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趣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文诗,唐代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如是释义:“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回文,也写作“迴文”“回纹”“回环”,它是一种使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用此法作诗,谓之回文诗;填词,谓之回文词。因词亦为诗,故统称回文诗。
  浙江新昌县的南明山有大佛寺,有一尊高几十丈的大佛,其寺周围环境清静幽雅,景色如画,因此人们又称它为天然居。大佛寺有一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此联巧用“天然居”和“大佛寺”这两个名称,组成回文,切题,工整,自然而有情趣,构成了回文联的主要特色,此联也成为回文诗的典范。此类还有“贤出多福地地福多出贤”“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人中柳如是是如柳中人”等广为传播。
  最负盛名的回文诗当属前秦窦滔的妻子苏蕙(若兰)的《织锦璇玑图》。窦滔当秦州刺史时,曾被流放。苻坚取襄阳后,又起用窦滔为安南将军,留镇襄阳。由于家庭纠纷,二十一岁的苏蕙拒绝跟随丈夫去襄阳。窦滔一怒之下,只身赴任,跟她断绝音讯。不久,苏蕙心有悔意,于是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五色锦缎,用文字填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织锦璇玑图》。此图以841字排成纵横各为29字的方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进一字读,均可成诗:琴清流楚激弦商秦曲发声悲摧藏……长路悲旷感生民梁山殊塞隔河津。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等,得诗3752首,才情高妙,令人叹为观止。苏蕙在诗中向丈夫诉说思念之情,抒发自己的悔恨自伤,赞扬对方的崇高德行。窦滔读后十分感动,就备车载礼至关中,把她接到了襄阳,夫妻和好如初。武则天既欣赏苏蕙的美丽,又赞赏她的才气,亲自撰文,誉其“纵横反覆,皆为文章,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是“确评”。
  回文诗中最具情味的互动篇是宋代李禺《两相思》。据说古时候有个先生在外教蒙学,中秋时节不能回家团聚,就写了一首诗当家信寄回家:
  枯眼遥望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妻子读了来信,便回了一首诗,这首诗只是把来诗倒过来写: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望遥眼枯。
  原来此诗顺读是夫忆妻,倒读则是妻忆夫,读起来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顺读倒读,作者的身份、语气、居地等亦随之变化,感情均含蓄蕴藉,真切深沉。
  词中也有回文的佳作。苏轼的《菩萨蛮·夏闺怨》:“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它使我们看到了夏日午后佳人的缱绻情丝,风静时庭柳低垂,闺人困倦而眠;当昼眠正熟,清风又吹拂起庭柳了。睡醒后,她那红润的手儿持着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而这盛了冰块和莲藕的玉碗又冰了她那红润的手儿。这首词妙在正读、反读都能连贯达意,韵味无穷。
  清代大词人纳兰容若也有单句回文词《菩萨蛮》三首,其一云: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裒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裒.
  风剪—丝红,红丝一剪风。
  以“寒窗雾”“天暮”“落花”“啼鸦”“裒罗”“影瘦”“—丝红”“一剪风”等凄冷萧瑟的意象反复渲染,怎一个“愁”字了得!
