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华诗词》,辟有《吟坛百家》栏目,重点推介建树颇著的词家诗人。许多活跃于诗林词坛的高手们,翘首以望;几经努力,多数未能如愿以偿。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公司物流运行部高级经济师田恒炼,凭借多年历练出来的一支笔,潇洒地走进了这个殿堂。2008年第6期《中华诗词·吟坛百家》,推出了田恒炼的10首词作,附有通栏个人简历及照片。并加《编者按》曰:“田恒炼的词,全部用新声韵。这是本刊‘吟坛百家’栏目首次发表新声韵作品。我们希望以此推动新声韵的创作,让新韵更加深入人心,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篇。”
《中华诗词》清楚地告诉我们:田恒炼在诗词领域,纵横驰骋,在诗词新声韵的改革上,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
诗词形式上的创新探索,并没有影响和制约田恒炼诗词创作的工力,似乎更加得心应手,洒脱自如,从而收到了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之功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华诗词》顾问欧阳鹤在做轮值终审的一期刊物上,撰“卷首语”说:田恒炼“由于刻苦钻研和天赋诗才,其作品已达到很高水准。情豪境阔,语壮词雄,是其词作的重要特点。”欧阳先生的评点深中肯綮。我们一同读读田恒炼最近出版的《一剪东风》一书,就会得到如此认识。
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一剪东风》,精选了田恒炼200余首诗词,分《词苑新声》、《东风剪影》、《旅途韵语》、《江山游踪》、《家国情怀》五辑。
我们先从其著作中信手拈出一首《水调歌头并序》,加以品赏。
1966年,年少的田恒炼,在武汉读书的时候,和几个同学,千里迢迢去上海看大海,来到长江入海处。2004年,出差到浦东,再次站在长江入海处。相隔38年,前后两次,面对大海,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开怀吟唱:
入海大江口,滚地万钧雷。长风怒卷高浪,掠海乱云飞。千里奔袭万马,横扫六合天宇,八面入鞭菙。飒飒苇花荡,风色壮天威。
长堤路,黄沙岸,巨礁堆。年时踪迹,潮来潮去岂能追。三十八年弹指,阅历人间盛事,谈笑鬓毛摧。莫负少年愿,东海挽澜回。
上阕的文字,把长江入海处浪飞六合之内,水腾八方之外的壮阔景观,尽收笔端,墨染如泼,奔逸豪宕,雅正绝尘。锻造出如虹的气势,凝炼出疏放的意境,惊骇三魂,倾倒六魄。
再赏《高阳台并序》。
2006年早春作者踏访郧西上津镇,置身层峦叠嶂之间,想到不日陕鄂高速公路就要穿越山峦腹部,诗兴大发:
拔地奇峰,接天野岭,莽然苍海狂澜。日照烟墟,旧时楚塞秦关。盘肠小道依稀在,叹古来、世路艰难。忆当年、李闯聪儿,喋血荒蛮。
霹雷惊断高崖梦,看浓烟乍起,崩地摧山。巨柱排空,长桥飞架峡川。风驰电掣当今事,待车流、高路云端。望前程,万丈霞晖,锦绣重峦。
古有“词重发端”说,发端之辞,贵在开门见山,统摄全篇。这首词发端着一“拔”,领颔“奇峰”,山势之突兀,便在眼前赫然屹立。“奇”并不意味着高,光奇不高,只能令人平视。二句“接天”二字,你就不能不仰视了。这奇山、高山,并不是观光旅游的胜地,而是“野岭”。并且,这野岭,一岭接一岭,“莽然苍海狂澜”,就像无边无际的海面,掀起滔滔不绝的排空巨浪。三个句子,从奇入笔,继而写高,进而铺展到面,苍海狂澜。由近至远,层层推进,层层相连,笔势劲挺,斩截有力。“日照烟墟……”句群(墟字力重千钧),强化了山峦的荒蛮,为下片作铺垫。
