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钓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天傍晚,我和妻子沿着江边河堤公园散步,江岸上一排排海钓客们稳坐钓鱼台。
  “快看呐,钓着一条大鲤鱼了!”江滨古船码头一阵嘈杂声,人群争相往前涌。我循声望去,只见月影婆娑,或明或暗的漏斗状的灯光下,一条鲜活的大花斑锦鲤咬住鱼钩正上下扑腾,拼命挣扎着,估摸着有十多斤。老翁的一只手攥紧鱼竿线,老妪手脚麻利地用双手猛抵鱼背,一拉活线,鱼儿就毫发无损地掉进盛满水的红色塑料桶,还真是奇了。江滨河岸上的旁观者无不竖起大拇指,为老者点赞、喝彩。
  原来钓鱼老者是我妻子所教小学班上的学生小华的爷爷,退休在家最大的爱好是到江边垂钓。我还发现了他们垂钓者一个惊人的妙招儿。原来他们的钓线完全直条条的,且不带诱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鱼饵海钓,想来还真是个含有哲学命题的大智慧。
  在小华奶奶的手电筒微弱的光亮照射下,只见小华的爷爷熟练地在鱼线底端套上一节早已浸泡在水桶中膨胀好了的芦苇秸秆,用劲儿地缠绕丝线并在中间扣上活的结节,在线段五十厘米处套上鱼用铅质坠球。一旦鱼儿咬住秸秆,便拉紧线,秸秆有张力,立马变成一张弹簧弓,顶住鱼儿上额。因为鱼口突出,前额小,后额大。秸秆膨胀后变更粗,鱼儿将难以逃出生天。小华的爷爷边走线边高举起钓竿,奋力向空中一抛,手中的钓竿滑轮“吱吱”作响,鱼线精准地落向远处。他摇动滑轮收线,拉紧定位,并在鱼竿顶端挂上闪烁的绿色风铃。老爷子一鼓作气做完整套动作,干净利落,令我们赞叹不已。
  起风了,江面上风高浪急。汽笛声中往返粤港两地旅游快轮、满载集装箱的货轮、驼满的沙船、吃水超重的煤船不停地扬起阵阵水柱,海浪翻滚着,咆哮着,飞溅着拍打数公里远的防护堤。鱼竿也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我正为老爷子着急,老人连声说,不碍事,不用急。常言道,蛇有蛇痕,鱼有鱼道。水中的鱼儿每晚都有固定迁徙游走的路线图,别看江面上波涛汹涌,水下丝毫不受影响。水流过后,带来更多的水生植物,浮游小鱼虾,吸引更多的大鱼儿或鱼翔浅底,或结伴觅食,或求偶交配。
  说来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应属天气和风向,小华的爷爷给我们透露了不少闻所未闻的钓鱼小窍门。你看今晚吹东南风,气温25℃左右,刚刚好是鱼儿出来觅食的绝佳时间。水波过后,鱼儿争先恐后由深水区相拥着往浅水滩涂上涌去,因为那儿白天阳光可以照射到,下面水草肥美,即刚才抛竿落点处,等下你就可以见证奇迹了。我们盘腿坐在修剪一新、充满氤氲气息的草地上侧耳倾听着。正说话间,风铃响起急促报警声。老人说,不急,待鱼儿咬紧些。我们这些旁观者都替老人捏着一把汗,担心鱼儿逃走了。老人慢腾腾地边收紧鱼竿,边放着鱼线,调整方向,凭着自己的手感,估摸这次渔获更大。听闻老人又将起获一条大鱼,我们马上弹跳起来,目光齐刷刷地盯着老人的鱼线。我也想上前帮老人一把,老人却谢绝了我们的好意。老人告诉我们要先遛遛鱼。老人顺着鱼儿劲头,气定神闲地收放着鱼线。老人在河岸上来回走动,手中的滑轮“吱呀”响着。趁着老人遛鱼空隙,我忙向身旁老奶奶讨教几个心中疑惑。用老奶奶话说,老爷子平时就是有点儿“宅”,退休前爱鼓捣,退休后也不闲着,遇到問题爱钻研,发明好几款钓鱼神器。去年还参加老家某电台举办的钓鱼比赛,最终荣获特等奖,“逆袭”成了草根渔具发明大王。难匿老人遛鱼有这般好身手。
  “起啦!”在数只手电筒映射下,鱼儿被老人遛到江滩水草中,正大口地喘气,吐着泡,我赶紧从旁协助老爷子用渔网兜住它。打捞上岸后趁机用手掌心掂量,足足有十多斤重!岸上游客早已按捺不住,纷纷取出手机拍照留影,更有手快的已经发到各自的朋友圈了。
  今天晚上钓了好几十斤。老爷子与老伴儿商议后,又将渔获放归大河之中,有游客想用丰厚的价钱买下这两条漂亮的鱼儿而不得,但在了解到他们钓鱼不是目的而是找乐子后,游客心里便释然了。
  他们是江滨快乐的海钓者一族,只见他们娴熟地一抛一起,扯上来的何止是渔获,更是一份岁月的淡定与从容啊!
