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罐具的發展对拔罐疗法的临床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梳理了罐具的历史演变过程及现代罐具近十年发展状况,尤其对拔罐器材的有关专利进行了重点分析,介绍了中国古代拔罐罐具的应用方法发展及现代国内外拔罐各类罐具应用方法技术,简述了各类不同罐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以期为罐具的未来研发方向及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
关键词:拔罐疗法;新型罐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09-03
拔罐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向罐具里面加火或者是通过抽气的方式,排除罐具里面的空气,让罐具里面的压强处于负压状态,保证罐具吸附在人体穴位或者是病变部位处,利用负压和罐具里面的余温作用,排除人体内部寒气以及湿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拔罐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生活中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拔罐法能够疏通人体经络,调节人体气血,达到祛除病邪、预防疾病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技术也得到逐渐的进展,医疗经验积累得也不断丰富,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的罐具都相继得以研发。本研究小组对以往文献进行整理,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中国古代罐具应用方法技术发展
我国古代传统罐具吸拔方式、作用等相对单一,用具主要以兽角、竹罐、药罐、陶瓷罐等拔罐器为代表[2],其中每种罐具的吸拔方式也各不相同。
角制罐,是一种利用动物的角作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拔罐器具。这种罐具主要是利用牛角或羊角做成的。在角制罐制作的过程中,在角的顶尖打一个小孔并且将罐具的罐口打磨光滑。在拔罐的过程中,通过将罐具吸附在人体的穴位或者是病变部位处,通过用嘴吮吸罐具顶尖的小孔以降低角质罐内部的压强,然后用泥土或者是蜂蜡封闭顶端的小孔,防止角制罐漏气。角制罐主要采取物理的方法,降低罐具内部的压强,但是并没有给罐具加热,角制罐不具备温热的效果,角制罐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外在疾病的方法并不普及,只在少数地区使用[3]。
竹罐,顾名思义是以竹子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拔罐器具。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甄权撰写的名著《古今录验方》中详细介绍了竹罐器具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这也是迄今为止能够找到的最早记录竹罐的具体使用方法。文中介绍通过用水煮竹筒的方法,拔除人体内蛇蝎的毒液。文中详细的记载描述为“初被蛰,先以针刺蛰处出血,然后角之。以热角嗍之,无火灸也”[4]。通过上文的记载可以发现,竹罐主要是通过外在加热的方式增加竹罐内部的温度,竹罐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竹罐内部的压强会逐渐的减少,最终小于大气压,使得竹罐内部形成负压状态。竹罐与角制罐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竹罐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加热,更有利于祛除人体内疾病。近年来,通过何晓微等[5]学者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竹罐疗法仍然是壮族生活区域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外部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其中详细分为单罐法、多罐法、留针拔罐法、出针拔罐法、刺络拔罐法5种。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元时期,拔罐法的医疗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竹罐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已经逐渐替代了角制罐。使得传统的拔罐疗法的名称也从“角法”变为“吸筒法”,甚至在这个时间段里,还出现了新型的往竹筒里面加中药的治疗方法,形成了早期的“药筒法”的雏形。
