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档案管理》应做好期刊经营
期刊经营包括期刊的发行和采编等工作,期刊经营的好坏是影响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档案管理》作为中国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更应该从策划、组稿、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做好经营,做好读者群定位、内容定位和经营营销活动。
《档案管理》作为专业的档案学核心期刊,必然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期刊给谁看,谁会看,给谁服务,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编辑同志必须非常明确,唯有如此才可能策划出读者满意的刊物。因此,通过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定位读者群显得非常有必要。目前,《档案管理》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内容要思想价值性和实际有用性相结合。读者选择某种期刊,很大的因素是该期刊满足了读者的某方面需求。《档案管理》的读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需要型,希望通过《档案管理》获得档案学研究灵感:一类是偏重实践型,希望通过《档案管理》得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方法。当然,两类读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本人认为,这对《档案管理》的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编辑要做好选题策划和组稿,保证《档案管理》能满足多类型读者的需要。
《档案管理》也应做好营销经营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档案管理》若不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营销的理念开展经营活动,发展的空间将大受制约。
2 《档案管理》应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档案管理》需要注重细节。
2.1 期刊内文格式问题。在《档案管理》中本人发现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也许不是问题,是本人太挑剔了):绝大多数文章都有摘要和关键词,而个别文章没有摘要和关键词:绝大部分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有英文译文,而个别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没有英译;一些文章的“参考文献”格式也不统一。
本人认为摘要和关键词不可缺少,是文章的“眼”,应能真正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每篇文章配上摘要和关键词应该不难做到,至于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则可不要,其一,并非每位作者都具备良好的英文翻译能力;其二,杂志社也没能对译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本人发现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章里翻译得千奇百怪,极不规范),翻译质量不高的译文甚至错讹的译文反而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整体形象,英译不但没有提升杂志的整体水平,反而成了影响“瑜”的那点“瑕”。文章后的“参考文献”的格式问题,只要编辑同志在审阅文章内容的同时多加注意文章的形式要求,完全可以解决。
2.2 期刊内文内容问题。曾经看到《档案界》上有不少同仁就《档案管理》稿件应该是以基层工作者为主、还是以高校学者为主的争论。本人认为,高校学者、档案专业学生与基层工作者都是《档案管理》的读者群体,没有必要完全加以区别,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何况基层的档案工作人员也能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高校的学者也不乏实践性较强的论文,两者相互补充,从而使档案学的研究更加多姿多彩。因此,《档案管理》完全可以在保证不失学术性的前提下,以更宽广的胸怀吸纳更多的档案学研究者,树立名家,培养新人。
对于文章内容不妨就某些方面向一些研究较深的理论研究者约稿,不限地域,使档案管理杂志能更好地走出去(在更广的区域产生影响)、引进来(把全国各地名家、名作吸引到《档案管理》上来),以防止在狭小的圈子里自我欣赏、“结近亲”。
3 充分发挥《档案界》与《档案管理》的互动功能
《档案界》作为《档案管理》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档案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已经吸引了国内诸多档案爱好者的参与,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虽然《档案界》与《档案管理》已经产生一定的联动,但互动功能还显不足,通过网站进行《档案管理》杂志的经营,形成《档案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将会进一步拓宽杂志的发展道路,扩大《档案界》网站的知名度,促进档案学研究的深入。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4 对《档案管理》的小意见
小意见是关于《档案管理》发行的,已经快2009年4月份了。单位订阅的2009年《档案管理》还没有见到第1期,理论上第2期也该出版了。这样的速度让人等得心焦啊,希望《档案管理》能够及时、迅速地发行到读者手中!