其他文献
鹊踏枝  忧草横生思结种。除却愁魔,直似无新宠。知诉与人难尽懂,暗将心事封情冢。  衣薄不禁霜露重。瑟瑟芦花,恍若轻相送。若是长依能减痛,折枝案上留清供。  鷓鸪天  甲午立春后二日,应邀与瘦丁先生及众诗友至颍歧口踏雪联句,填词饮酒共乐,乃作之。  风散梅香雪覆茅,苍茫渚上翼轻摇。何方野岸无归地,随处烟波是爱巢。  芦瑟瑟,水迢迢,自来自去自逍遥。几番起落知何在,已近城西第一桥。  摊破浣溪沙  
我们压抑在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不被外界或者是不想被外界所知,就形成了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独酌,而不是与众人的推杯。孤独有时是享受,有时是自我的折磨。有什么法子能让你迅速成熟起来,孤独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孤独和孤僻显然不是同一种心理体验,孤独显得自信,而孤僻离自卑很近。  人是社会性的,但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走完孤独的一生。孤立是人为性的,而孤独似乎跟这种主观性无关。如果酒精可以解决孤独的
课堂上,老师问:“谁能举出一个惊人的巧合的例子?”  “我!”豆豆举起手说:“我爸爸的婚禮和我妈妈的婚礼恰好在同一天举行!”  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东风村,是我们这一带比较贫穷的村庄,是县域的边疆。不仅穷,而且人一听东风村,都油生一种脏感破烂之意,村里有些打鱼摸鱼为生的人,也有些棺材匠,后来就以拾荒为农忙之外的主业,不是破渔网晒挂在村口庄前的树上,就是废旧塑料、破铜烂铁。   网络最先来到镇上,相当多的学生都患上网瘾,成了泡在网吧里打游戏的不良少年。有一个网瘾少年并不热衷玩游戏,但他对上网着了迷。世界也许就是介于虚拟与真实之间的一个外界,一
正是午夜时分  枕畔传来田野的蛙声  我伸手轻轻一摸  感觉蛙声有些湿润  悄悄走出门外  我漫步在小河之滨  任清风吻着脸颊  任蛙声沾满衣襟  大地正在沉睡  像待产的幸福的母亲  几只流萤提着灯笼  飞入她的梦境  天上的明月  守护着乡村的安宁  蛙声有若饱满的谷穗  报告丰收的音讯  夜色阑珊月西归  农家迎来又一个新的早晨  我采撷蛙声串串  打好包裹,寄给城里的友人
读大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诫我们不管你们多么不愿意,也要熟读八部红色经典,“三红一创,山青保林”。后来我在教我的学生的时候,也是如此教育他们,红色经典的必读书目,除这八部之外,又增加了四部,变成了 12部,“三红一创,山青保林,艾丁赵孙”。“三红一创”的“创”正是《创业史》,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它的作者就是柳青。  我们的老师要求我们,我们也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细读它,还要写出阅读感悟
乡音,带着初夏细雨的湿润从手机中传来:“你还回来吗?咱沈丘槐园的槐花都快等谢啦!”我的眼前,瞬间铺展开一园子的槐树,一槐树的花朵。站在距离老家六十公里的办公室里,内心不安地丈量与家乡的距离。多久没回去了?是半年前的春节吧,那时,家乡的天空还飘着仙子般的雪花呢。  在归乡的途中,我想,多少年没有见到家乡,那开得像雪的槐花了?有二十多年了吧,那时,我还是个懵懂的新嫁娘,而今,我的女儿已将成为新嫁娘了。
美食是与生活的所有乐趣相随的。  吃是人的天性。我邻居家一小孩儿,也就两岁多一点,父母常领着他走亲访友,逢人必定要让小孩儿叫“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礼貌称呼一番。但这孩子奇陉,如果被称呼人空着手,父母再怎么提醒,他只是瞪着眼不作声,倘若来人手上拎着东西,无须大人提醒,便爽快地主动叫人。时间一久,父母明白了,小孩儿辨别称呼的标准就是对方是否拎着“吃”的东西。我自小对吃比较木讷,或许出生于国
“聋子篾匠”四十多岁的时候,终于得了水家佬這根独苗,任三位姐姐怎么看不惯,他无可争辩地成为“戏里的贾宝玉”。   我4个月大时来到外公家,深得同一屋檐下3岁的水家佬喜欢。因为“聋子篾匠”的大弟弟——我的外公,唯一的女儿夭折,再无己出,外婆才蹊跷地接纳了我——公社妇联小李子的毛毛头。凡是水家佬爱吃的,都有我的份,而他姐姐,丝毫不可能夺得一点。于是,最小的姐姐福云总是故意逗他:“她又不是你妹妹!”水
堂姐是大伯的女儿,叫月静,比我整整大五岁,是个安静害羞的姑娘,不喜说话,见有来人,腼腆一笑,平常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院子里绣花。   堂姐十几岁就跟着绣娘学,后来绣娘作古后,堂姐的技艺越来越好。花架上的图案不管有多难多复杂,在她的巧手点缀下,总是栩栩如生。一只五彩的孔雀別人无法绣出其中的艳丽,她用一天时间就绣得惟妙惟肖。那些牡丹啊、荷花啊,更不用提了,活脱脱的,跟刚摘下似的。有时她在细密光华的白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