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的主题——作为一种旧文体的文言文,在其工具性几近丧失殆尽的现代社会仍生生不息的内因;作为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其精神内涵的本质元素;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入手民族精神教育这一主题。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文言文教学;民族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41-03
盘点一下文言文在近一个世纪内走过的身影,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背景和悲喜交集的剧情内容。纠缠着复杂的社会变革——世纪初的“文(言)”“白(话)”论争(“五.四”运动),复古尊孔的“读经运动”(北洋军阀时期),新生活运动(1934—1949),全国性的文化危机(“文化大革命”),以至新世纪前后的“国学热”和“新读经运动”。其中伴随了复杂的意识形态竞争,实实在在走了一个世纪的“文化苦旅”。
本文探讨的不是这些变革运动本身,而只是研究作为一种旧文体的文言文,在其工具性几近丧失殆尽的现代社会仍生生不息的内因;作为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其精神内涵的本质元素;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入手民族精神教育这一主题。
1 文言文的生命力
历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硕果仅存的人类骄傲;历数世界现存的古代语文(体),文言文教学恐怕也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中绝无仅有的孤本。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文。
鲁迅可谓是最激进的思想先驱了!对旧文体的批评从来是疾风劲雨毫不留情,然反观其作品,从语言文字到文体格式乃至叙事素材(例《野草》和《故事新编》)都可隐现早年接受“国学”启蒙的印迹。或许这可成为一个反例,证明文言文的力量的顽强可以无意识地影响到作家的创作。
文言文是不可替代的古代文化载体。中华文明的景观,中华民族的成长历史,各个时代的生活民俗,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万千气象,尽在其中。现的是“文”和“道”的完美统一。或庄重,或诙谐,或含蓄,或恢宏,或骈或散,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文言文,记载了我们民族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以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所不能代劳的。如果把《金刚经》换成白话,那么,我们还能保存多少佛典的真义?用现代诗歌去转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岂非意境全无、大煞风景哉?
因此,通晓这一“工具”,进而打开传统文化之门,弘扬民族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文言文也承载民族精神教育重大主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名言;背诵着《少年中国说》,学生们神情肃穆,“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素材,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如文字诘屈獒牙,说理重道德教化轻逻辑推理等等,但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2 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精神内核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语文人文精神的提升奠定了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情趣”,而实现的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已是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精神内核大致可分三个层面:
2.1 描摹山川器物之美,弘扬自然及物质文明的非凡成就,增加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此类选入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口技》、《核舟记》,《白洋潮》、《天目》一类选文,用语考究,常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有些语言非常生动,极富表现力。《核舟记》是一篇文言文经典之作。文章以周密、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件凝聚着我国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的艺术作品, 表现了艺术家精巧的构思和对古代艺人的高度赞美。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其景物之多,人物描绘之生动,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类作品以表现自然风物之美为题旨,描摹祖国山川的秀丽风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绿”字,既表现了锦绣江南春意盎然的颜色,又具有动态感,似乎春风过处,一片片的土地、田野、山川都随之变绿,既着色鲜丽,又能引起丰富的联想。再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琅岈山四季不同的景色,既简洁明快,又语调圆熟,轻快俊爽,有一种流畅自然的美感。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天净沙•秋思》长短参差,和谐流畅。在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2.2 叙写古代英雄的智慧勇敢,表现邪不压正的经典主题,弘扬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常常表现诗文作品中,忧患是表,爱国是本。忧患意识就是爱国精神。此类作品对于性格成型期的青少年学生,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限于人物作品较多,评述丰富,笔者不作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选文中的古代“英雄人物”,大都属“防御型”的,往往“受任于危难之际”,在国难危急关头,被迫(逼)“救亡”。木兰从军,迫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曹刿论战,前因是“齐师伐我”;墨子非攻,缘起“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至于屈原和文天祥,更接近于“悲情英雄”,少了“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豪情。唯一更像“英雄”的“英雄”,却是一个起始“暴犯百姓”后“弃邪归正”的人物——周处,“归正”之后,英雄的传说也就随之消失了。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印证了儒家传统话语中英雄人物的“标准像”。而其作为一种成熟的叙事方式和道德评判模式,经由作者的反复叙写,深刻地印入包含青少年学生在内的读者大众之中。
2.3 融汇多种思想精华,体现文化多元色彩
此类选文在新教材中仅为少数,或许是遍选者反复斟酌之后的一种“折衷”,显示教材选文在引导青少年“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之间的尴尬处境。刘在复认为,“中国文化整体,具有两大血脉,一脉重秩序,重人伦,重教化。这是以孔孟为灵魂的四书五经和之后的程朱理学,一直延伸到曾国藩、康有为等;另一脉重自然,重自由,重个体生命,此脉以老子、庄子为灵魂,上可追溯《山海经》,下可连接《红楼梦》和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化有两大血脉,返回古典,就是返回我的六经》)彰现第二脉则选文不显得“健康、积极”,难以起到正面引导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功能,忽视之则不能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统一,权衡再三的结果是留下了硕果仅存的几部作品。《庄子钓于濮水》中对个体生命自由精神的追求被简化成“宁做泥龟不做官”;《桃花源记》写作者消极遁世的隐逸情怀,又被说成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鄙弃”。而苏轼词中的佛道思想(例《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似乎只剩下文字上的审美功能。
