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假单胞菌JD1202利用大米淀粉水解糖连续发酵生产2-酮基-D-葡萄糖酸

来源 :中国食品添加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012301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荧光假单胞菌JD1202转化大米淀粉水解糖为2-酮基-D-葡萄糖酸的连续发酵工艺。考察了连续发酵起点、稀释率和补料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率和葡萄糖浓度对2-酮基-D-葡萄糖酸发酵具有显著影响;在稀释率和补料培养基成分保持不变的条件下,2-酮基-D-葡萄糖酸大量合成期的任何时段均可作为连续发酵的起点,其细胞浓度、残糖浓度和2-酮基-D-葡萄糖酸浓度均稳定在-定范围。较适的连续发酵操作条件为:稀释率0.065h-1,补料培养基中葡萄糖的质量浓度为170.0g/
其他文献
“谷上谷”的植株外部形态和生育过程与普通谷没有明显的区别,但由于在穗分化中“谷上谷”的刚毛小穗原基较普通谷的刚毛原基伸长后顶端保持继续分化小穗的能力,从而形成了具
测定2341份我国东北地区大豆品种资源5种脂肪酸含量。以亚油酸含量最高,45—62%。平均含量依次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硬脂酸。分析比较结果,各脂肪酸含量,不同种皮色
本文结合中国部分冬小麦品种的性状资料,提出定向育种中亲本选配的一种方法。从考察的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所对应的特征向量决定性状是与产量有关的单
以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Agropyron elongatum,2n=70)为母本,普通小麦为父本,进行核置换回交,现已获得第14次回交的核质杂种材料。根据育性和生活力的表现以及细胞
选用3个水稻野败胞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及它们相应的野败胞质代换系,这些不育系、保持系同恢复系配组的18个 F_1,分别在秧苗期接种属我国7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群的
本刊拉斯维加斯讯:2011年10月12日至13日,以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理事长齐庆中为团长的中国国家展团参加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美国西部天然提取物及健康食品配料展览
用 Eberhart—Russell 的模式和方法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1981~1982年区域试验中6个小麦品种的稳产性。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在11个地点进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的两种
期刊
对壳聚糖、棘托竹荪菌丝体提取液对牛肝菌的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采用A单一壳聚糖处理、B单一棘托竹荪菌丝体提取液处理、C聚糖一棘托竹荪菌丝体提取液复合处理和CK空白对照4组
人工控制条件下生长的小麦、玉米分别培养在含0、0.5、1.0和2.0mM SO<sub>4</sub><sup>-2</sup>4个硫营养水平的Hoagland 培养液中,对2—6周龄的植株进行了 RuBPCase、PEPCas
本研究测定我国1900份大豆栽培种(G.max)、半野生型(G.gracilis)、野生种(G.soja)的种皮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根部荧光性基因表型频率。研究表明,这两个性状基因在我国 Soja 亚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