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塬上的尧庄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甘肃靖远县五合乡乡政府南行30里,便来到了一个叫蔡家塬的地方。从蔡家塬上向西望去,可隐隐看到黄河的影子。我们要去的是塬上一个叫尧庄的村子。通往尧庄村的路大坑连着小坑 ,一副崎岖不平的样子,远远看上去,仿佛是一条混沌的河流扬起的浪涛。三轮车颠得要命,本来半个小时就可以赶到的路程我们走了整整一个半小时。
  
   十奶拉开了电灯,炫耀般地问了记者一句:“亮吧?”
  
  到尧庄时,太阳已经西斜了。向村民问起村庄的历史,村里的几个年轻人都建议记者去找“十奶”。
  十奶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很是健谈。从12岁来尧庄村到现在,她已在这里生活了50多年。赶到十奶家已经是星星点灯的时辰,听说记者是来采访的,十奶很是高兴,坐在炕角里的她顺手拉开了电灯,炫耀般地问了记者一句:“亮吧?”
  尧庄村是2000年才通上电的。十奶首先给记者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在通电之前,尧庄村每到夜晚总是一片黑暗,那样的夜晚很是安静,两户相距不足百米的人家,鸡犬不仅可以相闻,人们也可以“无线”对话。那样的夜晚村里人都是在煤油灯的滋滋声响里度过的,村庄里没有一台电视。2000年9月18日通电那天,有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在狂喜中从院子里跑进了屋里,对着明晃晃的灯泡连磕了三个响头:“老天爷,这东西怎么这么亮啊!”这个女孩就是十奶的一个孙女。
  在听十奶给记者讲这些时,她在一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很腼腆的那种。现在,十奶的这个孙女已经上高中了,成绩很不错。十奶对记者说,要是她的孙女能考上大学就好了,但十奶又说,现在供一个大学生很不容易,对一个农民来说就更不容易了,她不知道将来她的孙女考上了她应该去哪里弄那么多的钱。但坐在一旁的十奶的五儿子听到这句话却有些不耐烦了,他气乎乎地对十奶说:“花再多的钱我们也不向你要,瞎操心!”
  十奶告诉记者,尧庄人都是民国18年(1929年)从靖远县双隆乡一个叫发义埠的地方搬到这里的。她说民国18年是大荒年,天旱,连一点雨星星也没下过,农民什么收成也没有,靖远的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老人们后来把当时的这情形编成了一首民歌,歌词大意是:“民国十八年,人吃人来狗吃狗,老鸦和雀儿吃石头。”十奶说,她没经过那个年头,但过去的老人一提到那个年头都忍不住会哭的。
  十奶姓王,十六岁就嫁给了陆姓人家,因为丈夫在陆姓家族里排行第十,所以现在的青年们都叫她十奶。
  十奶说,她刚来尧庄的时候,虽然住在蔡塬壕的窑洞里,但那时这里的风景真好,夏天山梁青青的,山坡上开满了野花,还有野鸡和野兔子到处奔跑,哪像现在,人们把坡地都开垦光了,草没了,花没了,连兔子粪也不见了。十奶说,尧庄人口少,蔡家塬也没住多少人,在塬南边的山里精沟子(光屁股)跑一天连个人影也见不上。
  十奶有6个儿子,两个女儿,他们为十奶生下了10多个孙子(女)。十奶的这些孙子(女)现在都上学了,有的已经上了高中。记者到的那天正好是周末,十奶的家里很是热闹,一会儿这个孙子问她要这,一会儿那个孙子又问她要那,一会儿这个孙子和那个孙子打了起来……十奶说每逢那个时候,她的心里就会闹得要命,但没办法,人就是这样的,由一个变一群。
  