笔者以为,作为选文的文言诗文作品,理应完整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内涵,帮助学生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如何实现本段开头提出的“融汇多种思想精华,体现文化多元色彩”是一个进一步需要深化并落实的命题。
3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实践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在涉及民族精神教育这一主题上,由于选文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大多采用讲述这一课堂教学中最古老、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呈现大量的知识信息,但是这种讲述一旦超过了学生课堂关注时限,学生就会变得迷惑不解,对自己学习能否成功也会失去信心,教师随后的讲述也是徒劳无功的道德说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针对以往“讲读”模式的流弊,新课标提醒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育实践”。笔者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讲解一篇或一段文言文,按“投影——自诵——提问——解答——打分”的程序,在全班轮流进行。讲解的同学要事先查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准备问题,熟读选文;解答的同学要积极思考,搜索已有的知识,推知新的知识。回答正确的同学要给予学分奖励;讲解的同学要当场打分,如果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还可以重新选择文章,再一次讲解。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竞争意识、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了,而且增进了文言作品的语感,积累了大量的文言阅读材料和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真正将语文情感目标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下面笔者展示《橘逾淮为枳》的教学设计片断:
在完成前期资料查阅、交流的前提下,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楚王与其左右如何策划侮辱晏子的方法?
②楚王的阴谋是否得逞?请从课文找到依据。
③请思考晏子论辩的说理过程。
[明确]①:楚王与其左右打算让人冒充是齐国人,在楚国偷盗被抓,而且让吏亲自指认其是齐国人,强调是在楚国偷窃被抓,逼迫晏子默认“齐人善盗”这一事实,达到羞辱齐使晏子进而侮辱齐国的目的。
[明确]②:楚王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从“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可见楚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阴谋失败,自取其辱。
[明确]③:晏子先以“橘逾淮为枳”为喻,再引出 “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最后道出自己的真正用意,要用“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一反问来反击楚王。含蓄得体,恢谐幽默令其无可置辩,维护国家尊严。
附板书:
1、楚王设计辱晏子: 齐人善盗
2、晏子巧言驳楚王:
楚王: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橘逾淮为枳
设喻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结论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根据板书(1)(2),组织讨论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分析其性格。
[明确]:楚王昏庸、愚蠢、傲慢与晏子的机智善辩,形成了鲜明对照。
[拓展]:思考当代社会中自觉维护个人尊严和国家尊严的实例。
通过以上阅读思路的点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强化,一个机智勇敢、善于辞令、自觉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官形象深入人心,本堂课情感态度教育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课程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空间性,它分布的这一特性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上体现得尤其突出,如乡土对联、民间歌谣、文物古迹、碑文石刻、历史名人等等。开发与利用地区语文乡土课程资源,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因其空间上的邻近感,视听上的直观性和文化上的亲缘度,更易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步入民族精神教育的殿堂。
关键词:新课标;文言文教学;民族精神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41-03
盘点一下文言文在近一个世纪内走过的身影,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舞台背景和悲喜交集的剧情内容。纠缠着复杂的社会变革——世纪初的“文(言)”“白(话)”论争(“五.四”运动),复古尊孔的“读经运动”(北洋军阀时期),新生活运动(1934—1949),全国性的文化危机(“文化大革命”),以至新世纪前后的“国学热”和“新读经运动”。其中伴随了复杂的意识形态竞争,实实在在走了一个世纪的“文化苦旅”。
本文探讨的不是这些变革运动本身,而只是研究作为一种旧文体的文言文,在其工具性几近丧失殆尽的现代社会仍生生不息的内因;作为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其精神内涵的本质元素;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如何入手民族精神教育这一主题。
1 文言文的生命力
历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是硕果仅存的人类骄傲;历数世界现存的古代语文(体),文言文教学恐怕也是当今世界基础教育中绝无仅有的孤本。中国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绵延不绝,其内涵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列举了中国在一百多个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并认为有许多古老的发明都源自中国。除科技之外,在哲学、政治、法律、宗教、历史、教育、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医学、数学、天文、历法、军事等各个领域,我们的祖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得到完整而有序的保存,靠的就是文言文。
鲁迅可谓是最激进的思想先驱了!对旧文体的批评从来是疾风劲雨毫不留情,然反观其作品,从语言文字到文体格式乃至叙事素材(例《野草》和《故事新编》)都可隐现早年接受“国学”启蒙的印迹。或许这可成为一个反例,证明文言文的力量的顽强可以无意识地影响到作家的创作。
文言文是不可替代的古代文化载体。中华文明的景观,中华民族的成长历史,各个时代的生活民俗,中国人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万千气象,尽在其中。现的是“文”和“道”的完美统一。或庄重,或诙谐,或含蓄,或恢宏,或骈或散,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的文言文,记载了我们民族大量的文化遗产,它以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审美,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它的重要功能是现代文所不能代劳的。如果把《金刚经》换成白话,那么,我们还能保存多少佛典的真义?用现代诗歌去转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岂非意境全无、大煞风景哉?