在元代时期,传统的拔罐方法,在竹罐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成了早期的药罐治疗方法。药罐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将药材加热到一定的热度,然后将药材至于竹罐当中,将药罐置于人体穴位或者是病变处,使得竹罐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让竹罐吸附于人体皮肤上。到了明代的时候,除了药罐在治疗外在疾病方面得到了应用之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降低罐具内部气压的方法—火力排气法[6]。通过将明火放在竹罐内部,利用加热的方法排除竹罐内部的气体,减少了竹罐内部的压强,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玻璃火罐的使用方法十分相似。
在清朝期间,随着近代工业技术的极速发展,以及陶瓷技术的逐渐成熟,随即出现了利用瓷罐取代传统竹罐的新型拔罐技术,瓷罐主要是通过火力排气法,降低罐具内部的压强,因此也常把瓷罐叫做火罐,火罐一词也沿用至今[6]。
2 现代国内罐具应用方法技术
2.1 点火式
玻璃罐是在原有的陶瓷罐的基础上经过改良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玻璃制品,这种玻璃制品外形总体呈现球形,玻璃罐具有肚大口小的形状。玻璃罐的罐口非常的平滑光泽。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的玻璃罐主要有三种型号,玻璃罐最大的特点是呈现透明形状,在拔火罐时,可以随时观察被拔的部位,皮肤的充血情况,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人体的病变部位的严重程度。玻璃罐也是目前中医理疗场所最常使用的罐具。但该罐具主要利用明火排气,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对操作者的要求高,面向家庭保健使用的趋势不大。
王春生[7]在玻璃火罐不方便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大力拔火罐,这种拔火罐的特征是罐体侧面有三个手指凹坑处,便于使用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嵌合手指的使用。
沈振东[8]设计的新型电子打火式拔罐器,主罐体呈敞口状,主罐体包含有内层、外层和内盖,副罐体包含有上沿、下沿和圆台的一体结构,罐盖是包含有罐面和边沿的一体结构,罐面中央设置有预留孔,用于安装推动杆,罐面设置有充气孔,罐面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推动杆固定槽。其边沿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凹陷,用于与所属副罐体卡接,还包含有点火器、推动杆和储气装置。通过打火装置与火罐一体化设计,在拔罐前无需准备打火机酒精棉等繁琐的准备工作,方便医护操作。
温雨阳[9]设计了一种内置型拔罐器,包括拔罐器主体、设于拔罐器主体内用于放置燃烧物的容置器,所属拔罐器主体包括罐筒和罐底,其使用方法主要是利用罐内容物的燃烧发热引起负压来达到效果。 2.2 无火负压式
丌明秀[10]设计了一种电加热式拔火罐,这种火罐顶部的内侧连接着带有指示灯、温控器的红外线电加热器,通过接通电源可以提有效提高火罐内部的温度,当火罐内部的温度到达设定温度的时候,火罐内部会自动断开电源,同时火罐内部的指示灯点亮。当火罐温度达到预定温度之后,就可以取下火罐放置到需要治疗的穴位或者是病变部位处,这种电加热火罐可以像普通的火罐一样进行拔罐治疗。和普通火罐相比,这种火罐加热的方法不是通过明火加热而成,有利于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这种火罐的操作和自然明火相比,更加的简洁方便,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明火火罐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各种弊端。
温从众[11]设计了一种可加热拔火罐,拔罐主体顶部内部表面有碳纤维加热片,碳纤维加热体下固定有温度断路器,两者通过导线与直流转换器连接,通电使用。
一种硅胶拔罐[12],这种硅胶罐主要由内外两层罐体组成,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中间有一个空腔,并且在内层罐体上设置有一个抽气口,便于排除内部的气体,有利于减小内部压强,使得硅胶罐能够有效吸附于人体皮肤上,抽气口内设有抽气管,所属抽气管一端伸入内层罐体内部,另一端穿过并伸出外层罐体外部,抽气管上设有阀门,内层罐体内部设有沿内层罐体周向设置的支撑圈,支撑圈与内层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层罐体内部设有沿外层罐体周向设置的电加热圈,电加热圈与外层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种负离子硅胶拔罐[13],包括采用硅胶一体成型的拔罐本体,拔罐本体的底面有若干嵌槽,每一嵌槽嵌有释放负离子的锗石,锗石的直径大于嵌槽的直径;拔罐本体的底面还有沿圆周面分布的凹槽,凹槽的高度小于0.5 mm。该罐能够释放负离子,加强拔罐的治疗和保健功效,底面的凹槽不仅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作为小拔罐,不仅能加强拔罐本体底面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拔罐的吸附能力。
由以上几种罐具可知,无火式罐具使用方法主要电子加热圈或红外线加热的方式来实现罐体的温热效果,同时增强罐具的吸附能力以达到负压效果。
2.3 新型温热压力式
新型红外线理疗拔罐器[14],上罐体和下罐体外缘紧密相连,连接处内部设有隔板,将上罐体和下罐体分开,上罐体内部设有微型真空泵和红外线理疗灯,采用自动式抽真空装置和红外线理疗装置,更方便的调节罐体内压力大小。
