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yly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粗浅的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
  
  如教学“体积和表面积的比较”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它们的计算方法大家都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就不会应用,现在我先给大家讲一件真实的事。
  我家邻居的张爷爷家有两个孙子小军和小明,同在一个学校同年级读书,有一天,放学后,张爷爷问两个孙子,最近数学学什么内容?“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孙子答道。“好!正好,你叔叔需要做一个长9分米,宽6分米,高4分米的铁皮箱,需要买多少铁皮?你们能帮我算算吗?”爷爷说。两个孙子听了高兴地说:“好!”马上拿出笔和纸来算,过了一会,两个孙子都把自己计算的结果向爷爷汇报。小军说:“买216立方分米。”小明说:“买228平方分米。”小明说完后,就和小军争论起来,爷爷说:“为什么你们两个算的结果不同呢?”两个孙子都各自说出自己的道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算得对呢?为什么?
  学生立即思考并动笔演算,不一会儿便在小组里辩论起来。有的认为小军说得对,有的认为小明说得对,长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的异同便在同学们的辩论中“显山露水”了。最后一致认为是小明算得对,因为小军算的是体积,小明算的是表面积,用铁皮做箱子,应算表面积。以上这一新知的获取,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观察分析和比较归纳出来的,学生对知识的创新在这里得到体现。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种,如讲故事、做游戏等,关键是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激情。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是学好知识的基础,也是其主动创新的基础。
  
  二、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必须建立友好、民主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愉悦的创新氛围。使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尽可能少的感受到威胁,让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束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骋想象,敢于标新立异。
  如教学“万以内加法的验算”时,我先在黑板上出了“2423 856”让学生计算,然后向学生出一个问题:“你的计算结果对吗?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呢?”话音刚落。有个男生便说:“我的计算结果是对的,因为很多同学算得的结果都和我的一样,所以我的计算结果是对的。”他刚说完,立即有学生对他提出疑问:“假如不许对照别人的结果,你又怎么证明呢?”学生们都陷入了沉思中,不一会儿,有只小手举了起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因此,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计算的方法来证明,即用计算‘856 2423’来证明。如果算出的结果和‘2423 856’的计算结果一样就说明对了。”经这位同学启发,学生们紧接着便很快想出了再重新按原式算一遍,看两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的验算方法。到此,我想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了,一名男生着急地高举小手叫道:“老师。我还有别的方法!在加法算式中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于是我就想如果只交换加数的一部分位置能不能验算呢?经过计算,我发现也可以用只交换加数的一部分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例如,可以用‘2456 823’来验算‘2423 856’。”他一说完,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学生纷纷拿笔计算验证。结果发现确实可以,这下学生们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说出了类似的验算方法。课堂的气氛达到高潮,每个学生的创新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通过这一堂课,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师要尊重学生,多给学生一些发言的权力和机会,要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要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善于聆听学生的心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
  
  三、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挑战性
  
  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除此之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争论、敢于挑战书本知识的精神。例如,学生自学“万以内减法的验算”时,并不满足书本上介绍的用加法来验算减法或用原来的竖式验算的方法,他们提出也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的方法来验算,由于受所学加法验算的影响,有几位学生还提出了:“能不能用交换部分被减数和减数位置的方法来验算?”对学生提出的这一个问题,我首先是表扬他们,然后鼓励所有学生一起来验证这个具有猜想意义的问题。后来虽然经过验证证明了此猜想是错误的,但学生却从中感受到了不迷信、满足于书本,积极思维,敢于提问,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联系实际,设计开放型习题
  
  教师要联系实际,多设计开放型习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如我在复习应用题的教学时,设计以下习题:请你用20元购买2种以上不同的文具用品。(注:必须用完20元钱)
  学生们兴致高涨,设计出了很多种购买方案:
  (1)用20元购买铅笔、铅笔刀、日记本和墨水;
  (2)用20元购买橡皮、铅笔盒、铅笔、钢笔和圆珠笔;
  其中有一位学生提出她可以用20元购买日记本、钢笔、墨水和铅笔:6 5 8 2=21(元),21-1=20(元)。问她为什么可以用20元买到这些文具品,她说买这么多的东西,可以叫售货员阿姨打折呀。经她这么一激,又把课堂引向了高潮……
  
  五、总结整理知识、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的过程,继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会做什么样的题目。诱发、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学习所得,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实际上已是一种创新劳动。
其他文献
课堂不应该是教案剧的演绎舞台,而应该是珍视孩子们不断变化着的学习需要。然而,这种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更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生成资源,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使我们的课堂逐渐充盈着智慧、灵性和由此而萌发的勃勃生机。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关注课中的灵动资源,促进“非预设生成”呢?下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珍视“意外”,会有不曾预约的精彩     在每一堂数学课
以2,3-双〔(2-巯乙基)硫基〕-1-丙硫醇(BMETP)和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BIMC)为原料,制备了聚硫氨酯光学树脂。联合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制备BMETP-BIMC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考察了预留土不同参数对基坑抗滑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预留土高度越大,土体的水平位移与桩体弯矩越小,预留土高度的增加对减小土体水平位移与桩体弯矩效
【论文摘要】会计监管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我国现行会计信息监管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监管的效果。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提供解决思路。  【论文关键词】会计监管 会计信息 问题对策  一、我国会计监管现状  会计监管主要是指政府及非政府机构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目的,依照有关的法律和规章,通过法律
采用中红外(MIR)光谱技术开展了玻璃镜片的结构研究。实验发现玻璃镜片的红外吸收主要存在νSi-O-玻璃镜片、νs B-O-玻璃镜片和ν结晶-玻璃镜片等模式。采用变温中红外(TD-M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运用“点金之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迸发,使学生的智慧之火在巧妙一拨下,尽显其个性、灵性。那么,教师究竟在何时点拨才是恰到好处呢?  1.在学生“一知半解”时点拨。  如《颐和园》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这两句话中有一个词用得非常精妙,更能突出昆明湖的平
目的 研究软骨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作用,并探讨其抑瘤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肉瘤S180细胞建立动物腹水瘤模型,通过腹腔注射软骨多糖进行治疗,治疗期间抽取腹水瘤细胞进行细
刚才,省财政厅汇报了2006年的财政工作情况和2007年的工作计划。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对近年来的财政工作非常满意,主要是:第一,省财政厅在加强财政收支管理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绩,财
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已经应用于研究椎间盘的生物力学行为、生物化学变化和生物学改变。为了探讨生骨蛋白-1(Osteogenic Protein-1,OP-1)在椎间盘合成代谢和抗分解代谢中的作
本文归纳、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机理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