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在未来社会中,只有能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能够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些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與交流,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家长、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这种现象在幼儿中比较普遍。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的兴趣
1.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
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最多接触的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我们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不少孩子们既很喜欢而且又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如:击鼓传花、小舞台、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数不胜数,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够设计出更多的游戏。
2.教师的态度,决定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
在平时的各个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的态度也能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引导孩子做出合作的行为。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今天老师这高兴,萌萌小朋友和小一一小朋友一起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唱给我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到了一起合作的方法!”“你们能商量着、合作者搭积木,真好!”“小蚂蚁通过和好朋友合作成功地渡过了小河。教师的积极的态度,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的行为。
二、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让幼儿自己选择合作者
实践表明,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不但能激发参与合作的愿望,而且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他们会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自主地学习交流、分工与合作。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无论大班还是小班,幼儿在自发性的合作活动中更投入、更有兴趣。在自发性的合作活动中,幼儿会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二是自觉地与同伴互相协商,分工合作,遇到了困难也能勇敢地面对。三是碰到有分歧的地方会商讨解决。而在老师安排好的游戏活动中,许多幼儿比较被动,表现得漠不关心,或者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了。
三、日常生活中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
要有效培养合作能力,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我们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可以从你帮我擦汗、我帮你换衣服或者互换玩具等小事做起。一天,天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个超人的玩具。天天可喜欢啦!桌面游戏时,他就拿着超人一个人玩了起来。旁边的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玩超人,他们可羡慕啦。我就问天天“:天天,你带来的超人小朋友们可喜欢啦,他们都想玩一玩,可是超人只有一个,这可怎么办啊?”天天听了我的话说“:一起玩吧!”边说边递上了自己的超人。天天说到做到,对天天的这些言行我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都向他们学习。如果我们教师的头脑里树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随机教育的机会,善于利用,那么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在逐渐培养幼儿学会合作后,要及时引导他们感受合作的愉快,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在中班的一次区域活动中,老师问“:玩具怎么玩?”幼儿回答“:轮着玩。”老师问:“怎么轮着玩?”大多数幼儿回答“:我玩完了他玩。”等玩具出现时,90%以上的幼儿就抢着玩,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表现出独霸意识。孩子们合作意识较差。又如户外活动后换衣服时脱不下来,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找老师帮忙了。这时,我们可以不断提醒幼儿之间要互相帮助,请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忙,并不断地表扬和肯定幼儿的这种行为,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初步感受合作的快乐。有一次,我发现幼儿在观察蚂蚁运粮食,就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块这么大的食物搬回家呢?就是因为蚂蚁善于合作,于是,孩子们合作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五、引导家长参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运行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首先,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长也是教育者,家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途径有:一是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和家长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帮助家长加深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认识。二是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掌握指导孩子进行合作活动的方法。还有幼儿园面向家长的理论讲座、家园联欢、半日开放、亲子游戏、家教知识的咨询等,对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促进家园合作均非常有益。
总之,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适时地进行合作教育,使幼儿掌握简单的合作技能,将为今后他们合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小朋友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能够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这些幼儿既缺乏合作的意识,又缺乏合作的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與交流,在学习或生活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家长、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这种现象在幼儿中比较普遍。那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合作的兴趣
1.利用游戏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
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最多接触的最喜欢的就是游戏。我们利用游戏来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在我们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不少孩子们既很喜欢而且又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如:击鼓传花、小舞台、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数不胜数,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够设计出更多的游戏。
2.教师的态度,决定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
在平时的各个教学活动中,我们老师的态度也能激发幼儿的合作兴趣,引导孩子做出合作的行为。我们教师经常会说一些这样的话:“今天老师这高兴,萌萌小朋友和小一一小朋友一起把我们学过的歌曲唱给我听!”“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到了一起合作的方法!”“你们能商量着、合作者搭积木,真好!”“小蚂蚁通过和好朋友合作成功地渡过了小河。教师的积极的态度,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作,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的行为。
二、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事物和活动,让幼儿自己选择合作者
实践表明,幼儿在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中,不但能激发参与合作的愿望,而且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他们会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乐趣,自主地学习交流、分工与合作。通过观察不难发现,无论大班还是小班,幼儿在自发性的合作活动中更投入、更有兴趣。在自发性的合作活动中,幼儿会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二是自觉地与同伴互相协商,分工合作,遇到了困难也能勇敢地面对。三是碰到有分歧的地方会商讨解决。而在老师安排好的游戏活动中,许多幼儿比较被动,表现得漠不关心,或者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放弃了。
三、日常生活中抓住随机教育的机会
要有效培养合作能力,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我们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引导幼儿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可以从你帮我擦汗、我帮你换衣服或者互换玩具等小事做起。一天,天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一个超人的玩具。天天可喜欢啦!桌面游戏时,他就拿着超人一个人玩了起来。旁边的很多孩子都很喜欢玩超人,他们可羡慕啦。我就问天天“:天天,你带来的超人小朋友们可喜欢啦,他们都想玩一玩,可是超人只有一个,这可怎么办啊?”天天听了我的话说“:一起玩吧!”边说边递上了自己的超人。天天说到做到,对天天的这些言行我就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都向他们学习。如果我们教师的头脑里树立起了随机教育的观念,善于捕捉随机教育的机会,善于利用,那么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让幼儿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在逐渐培养幼儿学会合作后,要及时引导他们感受合作的愉快,进一步发展合作意识。在中班的一次区域活动中,老师问“:玩具怎么玩?”幼儿回答“:轮着玩。”老师问:“怎么轮着玩?”大多数幼儿回答“:我玩完了他玩。”等玩具出现时,90%以上的幼儿就抢着玩,根本控制不了自己,表现出独霸意识。孩子们合作意识较差。又如户外活动后换衣服时脱不下来,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找老师帮忙了。这时,我们可以不断提醒幼儿之间要互相帮助,请能力强的幼儿去帮忙,并不断地表扬和肯定幼儿的这种行为,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初步感受合作的快乐。有一次,我发现幼儿在观察蚂蚁运粮食,就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块这么大的食物搬回家呢?就是因为蚂蚁善于合作,于是,孩子们合作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五、引导家长参与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发展有着奠基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这样一段话:“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运行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首先,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家长也是教育者,家庭同样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参与教育孩子的途径有:一是召开家长会。家长会是幼儿园和家长联系的有效途径之一,家长会上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探讨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方法,帮助家长加深对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认识。二是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掌握指导孩子进行合作活动的方法。还有幼儿园面向家长的理论讲座、家园联欢、半日开放、亲子游戏、家教知识的咨询等,对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促进家园合作均非常有益。
总之,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适时地进行合作教育,使幼儿掌握简单的合作技能,将为今后他们合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