多功能电子拔罐器[15],这种电子拔罐器主要由第1罐体和第2罐体两部分组成。第2罐体的上端通过导线连接着控制装置,便于对罐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在第1罐体与第2罐体顶部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电动马达、旋转紧箍板、真空泵、托盘等装置。通过在真空泵的底部安装红外散热片,在装置中设置综合探测点,可以对整个装置的温度进行测量。
电子针灸拔火罐[16],利用泵球产生负压,将泵球连接在负压罐的上端,导电针连接在负压罐内,导电针柱的两端导电极,通过在负压罐上设置泵球,只需用手一按即可将负压罐吸附在肌肤表层上,操作简便,保留传统负压拔罐的功能不变,增加模拟传统针灸的功能。
3 现代国外新型罐具应用方法技术
德国生产的Pneumatron200S[17](PneumedGmbH,Idar-Oberstein,Germany)脉动罐装置,这种装置主要是通过麦冬负压的作用调节罐具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之间的压强,在使用过程中的频率保持不变,固定为200次/min,这种灌区内部还内置了过热保护器和发热装置以及定时装置。
Cramer等[17]设计了一种脉动负压拔罐装置,这种罐具可以调节罐具内部的压强,使得人体的皮肤和下皮组织,与罐具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振动,在皮肤上涂上精油之后,可以通过在局部范围内移动罐体使得罐体在人体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拔除人體的病变和寒气,从而有效减少疼痛。
Teut等[18]设计了脉动拔罐装置,该罐通过罐内负压,从而起到振动的效果,与Cramer设计的罐具相似。
杨洋[19]等通过对70余例慢性非特异性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将观察的病人分为低频脉冲灌注、高频脉冲灌注和抽气罐组三组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结果表明,脉动负压治疗方法和抽气拔罐治疗方法对慢性非特异颈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及时镇痛效果,而脉动负压疗法治疗效果是大于拔气罐的治疗方法的[20]。
Romy Lauche[21]等在对脉动式的集成罐具治疗慢性颈椎疼痛的研究中发现,脉动集成罐具具有缓解疼痛、松弛肌肉紧张的作用,并且脉冲式集成罐具对肌肉疼痛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渐进式放松肌肉治疗的方法。
通过以上关于罐具的分别介绍可以知道,脉动式集成罐具和其他种类的罐具相比,其疗效更佳,并且还更加安全,使用更加便捷。因为具有以上的优点使得脉动式罐具在普通家庭使用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4 小结
中国传统罐具从最初的兽角开始,逐渐发展到竹罐、药罐、陶罐。竹罐由青竹制成,其罐具制作工艺简单,罐具耐高温的能力强,罐具的固性好,使用时间长,不易破碎。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其吸拔力强,而且能经受更高的温度。考虑到罐具的重量较大,罐具使用中容易破碎,并且罐具呈现不透明的状态,不易观察拔罐疗效,现并不常用。现代罐有点火式,主要以传统火罐为基础,改变罐具结构形状,结合现代技术,但依旧存在用火的安全隐患,除外的无火压力式,主要是以内压治疗,但无温热作用。新型的罐具有基于现代化技术的远红外线罐、电子拔罐器、真空磁罐等,以现有技术如发热片代替明火,保证罐具内压更加便捷安全现代化,也改变了无火压力式无温热效果的缺点。国外对于罐具应用技术也有一定发展,主要代表罐具是脉动负压拔罐装置。
以上说明了中医拔罐法的发展状况更加现代化、全面化、技术化并逐步走向全球化。在以后,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罐具方法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出更贴合人群的拔罐用具。 参考文献
[1]王振萍,习亚炜.拔罐技术的量化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20):3166-3168.
[2]甘莹莹,杨洋,马良宵,等.罐具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C].中国针灸学会.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2019:975-978.
[3]唐农,林辰.壮医特色疗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2011:36.
[4]陈泽林.中国罐疗法溯源—《五十二病方》角法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30(2):87-89.
[5]何晓微,张云,黄欣.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临床应用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12):11-12.
[6]张洁,李中正,李桂兰,等.中国罐具发展简史[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1):95-97.
