。但通过“导”的方式,将学生引导到一个全新的教学境地,那就是在传统经典教学模式中注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元素,并且运用得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真可谓增至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采用“导”的教学方法是扬弃、是重组。传统课堂教学中,笔者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融入新课改中的“导”学法。所以说,如何使用好“导”学法,关键在于把握使用的时机,用在该用处,用的该用时。只有这样,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顺手拈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指导,既不能替代学生阅读,进行灌输,也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总而言之一句话,语文教师要认真当好“导”的重要角色。(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中心小学)
一、在课文预习中的“导”
教师把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以启发式、引导式的问题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课堂阅读时,认真思考问题,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课外预习课文所做的读书笔记等),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课文内容与知识,把握疑难问题,认真听教师讲解。教师在课堂预习中提出了这些问题,只要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阅读课文,略加思索,都能找到答案。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解答问题,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教学重点、难点基本上可以得到理解。
二、在课堂问题中的“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真正让教师在课堂问题中的“导”恰到好处。例如:教师在口语交际《劝学》一课中,课堂教学的一段实录。师: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来体验。先让老师扮演一位沉迷网络的同学,大家在脑子里想想,你准备怎样来劝说我?然后在小组和同学互相说一说。师:(坐在电脑前)下面就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进行劝说。生1:(上台)这位同学,你不能经常上网,这样对身体是有害的。师:可我没有感觉到呀。生1: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的。尤其是对你的视力不好。师:我就要过全关了,就一会儿了。生1:你的作业完成了吗?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成绩的。师:我,我待会去抄同学的。生1:抄作业就更不对了,你应该做完作业再来玩电脑。师:你说的很好,能够以理服人,劝说到位,谢谢你。还有哪位来劝劝我呀!生2:同学,你不能沉迷于网络游戏。师:这和你没什么关系吧。生2:长时间上网会影响你的身体健康的,还会让你分心,耽误学习的。师:你看,我的身体多么健康。生2:即使你要玩电脑游戏,每天最多不能超过半个小时。师:半个小时太少了吧,两个小时行不行?生2:不行,这样会影响视力,造成视力下降的。而且你经常上网,也会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师:你说的也是,那我接受你的劝告了,谢谢你!(生2下,同学们鼓掌)师:这位同学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了我,看来态度真诚也是劝说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亲自引导,转换角色,在与学生互动交流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劝说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在角色扮演中,教师灵活地调控互动交流的进度,层层深入,把“导”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在小组讨论中的“导”
围绕课文中的教学重点或难点,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这种形式在新课程改革中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积极发言、小组展示、学生讨论问题过程是学生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介入小组讨论中,发挥教师的主导、引导、指导功能,帮助小组讨论,甚至争论,最终达到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在讲解课文中的“导”
新课改的目标就是要构建“和谐、自主、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笔者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对象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但“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学习,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而迸发出生命的活力”的课改宗旨不会变。例如:在教学《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课时,则采用课堂教学的“导”的方法 整个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明确目标——讲解课文即导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独学、群学;2.读学、对学、群学。)——总结升华。从这节课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上来看,是一种传统教学中很经典的阅读教学模式。但通过“导”的方式,将学生引导到一个全新的教学境地,那就是在传统经典教学模式中注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元素,并且运用得水到渠成、恰到好处,真可谓增至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由此可见,课堂教学采用“导”的教学方法是扬弃、是重组。传统课堂教学中,笔者探索出了一些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融入新课改中的“导”学法。所以说,如何使用好“导”学法,关键在于把握使用的时机,用在该用处,用的该用时。只有这样,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才能如鱼得水,顺手拈来。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指导,既不能替代学生阅读,进行灌输,也不能对学生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总而言之一句话,语文教师要认真当好“导”的重要角色。(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大阿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