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力电磁综合题”几乎“全军覆没”,原因何在?

来源 :中学生理科应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x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复习到电磁感应这部分内容时,在一次练习中有一道“力电磁综合选择题”,学生解题结果出现惊人的一致性错误,全班几乎“全军覆没”.通过与学生进一步深入交流、讨论,笔者发现他们的解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却有着很深刻的隐蔽性错误,现一一分析如下:
  图1
  原题呈现 如图1,矩形裸导线框abcd的长边长度为2L,短边的长度为L,在两短边上均接有电阻R,其余部分电阻不计.导线框一长边与x轴重合,左边的坐标x=0,线框内有一垂直于线框平面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光滑导体棒MN与短边平行且与长边接触良好.开始时导体棒静止于x=0处,从t=0时刻起,导体棒MN在沿x轴正方向的一拉力作用下,从x=0处匀加速运动到x=2L处.则导体棒MN从x=0处运动到x=2L处的过程中通过导体棒的电量为( ).
  A. 8BL2 3R B. 4BL2 3R C. 2BL2 3R B. 2BL2 R
  学生解法 因为导体棒MN将矩形线框分成MNab与MNcb两个回路,那么通过MN棒上的电量即为两个回路产生的电流分别通过导体棒MN电量之和,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Δ Δt 且根据回路左右的对称性得:
  Q=2q=2I =2 Δ Δt · 1 2R ·Δt=2 Δ 2R = 2BL×2L 2R = 2BL2 R
  因此,得出错误答案D.这就是几乎所有学生得出的惊人一致的错误结果.
  错解分析 依据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机理可知,电磁感应可分为动生电磁感应和感生电磁感应,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统称为感应电动势.此题中,导体棒MN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其实是动生感应产生的电动势,其产生电动势的本质是:作用在导体棒内部电荷上的洛仑兹力充当“搬迁”电荷的非静电力(严格意义上讲是洛仑兹力的一个沿棒的分力).如果将导体棒左右回路作为两个因磁通量变化而产生的电动势就不是洛仑兹力“搬迁”的结果而是变化的磁通量产生涡旋电场形成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但这两种情况往往也是互通等效,结果总是统一的.因此,要正确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上述两个角度去分析.
  图2
  正确解法1 从导体棒切割磁感线产生动生电动势角度分析:导体棒MN匀加速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相当于电源接入电路(如图2所示的等效电路).而棒从静止以加速度a由左端匀加速到右端,则导体棒MN从x=0处运动到x=2L处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 0+v 2 ,通过棒的电量等于平均电流与时间的乘积,即Q=I ·t,其中,I = BLv R总 = BL 0+v 2 3R 2 = BLv 3R ,而t= 2L 0+v 2 = 4L v ,
  v为导体棒达到右端的速度, BLv 为导体棒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动生电动势,最终得出结论:
  Q=I ·t= BLv 3R · 4L v = 4BL2 3R
  这就是正确答案B.
  正确解法2 从感生电动势产生的机理来分析:
  则应该将MadN与MbcN看成两个独立的回路,当导体棒MN做匀加速运动过程中,MadN的磁通量减小,MbcN的磁通量增大,那么这两个独立回路所产生的感生电流方向如图3所示,它们产生的原因,可以将导体棒MN产生的电动势等效为两个电源的并联结果,即图3中的虚线框部分,两电源分别与左右两电路构成回路,注意由于棒MN的电阻为R,那么等效为两个并联电源的内阻应分别为2R,通过棒MN上的电量则应该是通过两回路中的电量之和,即: Q=Q左+Q右=2Q左=2×I左t=2× BLv 2R+R · 2L v = 4BL2 3R
  图3
  正确解法3 从相对运动角度来分析:
  导体棒MN向右的匀加速运动可等效为棒MN不动,线框中的ad部分和cb部分(连同与它们连接的电阻)分别向左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原电路可等效为如图4的电路,其中ad部分和cb部分切割磁感线产生相同的电动势E=BLv =BL 0+v 2 = BLv 2 ,且并联,它们内阻皆为R,则通过MN的电流为I = E R总 = BLv 2 3R 2 = BLv 3R ,又T= 2l 0+v 2 = 4L v ,同样得出结论:Q=I ·t= BLv 3R · 4L v = 4BL2 3R .
