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欢喜让人忧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NBNBN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内在的规律性,又有随机的生成性,精彩的抑或尴尬的,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思维的特点以及情感的起伏,机智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让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丰富素材,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弹性、更优化。
  [关键词]动态生成;机智引领;把控;广开言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5-0068-02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正如叶澜教授所說,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在预设以外的问题,这种“意外”往往会造成两极性的效果,有时能让教学更为精彩,有时会使课堂不受控制,一塌糊涂。无论是精彩还是尴尬,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我们既不能因害怕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我们应立足发展,放眼全体,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这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智慧和技巧。
  一、让人欢喜的精彩生成,机智引领推动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既有内在的规律性,又有随机的生成性,教师如能及时机智处理和有效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将这些生成变为教学素材,作为课堂教学更丰富的补充,就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学习“计算42-7”时,学生先借助小棒思考,发现从2根小棒中去掉7根不够,于是打开一捆,从12根中去掉7根,还剩5根,由此得出42-7=35,再在此基础上得出算理。正当大部分学生都认可和掌握了这种方法时,一位学生突然大声喊道:“老师,我的方法比这个简单!”我停了下来,说:“那请你介绍一下你的方法吧!”他兴致勃勃地说:“2减7不够,可计算7减2,得5,那么40-5=35。”我明白,他这样做其实就是将减数分成2和5,先用42减2,再减5,于是我鼓励他:“你的想法真好!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学生!”这位学生非常高兴。但是教学经验告诉我,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也有倒着减,如计算42-7,他们会在得到7-2=5后,再计算40 5=35,浑然不觉答案是错的。于是,我让这位学生再算一算“51-8”,并教一教其他同学。他像模像样地讲解道:“因为1-8不够减,所以可以8-1=7,然后50-7=43。”我笑着问:“为什么要减7,而不是加7呢?”“因为本来要减8,一开始只减了1,当然还要再减7啦!”另一位学生振振有词地说。“就是,就是。”其他学生也纷纷附和。课末,虽然我原本设计的教学环节没有完成,但是学生学习的效果却有了质的提升。
  课堂上总会出现不同的声音,只要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就能将这些声音转化为亮点。“倒着减”的方法正是由于教师为这种课堂生成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学生才能透彻地理解算理,提升学习能力。课堂上的学习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契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才能得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数学,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自己的发现,教师应呵护他们的发现,并适当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新奇的想法和创新的火花。
  二、让人忧心的尴尬生成,稳步把控成就思维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对预设的答案是稳步把控的,而对生成性的答案是顾忌的。那些精彩的生成让我们欣喜,但那些令人尴尬的“小插曲”往往会让我们心生不悦,怎样处理才好呢?是对尴尬生或视若不见,还是追随儿童的思维发展,抓住这一珍贵资源灵活调控教学?我认为,教师要细心体会,巧妙地利用生成,这样就有可能化尴尬为精彩,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教学“可能性的大小”时,可以通过抛硬币、摸彩球等活动,帮助学生明确“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的含义。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摸球活动,每次摸一个球,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每个小组有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了8个球,有红、蓝两种颜色,数量各不相同。活动结束后,由小组长汇报摸球结果,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到第6小组汇报时,出现了转折性的情况:他们小组的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但是他们摸到蓝球的次数反而比红球多!于是这个小组的个别成员认为并不是袋子里的红球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大。
  尽管课前预设时我已经预测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但是当课堂上真的出现时,还是免不了出现尴尬情绪,不过我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上课思路:这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跳过去肯定不好,我要先了解这些学生的想法,知道他们也是通过实验,才认为红球多不一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大。既然这是通过实验发现的,那么我就让这个小组再次实验。他们又连续摸了8次,结果摸到红球6次,摸到蓝球2次。他们还主动又摸了4次,结果是3红1蓝。这时,这组学生终于与大家达成共识:红球比蓝球多时,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刚才的情况是一种“偶然”。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历程体验,不再是简单的教与学。 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学生视野开阔,他们的生活见识、数学思维、学习经验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不可预测的生成,教师应该将学生出现的这种动态生成作为教学资源,顺应学生的思维状态重新调整和组织教学,使数学活动更适合于每个学生。
  三、喜忧参半的高度生成,广开言路脑洞大开
  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和认知规律,我们开放课堂教学,使数学课堂更具个性,呈现出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虽然大多与课前预设相吻合,可也会有防不胜防的生成与预设截然不同。当预设遇到生成,当课堂教学“脱离轨道”,教师就可能面临两难的抉择和挑战。教师要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有效整合,或许放弃了教学预设,或许还有没完成的环节,但是一定会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灵性与智慧。   例如,教学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连乘的应用题之后,课后练习中出现了好几道类似“某小学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4个班。按每个班有48人计算,这所学校一共有多少人?”这样的习题。
  生1:我先算6个年级一共多少个班,得到4×6=24(个),再算这所学校的总人数,即24×48=……
  这时候问题出现了,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只学习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面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他们一时都不知怎么办才好。面对这一尴尬的教学生成,我急中生智——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才是最重要的,不用在数字的计算上计较太多,不如把每个班的人数改小一些或改成整十数,便于计算即可。在我正想说改人数时,坐在第一排的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于是我请他站起来发言。
  生2:可以换一种方法来解决。先算一个年级有多少人,得48×4=192(人),再算全校的总人数,即192×6=1152(人)。
  生2的巧妙解法化解了我的尴尬处境,我刚表扬完他,正准备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时,生3就迫不及待地发言了:“生1是让你想个办法来算出结果,又没有叫你换种方法来算!”话说到这里,如果我还只是把每班的人数改一改,肯定会让生3感到不舒服,我自己也觉得这么处理欠妥。这时我不由得想,直接教乘法竖式吧,又担心许多学生一时听不懂;教转化的方法吧,也不知道行不行,但是不教肯定不行,真是“三难”!我硬着头皮说:“同学们,在碰到难题时,如果我们能多开动脑筋,联系以前我们学过的内容,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难题或许就不再是难题了!”