[7]王春生.大力拔火罐:中国,CN201120006556.3[P].2011-10-25.
[8]沈振东.新型电子打火式拔罐器:中国,CN201921032152.4[P].2020-7-10.
[9]温雨阳.一种内置型拔罐器:中国,CN201920742856.4[P].2020-9-11.
[10]丌明秀.電加热拔火罐:中国,CN202236519U[P].2012-05-30.
[11]温从众.可加热拔火罐:中国,CN201320360946.X[P].2013-11-26.
[12]天津纳涵科技有限公司.一种硅胶拔罐:中国,CN201621332626.3[P].2017-10-20.
[13]厦门市鑫华宝硅橡胶杂件制品有限公司.一种负离子硅胶拔罐:中国,CN201621254252.8[P].2017-12-12.
[14]唐山应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新型红外线理疗拔罐器:中国,CN201720932799.7[P].2018-12-17.
[15]沈阳韵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电子拔罐器:中国,CN201620589482.3[P].2017-04-11.
[16]广州市捷达电子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电子针灸拔火罐:中国,CN201620472010.X[P].2017-03-28.
[17]Cramer H,Lauche R,Hohmann C,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ulsating cupping(pneumatic pulsa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neck pain[J].Forsch Komplementmed,2011,18(6):327-334.
[18]Teut M,Kaiser S,Ortiz M,et al.Pulsatile dry cupping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loratory trial[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2,12:184.
[19]杨洋,马良宵,牛婷立,等.脉动负压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即刻镇痛效应及其对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557-1561.
[20]Yang Y,Ma LX,Niu TL,et al.Comparative pilot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ulsating and static cupping on non-specific neck pain and local skin blood perfusion [J].J Trad Chinese Med Sci,2018,5(4):400-410.
[21]Lauche R,Materdey S,Cramer H,et al.Effectiveness of home-based cupping massage compared to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loS One,2013,8(6):e65378.
关键词:拔罐疗法;新型罐具;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6-0009-03
拔罐法是一种现代化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向罐具里面加火或者是通过抽气的方式,排除罐具里面的空气,让罐具里面的压强处于负压状态,保证罐具吸附在人体穴位或者是病变部位处,利用负压和罐具里面的余温作用,排除人体内部寒气以及湿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拔罐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生活中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拔罐法能够疏通人体经络,调节人体气血,达到祛除病邪、预防疾病的目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技术也得到逐渐的进展,医疗经验积累得也不断丰富,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的罐具都相继得以研发。本研究小组对以往文献进行整理,取得了一定进展,现综述如下。
1 中国古代罐具应用方法技术发展
我国古代传统罐具吸拔方式、作用等相对单一,用具主要以兽角、竹罐、药罐、陶瓷罐等拔罐器为代表[2],其中每种罐具的吸拔方式也各不相同。
角制罐,是一种利用动物的角作为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拔罐器具。这种罐具主要是利用牛角或羊角做成的。在角制罐制作的过程中,在角的顶尖打一个小孔并且将罐具的罐口打磨光滑。在拔罐的过程中,通过将罐具吸附在人体的穴位或者是病变部位处,通过用嘴吮吸罐具顶尖的小孔以降低角质罐内部的压强,然后用泥土或者是蜂蜡封闭顶端的小孔,防止角制罐漏气。角制罐主要采取物理的方法,降低罐具内部的压强,但是并没有给罐具加热,角制罐不具备温热的效果,角制罐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外在疾病的方法并不普及,只在少数地区使用[3]。