  图4
  正确解法4 如果从楞次定律角度考虑:Q= Δ R总 = BL·2L 3R 2 = 4BL2 3R ,其中,Δ为棒MN扫过的面积所通过的磁通量.
  通过分析比较,显然第四种解法简,其它解法也各有千秋.
其他文献
从人的成长阶段看,学生是未成年人,教师是经历了中学读书阶段、大学进一步的求知进修阶段及参加工作后的历练阶段,无论心智还是看问题的角度都和学生有所差别,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教师在授课时,特别是讲评作业习题时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只是一味的“傻听”,过后即便叫他原题重做一遍也不会,所以常常听到教师这样的疑惑:讲完课后问学生“听懂了吗?”学生都答“听懂了!”但解题时却是“我不会!”为什么学生听懂的
期刊
我们在解物理题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同一道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而不同的解题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今以下述几例来说明巧解物理题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等效法  等效法是在效果相同的条件下,将复杂的状态或运动过程合理地转化成简单的状态或过程的一种思维方法.  图1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虚线框内的各元件的数值未知,当它的输出端a,b分别连接不同阻值的电阻时,电流表有不同的读数,  具体情况见下表,求: 
期刊
离子浓度比较一直是高考化学考查的重点和难点,解决的工具是三个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相对来说电荷守恒是学生普遍认为最简单易懂的,所以常常被忽视,但在实际解题中不少学生只会呆板的列出电荷守恒表达式,却对其应用颇为生疏.本文将结合实例与电荷守恒来一次亲密接触.  1.“电荷守恒”和“离子浓度比较”  离子浓度比较常需要考虑电离因素或水解因素及主次,而电荷守恒也是解题的有效工具之一.  例1
期刊
化学家每周制造7000种化学物质,大多数为有机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合成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命名有机化合物是区别有机物的重要手段.历史原因和人们的习惯,目前中学教材俗名与系统命名同时使用,本文对此提供针对性的学法指导.  一、俗名归纳 记忆强化  化学工作者常根据化合物的来源、制法、性质等加以命名,这些名称称为俗名.  ①CH4沼气又名坑气;②C2H2电石气;③CH3OH木精;④CH3CH2OH酒
期刊
数学等式的求解或证明是数学的重要元素,而数学中的不等式问题的求解或证明也是数学学习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等”与“不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而“相等”是局部的、相对的,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和谐转化,从而使得问题理想而巧妙地得到解决.转化得好可以给解题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两者的相互转化略举几例,供大家分享!  例1已知α,β∈(0,π2),且sin
期刊
2015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卷Ⅰ(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山西、江西、陕西省采用)理综第26题,以学生较为熟悉的物质草酸、较为熟悉的实验装置和仪器为背景,考查草酸的性质、草酸的分解产物CO2与CO的检验、实验仪器的连接以及设计实验证明草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草酸是二元酸.题目看似“相识”,实则学生不大“熟悉”.本文仅对该题作以分析.  图1  题目 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
期刊
近几年高考命题中多涉及种群密度和物种丰富度调查有关试题.本文归纳了种群和群落中几种调查方法,并利用典型例题解读,供学习参考.  一、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法——样方法  1.调查原理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2.调查步骤及注意事项  步骤内容1准备:观察地形,分析有无安全隐患,
期刊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复习  山东枣庄28中(277300)张建伟 褚夫晔  一、考情分析  纵观近五年的高考命题,我们不难发现,高考对《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考查方式是固定的,即以特定的背景材料为依托来组织命题,在此背景下,寻找各种工程技术的应用落点。“起点高,落点低”是选修3命题的主要特点,即考查的都是基本的概念、原理和基本的工程技术应用,重点考查对技术应用及分析,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二、考点整
期刊
全国各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几乎每年都有对新型化学电源的考查,题目常以新型的电池为背景,既能考查原电池相关的知识点,同时又能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和信息应用能力.新颖的材料背景往往会让不少考生心理发怵,怯于解答此类题目.其实该类题目常常是起点高,落点低,了解该类题目的命题角度和解题思路就能让问题迎刃而解.  例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实验题很好地体现了“源于课本,而又不拘泥于课本” 的思想.近几年的考题,考生读题就能想到课本上的原实验,但却变化多端,知识面宽窄不同、难度深浅不一、装置各有所异,数据处理多样,题目出得越来越灵活,需要考生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实验考题,要求高,赋分也高.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一个志在必得,却不容易得分的地方;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在指导学生复习备考中也往往缺乏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