  也许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也许是我的话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生4举手发言了:“可以把它变成一道连乘算式,把后面的乘数48拆开变成6×8,24×48就变成了24×6×8,这样我们就会算了。”我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究竟对不对呢?”生4继续说:“我们前两天学了100×3×3=900与100×9=900这两个式子,由此可以看出,100×3×3其实就是100×9,于是我就想到把48拆成6×8。”
  其他学生连连点头表示同意,我更是大加赞赏:“看来生4真是一个有心人,把这道题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真棒!”这时又有学生不服气了:“老师, 48这个数能够拆成6×8,可如果是24×17呢?17可是没法拆的。”这一发言顿时又让生4皱紧了眉头。也许是受到了生4的启发,生5马上举手回答:“17不能拆,可以把24拆开变成3×8,这样24×17就变成了17×3×8。”生6:“还可以把24拆开变成4×6,24×17就可以表示为17×4×6了。”我适时进行小结:“看来两位数乘两位数,只要其中有一个是表内乘法口诀中的乘积,我们就可以把它拆成两个数相乘,这样整个式子就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连乘算式了。”问题总算得到了圆满的解决,我也松了一口气。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的一种境界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无心插柳柳成荫”。 有活力的数学课堂,应该根据学生认知的规律、思维的特点以及情感的起伏,机智处理各种生成性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让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丰富素材,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有弹性。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虽然可以有效利用成为学习资源,但并不是任其随意生成,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定不能为了迎合少数学生的表现欲,忽视了学生整体,忽略了教学关键。面对课堂生成,教师应练就火眼金睛,权衡利弊、相机引导,真正体現生成的价值,让生成为学生学习所用。总之,只有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方能使数学教学更具生命气息,让学生的学习向纵深有效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叶澜. “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 人民教育,2016(Z1):33-42.
  [3] 王胜国,冯卫东.生成性教学的适应性限度[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2(Z1):3-5.
  (责编 吴美玲)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认知经验和水平为基础。因此,教师教学前应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而前测正是摸清学生真实水平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前测;指导意义;课堂教学;小数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31-01  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前,为了摸清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真实水平,笔者进行了如下前测设计。  一
[摘 要]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宜的内容,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在教学中对这一理论的落实与研究,让学生的理解更逼近数学的本质,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最近发展区 数对 数学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3
[摘 要]实践与综合的应用,能拉近生活数学与课堂数学的距離,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意味着“数学 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课应选择合适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探究;创新思维;源于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面积的概念是抽象的,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建构意义。因此,教师应合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安排,将面积概念的教学最优化。  [关键词]面积 学情 教材 有效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5-022  [课前思考]  追问一:什么是角?  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味逐渐变多了,数学味却少了;形式热闹了,思维的碰撞却少了,忽略了数学教育最本质的内容——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实际上,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如斯托利亚尔所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那么,思维是什么?思维是一个人在面对、认识、解决问题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是一个人内隐的复杂的心理过
建构主义认为“儿童的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知识的学习与理解是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建立起适当的联系”。因此,教师要走近学生的生活,把握好他们的认知起点,科学地组织与安排教学,让学生从容、快乐地走在数学学习的路上。下面,结合苏教版“小数的性质”一课的教学,谈一谈走进学生生活对有效突破教学的思考。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在超市购物中见过商品的标价吗?是如何
[摘 要]学生出现思维负迁移,是由于他们的认识仅停留在表象的层面上。多元化教学,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手、脑、眼、耳充分结合,语言、文字、图形、实物多方联系,从而进入深层次的学习,防止出现思维负迁移。  [关键词]表象;负迁移;多元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9-0042-02  多元化教学,源自多元智
[摘 要]“千以内数的认识”的教材内容的编排具有传承发展彰显守正创新、迁移推理促进数学思考、知识融合促进经验联结、直观教学突出意义理解的特点。教师要通过比较解读教材,把握好十进制计数法、位值原则和认读方法这三个教学重点,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的认识;教材理解;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6-0012-03 
[摘要]“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窗口”,从三年级起,教材每册均安排一个单元,相对集中地进行策略内容的讲解,重在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让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实现对数学策略的内化和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领略策略的魅力和精彩。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小学数学
[摘 要]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能力也正是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迁移作舟,联想为帆,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进而助推学生知识、经验正向迁移。  [关键词]迁移;联想;推理能力;问题解决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