过片开头“霹雷惊断高崖梦”,着墨于修高速公路放炮炸山,惊醒沉睡的高崖,一语双关,以崖喻人。千百年来,多少代人,渴望摆脱这崇山峻岭所造成的困顿与束缚,而做过多少黄粱美梦啊!可一代代,都只能在梦中沉醉,梦醒后望山兴叹。今天,人们才真正看到了梦中的现实。通过历史的比对,讴歌时代。结拍“望前程,万丈霞晖,锦绣重峦。”回环映照,与上片呼应。
时至今日,虽然无典不成词,尚未形成定论。可填词要用典,已经成为诗词界的共识,并成为词坛大家们的操作规则。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田恒炼对此谙悉无疑。在他的词作里,典故迭出。“龙马河图追溯处,迷幻水文山系。”(《念奴娇·春晓在洛阳北黄河岸散步》)
散步于黄河岸,情感的波澜会随着黄河的波涛起伏,遥想有关“龙马河图”的传说。伏羲时,有形状如龙的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画成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与《洪范》两书的来源。《易·系辞上》有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载:“河出马图”。《尚书》同样有记载:“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河。”
田恒炼不仅能驾轻就熟地在词作中运用典故,而且能恰到好处地把发生在古代、近代、现代的各类事件,根植在词作中。上文引据的《高阳台并序》,其中有“忆当年、李闯聪儿,喋血荒蛮。”源于李自成、王聪儿率领农民起义军,活动在郧西上津一带的历史事实。通过作者对这一史实运用,染浓了词作所述内容沉甸甸的历史沧桑感,引领了读者不尽的想象,从而加深了词作的现实意义。
再如作者2005年秋,沿汉江而上到汉中,所作的《桂枝香并序》,简直就是一篇考证“汉”字的历史论文。
田恒炼1986年游趵突泉后,吟唱:“秋千院落西楼月,清照当年。别有芳园,漱玉天然自涌泉。”这里的“清照”指的是李清照。赋趵突泉,李清照何以入词呢?原来趵突泉旁有漱玉泉,而李清照有词集名也叫《漱玉泉》。把两者连在一起,词作的文化含金量成几何级数倍增。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就无法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词作也就失去了文化含量的载体。
把工业生产、工厂生活浑然天成地楔入词作,是田恒炼词作的又一特点。
《西江月·刨工》:
古有赶山赴海,今朝谁赶龙门?逆流推进两山春,银浪钢花翻滚。
铁岭金田作业直驱牛刨耕耘。刨工骇煞鲁仙君,笑道与时俱进。
工业题材,即使是写小说、散文,也往往春风难度玉门关,更别说填词赋诗了。然而,当田恒炼把触角延伸到工厂车间,其词作依然亮丽清纯,典雅蕴涵。这首《西江月·刨工》,发端句“赶山赴海”就不同凡响,把工业生产粉饰得完全诗化了。
追赶兽禽叫赶山,所以不少地方管狩猎叫赶山。还有赶山号子呢!建始县花坪乡就挖掘出地道“赶山号子”,在乡福利院演出,原汁原味的“赶山号子”,让老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壮观的劳动场面。赴海,李白有“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诗句。民间有秦始皇赶山超海的传说;《孟子·梁惠王上》则有“挟太山以超海。”的记载,挟山超海的成语由此而来。
咏刨工,居然联想到了赶山赴海!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机敏之处。这种创作灵感,来自于厚重的文化积淀。作者海阔任鱼跃的丰富联想,引领读者由龙门刨床,想起洛阳龙门石窟、张家界的天门洞、黄山的一线天。龙门刨工作台在其门中穿来穿去,不有如赶山超海呢!工业题材的词作里,注入传统的文化史料,赋予沉默无语的机器设备,以强盛的生命力,而变得意蕴盎然起来。田恒炼的词作,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启迪和借鉴。