竹罐,顾名思义是以竹子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一种拔罐器具。我国唐代著名的医学家甄权撰写的名著《古今录验方》中详细介绍了竹罐器具的制作方法及使用方法。这也是迄今为止能够找到的最早记录竹罐的具体使用方法。文中介绍通过用水煮竹筒的方法,拔除人体内蛇蝎的毒液。文中详细的记载描述为“初被蛰,先以针刺蛰处出血,然后角之。以热角嗍之,无火灸也”[4]。通过上文的记载可以发现,竹罐主要是通过外在加热的方式增加竹罐内部的温度,竹罐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竹罐内部的压强会逐渐的减少,最终小于大气压,使得竹罐内部形成负压状态。竹罐与角制罐的最主要区别在于,竹罐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加热,更有利于祛除人体内疾病。近年来,通过何晓微等[5]学者进行的大量研究,发现竹罐疗法仍然是壮族生活区域中最常用的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种外部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其中详细分为单罐法、多罐法、留针拔罐法、出针拔罐法、刺络拔罐法5种。随着时代的进步,到了宋元时期,拔罐法的医疗技术已经逐渐趋于成熟,竹罐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范围已经逐渐替代了角制罐。使得传统的拔罐疗法的名称也从“角法”变为“吸筒法”,甚至在这个时间段里,还出现了新型的往竹筒里面加中药的治疗方法,形成了早期的“药筒法”的雏形。
在元代时期,传统的拔罐方法,在竹罐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成了早期的药罐治疗方法。药罐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将药材加热到一定的热度,然后将药材至于竹罐当中,将药罐置于人体穴位或者是病变处,使得竹罐内部处于负压状态,让竹罐吸附于人体皮肤上。到了明代的时候,除了药罐在治疗外在疾病方面得到了应用之外,还出现了一种新的降低罐具内部气压的方法—火力排气法[6]。通过将明火放在竹罐内部,利用加热的方法排除竹罐内部的气体,减少了竹罐内部的压强,这种方法与我们现代玻璃火罐的使用方法十分相似。
在清朝期间,随着近代工业技术的极速发展,以及陶瓷技术的逐渐成熟,随即出现了利用瓷罐取代传统竹罐的新型拔罐技术,瓷罐主要是通过火力排气法,降低罐具内部的压强,因此也常把瓷罐叫做火罐,火罐一词也沿用至今[6]。
2 现代国内罐具应用方法技术
2.1 点火式
玻璃罐是在原有的陶瓷罐的基础上经过改良而得到的一种新型玻璃制品,这种玻璃制品外形总体呈现球形,玻璃罐具有肚大口小的形状。玻璃罐的罐口非常的平滑光泽。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现在的玻璃罐主要有三种型号,玻璃罐最大的特点是呈现透明形状,在拔火罐时,可以随时观察被拔的部位,皮肤的充血情况,可以很容易地观察到人体的病变部位的严重程度。玻璃罐也是目前中医理疗场所最常使用的罐具。但该罐具主要利用明火排气,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对操作者的要求高,面向家庭保健使用的趋势不大。
王春生[7]在玻璃火罐不方便操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大力拔火罐,这种拔火罐的特征是罐体侧面有三个手指凹坑处,便于使用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嵌合手指的使用。
沈振东[8]设计的新型电子打火式拔罐器,主罐体呈敞口状,主罐体包含有内层、外层和内盖,副罐体包含有上沿、下沿和圆台的一体结构,罐盖是包含有罐面和边沿的一体结构,罐面中央设置有预留孔,用于安装推动杆,罐面设置有充气孔,罐面的内部中央设置有推动杆固定槽。其边沿的外侧设置有一圈凹陷,用于与所属副罐体卡接,还包含有点火器、推动杆和储气装置。通过打火装置与火罐一体化设计,在拔罐前无需准备打火机酒精棉等繁琐的准备工作,方便医护操作。
温雨阳[9]设计了一种内置型拔罐器,包括拔罐器主体、设于拔罐器主体内用于放置燃烧物的容置器,所属拔罐器主体包括罐筒和罐底,其使用方法主要是利用罐内容物的燃烧发热引起负压来达到效果。 2.2 无火负压式
丌明秀[10]设计了一种电加热式拔火罐,这种火罐顶部的内侧连接着带有指示灯、温控器的红外线电加热器,通过接通电源可以提有效提高火罐内部的温度,当火罐内部的温度到达设定温度的时候,火罐内部会自动断开电源,同时火罐内部的指示灯点亮。当火罐温度达到预定温度之后,就可以取下火罐放置到需要治疗的穴位或者是病变部位处,这种电加热火罐可以像普通的火罐一样进行拔罐治疗。和普通火罐相比,这种火罐加热的方法不是通过明火加热而成,有利于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这种火罐的操作和自然明火相比,更加的简洁方便,有效避免了传统的明火火罐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各种弊端。