  一所破败的学校,学生越来越少。
  
  尧庄村的学校位于村子的中间位置,若把它当成一只大鸟,那么,村东头和西头的30多户人家,就是这只鸟身上的两扇翅膀。第二天一大早,记者便来到了这里。
  几年前,尧庄村的住户远不止这些,后来山下的川地里引入了黄河水,政府出资让村里相当一部分人搬迁走了。拆迁后的房屋使原本还算整齐、安静的尧庄村多出了几许苍凉破败的味道。
  钟声响过之后,校园里传来了学生们朗读课文的声音,时而整齐、时而吵杂,传遍了整个村子。尧庄村的小学只有40来个学生,都是一至四年级的。因为只有一栋校舍的关系,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只能合用两个教室。学校有5名老师,除校长沈渭华之外,剩下的4名全是民办教师。沈校长告诉记者,他已在这个学校工作了20多年,现在他带的学生大多是以前他带过的学生的孩子。他是2001年才由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的。他说,这个学校以前是个戴帽小学(有初中的小学),学生近二百人,老师也有10多个。后来,人们搬迁,学生少了,学校也被拆去了一大半。那时,学校有食堂,还有一部分初中的学生住校,不像现在。
  记者看见,学校土夯的围墙有好几处已塌了,学校原来砖砌的大门也不知被谁掀翻了,空荡荡的操场上立着两个早已不能使用的篮球架,像是学校一面破旧的招牌。村民们传言学校要重新扩建,但沈老师说他一直没有听到这方面的消息,他说这不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已搬走了,这几年国家搞退耕还林,尧庄居民可能要全部搬走,再在这里修建学校没有多少“意义”。
  在沈老师的推荐下,记者见到了学校的许存叔老师。他个儿不高,清清瘦瘦,头发有些长,脸上土苍苍的,整个人往那儿一站,仿佛一杆风尘仆仆的竹子。他在这个学校当民办教师已经10多年了,但直到现在还没有“转正”,主要是没有文凭。为此,他参加了自学考试。他说,16门课,要让他这个40多岁的人一下子拿下来,真是有些难。许老师家先前也住在附近的村子里,后来,他响应政府的搬迁政策,于10多年前把家搬到了塬下的川地里。
  和记者聊天的时候,许老师把炉子下的炉灰扒出来,一点一点地向外捡还没有完全烧过的煤。他说,学校拉一车煤不容易,每星期给老师分的煤也很有限。学校没有食堂,许老师每天都要给自己做饭,不像其他老师可以回家。有时,一个人懒得做,他只能“开水兑馍馍”凑合着过了。他说,不知为啥,这几年尧庄村的人越来越穷了,有的娃娃上学,家长连学费都拿不出,只能到学校来欠,欠下又一年半载还不了,还不了,他们民办教师就一时半载拿不上工资……
  许老师向记者讲述这些时,室外突然刮起了风,尘土从门缝与窗缝里钻进来,落在他面前那堆积如山的学生作业本上和办公桌上。记者注意到许老师的头发有些脏乱,发丝间分明可以看见细细微微的尘沙。风在窗外呼号,天地间一下子变得昏暗了起来。许老师说,这些年就是这个样子,一刮风,黄土就乱蹿,老是尘土飞扬的。之后,他又对记者说,学生开学了,他在塬下的镇上买了一双30元的“皮鞋”和20元的裤子。他说要不穿得破烂了,在学生眼里形象不好。
  
  村外有很多坟茔,里面埋的大多都是年轻人。
  
  出了学校,记者在村外的塬上看到有很多的坟茔,带路的小伙子告诉我们这些坟大多是年轻人的。这使我们有些吃惊。小伙子对我们说,因为离煤矿近,十多年前,村里一些小伙子辍学后就去煤矿干活,国家开的大矿进不去,只能到私人开的小煤窑里干。小煤窑很危险,村里十来个年轻人的命就丢在了那里面。小伙子又说,这几年,国家不让私人开煤窑,封了很多非法小煤窑,他们打工就没地方去了。他说,现在干啥都要有文化,村里年轻人的文化程度连初中都不到,也没啥手艺,没地方打工,只有指望土地,而这几年雨水又少,很多人只能把肚子填饱,钱缺得要命。
  小伙子带我们去采访了村里一个叫张英花的人。
  张英花坐在自家的墙角里,仿佛一尊雕塑。对于记者的采访她一点儿兴趣也没有,只是反反复复地念道着一句话:“我的娃没了……我的娃没了……”她才50多岁,但已经苍老不堪了。
  张英花家有7间房子,但他和丈夫陈里都住在房子西边的一口窑里,窑里没有生火,有些冷,但收拾得很干净。记者了解到,张英花的儿子陈玉军十年前初中毕业,因为没有考上师范,就和村里的几个年轻人一起去了煤矿,在一个私人开的小煤窑里背煤,只上了三天班,人就死在了煤窑里,原因是煤窑塌方。张英花和丈夫陈里仅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听到儿子的死讯,张英花的神经就有些不正常了。一个月前,她坐一乡亲的三轮车去塬下的镇里买东西,车还没到镇子,她就往下跳,说是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在叫她。结果,把自己险些给摔死,记者去她家的时候,她才出院不久。
  看着张英花的样子,记者心里隐隐地有些难受。带记者来的小伙子对记者说:“人就是这个样子,心劲没了,也就什么都没了!”小伙子还说,在生产队那阵儿,张英花的泼辣是出了名的,收麦、打场、种地都是个好手。
  