厚厚一本书,在一篇短文里,只能蜻蜓点水了。按辩证法则,转换一下指向。有人说,绿茵场上,马拉多纳演绎的“上帝之手”,这正是足球的魅力。同样,任何艺术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那么,我们可以说,艺术品的某些瑕疵,这正是艺术的魅力。前面谈到“龙马河图追溯处,迷幻水文山系。”句,作者的另一首词《念奴娇·登嵩山峻极峰》有句云:“洛水长流,嵩山不老,解透河图秘。”窃以为,这里的“河图”似乎用得有些牵强。首先,一枚典故在词中反复使用,有泛滥之嫌;另外,不是“洛水长流”吗?怎么可解“河图秘”呢?与“河出图,洛出书”相悖。见仁见智,愚之浅见俗说,不足摭取。
《中华诗词》清楚地告诉我们:田恒炼在诗词领域,纵横驰骋,在诗词新声韵的改革上,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果。
诗词形式上的创新探索,并没有影响和制约田恒炼诗词创作的工力,似乎更加得心应手,洒脱自如,从而收到了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的有机统一之功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中华诗词》顾问欧阳鹤在做轮值终审的一期刊物上,撰“卷首语”说:田恒炼“由于刻苦钻研和天赋诗才,其作品已达到很高水准。情豪境阔,语壮词雄,是其词作的重要特点。”欧阳先生的评点深中肯綮。我们一同读读田恒炼最近出版的《一剪东风》一书,就会得到如此认识。
由珠海出版社出版的《一剪东风》,精选了田恒炼200余首诗词,分《词苑新声》、《东风剪影》、《旅途韵语》、《江山游踪》、《家国情怀》五辑。
我们先从其著作中信手拈出一首《水调歌头并序》,加以品赏。
1966年,年少的田恒炼,在武汉读书的时候,和几个同学,千里迢迢去上海看大海,来到长江入海处。2004年,出差到浦东,再次站在长江入海处。相隔38年,前后两次,面对大海,心潮澎湃,情不自禁开怀吟唱:
入海大江口,滚地万钧雷。长风怒卷高浪,掠海乱云飞。千里奔袭万马,横扫六合天宇,八面入鞭菙。飒飒苇花荡,风色壮天威。
长堤路,黄沙岸,巨礁堆。年时踪迹,潮来潮去岂能追。三十八年弹指,阅历人间盛事,谈笑鬓毛摧。莫负少年愿,东海挽澜回。
上阕的文字,把长江入海处浪飞六合之内,水腾八方之外的壮阔景观,尽收笔端,墨染如泼,奔逸豪宕,雅正绝尘。锻造出如虹的气势,凝炼出疏放的意境,惊骇三魂,倾倒六魄。
再赏《高阳台并序》。
2006年早春作者踏访郧西上津镇,置身层峦叠嶂之间,想到不日陕鄂高速公路就要穿越山峦腹部,诗兴大发:
拔地奇峰,接天野岭,莽然苍海狂澜。日照烟墟,旧时楚塞秦关。盘肠小道依稀在,叹古来、世路艰难。忆当年、李闯聪儿,喋血荒蛮。
霹雷惊断高崖梦,看浓烟乍起,崩地摧山。巨柱排空,长桥飞架峡川。风驰电掣当今事,待车流、高路云端。望前程,万丈霞晖,锦绣重峦。
古有“词重发端”说,发端之辞,贵在开门见山,统摄全篇。这首词发端着一“拔”,领颔“奇峰”,山势之突兀,便在眼前赫然屹立。“奇”并不意味着高,光奇不高,只能令人平视。二句“接天”二字,你就不能不仰视了。这奇山、高山,并不是观光旅游的胜地,而是“野岭”。并且,这野岭,一岭接一岭,“莽然苍海狂澜”,就像无边无际的海面,掀起滔滔不绝的排空巨浪。三个句子,从奇入笔,继而写高,进而铺展到面,苍海狂澜。由近至远,层层推进,层层相连,笔势劲挺,斩截有力。“日照烟墟……”句群(墟字力重千钧),强化了山峦的荒蛮,为下片作铺垫。
过片开头“霹雷惊断高崖梦”,着墨于修高速公路放炮炸山,惊醒沉睡的高崖,一语双关,以崖喻人。千百年来,多少代人,渴望摆脱这崇山峻岭所造成的困顿与束缚,而做过多少黄粱美梦啊!可一代代,都只能在梦中沉醉,梦醒后望山兴叹。今天,人们才真正看到了梦中的现实。通过历史的比对,讴歌时代。结拍“望前程,万丈霞晖,锦绣重峦。”回环映照,与上片呼应。