温从众[11]设计了一种可加热拔火罐,拔罐主体顶部内部表面有碳纤维加热片,碳纤维加热体下固定有温度断路器,两者通过导线与直流转换器连接,通电使用。
一种硅胶拔罐[12],这种硅胶罐主要由内外两层罐体组成,内层罐体和外层罐体中间有一个空腔,并且在内层罐体上设置有一个抽气口,便于排除内部的气体,有利于减小内部压强,使得硅胶罐能够有效吸附于人体皮肤上,抽气口内设有抽气管,所属抽气管一端伸入内层罐体内部,另一端穿过并伸出外层罐体外部,抽气管上设有阀门,内层罐体内部设有沿内层罐体周向设置的支撑圈,支撑圈与内层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外层罐体内部设有沿外层罐体周向设置的电加热圈,电加热圈与外层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一种负离子硅胶拔罐[13],包括采用硅胶一体成型的拔罐本体,拔罐本体的底面有若干嵌槽,每一嵌槽嵌有释放负离子的锗石,锗石的直径大于嵌槽的直径;拔罐本体的底面还有沿圆周面分布的凹槽,凹槽的高度小于0.5 mm。该罐能够释放负离子,加强拔罐的治疗和保健功效,底面的凹槽不仅有良好的防水效果,而且作为小拔罐,不仅能加强拔罐本体底面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拔罐的吸附能力。
由以上几种罐具可知,无火式罐具使用方法主要电子加热圈或红外线加热的方式来实现罐体的温热效果,同时增强罐具的吸附能力以达到负压效果。
2.3 新型温热压力式
新型红外线理疗拔罐器[14],上罐体和下罐体外缘紧密相连,连接处内部设有隔板,将上罐体和下罐体分开,上罐体内部设有微型真空泵和红外线理疗灯,采用自动式抽真空装置和红外线理疗装置,更方便的调节罐体内压力大小。
多功能电子拔罐器[15],这种电子拔罐器主要由第1罐体和第2罐体两部分组成。第2罐体的上端通过导线连接着控制装置,便于对罐体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并且在第1罐体与第2罐体顶部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电动马达、旋转紧箍板、真空泵、托盘等装置。通过在真空泵的底部安装红外散热片,在装置中设置综合探测点,可以对整个装置的温度进行测量。
电子针灸拔火罐[16],利用泵球产生负压,将泵球连接在负压罐的上端,导电针连接在负压罐内,导电针柱的两端导电极,通过在负压罐上设置泵球,只需用手一按即可将负压罐吸附在肌肤表层上,操作简便,保留传统负压拔罐的功能不变,增加模拟传统针灸的功能。
3 现代国外新型罐具应用方法技术
德国生产的Pneumatron200S[17](PneumedGmbH,Idar-Oberstein,Germany)脉动罐装置,这种装置主要是通过麦冬负压的作用调节罐具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体之间的压强,在使用过程中的频率保持不变,固定为200次/min,这种灌区内部还内置了过热保护器和发热装置以及定时装置。
Cramer等[17]设计了一种脉动负压拔罐装置,这种罐具可以调节罐具内部的压强,使得人体的皮肤和下皮组织,与罐具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振动,在皮肤上涂上精油之后,可以通过在局部范围内移动罐体使得罐体在人体大范围内进行有效的拔除人體的病变和寒气,从而有效减少疼痛。
Teut等[18]设计了脉动拔罐装置,该罐通过罐内负压,从而起到振动的效果,与Cramer设计的罐具相似。
杨洋[19]等通过对70余例慢性非特异性颈椎病患者进行观察将观察的病人分为低频脉冲灌注、高频脉冲灌注和抽气罐组三组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结果表明,脉动负压治疗方法和抽气拔罐治疗方法对慢性非特异颈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及时镇痛效果,而脉动负压疗法治疗效果是大于拔气罐的治疗方法的[20]。
Romy Lauche[21]等在对脉动式的集成罐具治疗慢性颈椎疼痛的研究中发现,脉动集成罐具具有缓解疼痛、松弛肌肉紧张的作用,并且脉冲式集成罐具对肌肉疼痛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渐进式放松肌肉治疗的方法。
通过以上关于罐具的分别介绍可以知道,脉动式集成罐具和其他种类的罐具相比,其疗效更佳,并且还更加安全,使用更加便捷。因为具有以上的优点使得脉动式罐具在普通家庭使用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4 小结
中国传统罐具从最初的兽角开始,逐渐发展到竹罐、药罐、陶罐。竹罐由青竹制成,其罐具制作工艺简单,罐具耐高温的能力强,罐具的固性好,使用时间长,不易破碎。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其吸拔力强,而且能经受更高的温度。考虑到罐具的重量较大,罐具使用中容易破碎,并且罐具呈现不透明的状态,不易观察拔罐疗效,现并不常用。现代罐有点火式,主要以传统火罐为基础,改变罐具结构形状,结合现代技术,但依旧存在用火的安全隐患,除外的无火压力式,主要是以内压治疗,但无温热作用。新型的罐具有基于现代化技术的远红外线罐、电子拔罐器、真空磁罐等,以现有技术如发热片代替明火,保证罐具内压更加便捷安全现代化,也改变了无火压力式无温热效果的缺点。国外对于罐具应用技术也有一定发展,主要代表罐具是脉动负压拔罐装置。