因此,通晓这一“工具”,进而打开传统文化之门,弘扬民族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我们没有理由抛弃数千年的文化积淀。而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使命。中学时期学习文言文,正是许多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起点,这将为他们以后进一步认识了解并热爱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其一生的文化素养的形成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文言文也承载民族精神教育重大主题。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文言文多是思想内容纯正的作品,或歌咏山川,或记述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怀言志,它们表达了古人对于真善美理想的执著追求。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读罢《(论语)六则》,学生懂得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并把这作为鼓励自己求学好问的名言;背诵着《少年中国说》,学生们神情肃穆,“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一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此时正在他们年轻的心灵中升腾激荡。可以说,文言文拥有无法估量的教育素材,尽管文言有一些“缺点”,如文字诘屈獒牙,说理重道德教化轻逻辑推理等等,但只要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合理地去发掘利用,它就一定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短期效应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一人一事的思想认识;从长期效应看,有助于加强其道德修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塑造完美人格。
2 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精神内核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为中学语文人文精神的提升奠定了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情趣”,而实现的途径在于“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利用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民族精神,已是当前中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作为延续民族文化传统的物质载体,新教材文言文选文的精神内核大致可分三个层面:
2.1 描摹山川器物之美,弘扬自然及物质文明的非凡成就,增加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此类选入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口技》、《核舟记》,《白洋潮》、《天目》一类选文,用语考究,常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内涵,有些语言非常生动,极富表现力。《核舟记》是一篇文言文经典之作。文章以周密、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件凝聚着我国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的艺术作品, 表现了艺术家精巧的构思和对古代艺人的高度赞美。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其景物之多,人物描绘之生动,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类作品以表现自然风物之美为题旨,描摹祖国山川的秀丽风光,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绿”字,既表现了锦绣江南春意盎然的颜色,又具有动态感,似乎春风过处,一片片的土地、田野、山川都随之变绿,既着色鲜丽,又能引起丰富的联想。再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作者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琅岈山四季不同的景色,既简洁明快,又语调圆熟,轻快俊爽,有一种流畅自然的美感。又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天净沙•秋思》长短参差,和谐流畅。在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的同时,更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2.2 叙写古代英雄的智慧勇敢,表现邪不压正的经典主题,弘扬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人类的一种高尚的情感,常常表现诗文作品中,忧患是表,爱国是本。忧患意识就是爱国精神。此类作品对于性格成型期的青少年学生,无疑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限于人物作品较多,评述丰富,笔者不作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选文中的古代“英雄人物”,大都属“防御型”的,往往“受任于危难之际”,在国难危急关头,被迫(逼)“救亡”。木兰从军,迫于“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曹刿论战,前因是“齐师伐我”;墨子非攻,缘起“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至于屈原和文天祥,更接近于“悲情英雄”,少了“烈士暮年,壮心未已”的豪情。唯一更像“英雄”的“英雄”,却是一个起始“暴犯百姓”后“弃邪归正”的人物——周处,“归正”之后,英雄的传说也就随之消失了。这确实是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印证了儒家传统话语中英雄人物的“标准像”。而其作为一种成熟的叙事方式和道德评判模式,经由作者的反复叙写,深刻地印入包含青少年学生在内的读者大众之中。
2.3 融汇多种思想精华,体现文化多元色彩