其他文献
面对痛苦,人们的表达方式因人而异。而诗人最好的方式是借用诗歌,因为诗歌本身就是痛苦的表达。当代诗人中不乏表达痛苦的高手,江苏诗人胡弦在短诗《梯子》里这样表达痛苦:  我不能描摹的痛苦是一架梯子  我不能描摹的痛苦是梯子上的扶手  我不能描摹的痛苦是响彻脑海的脚步声    我不能描摹的痛苦从地面开始  上升十五米  悬置于空气中   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主观情绪,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强行注入式,一
期刊
9月16日,记者到武汉二中参加武汉市2011—2012年度新高三起点调研考试分析会。中场休息时,记者与在该校的本刊作者刘中梅老师聊起教学与写作,谈到本刊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巨大的“我型我秀”栏目时,刘老师立即向记者推荐了该校的丁昱丹同学,认为这个同学在才艺方面很有造诣,获过不少奖项,班级管理水平也很高,是一颗真正的学生明星,而且学习成绩在高手如林的武汉二中也名列前茅。听了刘老师的简单介绍,记者便决定
期刊
高一·新鲜    脸上懵懂的稚气尚未褪去  就不知不觉踏上青春之旅  喜悦,好奇  不知天高地厚地自我陶醉    一切都是那样新鲜与有趣  在各个社团间奔波忙碌  在每项活动中挥洒笑意  青春似乎总是这样阳光、诗意    高二·彷徨    日复一日,衍生了厌倦  于是不安分的心  开始想在这一成不变的平静中  激起些许波澜    日趋叛逆和懒散  当失败的浪潮一次次地袭来  麻木的暗礁悄然而至  
期刊
给公司老总当秘书,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老总脾气暴躁,性格怪异。不高兴的时候,不分场合,逮谁骂谁,而且骂得极伤自尊。无论是工作出错,还是上班开小差被她抓到了,开口就是:你也是上过学的人?我看连文盲都不如。  有一次她要我复印材料,我没听清是复印一份还是两份,但不敢问她,怕听到她说那句“你今天没带耳朵?”我复印好两份,一份拿在手里,一份藏在身上,先给她一份,如果她开骂,我就再拿出一份。果然,她看到
期刊
午餐前,接到陌生电话。对方一开口便是“我是你二姐夫”——话说我的耳朵还蛮灵的,很多年不见面的人,样子很模糊了,声音也还会记得。在迅速判断出对方是谁的同时,因为厌恶那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油滑虚浮,便口不择言地回击“我有百多个二姐夫呢,您哪位”。  ——二姐会不会从深圳顺着网线爬过来谋杀我?  打电话的,是检察院的一个故人,二姐嫡亲的老乡,中学同学。远嫁深圳这么多年,女儿都快上学了,还有来自故乡的男同学殷
期刊
描写在各类文章中都有所使用。叙事类文体中,生动的描写自然不可少;抒情类散文中,形象的描写则是生发感悟的基础;议论文中,恰到好处的描写则是锦上添花。那么,描人写物如何才能栩栩如生?如何才能将描写与文章的其它部分融合为一个整体?本文试介绍一些有关描写的要求和技巧,供大家在写作中借鉴。  首先,描写前应有认真细致的观察。  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如何能察觉到季节的变化、人物的个性?又如何能写出生动的景、栩
期刊
作为散文经典,《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在写景、抒情上各具特色。北平这座故都,经过两位大家的笔墨润泽,氤氲出清新淡雅的韵味。在写景的字里行间流溢着不尽的诗情画意;在情感抒发上,都折射出自己的人生遭际和时代背景,都有那个年代挥之不去的伤感和苦闷——“喜悦”之中含“忧愁”,“清”“静”之外有“悲凉”。  《荷塘月色》写景如同一幅工笔画,优美精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集中笔墨写月下“日日走过”的荷塘,
期刊
《囚绿记》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作者以纯厚质朴的文字回忆了自己一年前旅居北平时和一盆常春藤枝条短暂的相处经历。因为对绿色的喜爱,他不顾植物的生长规律,把它的枝条牵进室内,虽然满足了自己的观感,绿色枝条却“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最后在离开北平时才把它“开释”,“放在原来的位置”。  作者记述这样一段经历,到底要表达什么?他想说“爱,有时
期刊
1.俗话说:好马不吃回头草;可俗话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  2.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4.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5.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可俗话又说:交浅勿言深,沉默是金!  6.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7
期刊
《百喻经》中“鹦鹉衔水”的故事,经胡适的引用,广为人知。这个故事讲的是森林着火了,飞禽走兽纷纷逃离,唯有一只鹦鹉衔水来灭火,遇好奇之疑问:“这么大的火,你这点水有什么用呢?”鹦鹉答:“大火能不能扑灭不知道,但自己曾生活在这里,总要尽自己的一点力的。”熊培云的《这个社会会好吗》,即作者尽己之力的明证了,勿论是水、空气以及食品的质量问题,还是革命与改良、自由与责任、暴力与宽恕,道德与法律等社会议题,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