以上说明了中医拔罐法的发展状况更加现代化、全面化、技术化并逐步走向全球化。在以后,我们可以基于现有的罐具方法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研究出更贴合人群的拔罐用具。 参考文献
[1]王振萍,习亚炜.拔罐技术的量化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8,32(20):3166-3168.
[2]甘莹莹,杨洋,马良宵,等.罐具的发展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C].中国针灸学会.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中国针灸学会:中国针灸学会,2019:975-978.
[3]唐农,林辰.壮医特色疗法[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2011:36.
[4]陈泽林.中国罐疗法溯源—《五十二病方》角法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3,30(2):87-89.
[5]何晓微,张云,黄欣.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临床应用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12):11-12.
[6]张洁,李中正,李桂兰,等.中国罐具发展简史[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1):95-97.
[7]王春生.大力拔火罐:中国,CN201120006556.3[P].2011-10-25.
[8]沈振东.新型电子打火式拔罐器:中国,CN201921032152.4[P].2020-7-10.
[9]温雨阳.一种内置型拔罐器:中国,CN201920742856.4[P].2020-9-11.
[10]丌明秀.電加热拔火罐:中国,CN202236519U[P].2012-05-30.
[11]温从众.可加热拔火罐:中国,CN201320360946.X[P].2013-11-26.
[12]天津纳涵科技有限公司.一种硅胶拔罐:中国,CN201621332626.3[P].2017-10-20.
[13]厦门市鑫华宝硅橡胶杂件制品有限公司.一种负离子硅胶拔罐:中国,CN201621254252.8[P].2017-12-12.
[14]唐山应能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新型红外线理疗拔罐器:中国,CN201720932799.7[P].2018-12-17.
[15]沈阳韵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电子拔罐器:中国,CN201620589482.3[P].2017-04-11.
[16]广州市捷达电子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电子针灸拔火罐:中国,CN201620472010.X[P].2017-03-28.
[17]Cramer H,Lauche R,Hohmann C,et al.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pulsating cupping(pneumatic pulsation therapy) for chronic neck pain[J].Forsch Komplementmed,2011,18(6):327-334.
[18]Teut M,Kaiser S,Ortiz M,et al.Pulsatile dry cupping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loratory trial[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12,12:184.
[19]杨洋,马良宵,牛婷立,等.脉动负压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即刻镇痛效应及其对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4):1557-1561.
[20]Yang Y,Ma LX,Niu TL,et al.Comparative pilot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ulsating and static cupping on non-specific neck pain and local skin blood perfusion [J].J Trad Chinese Med Sci,2018,5(4):400-410.
[21]Lauche R,Materdey S,Cramer H,et al.Effectiveness of home-based cupping massage compared to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eck pai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PloS One,2013,8(6):e65378.