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专题·议论文(三)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对于语文学习的要求中,特别强调了阅读的整体感知,而理清论证过程是整体感知议论文的重要一环,因此也成为中考议论文阅读中备受青睐的考点。常见的题型有:
  A.作者是怎样证明在中心论点的?/请简要分析本文(某部分)论证的过程。
  B.从结构上看,?菖?菖部分(?菖?菖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中考要求掌握的论证方法有以下五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常见的考查形式为:
  ?菖?菖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在议论文中,结构是作者思路的体现。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引论是文章的开头,常用来提出文章的论点或用来点明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
  本论是文章的主体,主要是运用论据,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论点。
  结论是文章的结尾,或是得出结论(摆明论点),或是进一步强调论点,有时也用来提出希望,或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清论证过程,我们要遵循这样的解题思路:第一步,先通读文章(语段),给段落(句子)标上序号,划分层次,勾画出关键词句。第二步,按顺序分析每一层,可从论证方法入手,并指出论证了什么。第三步,分析段(句)与段(句)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据此归纳出论证的过程。对于文中表达看法、观点、结论之类的文字,在分析时可直接引用或提炼。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三种:
  并列式:段落层次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
  层进式:各部分之间是层进关系,即层层深入,步步推进。
  总分式:论证的层次间是总论和分论的关系。注意总分式中的“分”中,一般有并列式和层进式。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要弄清楚各段落层次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注意文章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语。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③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慮,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地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⑤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璧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萃姑且不说,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⑦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痕,素心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阅读训练】
  从结构上看,?譻?訛?譼?訛?譽?訛?譾?訛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解题思路】
  要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先将这四段文字的内容简要概括出来。细读这四段文字,我们会发现这四段文字都是论述对人们的褒贬之语应持的态度,且每段文字中都有一句“要让它穿耳而过”,可见这四段文字之间是并列关系。
  读书莫忘做笔记
  ?譹?訛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
  ?譺?訛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
  ?譻?訛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   ?譼?訛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來,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
  ?譽?訛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
  ?譾?訛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
  ?譿?訛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
  ?讀?訛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讁?訛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
  【阅读训练】
  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文章列举了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有关读书做笔记的事例,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分析表达作用可按以下步骤:1.指出运用的论证方法;2.分析这种论证方法是如何运用的;3.明确全文的中心论点,指出所用的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
其他文献
烈日下,晶莹的汗珠,包含着本不该属于它的主人的辛苦与劳累。他和我们不同肤色,不同国籍,不同语言,却给了我们亲人般的温暖……  浅棕色的头发,白皙的皮肤,个子较高,体形微胖,总是身着一件粉白条纹的衬衫,扎着领带,这就是我们可爱又敬爱的外教——彼得。他为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  那天中午,阳光虽说没有夏日的那样狠毒,但也算逼人眼了。偏偏就在这样烦闷的中午,我们班干部在教室里开会。“哎,好怀念寝室里那张
期刊
【真题回放】  题目: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写作指津】  对于全命题作文而言,审题立意格外重要,因为,没有准确的审题,就无法真正地领会命题人的命题意图,而立意又是建立在审题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是环环相扣的关系。因此,在看到《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这道作文题时,就要在通读整个题目的前提下,捕捉关键词,
期刊
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论点鲜明,论据充实,论证的语言也要严密,无懈可击。对议论文语言特点的考查也是中考议论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考点,常见的考查形式为:  A.分析?菖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作用)。  B.?菖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决定了议论文的语言必须是准确严密的。回答这类问题,可以抓住“准确严密”这四个字做文章。具体办法是采用比较法,即先去掉加点的词语,看看去掉后这个句
期刊
解题秘笈  记叙的顺序一般可以分为顺叙、倒叙、插叙三种。三种记叙顺序的特点及作用如下表:  考点分析  一篇记叙文应该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应该按怎样的次序来安排文中的材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记叙顺序。阅读记叙文就要注意分析作者安排顺序的意图,从而去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中考对记叙顺序的考查形式一般为:  本文(某部分)的叙述顺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题型演练  乡村一树寂寞红  “七里黄泥
期刊
世信虛妄之书,以为载于竹帛上者,皆贤圣所传,无不然之事,故信而是之,讽而读之。  传书言:曾子之孝,与母同气。出薪于野,有客至而欲去。曾母曰:“愿留,参且到。”即以右手扼其左臂。曾子左臂立痛,即驰至,问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来欲去,吾臂以呼汝耳。”盖以至孝,与父母同气,体有疾病,精神辄感。曰:此虚言也。夫孝悌之至,通于神明,乃谓德化至天地。俗人缘此而说。如曾母臂痛,曾子臂亦痛,曾母病,曾
期刊
“因小失大”这个成语的意思大家都非常明白,就是指为了小的利益而失去大的利益,通俗地讲就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我们人类是高智商的动物,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人傻到去做“捡小丢大”的事。  可令人尴尬的是,这种“因小失大”的事却在我们身边不时发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人竟然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丢失。比如现在,不少地方的公厕,特别注重人性化服务,免费提供厕纸,以解人们的燃眉之急。这本是一件皆大欢
期刊
?茭写作指津  一、心中有“我”——我的地盘我做主  作品中的“我”往往可以直接发表见解、抒发情感,因此,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貌似“冷静、公允、客观”地描写对象,而应树立“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意识,把自己代入写作对象之中,对相关对象进行整合加工,用第一人称,使“我”成为文中的参与者、目击者、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等,与写作对象进行对话,与阅卷老师进行对话,谈谈“我”的观点、体验、见闻、认识,引领读
期刊
?譹?訛那个雨天,我在偶然中看见了凌霄花。  ?譺?訛那天的雨下得很大,风吹着雨伞不停地摇晃,我就站在雨中看着那些凌霄花。  ?譻?訛年轻时读过舒婷的诗: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因此在我年少的印象中,凌霄花一定是妖艳、娇媚、善于炫耀、张扬的花朵。  ?譼?訛可是,第一眼看见那些花时,我不敢相信诗歌中喜欢攀附、依赖、炫耀自己的凌霄花,竟是这样的普通而纤弱。  ?譽?訛很大
期刊
冬天的焉支山,安静而温暖。  太阳懒洋洋地爬上山头时,已是中午了,阳光直射下来,雪就滋润起来,一尘不染,干净清爽。空气里飘浮着丝丝凉气,整个山峦像是刚刚小睡醒来的样子,有一点朦胧,但很快就清醒如初。远处的祁连山银装素裹,寒气逼人。焉支山的冬雪却显得温暖宜人。  入冬后,焉支山上已经落了三次雪了,一层一层重叠起来,温暖而厚实,表面晶莹剔透,像山里藏满了水晶石。静谧的松树林像列队的士兵,忠诚地看护着这
期刊
在现代汉语中,句中所有的词语都是遵循一定的词序规律组织起来的。一般情况下,词的排列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否则就会与原意相违背。如“你的意思我完全没有明白”和“你的意思我没有完全明白”,由于“完全没有”与“没有完全”词序不同,两句表达的意思也就大不一样,不过,有时对词序稍作更改,使之颠倒,反而能更好地传情表意。  王彦辅在评价伟大诗人杜甫时说:“子美善于用故事及常语,多颠倒用之,语峻而体健,如‘露从今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