时至今日,虽然无典不成词,尚未形成定论。可填词要用典,已经成为诗词界的共识,并成为词坛大家们的操作规则。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田恒炼对此谙悉无疑。在他的词作里,典故迭出。“龙马河图追溯处,迷幻水文山系。”(《念奴娇·春晓在洛阳北黄河岸散步》)
散步于黄河岸,情感的波澜会随着黄河的波涛起伏,遥想有关“龙马河图”的传说。伏羲时,有形状如龙的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河图”“洛书”,画成八卦。这就是后来《周易》与《洪范》两书的来源。《易·系辞上》有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礼记·礼运》载:“河出马图”。《尚书》同样有记载:“伏羲氏有天下,龙马负图出河。”
田恒炼不仅能驾轻就熟地在词作中运用典故,而且能恰到好处地把发生在古代、近代、现代的各类事件,根植在词作中。上文引据的《高阳台并序》,其中有“忆当年、李闯聪儿,喋血荒蛮。”源于李自成、王聪儿率领农民起义军,活动在郧西上津一带的历史事实。通过作者对这一史实运用,染浓了词作所述内容沉甸甸的历史沧桑感,引领了读者不尽的想象,从而加深了词作的现实意义。
再如作者2005年秋,沿汉江而上到汉中,所作的《桂枝香并序》,简直就是一篇考证“汉”字的历史论文。
田恒炼1986年游趵突泉后,吟唱:“秋千院落西楼月,清照当年。别有芳园,漱玉天然自涌泉。”这里的“清照”指的是李清照。赋趵突泉,李清照何以入词呢?原来趵突泉旁有漱玉泉,而李清照有词集名也叫《漱玉泉》。把两者连在一起,词作的文化含金量成几何级数倍增。如果不具备这些知识,就无法把两者联系在一起,词作也就失去了文化含量的载体。
把工业生产、工厂生活浑然天成地楔入词作,是田恒炼词作的又一特点。
《西江月·刨工》:
古有赶山赴海,今朝谁赶龙门?逆流推进两山春,银浪钢花翻滚。
铁岭金田作业直驱牛刨耕耘。刨工骇煞鲁仙君,笑道与时俱进。
工业题材,即使是写小说、散文,也往往春风难度玉门关,更别说填词赋诗了。然而,当田恒炼把触角延伸到工厂车间,其词作依然亮丽清纯,典雅蕴涵。这首《西江月·刨工》,发端句“赶山赴海”就不同凡响,把工业生产粉饰得完全诗化了。
追赶兽禽叫赶山,所以不少地方管狩猎叫赶山。还有赶山号子呢!建始县花坪乡就挖掘出地道“赶山号子”,在乡福利院演出,原汁原味的“赶山号子”,让老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壮观的劳动场面。赴海,李白有“独随朝宗水,赴海输微涓。”诗句。民间有秦始皇赶山超海的传说;《孟子·梁惠王上》则有“挟太山以超海。”的记载,挟山超海的成语由此而来。
咏刨工,居然联想到了赶山赴海!这正是作者独具匠心的机敏之处。这种创作灵感,来自于厚重的文化积淀。作者海阔任鱼跃的丰富联想,引领读者由龙门刨床,想起洛阳龙门石窟、张家界的天门洞、黄山的一线天。龙门刨工作台在其门中穿来穿去,不有如赶山超海呢!工业题材的词作里,注入传统的文化史料,赋予沉默无语的机器设备,以强盛的生命力,而变得意蕴盎然起来。田恒炼的词作,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启迪和借鉴。
厚厚一本书,在一篇短文里,只能蜻蜓点水了。按辩证法则,转换一下指向。有人说,绿茵场上,马拉多纳演绎的“上帝之手”,这正是足球的魅力。同样,任何艺术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那么,我们可以说,艺术品的某些瑕疵,这正是艺术的魅力。前面谈到“龙马河图追溯处,迷幻水文山系。”句,作者的另一首词《念奴娇·登嵩山峻极峰》有句云:“洛水长流,嵩山不老,解透河图秘。”窃以为,这里的“河图”似乎用得有些牵强。首先,一枚典故在词中反复使用,有泛滥之嫌;另外,不是“洛水长流”吗?怎么可解“河图秘”呢?与“河出图,洛出书”相悖。见仁见智,愚之浅见俗说,不足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