此类选文在新教材中仅为少数,或许是遍选者反复斟酌之后的一种“折衷”,显示教材选文在引导青少年“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之间的尴尬处境。刘在复认为,“中国文化整体,具有两大血脉,一脉重秩序,重人伦,重教化。这是以孔孟为灵魂的四书五经和之后的程朱理学,一直延伸到曾国藩、康有为等;另一脉重自然,重自由,重个体生命,此脉以老子、庄子为灵魂,上可追溯《山海经》,下可连接《红楼梦》和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文化有两大血脉,返回古典,就是返回我的六经》)彰现第二脉则选文不显得“健康、积极”,难以起到正面引导学生培养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功能,忽视之则不能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统一,权衡再三的结果是留下了硕果仅存的几部作品。《庄子钓于濮水》中对个体生命自由精神的追求被简化成“宁做泥龟不做官”;《桃花源记》写作者消极遁世的隐逸情怀,又被说成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和鄙弃”。而苏轼词中的佛道思想(例《定风波、《念奴娇 赤壁怀古》等)似乎只剩下文字上的审美功能。
笔者以为,作为选文的文言诗文作品,理应完整诠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真实内涵,帮助学生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血脉,承担起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如何实现本段开头提出的“融汇多种思想精华,体现文化多元色彩”是一个进一步需要深化并落实的命题。
3 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实践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在涉及民族精神教育这一主题上,由于选文往往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难度。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中大多采用讲述这一课堂教学中最古老、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方法,给学生呈现大量的知识信息,但是这种讲述一旦超过了学生课堂关注时限,学生就会变得迷惑不解,对自己学习能否成功也会失去信心,教师随后的讲述也是徒劳无功的道德说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过程。”针对以往“讲读”模式的流弊,新课标提醒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把阅读还给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教育实践”。笔者利用课前5分钟,让学生讲解一篇或一段文言文,按“投影——自诵——提问——解答——打分”的程序,在全班轮流进行。讲解的同学要事先查找资料,查阅工具书,准备问题,熟读选文;解答的同学要积极思考,搜索已有的知识,推知新的知识。回答正确的同学要给予学分奖励;讲解的同学要当场打分,如果对自己的分数不满意,还可以重新选择文章,再一次讲解。整个学习过程不仅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竞争意识、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了,而且增进了文言作品的语感,积累了大量的文言阅读材料和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真正将语文情感目标的培养落到了实处。
下面笔者展示《橘逾淮为枳》的教学设计片断:
在完成前期资料查阅、交流的前提下,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①楚王与其左右如何策划侮辱晏子的方法?
②楚王的阴谋是否得逞?请从课文找到依据。
③请思考晏子论辩的说理过程。
[明确]①:楚王与其左右打算让人冒充是齐国人,在楚国偷盗被抓,而且让吏亲自指认其是齐国人,强调是在楚国偷窃被抓,逼迫晏子默认“齐人善盗”这一事实,达到羞辱齐使晏子进而侮辱齐国的目的。
[明确]②:楚王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从“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可见楚王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阴谋失败,自取其辱。
[明确]③:晏子先以“橘逾淮为枳”为喻,再引出 “民生于齐不盗,入楚则盗”,最后道出自己的真正用意,要用“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一反问来反击楚王。含蓄得体,恢谐幽默令其无可置辩,维护国家尊严。
附板书:
1、楚王设计辱晏子: 齐人善盗
2、晏子巧言驳楚王:
楚王: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橘逾淮为枳
设喻
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结论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3、根据板书(1)(2),组织讨论晏子与楚王的对话分析其性格。
[明确]:楚王昏庸、愚蠢、傲慢与晏子的机智善辩,形成了鲜明对照。
[拓展]:思考当代社会中自觉维护个人尊严和国家尊严的实例。
通过以上阅读思路的点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得到强化,一个机智勇敢、善于辞令、自觉维护国家尊严的外交官形象深入人心,本堂课情感态度教育目标也就水到渠成了。
另外,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凡是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一切因素都可以叫做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也就没有课程可言。相反,有课程就一定有课程资源作为前提,课程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空间性,它分布的这一特性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上体现得尤其突出,如乡土对联、民间歌谣、文物古迹、碑文石刻、历史名人等等。开发与利用地区语文乡土课程资源,也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因其空间上的邻近感,视听上的直观性和文化上的亲缘度,更易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步入民族精神教育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