5 对《档案管理》的期望
成熟的期刊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市场和竞争力,期刊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档案管理》要在内文设计、封面设计、策划、组稿、加工等方面努力,走到读者中去,策划出读者真正需要的选题,成为国内高知名度的期刊将是指日可待。本人对《档案管理》指出了一系列本人所认为的问题,初衷是希望《档案管理》能像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早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能像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注重细节,端正态度,定准目标,迅速成为成熟而有魅力的人。
期刊经营包括期刊的发行和采编等工作,期刊经营的好坏是影响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档案管理》作为中国档案学档案事业类核心期刊,更应该从策划、组稿、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做好经营,做好读者群定位、内容定位和经营营销活动。
《档案管理》作为专业的档案学核心期刊,必然有自己特定的读者群。期刊给谁看,谁会看,给谁服务,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编辑同志必须非常明确,唯有如此才可能策划出读者满意的刊物。因此,通过广泛的调查和分析,准确定位读者群显得非常有必要。目前,《档案管理》的读者群主要集中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
《档案管理》内容要思想价值性和实际有用性相结合。读者选择某种期刊,很大的因素是该期刊满足了读者的某方面需求。《档案管理》的读者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科研需要型,希望通过《档案管理》获得档案学研究灵感:一类是偏重实践型,希望通过《档案管理》得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方法。当然,两类读者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本人认为,这对《档案管理》的编辑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编辑要做好选题策划和组稿,保证《档案管理》能满足多类型读者的需要。
《档案管理》也应做好营销经营活动,市场经济条件下,营销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档案管理》若不能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营销的理念开展经营活动,发展的空间将大受制约。
2 《档案管理》应注重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档案管理》需要注重细节。
2.1 期刊内文格式问题。在《档案管理》中本人发现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也许不是问题,是本人太挑剔了):绝大多数文章都有摘要和关键词,而个别文章没有摘要和关键词:绝大部分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有英文译文,而个别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没有英译;一些文章的“参考文献”格式也不统一。
本人认为摘要和关键词不可缺少,是文章的“眼”,应能真正反映文章的中心内容,每篇文章配上摘要和关键词应该不难做到,至于摘要和关键词的英译则可不要,其一,并非每位作者都具备良好的英文翻译能力;其二,杂志社也没能对译文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本人发现同一词汇在不同的文章里翻译得千奇百怪,极不规范),翻译质量不高的译文甚至错讹的译文反而影响了《档案管理》的整体形象,英译不但没有提升杂志的整体水平,反而成了影响“瑜”的那点“瑕”。文章后的“参考文献”的格式问题,只要编辑同志在审阅文章内容的同时多加注意文章的形式要求,完全可以解决。
2.2 期刊内文内容问题。曾经看到《档案界》上有不少同仁就《档案管理》稿件应该是以基层工作者为主、还是以高校学者为主的争论。本人认为,高校学者、档案专业学生与基层工作者都是《档案管理》的读者群体,没有必要完全加以区别,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何况基层的档案工作人员也能写出高质量的理论文章,高校的学者也不乏实践性较强的论文,两者相互补充,从而使档案学的研究更加多姿多彩。因此,《档案管理》完全可以在保证不失学术性的前提下,以更宽广的胸怀吸纳更多的档案学研究者,树立名家,培养新人。
对于文章内容不妨就某些方面向一些研究较深的理论研究者约稿,不限地域,使档案管理杂志能更好地走出去(在更广的区域产生影响)、引进来(把全国各地名家、名作吸引到《档案管理》上来),以防止在狭小的圈子里自我欣赏、“结近亲”。
3 充分发挥《档案界》与《档案管理》的互动功能
《档案界》作为《档案管理》杂志社主办的专业档案网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已经吸引了国内诸多档案爱好者的参与,形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虽然《档案界》与《档案管理》已经产生一定的联动,但互动功能还显不足,通过网站进行《档案管理》杂志的经营,形成《档案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将会进一步拓宽杂志的发展道路,扩大《档案界》网站的知名度,促进档案学研究的深入。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4 对《档案管理》的小意见
小意见是关于《档案管理》发行的,已经快2009年4月份了。单位订阅的2009年《档案管理》还没有见到第1期,理论上第2期也该出版了。这样的速度让人等得心焦啊,希望《档案管理》能够及时、迅速地发行到读者手中!
5 对《档案管理》的期望
成熟的期刊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市场和竞争力,期刊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档案管理》要在内文设计、封面设计、策划、组稿、加工等方面努力,走到读者中去,策划出读者真正需要的选题,成为国内高知名度的期刊将是指日可待。本人对《档案管理》指出了一系列本人所认为的问题,初衷是希望《档案管理》能像一棵正在茁壮成长的树,早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能像一个成长中的年轻人,注重细节,端正态度,定准目标,迅速成为成熟而有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