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肼诱导大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特征和肠道菌群变化

来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二甲肼(DMH)诱导大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特征、肠道菌群变化.方法 将70只3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经皮下注射DMH建立结肠癌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大鼠的病理学特征和肠道菌群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DMH注射12周后,模型组中部分大鼠肛门处可见红肿溃破,结肠上皮结构异常,腺体和淋巴组织增生明显,淋巴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增加.16周后,模型组中多数大鼠在肠壁可见肿瘤结节,有溃疡坏死和菜花样改变.20周后,模型组大鼠的结肠结构紊乱,肿瘤血运丰富,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对照组大鼠在实验期间未见异常.结肠癌累计成瘤率为85.71%,随着诱导时间增加,模型组大鼠的结肠癌发生率逐渐增加,结肠癌大鼠的分化程度逐渐向低分化发展,浸润癌、转移癌的比例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的肠杆菌、肠球菌数目明显上升,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目明显下降,与对照组大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下注射DMH能够成功建立与人结肠癌类似的结肠癌大鼠模型.结肠癌大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和数目明显偏移,肠道菌群变化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上能够发挥一定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肺部炎症吸收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0年2月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确诊COVID-19患者164例作为对象,根
目的 建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感染症状的失能权重(DW),对住院患者症状的疾病负担进行评估,并对该病疾病负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结合医务人员问卷调
该文是配合赤眼蜂分子生态学中热激蛋白的研究而进行的关于热耐受性方面的宏观探索。结果表明:赤眼蜂Trichogramma chilotraeae的繁殖适温为27℃,受33℃和35℃高温短时间热刺激
目的 研究棉布类和无纺布材质手术衣阻菌效果.方法 对棉布类手术衣和无纺布手术衣采用直接观察培养基、干性条件下微生物屏障性能试验以及无菌检验的方法,评价手术衣不同存放
目的 通过对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和其6位家庭成员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其中3例确诊病例主要临床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拟进一步探索新型冠状病毒人际间传播途径,为聚集
介绍了新研制成的翅片管自动电弧焊成套设备,该设备实现了用MAG电弧焊全自动焊接螺旋翅片管,其焊接质量稳定可靠,焊接成本低,设备投资少,适合于不锈钢等合金钢翅片管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