  在绝望与期待之间
  
  在村里采访的十多天时间里,记者曾作过这样的一个统计:几乎所有的人家人均年纯收入都不足千元。这个数据是让人吃惊的。说到村子里最贫困的人,当然要算陈玉治了。
  数年前,陈玉治还是一个精干的小伙子,但结婚后,他去煤窑背煤,煤窑塌方,使他变成了一个残疾人。
  陈玉治站在自家门前,朝我们微微地笑着。他家是土夯的院墙,院子里很脏很乱,风从外面吹进来的沙土在墙角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陈玉治说,这几年,他家常常是吃了早顿无晚顿。最初时,兄弟们还能帮他一把,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政府每年都给他一些救济但远不能解决问题。他说,几年前,他还可以挖甘草弄几个钱,给家里填补填补,但现在不行了,国家限制了,不让挖也不让收了。前年快过年时,他家无米下锅,他妻子只好到附近的村里去要。他说,乡里乡亲的,当乞丐不好受,有很多人认识咱,咱张不开那个嘴啊。
  陈玉治的三个孩子都在尧庄村的小学上学,因为家里生活条件困难,学校为他们免去了学杂费。他说,如果能让孩子们睁个眼认识几个字了,他就不打算供孩子们上学了,让他们听天由命去。
  村里还有个叫胡广义的人,把自己的三个孩子都供成了大学生,现在,他的孩子有两个已经工作,一个在兰州大学读大三。提到供学生读书,不怎么爱说话的胡广义眼睛猛地变汪了。他说,这几年他供学生花了的钱,少说也有十几万,这对一个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他说,为了供学生,他在外面打工,整整5年没有回过家,妻子也这5年没吃过一个鸡蛋,他们想着把钱存下来,哪怕是一分钱也要存下来让孩子们上学。他说,村里的人现在都羡慕他,但他们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苦过来的。他告诉我们,他的三个孩子都因为上学时吃不好、穿不暖,得了关节炎。有一回,他去给当时还在靖远县城上学的大儿子送干粮时,见儿子的宿舍里冷得像个冰窟窿,就不由自主地哭了一路回来……
  胡广义拿出自己儿子寄回家来的照片给记者看,脸上写满了身为人父的骄傲。照片是大儿子的,和一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在一起。胡广义说:“兴许再过二年,我在城里就该有孙子了!”他还告诉记者,以后若是孩子们工作好了,接他去外地的城市,他会想尧庄的。
  
  记者手记
  
  这是一个正在消逝的村庄。70年前,这里的人们为躲避旱荒和饥馑迁到了这里;70年后,还是为了躲避旱荒和饥馑,他们也许不得不迁往别处。在一个已经丧失基本生存条件的地方,一个村庄的消逝,无论是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还是承载这个村庄的土地,都不能不说是一件幸事。
  在西部,像尧庄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尧庄的命运变迁也许正是西部贫困地区即将发生巨变的一个信号。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外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现状,从研究阶段、发展方式、研究内容、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协作程度等方面对中外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加以系统化比较研究,指出我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立法方药等方面总结马居里教授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症经验,认为该病病机以肾虚肝郁为本,湿热瘀血为标,并据此分为肝气郁结型,脾肾阳虚型和下焦湿热型
近日,合肥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新任市人大代表培训班。此次培训着力引导广大人大代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提
作为一名辅警,张大银没有义薄云天的壮举,没有豪迈的誓言。35年来,他始终以人民警察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赞歌。
12月9日,宁强县青木川镇。  与半年前(6月9日)到青木川实地采访相比,此次从宁强县城前往青木川的山路难走了许多,除了路面被重车碾压得坑坑洼洼,原本就狭窄的公路,又被沿线一堆堆砖瓦沙石水泥挤成了单行道,110公里的路,记者开车走了近5个小时。  虽然已是严冬季节,但宁强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热潮却看不出降温的迹象。记者途经舒家坝乡宝族观村时,偶遇村支书黎兴怀,他说,要争取在12月20日前,将全村受灾
今年的“五·一”期间,伴随着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陕西之行,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在全世界面前出尽风头。与此同时,来陕旅游的游客也骤然增加,让陕西人度过了一个值得欣喜和铭记的“黄金周”。  不过,比“黄金周”更让陕西人欣喜的,是他们从连宋陕西之行中发现了一个提升自身旅游形象和价值的新机遇——寻根。    5月14日,距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西安市长安区清凉寺祭拜祖母的日子过去不到半个月,
利辛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学、看、问、审、督一套"组合拳",推动了全县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孩子也能跟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名师的教育。
本文在阐述高校开展蹴球运动的可行性与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此项运动在高校开展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解决途径,以期传承和弘扬具有民族特色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兰州市原正、副市长及多名高级官员因涉嫌经济犯罪纷纷落马。那么,是谁将如此之多的高官拖下了水?引发这场官场“地震”的关键人物又是谁?一个被兰州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